麵包變硬,薯條鬆軟,都會影響食物的品質。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向人們解釋了麵包、薯條會陳化的原因,並提供一些解決這類問題的小竅門兒。
研究人員表示,水分是食物陳化的關鍵因素。麵包和薯條皆為澱粉類食品,澱粉分子具有親水性,能夠吸收食物中的水分。
麵包中含有小麥粉蛋白、麵筋、澱粉分子(主要包括直鏈澱粉分子和支鏈澱粉分子)。同時,這一結構也能夠鎖定水分。一開始,直鏈澱粉分子分解並釋放水分,但支鏈澱粉分子鎖水的時間較長,因為這些分子分解過程緩慢。水分會慢慢流失,使得麵包變硬且易碎。麵包外殼中含有親水性澱粉,也會吸乾麵包內部的水分。
若麵包陳化,可將其放入烤箱中,溫度調至60℃烤幾分鐘。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做法可使麵包吸收水分,恢復柔軟口感。若您打算將麵包在一兩天內吃完,可將其放入麵包盒或紙袋中,防止陳化。
需要注意的是,儘量避免用塑膠袋儲存麵包,因為它會造成麵包水分不易「跑」出塑膠袋,最終形成黴菌。
至於薯條,水分的作用則顯得更為重要。在油炸的過程中,薯條中的水分幾乎全部蒸發,因而食物中的澱粉會變得「乾渴」,促使它們不斷從空氣中吸收水分。
薯條的包裝盒中含有氮氣,開封前,其不會與水分發生反應的可能性為86%。這一設計可防止薯條走味。
研究人員表示,一旦薯條開始變軟,可以將其放入微波爐中,高溫烤30秒,將水分逼出即可。這一方法可有效恢復薯條酥脆的口感。
(摘自環球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