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明日報》昨日頭版頭條刊發文章,介紹我市「魯班工坊」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為沿線國家培養技能人才。「魯班工坊」出國記——天津職教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紀實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千錘百鍊。幾千年來,這精神已融入中國匠人的血液。
第一臺電視機、第一部電話機、第一架照相機、第一隻手錶……天津,這座曾經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創造過無數個「第一」的城市,培養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工匠,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培養「魯班式」工匠的教育模式。
今天,作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天津市跨越國界建設「魯班工坊」,讓中國工匠精神漂洋過海,叫響世界。
「魯班工坊」是什麼
600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四抵非洲,把中國的古老文明帶至非洲紅海沿岸。600年後,以百工之祖「魯班」命名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再次抵達非洲。
前不久,由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吉布地工商學校和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吉布地「魯班工坊」揭牌,這是我國在非洲建設的首個「魯班工坊」。
2016年,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大城府建立的「魯班工坊」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我國在海外設立的首個「魯班工坊」。2017年,在英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再添三座「魯班工坊」。
「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2018年9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要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其中在「能力建設」方面明確要求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技能培訓。從此,「魯班工坊」上升為國家項目。
「魯班,你好!」中非合作論壇結束半年後,吉布地「魯班工坊」落成。該工坊建設包括軌道交通和物流商貿兩部分,設有7間室內實訓室以及室外的鐵道工程教學區和叉車技術訓練實訓區,共1000平方米。同時,還在吉布地那噶得車站以及相關商貿區設立了「魯班工坊」校外實訓基地,形成了校內與校外、室內與室外,學校與企業、職教與社會相結合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空間布局。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呂景泉介紹:「『魯班工坊』是在教育部指導下,天津市首創並率先主導推動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品牌。它緊緊圍繞所在國家的產業和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對接需求,以天津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優質資源為支撐,以建立院校合作基礎上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項目機構為載體,以天津研發的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為依據,以工程實踐創新項目為教學模式,將中國優質職業教育和中國優質產品技術向合作國輸出,培養當地熟悉中國技術、產品、標準的技術技能人才。」
呂景泉說:「從2016年掛牌的第一家『魯班工坊』到今天,3年裡投入使用的『魯班工坊』已達到8家,除了位於亞洲的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柬埔寨之外,還有位於非洲的吉布地『魯班工坊』、位於歐洲的英國和葡萄牙『魯班工坊』。」
讓實訓中心真正運轉起來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任務是幫助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建立「魯班工坊」,涉及三個專業的18個實訓基地。
採訪時,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教師張龍剛從柬埔寨回國。他說:「待了半年,我們把18個實訓基地裡所有設備安裝調試好,又教會了幾名柬方老師使用設備。7個貨櫃的設備,最重的達到6.5噸,最輕的也有1噸多,完全靠手裝卸、安裝,實訓基地裡的電線電路,都需要我們完全改造。」
6800多平方米全新的實訓中心在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的實訓樓裡一亮相,就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目前,18間實訓室裡1600多臺(套)設備,全部投入教學培訓,面向柬埔寨社會民眾、企業員工和大學生開展數控加工、電工、液壓氣動、物聯網、通信網絡管理等專業技術技能培訓。
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校長本·費林介紹:「這是當地最先進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匯聚了機械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通信技術3個當地最急需專業的最先進硬體設備。」
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基礎實訓技術中心主任楊中力介紹,與清一色中國先進位造裝備一同引入的,還有中國職業教育的實訓教材、教學管理理念和技術等級標準。
「魯班工坊」實訓中心全部按照理論實踐一體化學習島進行建設:實訓設備與黑板課桌椅在一間教室,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實行5s實訓室管理制度:清掃、清潔、整頓、整理、素養。所有制度都書寫在實訓室的牆上,制定完成機加工技術、電氣技術、通信技術實訓室管理制度彙編擺放在相應實訓室。
為了讓實訓中心真正運轉起來,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派出多批教師接力赴柬擔任實訓中心指導教師。教師團隊的組建基於具體實訓需求,參考我國的職業培訓技術標準,按照初級、中級、高級三個技術難度劃分,針對柬埔寨人力資源現狀,共開發6個技術工種,13本培訓教程。教材的中英文版本初稿已完成,後期將翻譯成柬文等其他國家語言。
為非洲青年帶來就業與發展新機遇
全長752.7公裡的亞吉鐵路,是非洲大陸距離最長的跨國電氣化鐵路,也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建設的第一條集投融資、設計、施工、監理、裝備材料和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走出去」的跨國電氣化鐵路。中土集團是亞吉鐵路的建設方和運營方之一,「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要考慮人才『本土化』的問題。特別是6年後,我們將把整條鐵路移交給當地人進行運營和維護,所以亞吉鐵路急需大批專業的鐵路技能人才。」中土集團吉布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增祥說。
據了解,目前亞吉鐵路運營項目有當地員工275人。「吉布地『魯班工坊』成立後,我們不用再把新招收的員工送到中國培訓,而且還可以招收鐵道類專業畢業生。人才是企業的軟實力,有了人力的支撐,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腰杆子越來越硬。」牛增祥說。
「『魯班工坊』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服務中資企業。」楊中力介紹,「在柬埔寨,中國很多企業已經『走出去』了,也有很多企業正在『走進去』的路上,大家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人才。很多中資企業在柬招不到合適的技術工人,用工和培訓成本較高。」
在距離吉布地港不到3公裡處,非洲規模最大、最先進的自貿區即將建設完成。依據吉布地「2035願景」計劃,吉布地將打造商業中心和物流中心,商貿物流類技術技能人才成為吉布地緊缺人才。而在吉布地「魯班工坊」物流商貿實訓區,企業全景感知實訓、物流倉儲模擬實訓和企業模擬經營認知實訓,引領學生走進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物流和商貿的「世界」。「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魯班工坊』幫助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在當地培養熟悉中國技術、產品、工藝的本土技術技能人才,也為非洲青年帶來了就業與發展的新機遇。」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校長郭葳說。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