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萬元的法拉利駕駛培訓課程、7800元的貴族夏令營、每月3000元的少年高爾夫培訓費用,「速成貴族」的各種培訓讓人得以體驗「貴族般的奢華生活」,但它能否給人貴族的教養學識和優雅氣質?
15鞍時馬術訓練:麻雀一夜之間變鳳凰
8歲的莫軒參加了北京西郊的一個少年高爾夫培訓班,陪同他訓練的母親聞女士說:「高爾夫運動中有很多的禮儀需要掌握,許多特定的姿勢和細節都能體現出一種紳士風度。現在,孩子已經受到了很多有益的影響,比如,每次比賽前,他都會特別注意自己的穿著。」
「貴族」一詞現在被籠罩上越來越多的光環。貴族本身,也被人視為生活奢華神秘、氣質高貴典雅的代名詞,成為不少人暗羨的對象。如今,以馬術、高爾夫、中西方禮儀等為授課內容的「貴族」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大地萌生,儘管這些短期培訓班價格不菲,但是迅速培養貴族氣質的願望仍使許多人一擲千金。「貴族速成」之風悄然興起,部分人希望藉此一圓自己的「貴族夢」,也有不少人希望自己孩子通過培訓具有高貴典雅的氣質。
高爾夫從娃娃抓起
莫軒的父母都在金融系統工作,據母親聞女士講,莫軒每月打球所需的平均費用為3000元。
記者走訪了莫軒所在的這家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據了解,這家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俱樂部,其少年高爾夫培訓課程是同類行業中開設最早、規模最大的。雖然是陰雨綿綿的上午,但記者看到仍有十餘名少年學員認真訓練,這批學員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不超過十幾歲。
訓練完畢之後,記者採訪了一位名叫王鶴的小朋友和他的媽媽李女士。王鶴今年8歲,在爸爸的引導下開始學習高爾夫已有1年時間。李女士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學習高爾夫可以使孩子的身體得到鍛鍊、做事情也更認真專注。對於孩子的修養氣質和今後擴大社交圈子,結識更多的成功人士都是有幫助的。」
李女士是位建築設計師,丈夫王先生是某醫療器械北京分公司的首席代表。李女士說,他們倆一年僅用在孩子學習高爾夫的花費累積起來就超過2萬元。
記者了解到,在這家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學習打球的孩子家長絕大部分都來自外企、私企的高層領導或公司白領等中高收入家庭。
絕大部分受訪家長雖然說自己並不是要通過高爾夫把孩子培養成所謂的貴族,但對於這項運動有助於社交圈子的擴大和對個人修養、氣質的培養卻也異口同聲。
極速體驗貴族生活
歐洲上層人士的生活方式,是中國人對現代意義上的貴族生活的標準定義。一些精明的商家推出「貴族夏令營」,讓孩子們體會貴族生活方式,迅速蛻變,培養出貴族風範。一家夏令營的組織者宣稱,花費7800元,在15天內營員們將進行系統專業的網球學習,得到中西方禮儀的培訓,感受高爾夫的魅力,傾聽社會名人的演講等活動。有的夏令營安排孩子們學習馬術、學習如何正規地吃西餐、了解咖啡文化以及皮划艇運動等所謂未來精英人士或真正貴族所必須掌握的23種技能。下一代「貴族化」的第一步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
「貴族夏令營」所標榜的理念和時尚的內容吸引了不少家長的目光,他們紛紛把孩子送到夏令營參加訓練,其中不乏一些工資不高的普通家庭。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感受貴族生活、培養貴族氣質,將孩子速成為一名貴族。
不但家長和孩子正在為成為「貴族」而努力,一些高級白領和新貴們也不滿足「暴發戶」的蔑稱,他們紛紛學習高爾夫、馬術等所謂貴族運動,並對自己的形象進行包裝。許多成功人士和年輕的「富二代」在擁有名貴的汽車作為代步工具之後,又開始購買法拉利等個性跑車。儘管跑車的底盤偏低,在中國的公路上行駛並不十分舒適,而且許多車型並不實用,但是開著一輛獨一無二的跑車,路人的目光就足以讓人產生一種滿足感和陶醉感。為了更加了解跑車的性能,充分享受跑車帶來的刺激和快感,有些車主還一擲萬金,參加外國教練授課的駕駛課程。據報導,北京一項法拉利駕駛課程,一天的培訓費就要5萬元。
不應僅是形式上的貴族
對於「速成貴族」這一現象,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認為,貴族不是靠學習和包裝而得的,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薰陶。培養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第一代骨子裡不是貴族,第二代學得有點兒像,但不自然,只有等到第三代的時候才能把貴族的氣質與自身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許教授說:「今天的中國沒有貴族,中國最後一代貴族存在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這種文化的薰陶非一日之功,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和沉澱。」
中國社科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禮儀專家王連義教授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貴族的概念隱含著「特權」「血統」的要素,在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這種背景。中國社會中存在很多隻注重「形式」而忽略「本質」的情況。當前,加強「博愛」「感恩」教育和傳統的德育才是最重要的。只注重學習貴族的「形式」很可能走向誤區。王教授提起了英國的伊頓公學和美國的威斯裡安女子貴族學校。這兩所學校培養了很多的貴族和社會名流。「西方式的貴族式教育讓孩子從小接受博愛、尊重他人的教育,自覺回報社會的意識很強。」
中國人民大學的黃相懷博士曾經對貴族傳統進行過研究,他認為「速成貴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取的。黃相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歷史上的貴族是世家出身,從小就受到文化修養和儀容儀表方面的培養。現在所說的『貴族』和傳統意義上的不太一樣,以傳統的觀點看來,貴族是天然造就的,不可能速成。但是,現代社會出於時尚和品位的要求,許多人希望在短時間內包裝自己,迅速步入上層社會行列,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黃相懷說,早在17世紀的英國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當時貴族階層沒落,但是貴族文化尚未衰退,一些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始模仿貴族的生活方式。歷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今天的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時期,「速成貴族」的出現是人們追求進步、提升品位的表現。人們從最初僅僅追求錢財到現在追求精神層面的提高,開始傾向於良好的修養和文雅的舉止。但是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貴族,身後必須要有財力、物力的支撐,不僅在形式上貴族化,更要在生活中具有公共關懷和公共意識,否則追求的只是空虛的東西。(【凱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