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家住遼寧的一位媽媽,因為擔心剛出生的兩個月的寶寶晚上冷,拍孩子被凍感冒,媽媽就把孩子放在了自己和丈夫中間。還給孩子蓋上了厚被子。
晚上媽媽太累,一家三口也就早早睡下了。凌晨時分,媽媽突然驚醒,依照以往的經驗,孩子早就該醒,哭著要吃奶了,但是今天沒有一點動靜。媽媽迷迷糊糊打開燈,看到孩子一刻就傻眼了,孩子嘴唇已經發紫,臉色蠟黃,身上都是汗,一身已經都溼透了,頭也特別熱。媽媽趕緊叫醒了孩子的爸爸,夫妻兩人連夜把孩子送到了醫院。還好,經過一夜的搶救,孩子撿回來一條命。
這個孩子是幸運的,幸虧爸爸媽媽送醫及時,撿回一條命,然而,還有很多孩子因為這個病丟掉性命的。比如:
武漢一名剛出生1個月小男嬰得了感冒,於是家人給他穿上厚衣服,可孩子還是流鼻涕、咳嗽,於是父母讓他睡到兩人中間。但是小朋友滿身大汗、毫無睡意。父母安撫之後,孩子很快睡著。
第二天早上,家人發現男嬰額頭滾燙、臉色通紅,正在發高燒!可憐的孩子又被爺爺奶奶加上衣服,以圖通過「捂汗」退燒。
到了晚上7點,男嬰已呼吸微弱、臉色如同白紙、嘴唇發黑。孩子爸爸急忙將其送院。遺憾的是,因為捂熱時間過長,孩子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醫生介紹這種病叫:嬰兒捂熱綜合症,又稱「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症」或「嬰兒悶熱症候群」,是由於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嬰兒不適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冬季11月至4月為發病高峰期。
1歲以內的嬰兒,最易誘發此症。與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中樞神經調節功能差、體表汗腺功能不成熟及不能掙脫捂熱有關。
如果嬰兒發燒了,如何正確給發燒的嬰兒散熱?
1、喝溫水
這是必需採取的措施,也是常識。發熱會消耗人體大量水分,適當喝溫水防止脫水,有助出汗,體溫下降。
2、脫掉不必要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溫熱,背部出汗,則需要減少衣物,否則體溫會過高!
3、溫水擦身
解開寶寶衣物,用37℃的毛巾全身擦拭,有利其血管擴張將熱量散出。但整個過程千萬要注意不要再讓寶寶著涼!
4、保持空氣流通
如房間有空調,可設置於25℃~27℃之間,或用風扇搖頭送風。這樣可令寶寶感覺舒適,更有利退燒。但如果寶寶四肢冰涼,打冷顫,證明太冷,最好蓋上一張毛毯。
5、使用退燒藥
當嬰兒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遵醫囑使用退燒藥水、栓劑、退熱貼。
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再信奉「捂汗法」,對於寶寶來說這是很危險的。一旦發現寶寶發熱,最好立刻到醫院就診,諮詢醫生意見!這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親愛的女兒呀媽媽好愛你)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