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疫情重災區的調查:武漢大學生創業者最想要什麼

2020-12-17 金臺資訊

來自疫情重災區的創業調查

武漢大學生創業者最想要什麼

很多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起步階段都屬於輕資產公司,就幾個人和幾臺電腦,沒有可用於抵押的資產。「這類群體所需貸款金額可能就幾十萬元,對大企業而言微不足道。如果銀行可在實際執行中適當降低放貸門檻,比如按照企業的存在時間、發放工資繳納社保的憑據來放貸給他們,這筆錢就能救命。」

------------------------------

一場突然襲來的疫情,讓年營收超過400萬元的華中師範大學校內在孵企業——木子嵐團隊的新年擴張計劃,不得不按下了暫停鍵。

黃子豪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4年前畢業於該校動畫專業,在校期間創立了木子嵐工作室,致力於高品質二次元動畫和遊戲的綜合創意製作。這支從校園裡走出來的創業團隊,4年多來從幾個人逐步發展到30多個人,在行業內穩居前列。

可由於春季長時間沒能復工,一系列麻煩擺在黃子豪的面前:即將到位的300多萬元融資面臨擱置,40多萬元的訂單尾款無法按期交付,加上兩個月來新訂單減少,30多名職工每月的社保、工資支出給公司運營帶來了較大的現金壓力,「疫情期間,我們公司各類損失達64萬元」。

這支發展勢頭迅猛的大學生創業團隊,甚至不得已取消了原定的春季招聘計劃,「參考去年的發展形勢,我們計劃2020年春季增加20名員工,擴大公司規模,年營收預計突破1000萬元。但現在,能穩住去年的業績就不錯了」。

疫情逐漸消散,江城重啟。對於這座擁有130萬在校大學生的科教大市而言,大學生創業者曾被譽為打造「夢想之城」的「種子選手」。然而,兩個多月的停工、停產帶來的經濟運行受阻,讓處於疫情中心的他們正面臨一系列困局。

大幅減少的線下訂單

對於大量工作需要線下進行的大學生創業企業而言,疫情衝擊不小。

90後新疆籍大學生創業者張培文創立的武漢微夢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主打出品創意視頻,年營收超過2000萬元,是湖北省首個掛牌青創板的文化科技型企業。

由於影視拍攝製作人群密集,張培文的影視公司短時間內無法開工。加上湖北省內復工時間一再延期,很多員工隔離在家,辦公設備跟不上,一些剪輯配音無法遠程協作,公司訂單大幅減少,兩個月來損失累計達200多萬元。

華中科技大學在校博士生範小虎也感同身受。讀博期間,範小虎創立了一家智能家居公司,提供智慧居家養老方案,他本人還入選「3551光谷創業人才計劃」。範小虎說,疫情封鎖了公共運輸,業務員沒法外出跑市場。原有項目又無法施工保障後續服務,導致公司帳戶上幾個月來沒有新增收入,還要面臨200多萬元的項目回款持續延期。

眼瞅著武漢市正在重啟,可辦公室所在的學校創業學院至今尚未復工,黃子豪很著急。「我們有32名職工,其中70%家在武漢市。動漫製作需要多人同時協作,不在公司一起辦公無法完成。在家工作效率不高,員工的創作能力與平時相比,下降了6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6級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李金龍經營的校園自助洗衣項目,受疫情影響收入降幅很大。這些自助洗衣設備之前覆蓋全國30多所高校,在武漢市的高校就布局了4000臺。正常經營時,公司每天進帳達6萬元。他本人還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李金龍介紹說,現在高校沒開學,3個月收入為零。新增的外省高校客戶,又無法去鋪設備,新業務沒法拓展。整個疫情期間,公司損失近300萬元。

跟疫情賽跑需要時間,但對於身處疫情中心的大學生創業群體來說,復工時間延後引發的現金流風險,與日俱增。

疫情發生後,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學院曾聯合部分高校和社會機構共同開展了一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影響」調查,共收到166份有效問卷,其中超過90%的問捲來自小微企業。這份《疫情下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救助與自救》報告顯示,超七成調研對象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

與李金龍同校的研三學生於蘇甫江·玉山也受到了較大的衝擊。在這段原為駕考報名旺季的時節,他創立的「伯樂學車」平臺卻頻頻遇冷,每個月還要承擔幾萬元的場地租金和人員工資。

「我們有50多名職工,每個月社保和工資發放就要十幾萬元,資金壓力很大。」目前,張培文正在尋求100萬元的免息款。他介紹,在身邊的朋友中,有從事軟裝設計的創業團隊,因為疫情期間收入為零,還要承擔高額的商鋪房租成本,已無力支撐,正在準備解散團隊。

為了降低支出,讓公司熬過寒冬,除了二三月份已按照相關指導政策發放折扣薪酬外,張培文和員工商議,暫停發放4月份的工資,共克時艱。範小虎則與20多名職工溝通後決定,2020年第一季度的工資,每個人都不發。「我們幾位合伙人帶頭不領,大家也能理解。帳戶上錢就那麼多,不發還能讓公司『喘口氣』,活過來。」

卡殼的現金流?

事實上,疫情防控開展以來,國家和各省市區政府抓緊出臺了針對各類企業的房租優惠、稅費減免等金融扶持政策。不久前,武漢市委組織部(市招才局)聯合地方銀行推出「人才抗疫貸」專屬融資服務,根據企業規模和徵信情況,提供100萬元至1000萬元免抵押擔保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武漢市一位從事孵化器運營的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儘管各類金融補貼扶持政策紛紛出臺,但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各級財政收入和經濟狀況都不一樣,實際操作面臨困難。「以孵化器為例,如果屬於國有資產,可能房租補貼就很好劃撥辦理。但如果屬於民營資產,比如很多商業公司的寫字樓,就很困難。」

該負責人分析,很多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起步階段都屬於輕資產公司,就幾個人和幾臺電腦,沒有可用於抵押的資產。「這類群體所需貸款金額可能就幾十萬元,對大企業而言微不足道。如果銀行可在實際執行中適當降低放貸門檻,比如按照企業的存在時間、發放工資繳納社保的憑據來放貸給大學生創業企業,這筆錢就能救命。」

85後創業者冷偉是光谷一家「瞪羚企業」的CEO,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畢業,從事「農情遙感」數據分析和遙感技術落地應用。考慮到疫情對公司未來幾個月可能帶來的現金流壓力,他準備申請500萬元的貸款。

「我們正在申請市科技局聯合銀行推出的『科保貸』,還有針對省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貸』。兩個加起來,最高只能貸到160萬元,利息為3%。」冷偉說。

有大學生創業者告訴記者,疫情來臨,誰都無法倖免。「這兩三個月,沒一分錢進帳,給員工發,公司就會資金鍊斷裂。不發,都是從校園裡走出來的同窗好友,誰願意看著別人受難?如果貸到款,但我的客戶沒有資金付費,我賺不到錢,怎麼歸還?」

近日,武漢市某211高校創業學院負責人對園區內的26家創業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損失進行了一次統計,其中「工資社保支出、訂單無法完成交付、項目違約、融資中斷」,為企業反饋的主要損失,有1/4的企業負責人期待相關金融機構能夠提供免息貸款。在這次統計中有一欄「企業復工需求」,所有企業無一例外都填上了「儘快復工」。

走出困局需要多方合力

在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官方微信平臺「中國大學生就業」上,《疫情下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救助與自救》這份報告指出,大學生創業企業承擔著促進創新、穩定就業的主體責任,應儘快謀劃扶持政策。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創業學院副院長高澤金、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學院首任院長趙北平等專家在這份報告中提出建議,可將湖北每年2000萬元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標準提高到4000萬元,簡化扶持資金申請、審批流程。研究出臺大學生創業者作為主體、又兼具消費升級趨勢的內容電商、虛擬實境、5G應用等領域的專項創業扶持,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專家建議,疫區考慮免除中小微企業6個月的社保,政府通過減免業主的相關稅費的方式,引導業主降低租金。鼓勵大學生創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的競標,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創業環境。政府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營商環境,推動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良性互動的創新創業生態。

同時,將創業服務業列入到戰略新興產業名錄中,在項目扶持、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讓更多的資本和市場力量進入到產業服務領域中來。重點扶持一批在武漢市產業服務領域中比較活躍的市場主體,加大補貼力度,開展導向型評比、獎勵。

華中師範大學中科創業學院院長丁玉斌表示,疫情對大學生創業者既是一場困局,其實也是一場自然篩選。「企業要在社會中存活下來,需要頑強生長,學會應對各種突發的困難危機。創業者要有極強的風險防控意識。」

他認為,大學生創業者要著眼於公司長遠發展進行規劃布局,從技術、資金、工作模式、抗風險策略上做好長期儲備,隨時應對可能到來的風險。「創始人要在平時做好各項資源積累,同時善於捕捉疫情中出現的機遇,加上良好的執行力就可以趁勢而起。」

胡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調查疫情後大學生最想做的三件事 結果是
    近日,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衛』夢人生」輔導員工作室面向寧波大學生開展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情調查。調查顯示:「向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送一束鮮花」「帶父母做一次體檢」「制定一份人生規劃」排在前三,成為寧波大學生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
  • 武漢在校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面對疫情爆發,我們大學生該做什麼
    隨著武漢疫情的日益嚴重,舉國人民到了眾志成城的時刻,武漢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面臨著開學的接近,我們當代大學生該做些什麼呢?目前來說,並沒有特別的療效藥,因此在春節期間,大家儘量呆在家裡面不要隨便走動,減少聚會。
  • 來自疫情中心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武漢多所高校全員上陣助就業
    在疫情中心武漢——這個全球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供需矛盾進一步凸顯。連日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多所高校正在加緊謀劃,制定「一生一策」,搭建空中雙選會、開通網上簽約系統,全員上陣助就業。--------------這兩天,武漢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衛一豐感覺「終於鬆了口氣」。
  • 開學又延遲,武漢百萬大學生正經歷最難熬寒假
    這可能是一個最了解大學生、最懂年輕人的公眾號。我們把有趣當做每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我們把有想法、有個性當做對抗這個世界的鎧甲。我們不跟風、不盲目、不委屈求同,只享受思考、享受不同、享受價值觀的碰撞。/小新同學武漢是中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而眼下這個漫長的寒假,無論對武漢本地學生還是外地學生而言,都顯得格外艱難。假期和疫情迎面相撞時,從學校返回家鄉的他們,有人成了周圍人的擔憂和恐慌,有人呆在醫院忐忑地等待化驗結果,有人獨自在病房度過春節。還有人留在學校,留在武漢,各有焦慮和煩愁。昨天,2月13日,湖北省宣布繼續延遲復工開學,不得早於2月20日。一百多萬武漢大學生的寒假,還將繼續下去。
  • 《浙江省90後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報告》出爐
    在本次調查中,33.3%的大學生創業者認為缺乏新媒體方面的專業知識是他們投身新媒體創業的最大短板,23.33%的人認為由於缺少實踐經驗,新媒體創業對大學生而言像是紙上談兵。  「其實在創業過程當中,包括市場調查、公司的財務、公司的股權激勵,甚至到後面的市場公關,都是創業者需要掌握的技能,但學校開設的課程大都以理論為主,實踐起來感覺使不上勁兒。」  像程程一樣,大部分的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之初並沒有明確的規劃,更多時候他們僅憑一腔熱血和年輕的試錯成本踐行創業的夢想。
  • 調查報告:兩會時刻 大學生最關心什麼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606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89.9%的大學生表示關注全國兩會,18.8%的大學生表示非常關注今年兩會,41.2%的大學生比較關注,29.9%的大學生表示一般關注,另有10.1%表示不太關注。
  • 我省採取視頻評審等方式讓大學生創業者第一時間獲得貸款
    龍頭新聞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省大學生創業企業在短期內的經營和資金鍊承壓,面臨著很大挑戰。如何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提下,護航大學生創業企業平穩健康發展?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公司給出了答案: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助力企業紓困,「綠色通道」跑出加速度。
  •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你想要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你想要的都在這 觀後感一: 這個寒假非同以往、異乎尋常,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兇猛來襲,給全國人民出了一道加試題。
  • 疫情下難熬的創業者:沒事別想不開創業
    這屆創業者太難了,挺過了貿易戰,熬走了經濟寒冬,結果迎來了全國性的疫情災難。美團創始人王興在2019年發過一條狀態: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唉。騰訊企鵝智庫曾對20多個省市的5萬多網民做過一項創業意向調查,結果顯示:從來沒想過創業的人,只有3%。這篇文章,我要給那些想創業的年輕人潑潑冷水,反正那些真正的創業者從來不怕潑冷水。
  • 疫情4月底前控制,學生5月份開學?大學生:再不開學就放暑假了
    」兩位國際級專家均明確表示4月底前疫情會得到控制,當然,張伯禮院士更樂觀些,說是4月底除了武漢以外的其他省市可以恢復正常秩序,為何武漢要延後,這個就不必多說了,畢竟是重災區。也就是說,要等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至少要等到4月份了。
  • 醒醒吧—90後大學生創業者的「自我麻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主題下,大學生創業者日益湧現。根據麥可思調查研究,2016年畢業生大學自主創業比例達到3%,約有22.7萬人。其中從事科技和網際網路創業的佔到3成以上,但3年後存活下來的不到1%。
  • 95後大學生婚姻價值觀調查:旅婚裸婚很流行(圖)
    其中,95後大學生創業現狀、95後的婚姻生育價值觀,較為引人關注。  創業 調查  創業:想實現自我價值 投資:傾向股票和期貨  在對95後大學生非創業者的調查中,37%的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只是沒有實踐。
  • 武漢140萬大學生返校,美媒讚嘆道:又一次讓世人刮目相看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隨著九月份的到來,今天也迎來了教師節,很多學生也都返校上課,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在這一個月將會有140萬的學生返回武漢上學,看到這裡很多國人都應該感到驕傲,就連外媒都不得不承認中國贏了,美國目前形勢也比較嚴峻,沒想到我國竟然都已經開始返校上課了,這件事美國沒有做到,還發出了對此的感嘆。
  • 疫情過後大學生就業心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模板》
    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與疫情防控對口沒太大要求,有一份工作就行14.請問您認為畢業後找到滿意工作不容易的原因是什麼?(可多選)缺乏實際經驗就業人數過多職業規劃不清晰個人對未來較悲觀專業知識不夠求職期望太高自身學歷不夠個人心理素質不行自身專業與就業領域不符其他15.請問您認為找工作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 疫情期間大學生的休閒娛樂方式《調查問卷模板》
    一鍵創建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創建1. 您的性別是?男女2. 您的年級是?
  • 一等獎重獎10萬,項目落戶享「拎包入住」待遇,武漢大學生「網際網路+...
    今年26歲的劉翰林是一名「海歸」回武漢創業的大學生。在大賽開幕現場,他作為上一屆大賽的獲獎落戶項目星形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與創業大學生們分享了回漢創業的經歷。2017年,劉翰林回到武漢,去年參加武漢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項目大賽角逐並獲得二等獎。去年年底,他決定將創業的公司落戶礄口。
  • 疫情下的三八婦女節 身處武漢的她們在幹什麼
    然而,2020年的3月8日,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變得與眾不同。這一天,來自北京市直機關暫在武漢人員臨時黨支部裡的她們,本該擁有鮮花、在北京快樂過節的「女神們」,卻由於春節回武漢探親,滯留武漢這個疫情重災區,變身為「女戰士」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來自首都的巾幗力量。
  • 各司其職下的大學生心理狀況調查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隨著春運的步伐又在全國範圍蔓延。對於大學生而言,這不僅僅擾亂了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節奏,也會帶給他們一些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面,大學生也處在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他們的心理結構各部分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自我意識的矛盾衝突、人格發展的不完善,使他們更容易產生心理上面的危機。針對這些方面,暑期實踐圍繞大學生心理這一主題展開。
  • 專家稱北京疫情傳染性似高於武漢 病毒來自歐美
    原標題:武漢病毒專家:北京疫情傳染性似高於武漢 但中國防控經驗豐富【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北京近期的疫情反覆讓人始料未及,且帶來了多個未解之謎。其中最讓人關注的是病毒來源問題。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對武漢的不舍:拒絕在疫情期間回國「你好,謝謝!」武漢疫情過去後,位於武昌區東湖村社區的頂屋咖喱武大店也恢復了營業,當地人熟悉的島爺爺,面帶笑容,熱情的用中文向周圍的人打照顧。整個社區,乃至武漢大學所有的師生,沒有不熟悉島爺爺的。街坊說,島爺爺是整個街區的吉祥物,大家見到他,就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