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疫情中心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武漢多所高校全員上陣助就業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在疫情中心武漢——這個全球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供需矛盾進一步凸顯。連日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多所高校正在加緊謀劃,制定「一生一策」,搭建空中雙選會、開通網上簽約系統,全員上陣助就業。

--------------

這兩天,武漢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衛一豐感覺「終於鬆了口氣」。

經歷了考研失利,再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衛一豐一度對前途有些迷茫。在輔導員朱磊的鼓勵下,衛一豐參加「雲招聘」,順利通過線上筆試、微信視頻面試。

最近,衛一豐與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分別登錄「武漢科技大學網上簽約系統」,完成了電子協議書的籤訂。當天,經學院和學校審核,這份電子協議書正式生效。

好消息接連傳來。

在他的推薦下,該校自動化專業大四學生談榮順與土木工程專業另一名大四學生也順利籤約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在疫情中心武漢——這個全球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供需矛盾進一步凸顯。連日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武漢採訪了解到,多所高校正在加緊謀劃,制定「一生一策」,搭建空中雙選會、開通網上簽約系統,全員上陣助就業。

空中雙選會深挖需求端

武漢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共6195人,分布在15個學院69個專業。其中,湖北籍學生佔比65.33%。

疫情面前,線下招聘暫停,線上招聘怎樣開展?該校本科生就業信息網顯示,2月1日,學校《致用人單位的一封信》發布,介紹春季就業工作安排。

武漢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白冰介紹,學校已通過電話、微信、簡訊平臺等多種渠道,主動聯繫400餘家優質用人單位,協助通過空中宣講、空中雙選會、視頻面試、網絡籤約等方式,開展春季招聘。

2月16日,武科大開通了網上電子籤約系統。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針對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教師,製作了使用手冊、教學視頻,發布在網站上、QQ群裡,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足不出戶,在網上達成就業意向並進行籤約。同時,搭建起「武漢科技大學2020年春季畢業生網絡視頻雙選會」「湖北省2020屆高校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會武漢科技大學專場」網絡平臺。

2月以來,武科大共發布984條職位信息,提供崗位41144個。截至目前,有近百名本科畢業生確定網絡籤約意願。

在華中師範大學,就業工作處處長王茂勝介紹,今年學校共有8700多名畢業生,除已經籤約的同學,預計有1600人左右將被錄取為研究生,尚未落實去向的約3500人正在準備在空中雙選會等平臺求職擇業。

華中師大4年前就開通了網上簽約和網上一站式離校系統。目前,該校聯合相關網站舉辦「空中雙選會」,通過學校就業信息網和微信公眾號、各地校友會等發布邀請函,通過電話、郵件等多種方式邀請有用人需求的單位參與。截至3月7日,華中師大邀請到290多家單位,提供崗位1800多個,擬招聘畢業生總數達19000餘人,畢業生14400人次已進入網絡會場、陸續投遞簡歷。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學工部及就業指導中心的信息顯示,3月1日以來,該校已舉辦空中宣講會16場,累計發布81家用人單位空中宣講會信息。截至目前,空中雙選會累計616家用人單位報名,提供崗位數4109個,瀏覽量達67340人次。

在該校研究生院,線上招聘平臺2月17日開通,3月1日,首場線上大型雙選會舉辦。300餘家企業報名參加,提供崗位4000餘個,累計1800餘名研究生參與雙選會,投遞簡歷1300餘份。

全員上陣助就業

疫情初期,學生的焦慮顯而易見。早在春節期間,華中師大就向全校畢業生發布了一封公開信,詳細介紹各項工作流程;公布了招就處各業務主管及負責人的手機號碼,便於畢業生直接交流。

「主管老師的手機一公布,就打爆啦!」當學校的服務信息甫一推出,就業信息網點擊量3天內達5000多次。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直接導致用人需求減少。華中師大召開全校就業工作視頻會廣泛動員,要求各學院對目前未就業的畢業生制訂「一生一策」方案,根據就業、考研考博、創業、出國等分類施策,跟蹤了解學生狀態,「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

在華中師大,學校教師以及校友廣泛發揮在邀請用人單位、開闢就業渠道、指導推薦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校黨委召開專門會議,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求就業部門及各院系廣泛行動,採取系列措施廣泛收集用人單位需求,開展網絡招聘。制訂「一生一策」方案,指導同學們處理好學業、畢業、就業問題。

在該校對外發布的2020屆畢業生生源概況表中,附有各學院負責就業工作人員的手機號碼、郵箱等聯繫方式。也就是說,用人單位要想了解相關專業畢業生情況,可以直接與學院老師取得聯繫。

2月1日起,華中科大就業信息網累計發布了602家用人單位招聘信息。3月10日,該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又行動起來,策劃了「校友企業」「智能製造行業」「醫療衛生行業」等4場專場空中雙選會,擬邀請360家優質企業,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崗位。

武科大為全校6195名本科畢業生建了就業情況動態檔案,「一生一策」分類管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學院輔導員全員網絡辦公,不斷搜集各種適合畢業生的招聘信息,實時分享給學生。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是一所民辦大學。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張重陽介紹,1月底,學校制訂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方案》。自1月30日開始,該校推行「724」就業服務模式:畢業班輔導員每周7天居家網絡辦公,QQ、微信保證在線,就業工作全體人員保證24小時手機開機,確保畢業生求助有門。學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全體人員每天在線,通過學校就業信息網、就業工作QQ群等發布招聘信息。

就業指導服務進一步做深做透

受疫情影響,部分畢業生心態、情緒發生變化,如何有效應對?

華中師大專門開通了網上互動平臺,招募諮詢師團隊,一對一指導幫扶學生,滿足學生個性化諮詢需求。

3月9日,武科大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就業指導網絡諮詢服務」活動,9位經驗豐富的就業指導專職教師在線服務。記者看到,畢業生可登錄該校本科生就業信息網,選擇相應諮詢師一對一諮詢。諮詢內容包括:就業形勢分析、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簡歷診斷、面試指導、就業相關手續辦理、就業心理調適等。

針對2020屆暫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該校還建立起簡歷輔導QQ群。QQ群裡,不僅有專業輔導講師講授簡歷製作技巧,還不斷推送面試技巧、招聘信息等就業指導類服務信息。部分經驗豐富的校招助理也在線交流求職中遇到的困難。

「為什麼視頻面試時容易緊張?」3月9日,華中科大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圖文並茂講述視頻面試時如何消除緊張情緒,文末還專門推出春招專場面試5天訓練營,11日起,該校也組織專業職場導師,為學生免費提供一對一視頻面試指導。

自2月以來,華中科大即組織12位老師,開展「一起戰疫,職等你來」在線諮詢,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號、官方快手號等平臺設置專欄,持續推送簡歷製作、面試技巧等內容;免費提供選調生備考視頻課144課時,開通「生涯在線」就業諮詢等。

2月1日、2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連續發布了《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致用人單位的一封信》《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致2020屆畢業生的一封信》,對就業工作進行提前部署,提前告知。

該校還召開畢業班級網絡就業主題「雲班會」、邀請知名企業高管開展「雲上」就業指導講座,引導畢業生深入了解疫情防控期就業形勢,樹立正確就業觀,此前少量「不就業、慢就業」現象得以改善。該校還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引導畢業生免費在線學習就業指導、求職實務等系列網絡課程,提升就業能力。同時,在就業指導服務過程中,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要求力爭做到三個100%:對畢業生招聘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覆蓋100%,未就業畢業生電子簡歷製作率100%、網絡招聘簡歷投遞率100%。「譬如,電子簡歷要求畢業班輔導員逐人收取,然後指導修改,就業中心抽查督導。」

本報武漢3月17日電

相關焦點

  •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研討會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2019...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2019)》(以下簡稱「《調查報告》」)新書發布會以線上方式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辦,來自國家職能部門、高等院校和報刊媒體的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共話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會議由《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主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嶽昌君教授主持。
  • 就業吧發布2020湖南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同時,報告亦提到,加強對重點群體就業的支持,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874萬人,不僅規模最大,而且相比2019年增加40萬人,增幅是2012年以來的最大值。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再加上突發的疫情,使國內很多行業遭遇沉重打擊,同時加重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
  • 來自疫情重災區的調查:武漢大學生創業者最想要什麼
    來自疫情重災區的創業調查武漢大學生創業者最想要什麼很多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起步階段都屬於輕資產公司,就幾個人和幾臺電腦,沒有可用於抵押的資產。「這類群體所需貸款金額可能就幾十萬元,對大企業而言微不足道。對於這座擁有130萬在校大學生的科教大市而言,大學生創業者曾被譽為打造「夢想之城」的「種子選手」。然而,兩個多月的停工、停產帶來的經濟運行受阻,讓處於疫情中心的他們正面臨一系列困局。大幅減少的線下訂單對於大量工作需要線下進行的大學生創業企業而言,疫情衝擊不小。
  • 武漢高校 全力服務畢業生就業(經濟新方位·大學生畢業就業)
    83所高校,31.7萬名應屆畢業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武漢規模創歷史新高的高校畢業生迎來了就業季的考驗。當前,就業壓力顯著加大,高校、地方、企業聯手發力。從真金白銀的就業創業補貼,到對未就業學生的一對一指導,從匯集各方就業崗位的雲眾籌,到一場接一場的雲招聘,武漢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千方百計幫助畢業生就業。據介紹,武漢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正在爬坡,目前為40%—50%。各高校積極創新工作模式,用好政策、打通資源,全力為畢業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服務。同學們也在磨練本領、積極進取,為自己拼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 關於疫情影響下地方性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觀念的調查報告
    摘要: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受社會、經濟、教育體制和個人因素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關心高校畢業生就業。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進入社會,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發展2006年度調查報告
    高校在指導大學生就業上遠遠滯後於大學生及企業的對其的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畢業生順利就業。"2005 關注中國大學生就業"系列公益活動(以下簡稱"關注活動")是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辦,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支持,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中人網)和《大學生就業》雜誌社承辦的一項全國性的公益活動。
  • 今年滬高校畢業生19.3萬!就業服務精準到人,「一生一策」助大學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今年,上海電機學院電子信息學院的老師們「全員上陣」,先後有70多位教師主動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工作,迄今已幫助40多名學生找到崗位。在同濟大學,就業中心與校友會「聯動」,為今年的就業工作注入更多「源頭活水」。上個月,當學校就業中心的老師把幾名就業困難學生的信息發送到校友會平臺「求轉發、求推薦」後,沒多久,反饋就來了:校友企業,籤了!
  • 2015年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向問卷調查報告
    2015年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向問卷調查報告 2015年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向問卷調查,此次調查採用面訪方式,抽選了成都、綿陽、西昌等地21所重點和普通本專科院校的部分應屆畢業生進行調查。
  • 廣東多舉措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招聘會現場 王堅 攝中新網廣州12月6日電 題:廣東多舉措助高校畢業生就業作者 王堅 梁舒曼「展翅計劃」2021年畢業生雙選會(大學城綜合類專場)6日在廣州舉辦,據共青團廣東省委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迅速實施「展翅計劃」廣東共青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通過開展線上線下雙選會、建設在線職考培訓平臺、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搭建青年見習專區、擴大團屬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培訓服務。
  • 多所高校2018屆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 「繼續深造」成本科生首選
    江蘇各大高校2018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正陸續發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部屬高校的相關報告已經出爐。江蘇各大高校就業率如何,目前還沒有就業的2018屆大學生,又有什麼樣的原因呢?
  • 武漢高校全力服務畢業生就業
    83所高校,31.7萬名應屆畢業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武漢規模創歷史新高的高校畢業生迎來了就業季的考驗。 當前,就業壓力顯著加大,高校、地方、企業聯手發力。
  • 大學生就業創業報告發布:製造業就業人數最多
    其中有關創業數據顯示:2018屆畢業生有較高的創業熱情,普通本科高校畢業生創業率高於「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生。東北師範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信息服務室主任李健介紹,該報告由《分報告一:中國大學生就業發展報告》和《分報告二:中國大學生創業發展報告》組成。
  • 5所在漢部屬高校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受疫情影響,2020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湖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各方關注。教育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了多種幫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創新方式促進學生就業。  新形勢下,這屆畢業生就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5所在漢部屬高校發布 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受疫情影響,2020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湖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各方關注。教育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了多種幫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創新方式促進學生就業。新形勢下,這屆畢業生就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2008年和2010年,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就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歧視的問題,在全國6個城市11所高校的畢業生中作了兩次問卷調查。我們採用問卷調查法,在被訪問高校老師的協助下,委託調查員進入各個大學畢業生宿舍進行入室調查,讓畢業生自行完成問卷後回收。兩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200份,實際回收2092份,其中有效問卷2086份,完成有效問卷佔99.7%。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萬象「後疫情」就業季909萬,這是教育部剛剛給出的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 2020中央美院多措並舉穩就業
    2020年春天,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畢業生們的就業安排。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教育部、北京市多次就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進行專題部署。
  • 多所高校陸續發布就業質量報告 南京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超17萬引關注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期,包括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在內的多所名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各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也隨之公布。其中「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引發關注。
  • 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  本報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杜曉  核心數字  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41.7%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來自自身的期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日前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稱,根據對中國未來新增勞動力人口的測算,未來數年中國青年新增勞動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萬之間的高位,供大於求,直接導致就業壓力大。
  • 解讀《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求職、招聘、面試、籤約,節奏需要重新調整。我們該如何研判大學生就業的總體形勢?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景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