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就業吧發布2020湖南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2020-12-11 湖南在線

疫情下近8成大學生通過網絡找工作;

仍有4成應屆畢業生待業;

84%不能接受月工資5000元以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穩定就業作為重要目標,明確提出,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同時,報告亦提到,加強對重點群體就業的支持,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874萬人,不僅規模最大,而且相比2019年增加40萬人,增幅是2012年以來的最大值。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再加上突發的疫情,使國內很多行業遭遇沉重打擊,同時加重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

為及時準確地了解大學生的就業狀況,為政府決策和高校就業提供更豐富有效的信息,中人社傳媒旗下就業吧於5月25日-6月3日發起了一項大範圍的網絡問卷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包括省內外50餘所高校及相關行業人員,共回收有效問卷2605份。調查不僅追蹤了畢業生的畢業去向、工作滿意度、專業對口度、薪酬等情況,且對畢業生的升學、出國、創業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是對2020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統計分析節選。

「慢就業」者增多,4成應屆畢業生未找到工作

調查顯示,今年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中,高達77.7%的畢業生選擇「入市」就業。相較往年,選擇繼續學習或者創業的學生比例出現回落,兩者比例都不足2%。選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考試的比例為3.7%,較往年有所增多。

關於畢業生目前的狀態,37.7%的受訪者已找到工作,40%的受訪者正在求職。在沒有找到工作的受訪者中,22%的人表示想找一個工資高、事情少、離家近的工作太難;38%的人認為自己有能力,但是找不到想要的工作;40%的人選擇了「慢就業」,即暫時選擇遊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創業考察,慢慢考慮人生道路。

對比受訪者的學歷發現,高職/大專學歷的受訪者未找到工作的比例最高,為51.24%。相反,學歷高的畢業生已找到工作的比例更高,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受訪者已找到工作的比例最高,達62.5%;超5成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受訪者已找到工作;近5成本科受訪者的工作已有著落。不同專業之間的已就業比例、未就業比例差異不大。醫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找到工作的受訪者較多,藝術學、管理學、工學、哲學暫未找到工作的受訪者較多。

調查顯示,總的來說,目前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漸趨明朗,近4成受訪者已找到工作,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還有4成受訪者暫未找到工作。結合當前就業形勢,建議仍未就業的畢業生儘早樹立職業理想,形成相對明確的職業規劃,這樣未來的發展才會更順暢。

疫情導致普遍的畢業擔憂和煩惱

最後一學期既是畢業生查缺補漏的寶貴時機,也是進行畢業論文及簡歷設計的關鍵時期。然而,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畢業生的學習與寫作計劃,也對其畢業安排和實踐帶來了較大挑戰和難度,進而讓他們普遍對今年的就業形勢感到擔憂。

調查顯示,74%的畢業生認為,疫情影響到了學習和求職計劃;64.1%的人對就業感到擔憂和煩惱,表示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只有22.3%的畢業生對就業感到滿意或者認為正常。

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上,不同學歷的受訪者間差異化明顯。博士生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碩士生和本科生,專科生的滿意度最低。此外,學校類型之間也存在差異: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原211」(包括「原985」)高校,再次是一般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滿意度最低。

調查顯示,疫情對畢業生學習帶來的影響涉及眾多方面,應在國家相關部門指導下,依靠學校、老師和畢業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來克服。對學校來說,需要摸查畢業生的論文完成情況以及遇到的具體困難,提供針對性線上服務,並對受疫情影響而難以完成畢業論文的學生,適當延遲答辯與畢業時間。對畢業生而言,建議在擇業上可以將目光投向一些新興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少的行業及因疫情而產生新發展機遇的行業,避開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

超8成大學生覺得線上找工作靠譜

相比有些萎靡的線下招聘,以網絡為主要渠道的線上招聘則顯得頗為熱鬧。受疫情影響,超過85%的大學生求職由線下轉為線上。

從大學生求職途徑的選擇看,有54.4%的畢業生通過關注湖南人才網求職,有40.6%的通過關注BOSS直聘求職,18.2%通過關注智聯招聘求職;有16.6%關注就業吧求職,15.5%通過關注湘就業求職,49.8%的人認為線上招聘活動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幫助,其中分別有33.4%、27%、24.7%、53.3%、27.9%的受訪者,通過「百企送萬崗就業吧」「職等你來 就業同行」「湖南省醫藥衛生雲招聘」「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第七屆大中城市招聘」等線上活動投送求職簡歷。

線上招聘最大程度上突破了時空限制。受疫情影響,部分面試官也採取了居家辦公模式,線上面試這種形式可以讓5到8名處於不同空間的面試官同時面試一位求職者。

調查顯示,網絡招聘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和完善,以其方便快捷、招聘求職成本實惠、招聘無區域限制、招聘信息量大、招聘效果佳等優點,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和求職者尤其是高校畢業生的青睞。

95後更青睞教育工作,8成想去國企

調查顯示,在2020年高校畢業生從事和打算從事的職業中,教學人員位居榜首;其次是行政辦公人員、企業管理人員、經濟業務人員、公務員、文學藝術、科研人員、IT從業人員、金融業務人員、新聞出版、法律專業人員。與90後相比,95後畢業生從事教育、行政辦公、企業管理的人更多。而與一線城市相比,95後畢業生從事金融服務、新聞出版、法律的人較少。

調查發現,除了跨國公司,80.2%的人想去國有企業、44.7&的人想去上市公司,行業遍及計算機、電子技術、快速消費品、生物製藥和房地產等各個領域。此外,發展迅速的民營龍頭企業日漸成為畢業生們求職的新寵,選擇民營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們並不看重「工作穩定」,而更看重職業發展機會。

總體來看,大中型企業一般知名度較高,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或者已進入成熟穩定期,能夠提供較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和相對完善的培訓體系,因此較受求職者歡迎,從而競爭壓力較大。2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因在知名度、穩定性等方面不及大中型企業,職位競爭壓力相對較小。1000人以上規模的超大型企業一方面由於職位已經相當飽和,穩定性較高,競爭壓力高於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由於求職者擔心應聘成功率低而放棄,從而造成競爭壓力較小。

超半數願意留在長沙工作

為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留在湖南就業創業,近年來我省多地出臺了就業、創業、戶籍、安居、人才等一系列就業利好政策措施。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未改變高校畢業生對湖南的喜愛,被訪的大學生中,超過6以上願意留(來)湘工作。從畢業生選擇的就業地區看,有52.4%的大學生選擇留在長沙工作,有9.3%的選擇長沙以外湖南省內的其他區域工作;有17.3%選擇北上廣深工作;有20.8%選擇東南沿海城市工作。

調查數據反映,不管是外省就業還是留在湖南找工作,「機會」 和「發展」是本屆畢業生選擇工作地點的關鍵。在就業意願上,畢業生最看重的前三項指標為「個人發展機會」「職業興趣」「工作地點」,最不看重的是「父母意願」和「專業對口」。不難看出,畢業生更多關注自身發展,對於「鐵飯碗」並不十分看重。

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北上廣深及東南沿海城市工作生活壓力增大,限房限車等政策不斷施壓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願意留在本地工作。許多求職者不再盲目地選擇大城市,而是轉向經濟發展形勢較好、發展空間大的新一線或者二線城市,如長沙、嶽陽、株洲等地,由此也帶來了這些城市職位競爭壓力的上升。

84%不能接受月工資5000元以下

收入是反映就業狀況的關鍵指標之一。在本次調查中,由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對自己的起薪進行了估計。

從調查統計看,在期望工資方面,選擇月薪5000~8000元的大學生最多,所佔比重為 56.3%。月薪8000~10000元和10000元以上的,佔比分別為10.4%和8.1%,選擇月薪5000元以下的佔比只有16%。

然而,根據相關方面最新公布的市場薪酬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應屆畢業生的實際薪資平均值為 5429 元,超半數的畢業生實際薪資在 6000 元以下,這說明理想與現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應屆畢業生對薪酬待遇的要求普遍較高,但平均期望月薪和實際月薪相差較大。這一方面說明,應屆畢業生對自己的能力水平十分自信,初闖職場信心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說明,應屆畢業生對社會收入結構缺乏客觀的認識,對企業創造價值以及盈利能力也缺乏全面認知,導致對自身的價值評估高於企業評估水平。對此,建議應屆畢業生調整好心態,正確看待目標與實際的落差,通過持續學習和奮鬥實現職場進階。

建議實施就業分類指導精準化服務

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大部分人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調查看,約74%的學生認為疫情對就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但其中大部分認為疫情對就業影響是暫時和有限的,從長遠看,對就業形勢持謹慎或樂觀的態度。

面對疫情對大學生就業產生的影響,42.3%的大學生表示對政府部門近期出臺的各項就業優惠政策不清楚。60%的大學生希望獲取多渠道就業信息,43%的人表示便捷的在線求職或面試通道更重要;23.6%的受訪者希望與企業面對面交流;39.7%的人希望得到求職方法面試技巧輔導;31.6%的人表示需要就業創業政策支持等。

在最希望得到哪些支持和幫助方面,大部分受訪者,希望建立就業政策諮詢一網通平臺。對國家、地方政府發布的就業政策進行匯總,便於在線查詢,避免不同平臺使用帶來的重複信息。同時能及時了解政策及招聘崗位信息,減少因不了解政策及招聘信息錯過就業機會,最大程度發揮政策作用;諮詢機構及時對就業政策的發布與變更進行宣傳及詳細解讀,同時,加大對畢業生就業需求的了解,精準制定培訓教程和進行政策宣傳工作。

此外,還有不少大學生建議實施就業分類指導精準化服務。高校應建立就業分類指導資料庫,加強分析研判,細化分類畢業生就業意向,落實「一人一策」精準指導、精準幫扶,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就業幫扶工作。加強對所有畢業生的服務保障,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將其戶口和檔案在學校保留時間延長。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覃勇)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跟蹤撰寫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9日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大學生就業創業報告發布:製造業就業人數最多
    日前,《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就業創業報告》)在東北師範大學發布。其中有關就業數據顯示:2018屆畢業生選擇在製造業就業的人數最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平均月薪分別為5918元、4735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生就業創業收入問題
    最近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了我們中國各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一2015~2019年本科生收入對比這是2015年到2019年大學生的畢業生月收入的變化情況。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二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發布 大專學歷就業最難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將6月份仍在智聯招聘平臺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視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報告顯示,考慮到升學等因素,今年約有590萬大學生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智聯數據顯示,6月份平臺上仍有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在大學生就業市場整體供需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智聯招聘平臺上針對應屆大學生發布的崗位數同比下降7.1%,而投遞簡歷的大學生同比上升35.2%。
  • 解讀《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2020年這個畢業季,註定非比尋常。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求職、招聘、面試、籤約,節奏需要重新調整。我們該如何研判大學生就業的總體形勢?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景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湖南大學生就業形勢顯示:理工科專業就業較好
    湖南大學生就業形勢顯示:理工科專業就業較好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hunan.gov.cn 發布時間: 2006-03-26 00:00 【字體:大中小】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經測算,今年畢業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報告》主要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進行分析,學校所在地不僅覆蓋31省市,還有部分境外地區的學生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衝擊,畢業生的期望行業、崗位、工作地點等發生改變,大學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而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大學生求職主要關注因素。一線、新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成為畢業生期望就業城市首要選擇。
  • 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哪些專業最吃香,畢業生期望薪資是...
    近期,智聯招聘發布了一份《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就業市場上高學歷依舊在起步時佔據優勢,擁有更高的起點。 2019屆畢業生薪資排行 此外,據追蹤調查發現畢業生收入高低與其畢業院校的等級息息相關,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為雙一流/211/985類大學
  • 實習僧《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僅三成應屆生月薪超過五千元
    (原標題:實習僧《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僅三成應屆生月薪超過五千元)
  •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發展2006年度調查報告
    目錄一、調查說明21.1調查目的21.2 調查時間21.3 調查對象31.4 調查數據31.5 報告撰寫31.6 版權聲明3二、調查摘要32.1針對大學生32.1.1基本情況32.1.2 就業需求描述4
  • 「就業雖困難,但依然充滿希望」——解讀《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這個畢業季,註定非比尋常。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求職、招聘、面試、籤約,節奏需要重新調整。我們該如何研判大學生就業的總體形勢?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景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湖南湘江新區創業就業學院扶持大學生就業
    2020-09-07 10:40:55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9月7日電 8月下旬,湖南湘江新區創業就業學院組織了來自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15所高校的200餘名高校「準畢業生」開展了為期六天的集中培訓。
  • 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靈活就業未來或...
    2020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就業環境也變得更加嚴峻。面臨不可抗的外部環境,大學生群體的就業觀念是否有所轉變?就業現狀如何?是否會考慮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針對這些疑問,近日,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於調研數據從宏觀面和微觀面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環境、就業現狀和趨勢予以客觀分析。
  • 2020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報告重磅發布
    所以對於大家來說,選校選專業時了解不同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水情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畢竟大家選擇留學,除了增長知識之外,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能從事自己熱愛的行業,也是重要因素。最近,英國專門研究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機構High Fliers Research發布了2020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報告(The Graduate Market in 2020)。
  • 智聯招聘發布《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
    (2020年8月27日,/智聯招聘/)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大學應屆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
  • 2015《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由麥可思研究院連續第七年度發布《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廢話不說,先上大圖! 圖片來源於騰訊教育 法學、生物工程 「紅牌」專業 報告的一大亮點是發布了2015就業的「紅黃綠牌」專業。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這2大專業今年最難就業
    【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 嶺東】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一方面,就業中的絕對主力軍——各大公司、單位中的很大部分都採取削減人數的措施以應對下行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同期增加40萬人。而同樣由於疫情的影響,本來畢業生就業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校招活動被取消,這無疑也使得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薪資最高的大學專業是哪些?
    小編寄語 2020年度的高考算是結束了,放鬆撒歡過後的同學和同學家長估計又得開始忙志願填報,開始擇校擇專業了。剛好《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今日發布了,分享給大家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選擇專業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