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覃勇)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跟蹤撰寫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9日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新一線」城市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報告顯示,2019屆大學畢業生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佔比最高(本科:25.8%,高職:22.9%),其次是珠三角地區(本科:21%,高職:20.4%)。

結合各地區本科院校畢業生實際佔比和2019屆在本地區就業畢業生佔比綜合來看,珠三角地區人才的吸引力較強,其次是長三角地區。而東北地區、中原地區人才吸引力較弱。

從城市分級看,本科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2%上升到2019屆的26%,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6%下降至2019屆的20%;高職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7%上升到2019屆的23%,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9%下降至2019屆的15%。

另外,「新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佔比從2015屆的28%上升到2019屆的38%,與一線城市(平均68%)差距在逐漸縮小。在主要的「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就業的2017~2019屆外省籍本科畢業生佔比最高,其次為天津、蘇州,均超過一線城市中的廣州。

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

報告指出,升學在對大學生就業起到分流與緩衝作用的同時,將持續為中國產業鏈穩定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

學歷提升帶來的教育回報隨著時間延長而顯現。以讀研人群為例,2014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內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月收入(10408元)明顯高於未讀研人群(9683元),其就業滿意度(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79%,未讀研人群:73%)也明顯更高。

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

其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另外,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的就業滿意度(72%)略高於「新一線」城市(68%)。上海是本科生就業最滿意的城市,其次是北京;「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天津、寧波、南京、蘇州就業的畢業生滿意度較高,不輸於部分一線城市。

報告認為,「新一線」城市就業機會多、生活成本相對一線城市較低、更易落戶等優勢對本地和外地人才均有強大的吸引力,正不斷追趕以往在人才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一線城市。

逾7成數位化人才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就業

報告顯示,近年來,畢業生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的比例持續升高,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任職於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比例(8.9%)僅次於教育業(15.9%)。從職業來看,畢業生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6%)、計算機與數據處理(5.7%)類職業的比例較高。

在就業區域方面,泛珠江三角洲、泛長江三角洲、泛渤海灣三大區域經濟體是數位化人才的主要就業地。2019屆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和計算機與數據處理類職業的本科生中,在這三大區域經濟體就業的比例分別為29.7%、27.5%、19%。在就業城市類型方面,有74%的數位化人才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就業。

大學生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娛及零售業

2019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1.6%,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3.4%。隨著畢業時間的延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持續上升,畢業三年內上升至8.1%。

數據顯示,「教育業」是2019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最主要領域(本科:24.5%,高職:10.5%),集中在教育及職業培訓、中小學教育,以及文學藝術、設計、體育等方面。大學生到「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本科:15.8%,高職:6.9%)、「零售業」(本科:8.6%,高職:11%)創業的比例也較高,從主要從事工作崗位來看,大學生到文體娛樂領域創業主要是做攝影師、自由寫作等,做零售主要是從事銷售、電子商務等方面工作。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以就業為導向|依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來決定專業選擇
    7月9日,《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包括《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兩部分組成。
  • 2009年《就業藍皮書》新聞發布暨大學生就業研討會
    文獻出版社有一系列的藍皮書,但是以大學生就業為核心的藍皮書是首次推出。這本藍皮書有自己的顯著特點,我在這裡就我學習的心得作為主持的開場詞。2009-06-10 09:24:58袁嶽: 首先,大家非常關心大學生就業問題,在2009年的形勢下,這個問題變得非常突出。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這幾個專業就業薪資最高!
    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受疫情影響,就業任務很重。我猜你肯定想知道大學生就業率總體情況如何?一起看看吧!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於7月發布,針對2019屆畢業生畢業工資水平、工作地選擇和紅綠牌專業等方面,報告通過相關數據,呈現了當下畢業生的工作現狀。
  • 2018年度大學生就業藍皮書發布 高職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生
    2018年6月12日訊,一年一度的大學生就業藍皮書——《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昨天在京發布。報告顯示,2017屆高職高專大學生的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生,大學畢業生在教育、信息、醫療行業就業需求旺盛。與此同時,新一線城市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畢業生起薪持續增長。而教育、零售行業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主戰場」。
  • 2018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發布 應屆畢業生起薪持續增長
    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 11日,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月平均收入為4317元,比2016屆(3988元)增長了329元,比2015屆(3726元)增長了591元。
  • ...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2020年就業藍皮書》(以下簡稱...
    【就業藍皮書: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 計算機類專業月收入最高】7月9日,麥克思研究院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2020年就業藍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
    麥可思研究院9日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報告指出,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 薪資持續增長 教育成最熱...
    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教育業是人才需求增長熱門行業,而金融相關職業社會需求明顯減少。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薪資持續增長,教育成最熱...
    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教育業是人才需求增長熱門行業,而金融相關職業社會需求明顯減少。
  • 麥可思發布《2019年就業藍皮書》,大學生就業率91.5%
    昨日,麥可思研究院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暨研討會」。   一、本科就業率持續緩慢下降,高職高專就業率穩中有升   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1.5%。
  • 社會藍皮書:近幾年大學生就業一直會有壓力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林露)2014年《社會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26日在京舉行。會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藍皮書主編李培林表示,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主要是由於產業結構升級跟不上就業結構的變化,不能夠提供足夠的白領就業機會。
  • 2021年《社會藍皮書》:2020年全國就業整體穩定 特殊人群就業推進...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下午,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21年《社會藍皮書》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增長整體轉向中高速度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就業形勢整體穩定,就業質量不斷提高。2016~2019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每年都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目前累計已超過6000萬人;全國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以下,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藍皮書指出,勞動就業結構持續改善,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從就業人口的產業分布看,2019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比例達到47.4%,比2016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衝擊,畢業生的期望行業、崗位、工作地點等發生改變,大學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而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大學生求職主要關注因素。一線、新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成為畢業生期望就業城市首要選擇。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薪資最高的大學專業是哪些?
    小編寄語 2020年度的高考算是結束了,放鬆撒歡過後的同學和同學家長估計又得開始忙志願填報,開始擇校擇專業了。剛好《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今日發布了,分享給大家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選擇專業會有幫助。
  • 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率穩定 滿意度上升
    製圖:張芳曼   麥可思研究院12日在京發布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總體穩定,就業滿意度持續上升,民企、中小微企業、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等依然是大學生主要就業去向,且比例持續上升。而大學生自主創業存活率需關注,創業效果應從長評價。具體特徵如下:   第一,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總體穩定。關於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與2016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去向的具體數據見右圖。   第二,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持續上升。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這2大專業今年最難就業
    【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 嶺東】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一方面,就業中的絕對主力軍——各大公司、單位中的很大部分都採取削減人數的措施以應對下行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同期增加40萬人。而同樣由於疫情的影響,本來畢業生就業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校招活動被取消,這無疑也使得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 京領日報|QS首發美國大學排名、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5月20日,QS發布2020美國大學排名。針對美國大學進行排名,這對QS來說尚屬首次。與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不同,QS美國大學排名榜單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評估方式,評估指標包括就業能力(佔比27%)、多樣性與國際化(25%)、學習經歷(22%)和科研實力(26%)。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生就業創業收入問題
    最近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了我們中國各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一2015~2019年本科生收入對比這是2015年到2019年大學生的畢業生月收入的變化情況。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二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解讀《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2020年這個畢業季,註定非比尋常。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求職、招聘、面試、籤約,節奏需要重新調整。我們該如何研判大學生就業的總體形勢?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景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