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帝拋棄的城市,豆瓣8.9分佳作——《上帝之城》

2020-12-17 泡子的杰倫頻道

裡約熱內盧是巴西僅次於聖保羅的城市,而除此之外他還有許多其它的頭銜,如「第二首都」、「南美門戶」等。

在裡約熱內盧城內的所有地方,人們都可以看到矗立在科科瓦多山頂的聖耶穌像,這座修建至今已87年的雕像是「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同時也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也正是因此,裡約熱內盧也被譽為「上帝之城」。而泡子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發生在裡約熱內盧。

影片中的上帝之城不是指裡約,而是離裡約不遠的一個偏僻的城鎮。可以說影片主角便是「上帝之城」,講述的則是他的歷史。

影片梗概

60年代末,上帝之城。

11歲的阿炮看到了一位正在工作的攝影師,看著他用相機記錄著生活,阿炮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從這天起他決定成為一位攝影師。

和阿炮年紀差不多大的小豆子此時卻在「少年三俠」手下當小弟,他的目標則是成為上帝之城的老大。

60年代末的上帝之城混亂不堪,搶劫、強姦、槍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對於派間的火併警察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小豆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而且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心狠手辣和詭計,小豆子在朋友班尼的幫助下成為了上帝之城的老大,並且更名為「小霸王」。

而與此同時,決心當一名攝影師的阿炮卻過得很是「悲慘」。首先是喜歡的安迪麗卡名花有主,等到卑微的追求到該安迪麗卡後,還未一親芳澤便被班尼拐走了。

而當自己被逼無奈想和朋友去搶劫時卻下不了手,只能在超市拿著卑微的薪水度日。可以說,他這樣有夢想的老實人生在上帝之城就是個錯誤。因為在這裡,犯罪是工作;吸毒是常態;愚昧則是生存之道。

令人諷刺的是,當小霸王依靠武力一統上帝之城後,這個貧民窟反而變得安定下來。因為小霸王讓這裡有了秩序,不管你要做什麼,都得按規矩來。

上帝之城多了幾分和諧,但平靜下卻依舊隱藏著亂流。

班尼在與安迪麗卡相愛後漸漸厭倦了上帝之城的混亂,決心離開這裡。但是在歡送會上卻被神射手帥奈德誤殺,失去班尼約束的小霸王開始了與帥奈德、紅毛的戰爭。

被壓抑的越久,積蓄的力量也就越大。紅毛與小霸王的矛盾激化後整個上帝之城都變得混亂起來,比以前還要混亂。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都能聽見槍聲。

最後,雙方的鬥爭因為媒體的報導而終止,紅毛被捕,小霸王被新收的手下幹掉。阿炮則通過拍攝警察與小霸王勾結的照片成為了一位正式攝影師。而在上帝之城,那批拿著小霸王給的武器的小孩則又開始了他們的成長。

影片背景

上帝之城由巴西導演費爾南多·梅裡爾斯拍攝,上映於2002年,而影片也是根據其半自傳小說《God's Town》。除去此部外,他還拍攝了講述「上帝之城」平民生活的《人類之城》,在加上一部講述裡約熱內盧警察的《精英部隊》,這三部電影也被稱為「巴西三部曲」。

因為是巴西導演,所以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對於巴西的文化和現實也有著更為敏銳的洞察力,而拍攝出來的《上帝之城》則也更具衝擊力。

裡約是全世界著名的城市,曾經是巴西首都,也曾在此舉辦過世界盃。而在此之前,相比沒有人能想到在離這個城市不遠的地方會有「上帝之城」這樣的存在。

而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在拍攝該電影時也是在裡約的貧民窟,而在影片拍攝完成後他則表示:「如果早知道貧民窟這麼危險,當初,我怎麼說也不會來這裡拍攝電影。」

而電影的幾位主要角色也都是來自於巴西的貧民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劇中他們也算是本色出演。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當阿炮在女攝影師家過夜時,阿炮去洗了一個澡。這時阿炮說:「我以前從來沒有洗過熱水澡,都是用盆接水直接衝的。」而這句話其實便是導演臨時加的,因為有貧民窟的演員對他這樣說過。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巴西乃至整個南美最著名的電影,他之所以著名不僅僅是因為導演高超的拍攝手法,更多的是因為他的真實。它真實的也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樣一批人在用你想像不到的方式活著。

藝術特徵

本片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導演對鏡頭的運用。在影片一開始就是以小霸王為首的一批人在追著一隻雞跑,配合著極速轉換與抖動的鏡頭讓畫面很有真實感。

在此同時電影也運用了許多的蒙太奇,鏡頭一直在極速的轉換,再配上熱情的背景音樂,使得影片節奏變得緊張起來。

諸如此類的鏡頭不勝枚舉,總之導演的攝影技巧在片中得到了最佳的呈現。

當然,除此以外影片的剪輯水平也可以說是相當的高。

文章的結構可以說是倒敘,但是在泡子看來如果無視掉影片的最後一部分,這部電影的結構倒是與《低俗小說》有幾分類似,可以說是一部環形敘事的電影。

影片剛開始的鏡頭是阿炮站在對峙的警察、小霸王一夥的中間,而結尾部分則有小霸王與警察槍戰的畫面。也就是,說開頭即是結尾,而結尾也對應著開頭。

除去這些方面,上帝之城也有著許多亮眼之處,泡子鑑賞力有限也就不一一分析了。

《上帝之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了解拉丁美洲的一部佳作。我們常說拉丁美洲是一個熱情的大陸,居住在那裡的民族也是熱情的民族。

而透過這部影片泡子或許可以部分解釋他們熱情的原因:在「上帝之城」這樣的社會,只有充滿了熱情,充滿了活力的人民與民族才能繁衍下去。他們的熱情,很多時候也是被現實逼迫出來的罷了。

相關焦點

  • 南非城市巡禮:上帝寵愛之城開普敦
    【魅力南非 城市巡禮】開普敦 上帝寵愛之城清晨與大西洋並肩,夜晚擁印度洋入夢,讓企鵝為鄰,聽海豹歌唱,踏浪追逐鯊魚,迎風伴鴕鳥賽跑就在這裡,海角之城,因上帝的寵愛而美麗著……儘管開普敦也曾歷經苦難,但依舊美麗如初。歷史掠過,用無法複製的傳奇書寫下輝煌。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則造就了非洲大地上這座活力四射的海濱之城。好望角一度是世界的盡頭,驚濤駭浪的代名詞,無法取代的海上生命線,電影《2012》人類浩劫之後的重生之地,更是兒時課本裡那份不褪色的記憶。
  • 從《上帝之城》到《精英部隊》,巴西式暴力美學靠什麼震撼世界
    01巴西式暴力美學=第一人稱跳躍敘事+環形結構+桑巴式剪輯《上帝之城》和《精英部隊》系列雖然相隔數年,但主題和技法上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三部片子分別從黑幫分子、警察、政客三個不同的視角對裡約熱內盧這座城市進行了全景展現。
  • 奧古斯丁經典作品推薦,《上帝之城:駁異教徒(中)》最受讀者歡迎
    《上帝之城:駁異教徒(中)》豆瓣評分:9.3作品簡介:奧古斯丁生活在羅馬帝國走向衰落的年代,是當時最偉大的神學家。他的著作在整個中世紀對基督教學說和觀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事實上他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本書是他最著名、最有影響的兩部著作之一,供廣大愛好者閱讀參考。 在這部書裡,你可以看到奧古斯丁與古典思想之間的連續和斷裂。
  • 哈勃空間望遠鏡拍到上帝之城,那上面是否存在高級文明?
    1993年的時候,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了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張天文照片——上帝之城。這張照片至今仍然是人類所發現的最為神秘的宇宙現象之一。在這種照片中,茫茫的宇宙中就好像大片的璀璨夜空一般,在夜空之中,一座散發著光芒的巨大城市靜靜的懸浮在空中,並且這座城市完全不受宇宙中任何星體的束縛,就好像我們口中常說的天國一樣。
  • 怎麼看待電影《七宗罪》中的上帝之說?
    在尼採高呼出:「上帝死了」時我們的古典生活被宣判結束。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在無限縮小著世界間的距離,人們並沒有因此而更加親密,反而是疏離和冷漠將其取而代之,就連那僅存的藏有古典情懷的愛情,也讓赤裸裸的肉慾推翻在地,所有的悠長和浪漫,都變的短暫而破碎,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罪惡之都。 ·靈感來源於現代社會。
  • 尼古拉斯·凱奇的《天使之城》,豆瓣7.9分,網友:被結局虐了
    尼古拉斯·凱奇的《天使之城》,豆瓣7.9分,網友:被結局虐了影片最後卻是出乎意料的讓人痛苦,再回憶凱奇變成凡人之前的彷徨和決心,以及敢於為愛自殺的勇氣,以及和愛人團聚之後短暫的歡樂,這種反差會讓痛苦變成絕望。
  • 重慶合川釣魚城,一戰成名,折斷上帝之鞭,改寫歐亞歷史
    ,卻不知道英雄之城的由來。卻意外遇見了合川釣魚城,了解了釣魚城的歷史,讓我不由自主的感嘆不已。得以親身體驗了一下,什麼樣的城市才算得上是英雄之城。釣魚城古城門釣魚城位於,重慶合川區嘉陵江南岸5公裡處,佔地2·5平方公裡。距離重慶主城80公裡,只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原名釣魚山,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巨神在此地釣嘉陵江的魚,解一方百姓飢苦,由此而得名。
  • 科學革命與上帝之死
    在這一過程中,起初的由天球層層相套構成的宇宙(cosmos),也就是有限的、封閉的和等級有序的宇宙整體被打碎,而被代之以一個無限的、各向同性的和幾何化的宇宙(universe)。在柯瓦雷看來,到了18世紀末,牛頓科學就已經全面獲勝,不過在這場關於上帝的爭論中,卻是萊布尼茨的上帝慢慢地佔了上風。隨著牛頓科學的進展,世界之鐘不再需要啟動,也不再需要維護,按照必然的規律永恆地運轉著,牛頓的上帝變得無所事事。以至於到了拉普拉斯所描繪的宇宙中,已經不再需要上帝這個假設了。
  • 對上帝要有大信心
    大軍壓境,掃羅確實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試探,是對上帝堅信到底,還是尋找其他出路,掃羅也有猶豫,但掃羅被試探勝過了,沒有堅持禱告,放棄了上帝。若掃羅堅持禱告,迫切的禱告,單單求告上帝,耐心的等候,即使非利士人,殺到門口的時候,以色列人也能完勝他們。
  •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9:墨西哥瓜納華託,上帝不小心打翻的調色盤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世界著名城市系列8:美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世界時尚之都,今天我們把目光從美國移到南邊的鄰居墨西哥,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九篇:世界著名城市系列9:墨西哥瓜納華託——上帝打翻的調色盤。說起墨西哥的城市,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人口數量超過2000萬,曾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目前也是美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墨西哥的另一座城市:瓜納華託。
  • 上帝之手帶走「上帝之手」,從此天空多了一顆星
    在那不勒斯人心中,馬拉度納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直到今天都被視作這座城市的圖騰。1994年的美國之夏,馬拉度納已經33歲,為了參加他人生的最後一屆世界盃,他將自己的體重減輕了足足16公斤。此時,站在他身邊的是風華正茂的戰神巴蒂。但對於馬拉度納的球迷而言,這一天,馬拉度納打入的團隊配合進球,才是那個午後最難忘的回憶。
  • 上帝是中國的———追尋敬畏上帝的時代
    有關上帝的記載,我從《尚書》和《詩經》中,粗略地收集了13條:1、《詩經·大雅 》:「上帝臨女(汝)」(上帝時刻都看護我們);2、《尚書·湯誓 》:「於畏上帝,不敢不正 」(我敬畏上帝,不敢作非正當之事);3、《尚書·湯誥 》:「惟簡上帝之心
  • 為何說上帝的本質是愛?愛上帝的首要基礎是上帝本身是美好的
    如果一個人愛上帝,心系上帝,把上帝的良善視為自己的良善,把上帝的美好視為自己的美好,那麼自然而然地會導致一個結果:連他的自愛或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會使他渴慕上帝的榮耀並以上帝為樂。但我們不能由此得出結論,他愛自己先於 愛上帝;他愛上帝是愛自己的結果 。導致他愛上帝的原因或許是與自愛完全不同的東西:他的思想觀念發生轉變或內心好惡發生了變化,於是能夠領會上帝神性本身的美好、榮耀和至高的良善。
  • 這城人厲害!逃離上帝之鞭,豬肉「護送」守護聖人?威尼斯的誕生
    說到威尼斯,我們一般都會想到「旅遊勝地」這個概念,作為一個可以說是浮在水面上的城市,水城威尼斯在全世界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這個如今代表著旅遊的城市,它的誕生卻和血腥的戰爭密不可分。「上帝之鞭」阿提拉威尼斯的最初起源,和一個人脫不開干係,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帝之鞭」、匈人領袖阿提拉。
  • 上帝是否存在?
    《聖經》中還有無數未解之謎。關於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其實是沒有必要爭論的。因為,一,人本身就是被給定的;二,人的語言作為符號,始終不可能抵達真實。 信仰之爭,多半出於語言的含混。特別是語言的象徵性。人們語言中的「上帝」是一個隱喻,代表祂是創世者,也代表人所無法把握、但卻必須求索的truth。
  • 上帝怎麼可以原諒他?
    簡單地分析李申愛的心路歷程:1、【未開悟的懵懂的生活】:失去丈夫後決心帶著孩子回丈夫老家努力開始新生活;2、【依賴上帝的生活】:失去兒子信教後的心靈慰藉狀態;3、【絕對自由的生活】對上帝失望後無信仰癲狂狀態;
  • 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許多著名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之子,卡夫卡之於布拉格,蕭邦之於華沙,莫扎特之於薩爾茨堡。當然,這些城市之子大多是現代作為旅遊產業的一個話題而存在的,在他們生前,與自己的城市的關係卻是糾結交織。如今我們在他們的城市裡追尋他們的靈魂,空有餘音嫋嫋,飄散在空氣中。旅途中的唏噓也不是壞事,感受有時候會變得更加深沉立體。但是來到巴塞隆納,感受這座城與它的城市之子的故事,有一種輕鬆的感覺,仿佛地中海的陽光。
  • 如何巧用「騎兵」成為「上帝之鞭」
    前言 阿提拉,這位曾經令東、西羅馬帝國都聞風喪膽的匈奴首領,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什麼叫"上帝之鞭"?說得通俗點兒,就是上帝手裡頭的鞭子。那鞭子還能有什麼用?當然是用來抽人用的。這個形象的比喻也就是在說,阿提拉就像上帝手裡頭的鞭子,把原先平靜而穩定的東、西羅馬帝國,給攪得雞飛狗跳。
  • 上帝與外星人存在的機率---上帝篇
    問題:  紛繁的世間是否是由萬能的上帝所創造?  浩瀚的宇宙裡我們是否是孤獨的存在著?  那些虔誠的信徒們時刻警告著我們,莫要用你那凡人的愚蠢來揣度神明的尊貴。 縱使你們只信仰那所謂的科學,也有在科學洞察不到的地方 由上帝主宰著一切。如果科學家們是如此地質疑上帝, 為何他們又會如此堅信外星生物的存在。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上帝之手終究還是去見了上帝
    2020年初,上帝想看籃球,所以帶走了科比·布萊恩特。2020年末,上帝又想看足球,所以帶走了迭戈·馬拉度納。一前一後,兩大傳奇巨星,突然離世,為本就充滿悲情的2020再次增添了遺憾。如果說喬丹是籃球之神,那麼馬拉度納就是足球之神。這個只有1.65米的小個子,卻是20世紀最佳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