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期天氣寒冷
不方便帶1歲的女兒外出遛彎
家住餘杭的陳先生(化名)
便給女兒買了一隻小兔子
放在籠子裡陪她玩
近日上午,女兒突然大哭
左手被兔子咬了兩道印記
還滲著鮮血,可把家人嚇壞了
於是陳先生趕緊把女兒
抱到杭州市西溪醫院急診科
接診的外科醫生胡志琛查看完傷口後
診斷為三級暴露
即傷及真皮層導致出血
胡醫生先為小朋友
衝洗完傷口、消毒後
給她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護士給小女孩注射疫苗
胡志琛介紹,如今養寵物已成當下熱潮,每年被寵物所傷的人數也逐漸增加。接種狂犬病疫苗的年齡層次更是上有八九十歲的老年人,下有幾個月嬰幼兒。「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成年人多見於貓、狗的咬傷或抓傷,而嬰幼兒多見於兔子、倉鼠的咬傷或抓傷。」
一般來說,被貓狗致傷的程度可分三級:
01在皮膚完整的情況下被舔,屬於一級暴露;
02在皮膚被舔、咬傷或抓傷,皮膚有破潰,有牙印或抓痕,但沒有出血,為二級暴露;
03較嚴重的咬傷或抓傷,有出血,為三級暴露。
如果是一級暴露,可以不用處置;
二級及以上暴露,就要打狂犬疫苗;
其中三級還需要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要提醒的是,除了貓狗傷人需要打狂犬疫苗外,被鼠、兔等齧齒動物咬傷也都要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被家裡打過疫苗的貓狗抓傷
也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要提醒的是,打過疫苗的「健康狗」也有帶毒的風險。
因為不排除市面上有一些寵物店並沒有打疫苗的資質,他們提供的疫苗質量就值得懷疑。
此外,狗打過一次疫苗後並不能終身免疫,如果超過疫苗的作用年限,這些狗還是有可能重新帶毒。
因此,即使寵物打過疫苗,日常生活中也要與它們保持衛生距離,如果有被打過疫苗的狗咬傷,也應當及時打狂犬疫苗。
三種情況,貓狗最易傷人動物致傷,及時就醫
貓狗在下列三種情況易傷人:犬貓進食時;母狗母貓懷孕分娩後保護幼崽;被人玩弄過度時。一般來說,體積越小的貓狗,自我保護的意識更為強烈,最容易咬人,所以千萬別以為小的貓狗就不會傷人。
平時再溫順的狗,發起狂來也會說咬人就咬人。
要避免寵物傷人事件的發生,就要儘量減少激惹寵物。
特別是在寵物進食的過程中,不要打擾它們,以免它們會認為自己的食物被爭奪,而出現攻擊行為。
可以增加寵物的飲水量,避免它們出現中暑及情緒煩躁的症狀。
如果要遛狗,儘量選擇早晚氣溫較低的時段,其他時段可以讓狗呆在空調房等陰涼場所降溫。
平時可以修剪寵物較長的爪子,避免被它們的爪子抓傷。
寵物並不需要太過經常的洗澡,相反,經常清洗反而會使角質層變薄,引起皮膚疾病。
不慎被貓狗咬傷後,應該怎麼處理?
01如果被狗咬傷,首先要用有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或肥皂水衝洗傷口,時間至少要10分鐘以上。
02之後用稀碘伏、苯扎氯銨等皮膚黏膜消毒劑消毒傷口。
03局部小傷口不要包紮或貼上創可貼, 因為夏天封閉的創面容易感染。
04被咬後24小時內,要找到離家最近的狂犬病門診,打狂犬疫苗。
來源:福建衛生報記者 林穎 綜合廣東衛生在線
編輯:楊小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