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節約超500億!當帶量採購成為「日常」,醫藥行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2020-12-25 健康界

近來,包括藥品和醫用耗材在內的帶量採購「愈演愈烈」。國家帶量採購逐漸常態化,地方性聯盟採購不斷落地,更多藥品藥材實現大降價,患者負擔大幅降低,醫藥行業發展格局也出現變化。對於今後看病還能再省多少錢,人們充滿期待。


「過去,一個心臟支架可以買6瓶茅臺。如今,一瓶茅臺可以買6個支架。」近期,網友對於冠脈支架「靈魂談判」的這一調侃,生動詮釋了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後的價格變化。


近來,包括藥品和醫用耗材在內的帶量採購「愈演愈烈」:1.3萬元的支架降價至700元左右,減少基金和患者支出100多億元;三批藥品帶量採購涉及112個品種,每年減少費用539億元……帶量採購常態化大門打開,人們對於今後看病還能再省多少錢,充滿了期待。

所謂帶量採購,其內在邏輯好似「團購」,是在採購過程中明確採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數量報價。其根本目的是量價掛鈎,以量換價,降低價格。


從「4+7」集中採購到集中採購擴圍、第二批、第三批,近兩年時間裡,我國已進行了三批四輪國家藥品集中採購。2018年「4+7」試點,第一批25種藥,平均降價55%;2019年,第二批32種藥,平均降價53%;2020年,第三批55種藥,平均降價53%……


「靈魂」砍價,刀刀「見血」。帶量採購擠掉了藥品流通環節的「水分」,老百姓的醫療支出有了明顯的變化。目前,患者已可以在公立醫院用上這三批國家集採的112種便宜藥,平均藥價降幅達54%,部分藥品最高降幅超95%。


今年,帶量採購的「朋友圈」從藥品擴大到高值醫用耗材領域。作為國家啟動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後進行的首個品種,冠脈支架隨即進入「百元時代」。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


感嘆之餘,人們不禁疑問,為什麼能降價這麼多?


事實上,一些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昂貴並不是因為成本高,而是「中間商賺差價」。相關企業生產出產品後,交由代理商包銷。經過層層代理,其出廠價和最終使用價格相差懸殊。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在經銷商層層代理的模式下,企業比拼的是銷售渠道和費用空間,產品質量、性能保障、成本管理等方面競爭反而不充分。沒有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就談不上成本優勢、質量比拼,因此必須斬斷原有的銷售模式。


目前,在國家帶量採購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國已有福建、湖北、湖南、雲南、山西、江西、安徽、青海等多個省級聯盟甚至地市級聯盟和跨區域聯盟採購落地,帶量採購隊伍的壯大正在倒逼更多藥品實現大降價。

近來,第三批國家組織集中採購的55個品種藥品陸續在全國公立醫院落地。本次降價藥品,大多是常用治療性藥物,涉及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精神疾病、抗感染等多種常見病。


治療糖尿病的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託法替布片以及家庭常備的布洛芬緩釋膠囊、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洛膠囊等,都被國家和地方醫保部門帶上了「團購」的談判桌。


以此次集中採購的「明星藥」鹽酸二甲雙胍片為例,這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降糖藥物,在44家藥企的激烈競爭中,0.5g規格的單片平均價僅為0.06元。一些糖尿病患者用上「便宜藥」後,每月藥費僅7元左右,約為原先的4%。


近年來,隨著藥品帶量採購的常態化推進,中標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患者用藥可及性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


此前,我國近3000萬例慢病B肝患者,規範治療率僅11%;約2.45億例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僅17%。而經帶量採購「大降價」後,B肝用藥恩替卡韋在11個試點城市銷量從6800萬片增至2.07億片,用藥患者淨增近兩倍;高血壓用藥氨氯地平、厄貝沙坦、氯沙坦的銷量也普遍增長了1倍。


藥品、耗材降價後,患者用得起了,但藥效能有保證嗎?事實上,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以通過一致性評價作為質量的託底要求,可以保證其質量和療效。


同時,為確保集中採購的支架產品質量過硬,國家藥監局也果斷「出手」,要求中選企業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大企業現場檢查力度,組織精幹專業力量對中選企業全項目監督檢查,每年至少一次。最近一次監督檢查將在年底前完成。

「中標難,不中標更難。」眼看著藥品耗材大降價,不少醫藥企業發出感慨:更多藥品耗材進入帶量採購,是大勢所趨。


然而,想要在眾多藥企中突出重圍中標並保障供應,對不少藥企而言是不小的挑戰。不中標,則預示著該企業將失去「超級團購」的超大市場份額。


隨著帶量採購的持續推進,藥價回歸合理水平。但同時,藥企的利潤「蛋糕」大幅縮水,如何活下去已經成為一些企業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


對此,業內認為,藥企只有憑藉品種數量和質量在市場中競爭,才能達到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從長遠來看,創新是藥企發展的長久之計。在加劇醫藥行業洗牌的同時,帶量採購政策亦倒逼製藥企業加大研發,向創新轉型。


實際上,近幾年來,國內藥企已經開始在關鍵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據不完全統計,278家A股及港股上市藥企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研發投入情況,合計金額超過350億元。120家藥企研發投入超過5000萬元,其中有5家藥企超10億元,有94家藥企研發投入較去年同期呈正增長,佔比近80%。毫無疑問,帶量採購常態化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的格局。


原標題:「靈魂」砍價,能為看病省多少錢?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帶量採購政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9月11日上午,國家醫保局主導的試點聯合採購在上海召開座談會。會上介紹了聯合採購要求及細則,並公布了第一批帶量採購目錄,共33個品種。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瀋陽、大連、廣州、深圳、廈門、成都、西安11個城市將成為此次的採購地區。從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含視同)的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藥品中遴選試點品種入手,國家組織開展藥品集中採購試點。
  • 我國首輪帶量採購收官 醫藥價格下降超60%
    原標題: 我國首輪帶量採購收官 醫藥價格下降超60%  近日,甘肅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印發通知稱,中選甘肅藥品和部分聯盟中選藥品承諾執行聯盟中選價的共61個品規,已導入甘肅省國家集中採購中選藥品結算及監測系統。12月20日起,甘肅省正式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
  • 高值耗材國家帶量採購對醫藥行業的3大影響
    按照天津醫保局副局長張鐵軍公布的時間表,預計:9月份,將組織各聯盟醫療機構完成歷史使用量和未來需求量的上報統計工作;10月份,集採文件將面向全社會公布;11月份,結合企業申報的價格確定最終中選結果。那麼,高值醫用耗材國採將帶來哪些影響?有哪些問題值得關注?梳理相關信息發現主要有以下3點影響。DRG背景下:耗材降價,藥品上量?
  • 從第三輪帶量採購淺析醫藥從業者的未來走向
    從第三輪帶量採購淺析醫藥從業者的未來走向來源:藥智網|慄子李5月15日,國家醫保局在上海就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物管理,召開了國家集採相關工作的會議討論。據了解第三批帶量採購的目錄截至時間大概在今年的六月末,如果速度快7月就會開始集採。很多人在好奇帶量採購的目錄什麼時候公開?又有哪些品牌可以被入選?所以雖然會議已經過去了一周的時間了,熱度仍舊不減。第三批帶量採購的相關信息大家也有所了解,而筆者最為關心的是,在這樣的局勢下,醫療從業者們的未來走向是如何的?
  • 集中帶量採購節省醫療費4.5億
    原標題:集中帶量採購節省醫療費4.5億   10日,據了解,從去年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集中帶量採購以來,濰坊市積極組織近300家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先後落地了國家和省組織集採的
  • 全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情況介紹
    通過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打破了藥品耗材流通領域多年形成的價格堅冰,每年約為參保患者和醫保基金結餘20.23億元。二是實現了各方共贏。省醫保局會同省財政、衛健等部門健全藥品耗材降價利益分配機制,將帶量採購談判議價節約資金的60%用於降低藥品耗材醫保支付標準,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減少醫保基金支出;40%用於激勵勵省屬公立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機構採購動力;對談判成功產品明確年度最低採購量,讓企業獲得穩定的市場預期。三是優化了營商環境。
  • 又見帶量採購!五省區市首次集採,藥價最高降83.54%!醫藥股4個月跌...
    來源:券商中國藥品集中採購會改變醫藥股的高估值嗎?根據新華社報導,重慶、貴州、雲南、湖南、廣西五省區市日前組成採購聯盟,在重慶市開展第一批常用藥品聯合帶量採購,共中選15個品種、187個品規,藥品最高降價幅度達83.54%。
  • 帶量採購擴圍至生物製品、中成藥 專家稱距離落地尚需時間...
    實際上,多地已經開展了生物製品和中成藥的地方集中採購,如今年1月,湖北省武漢開始胰島素專項帶量議價,6月,浙江省金華市將中成藥納入當地帶量採購範圍。  不過,記者綜合多家券商發布的研報來看,普遍認為短期內推進生物製品、中成藥全國帶量採購的難度較大。
  • 國家組織集中帶量採購 均價大幅降低―― 心臟支架 超萬元降至七百塊
    11月5日,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市開標,產生擬中選結果,擬中選產品10個,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本次集中帶量採購的冠脈支架材質為鈷鉻合金或鉑鉻合金,載藥種類為雷帕黴素及其衍生物,採購周期為兩年。預計全國患者將於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採降價後的中選產品。
  • 權威發布丨山東首批將40種藥品納入集中帶量採購 涵蓋心腦血管...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高群眾用藥安全和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問題,2018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研究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省醫保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推進國家集採藥品落地的同時,積極推進省級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
  • 帶量採購下醫藥行業謀求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泰州9月22日電(記者梁倩)日前,中央召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帶量集中採購促使藥價下調,低利潤下醫藥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成為眾多藥企需要面對的課題。對此,我國醫藥行業質量標杆企業揚子江藥業給出「答案範本」。
  • 醫藥股「大勢」與第四批「帶量採購」時間已定!
    甭管砍向哪裡,但有一個是確定的:醫藥股的重新定位和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老兵以前,也是一個深度「醫藥股」控,無論是醫藥的政策,還是每一個強勢醫藥股
  • 地方帶量採購十大趨勢!
    山西帶量採購的網傳價格在醫藥圈傳開,引起了所有醫藥人的高度關注,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山西這個非醫藥大省的市場價格會下降這麼多,之後山東、江蘇、浙江的價格降幅可想而知,即使山東、浙江採用分質量層次、分組等辦法,價格降幅依然較高。帶量採購將呈現出哪些趨勢?企業和代理商需要注意什麼?為何價格屢創新低?
  • 河南藥品耗材集中採購費用一年可節約上百億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文/圖自2018年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以來,集中帶量採購改革從試點到全國推開,採購品種從藥品再到高值醫用耗材,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可您知道這幾年河南省藥品耗材集中採購省了多少錢嗎?
  • 醫藥電商市場超500億 「一小時必達」成亮點
    長江商報訊(記者 但慧芳 )醫藥電商正運用線上線下場景呈現新的發展模式。在5月18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武漢國際電子商務暨「網際網路+」產業博覽會長江經濟帶電子商務高峰論壇上,九州通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健康998電商集團董事長、好藥師網上藥店CEO蔣志濤指出,到2017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超500億,其中晚上用戶的比重明顯較大。市場開始由傳統的價格導向轉為場景服務導向。
  • 留置針、輸液器……低值耗材省級帶量採購要來了!
    此外,納入監控目錄的非中選產品,其採購量不得高於剩餘購量。其實,早在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不久,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先後在安徽、江蘇等省份破冰。今年11月,高值醫用耗材國採開啟。但目前,省級層面帶量採購大多以高值耗材為主,而低值耗材帶量採購多以地市級聯盟為主力進行。
  • 帶量採購開標一周年,那些中標的藥企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長寧區天山路1800號,幾十家藥企正滿頭大汗地大砍藥價,全國「4+7」帶量採購開標了。 這項此前被業內諸多藥企反對、阻力太多甚至有人揚言會「胎死腹中」的政策,沒人想到,會在一年內席捲整個醫藥圈,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震蕩,毫無意外成了逢醫藥會必被提及、逢行業分析報告必寫的高頻詞。
  • 藥品集採減輕民眾醫藥負擔 江西預計節約藥費支出近10億元
    近日,67歲的江西南昌市民楊益健來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藥,他指著大幅降價的阿卡波糖片說,光這一種藥每年就能給其節省約2000元用藥開支。隨著江西發力藥品集中採購,像阿卡波糖片這樣大幅降價的「親民藥」已經越來越多。江西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稱,去年以來,該省先後推出多項醫保惠民舉措,多措並舉降低醫藥費用,切實減輕人民群眾負擔。
  • ...藥品最大降幅98.6% 記者直擊山東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現場
    25日,在山東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現場,上演了一場被各大媒體稱為「靈魂砍價」的藥品價格談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這是我省歷史上第一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本次採購40個藥品品種,涉及市場份額達50億元。目前,山東是全國各省份單次組織帶量採購藥品品種最多、涉及金額最大的省份。這也意味著,等本次採購完畢,我省患者將用上更多質優價廉的降價藥。
  • 生物製品、中成藥帶量採購提上日程,輔助用藥加速出局
    更糟糕的是,就在今天(7月17日)國家醫保局又透露,生物製品和中成藥帶量採購已進入聽取專家意見建議階段。這也意味著,此前逃過國家重點監控的中藥注射劑等輔助用藥產品,將遭遇降價衝擊。輔助用藥作為臨床非「必須」藥品,是行業說法。這種藥物被認為安全無用,卻銷售額居高不下,不僅吞噬了大量醫保基金,也增加患者負擔和用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