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裡的「石上千秋」:儒風往事,禾粟盈倉,三晉遺珍

2020-12-19 澎湃新聞
漢畫像石興起於西漢早期,延續至東漢末期,石面上雕刻各種圖像,既具有裝飾性和實用性,又表現了當時人們的喪葬觀念和精神信仰。「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漢畫像石集中分布於山東、豫南、陝北、四川等地,不同地區的畫像石在題材內容、雕刻技法、形式風格上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由運城博物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舉辦「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在山西運城博物館展出,展覽分儒風往事、禾粟盈倉、三晉遺珍三個部分,匯集了山東、陝西、江蘇、山西等漢畫主要分布區的珍貴拓片以及山西的部分畫像石、相關漢代文物。

「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展出漢畫像石拓片

畫像石產生於西漢,盛行於東漢,有墓、祠、闕、棺槨畫像石,雕刻形式常見減地平雕加陰線刻、淺浮雕、陰線刻,偶見凹面刻、高浮雕和透雕。漢畫像石題材廣闊,內容豐富,寓意深刻,不僅展現了當時社會生活和物質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突出反映了陰陽五行思想、神仙信仰以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翦伯贊說:「這些石刻畫像假如把它們有系統地搜集起來,幾乎可以成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漢代畫像石風格質樸渾厚、簡率大氣,正如魯迅所言:「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展出漢畫像石拓片

除圖像、紋樣外,部分畫像石上還刻有文字榜題,內容涉及圖像的名稱;墓主、祠主的生平事跡;祠、闕、墓的建造年代、建造緣由、出資人及價值;出資人對祠主、墓主表示敬意或哀悼之辭和吉祥語;建造祠、闕、墓及雕刻畫像石之工匠的籍貫、姓名。榜題文字長短不一,短者數字,長者幾十甚至幾百字。

漢畫像石集中分布於四大區域,即山東、蘇北、皖北區,豫南、鄂北區,陝北、晉西北區,四川、滇東北區。此外,浙江、重慶、天津等地亦見零散遺存。不同地區的畫像石在題材內容、雕刻技法、形式風格上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據主辦方公布的資料,由運城博物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石上千秋——漢畫像石藝術展」中,分儒風往事、禾粟盈倉、三晉遺珍三個部分,共展出58件(套)漢代畫像石珍藏拓片、37件精美文物,匯集了山東、陝西、江蘇、山西等漢畫主要分布區的珍貴拓片以及山西的部分畫像石、相關漢代文物。

漢武帝即位後,國家進一步統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啟了中華文化的新篇章,儒家思想開始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仁」是這一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則與標準,忠、孝、節、義是核心內涵,漢畫像石中鐫刻著大量的歷史故事與歷史人物,包括帝王聖賢、刺客豪俠、孝子賢孫、貞節烈女等,「惡以懲戒,善以示後」,成為大一統王朝穩固發展的無形基石。同時,漢畫像石作為漢代特有的墓葬藝術形式,這些歷史故事與人物也為亡者創立了一個道德倫理井然有序的世界,使其在地下也有一個可以遵循的標準。

齊桓公釋衛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出土  山東省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115、橫68釐米

畫面分兩格:上格刻齊桓公伐衛,衛姬請罪的故事,左一人頭戴山形冠,佩長劍,榜題「齊桓公」;右邊一婦人跪伏於地,榜題「衛姬」;旁有一女侍,手捧方篋,榜題「御者」。下格刻三人,榜題有「齊侍郎」、「蘇武」、「管叔」。

孔子見老子、豫讓刺趙襄子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出土 山東省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119、橫68釐米

畫面分兩格:上格刻孔子見老子,老子在左,佩劍,身後有一鳩杖,孔子在右,佩刀,二人在交談,上部懸一磬、一幢。下格亦刻二人,皆佩劍,左一人頭戴進賢冠,持一匕首,身後有香囊、玉璧等垂飾;右一人頭戴通天冠,右手握劍,仰面,有榜無題,疑為豫讓刺趙襄子的故事。

季札贈劍、二桃殺三士  山東省嘉祥縣滿硐鄉宋山村出土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69、橫64釐米

畫面共四層:最上層為仙界西王母。第二層為季札贈劍:季札是吳王壽夢的四子,曾三次放棄繼承王位,周遊列國學習禮樂。季札拜訪徐國時,看出徐國國君喜歡自己的劍,但因還要出使他國,就想出使歸來後贈劍,待再來時,徐國國君已去世,季札按守承諾,在徐國國君墓前拔劍相贈。第三層為二桃殺三士:春秋時齊景公有三員戰功卓著的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景公恐其恃功而驕,接受晏子建議,設宴賞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以軍功大小而論,公孫接、田開疆自恃功高,各取一桃,古冶子怒斥二人,二人羞愧拔劍自刎,古冶子愧對昔日好友,也自盡於宴上。最下層為車馬出行。

漢初,「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經濟繁榮,為人們的生產勞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農業作為封建社會重要的經濟支柱,是國計民生的根本所在。漢代人事死如事生,深信陰間是另一個世界的客觀存在,人死之後是從一個世界轉到另一個世界,即地下世界,為保證地下生活長久,漢代人便將現實生活中的勞動場景鐫石為像隨葬墓內。這些反映農業和生產勞動的畫像直觀地再現了漢代社會的農業生產發展狀況、生產工具及使用情況、農作物的種植特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及人民的飲食生活水平等,展現出中華農耕文明傳承的無限活力和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牛耕圖 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寨山村出土  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137、橫37釐米

畫面採用分欄分格的構圖方式,自上而下分為五格:第一格又分內外兩欄,外欄三格,分別刻女媧、麒麟、臥鹿、舞伎;內欄分上下兩格,上刻西王母高居崑崙仙境圖,下刻一舞女揮舞長袖,後一人戴冠著袍跽坐於地。第二格刻谷穗圖和家禽圖。第三格刻二牛抬槓式牛耕圖。第四格刻一玄武。第五格刻一翼龍。

紡織圖 江蘇徐州賈汪區青山泉散存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 原石尺寸:縱103、橫92釐米

畫面分兩層:上層為紡織圖,刻四位婦女調絲、紡線,紡好的絲團懸掛在簷下。一位織女正轉身接抱嬰兒,欲在織機上餵奶,此圖再現了漢代織女辛苦勞作的情景。下層建築內二人坐於榻上閒談,旁刻車馬,亭上兩隻鳳鳥象徵吉祥、幸福。邊飾幔紋、齒紋。 

收藏庖廚圖 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出土 山東省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縱49、橫190釐米

左組為收藏,一座兩層五脊重簷的糧倉前有糧堆,有量糧、裝糧的僕役和運糧車,有八隻小雞在覓食。倉右一顆大樹,樹下盤一牛。樹右側有二吏席地而坐,似為管家;右組為庖廚,刻有抬豬、椎牛、剝羊、燒灶、合面、切菜、汲水等場景。

酒肆圖 江蘇徐州賈汪區青山泉散存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 原石尺寸:縱94、橫93釐米

畫面用側面展現的手法表現當時酒肆的情景,酒肆前有門闕,左面樓下為庖廚間,樓上有二人對飲;中間樓下為前廳,有二人站立在大酒壺兩邊,樓上有二人對坐;右面樓下一人在釀酒,樓上兩層有人在對飲。

造酒圖 原石尺寸:縱65、橫195釐米

從右至左,一人在室外用桔槔打水,室內二人用甑(蒸鍋)煮酒,成品酒過濾後流進酒罈;室外,有人將酒罈裝上馬車。

山西發現的漢畫像石墓主要出土於呂梁地區,經清理髮掘的墓葬有十餘座,出土畫像石一百餘塊,主要為門楣、門扉、立柱、橫額等建築構件,全部為東漢晚期的作品。在題材內容的選取上以神仙世界與現實生活為主。神仙世界大量描繪了具有鎮守墓室作用的鋪首銜環、四靈圖像以及東王公、西王母為主神的崑崙山神仙體系,成為呂梁地區漢畫像石獨具特色的部分;表現現實生活題材的有車馬出行、賓客宴飲、農牧生產、歷史故事等,但以車馬出行為主。這些漢畫集中展示了這一地區當時的風俗文化與民間信仰。

左右門框石,東王公、西王母 呂梁馬茂莊3號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左門框縱129、橫32釐米 右門框縱127、橫32釐米

上層分別刻東王公、西王母相對坐於崑崙懸圃,上有華蓋下有青鳥。下層分別刻捧盾、持彗的門吏,著交領長袍。

前室西壁左右邊框石 呂梁馬茂莊3號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左邊框縱132、橫89釐米、右門框縱132、橫86釐米

前室西壁左右邊框石 呂梁馬茂莊3號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原石尺寸:左邊框縱132、橫89釐米、右門框縱132、橫86釐米

左邊框石:左、右兩格內刻雲氣紋、斜格雲氣紋。中格內一條應龍作飛騰撲食狀,捲曲的軀體把畫面分成上中下三層。上層刻戲耍的駕御飛龍的羽人、鴻雁玄鳥;中層刻坐懸圃的仙人、鯤鵬與騎使;下層刻展翅朱雀、獨角神馬、天柱猛虎和仙人。

右邊框石:構圖似左邊框石。中格分上下層,分別刻畫仙界、飛升場面。上層中有蒼龍衛護著崑崙天柱、坐懸圃的仙人,左有飛行的神人,右有騎使,天柱下有三鳥、羽人、蟾蜍與白虎。下層以執禾羽人、疊峰屏障烘託出廣闊的天際,一御者控馭這五韁飛龍,雲車上有傘蓋,內坐主人,旁有流雲,下有騎使、飛鴻。

漢畫像石是漢代產生的獨特藝術,在中國藝術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它上承原始神話時代的原始思維,下開中華文明時代的審美精神。漢畫像石藝術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天、地、人、神組成的世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漢代人對生的熱情、對死的虔誠、對自然的依戀、對神界的嚮往。

(本文據山西運城博物館公布的資料、考古匯及澎湃新聞此前報導綜合整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儒風吹拂白馬寨--江西頻道--人民網
    仙風、俠風、儒風吹拂,薰陶出白馬寨豐饒的文化底蘊。   悄然走過「瑞靄長留」宅子,瞥見幽暗的廳堂裡一嫗、一青年男子相對而坐,像蒲團上的禪師,出奇的安靜。宅子處於四巷合圍之中,左右兩側對面的牆壁上均刻著「泰山石敢當」字樣,其中一塊以紅石為材料,其頂端的青石上刻著一尊人像,樣子威嚴,或許便是石敢當本人來也。
  • 漢畫像磚石中的松柏樹寓意
    漢畫像磚石是漢代藝術家對當時社會的描繪和藝術創造,其內容包羅萬象。其中刻畫的松樹、柏樹是現實中的樹木,但具有特殊的寓意,是根據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需求來表現的。南陽畫像磚石中出現松樹、柏樹的畫像很多,從帶有松柏樹木的畫像石上,可窺見漢代社會對松柏樹木的喜愛之情。  松柏樹是常綠樹種,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
  • 石上風華:從新見漢畫像石拓片感受漢代的深沉雄大
    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辦的「石上風華 — 新見漢代畫像石拓片展」近日在華東師大中北校區圖書館舉辦,呈現了近40幅較為罕見的、且具有文獻和史料價值的珍貴漢畫像石拓片。據悉,這些拓片均出自《石上風華——徐州新見漢代畫像石拓片選》一書,展覽選取了近十幾年來蘇、魯、豫、皖交界處新發現的漢畫像石圖像,特別是一些在民間流傳過程中被拓印下來的經典拓片,對深入研究漢畫像石有著一定的意義。
  • 「禾」組詞有哪些?帶「禾」的成語有哪些
    "禾"組詞禾穀[1.穀類作物。]禾鉤[1.使割倒在地上的禾或草聚攏的一種農具。]禾絹[1.指皇帝。); 2.谷穗。]禾稼[1.穀類作物的統稱。]禾雞[1.一種生活在稻田裡的野禽。]禾卉[1.穀類作物的植株。]禾耳[1.指禾頭上的耳狀芽櫱。]
  • 介紹陝北漢畫像和唐朝提梁銀罐
    引言50年代以來,陝北無定河、禿尾河流域的綏德、米脂、神木、榆林、吳堡、清澗、子洲等縣出土漢畫像石600餘塊,根據出土的文字刻石,可以確定陝北漢畫像石的雕刻時代大多在東漢永元、永初時期(公元100年前後)。
  • 「粟」為何早已不在五穀之列,關於它我們又了解多少?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米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人們也會用各種辦法將「粟」做成喜歡的味道。那麼關於粟,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它可不是那麼「簡單」!1.「粟」的「主糧」地位為何被慢慢取代?粟也就是小米發源於我國的華北地區,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中原地區的主要食物來源。
  • 《詩經》往事:周人始祖=百穀之長=稷
    除了《周頌》,《大雅》裡有不少也涉及西周早期歷史。所以,這一段《詩經》往事,會引一些《大雅》的大篇章。所謂「雅」是朝會或宮廷宴享時的詩歌。《詩經》裡有《大雅》、《小雅》,它們的區別,學者們琢磨了上千年。
  • 聯通漢藏民族的「黃金橋」——唐蕃古道陝西、甘肅、青海段遺珍
    唐蕃古道開設驛站,雙方使節、商賈、僧侶往來不絕,成為聯通漢藏民族的「黃金橋」。一、陝西段唐蕃古道陝西段由西安至隴縣,是唐蕃古道的起始部分,途經今天的西安、鹹陽和寶雞 3 個地區,大致路線為長安(西安市)—始平縣槐裡驛(興平市)—馬嵬驛(興平市馬嵬坡)—望苑驛(或為武功縣驛)—龍尾驛—岐山縣石豬驛(岐山縣)—鳳翔府(鳳翔縣) — 汧陽縣驛(千陽縣)—隴州治所汧源縣(隴縣)。
  • 田樸珺名下公司弄虛作假 王思聰發聲諷刺田樸珺撩漢往事
    田樸珺名下公司弄虛作假 王思聰發聲諷刺田樸珺撩漢往事時間:2016-07-08 12:29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田樸珺名下公司弄虛作假 王思聰發聲諷刺田樸珺撩漢往事 近日,某自媒體發布文章《田樸珺撩漢往事,世界這樣被走野路子的女人搶走》刷爆朋友圈,甚至發酵到微博上,連王思聰都感嘆是深度好文
  • 「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春字頭」系列字辨析(下)
  • 禾風詩聯社榮獲廊坊詩詞學會詩教先進單位稱號
    直向禾風求冷暖,常將戲語問前程。而今喜獲殊榮號,我敬朋儕酒九盅!賀禾風詩聯喜獲殊榮(口佔)——王新喬當初結社為禾風,鄉土幼苗已長成。喧 囂聲脆爆雲端,天 聚英才禾稼效。鞭 響沸騰增聞趣,炮 場發起韻新巧。齊 全身靠尊儒風,鳴 笛籟音品華貌。
  • 第三屆「金石永壽●薪火相傳」漢畫像楹聯題跋展青島圖書館開展
    中國山東網12月18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門內雙吏安半世,庭外長青綠千年;猛虎跳踉挾風至,卞莊振臂挺矛擊;排玉戶而颺金鋪兮,發蕙與穹窮……12月18日,第三屆「金石永壽●薪火相傳」漢畫像楹聯題跋展在青島市圖書館開展
  • 伏裡的漢畫像石遺存
    漢代厚葬習俗不僅使伏裡土陶的祭祀品得到空前發展,也同樣影響了當時的石刻藝術。漢畫像石是我國西漢中期到魏晉的大約270年一310年之間,封建高層統治者及地主豪佑為到陰間繼續享受豪華生活而興起厚葬習俗的產物。
  • 華藝國際北京首拍:石渠重寶、亞東遺珍、三希堂璽重磅登場
    設色紙本 1933年作 33×48 cm×24 RMB 16,000,000-26,000,000 北京首拍陣容強勁多元紛呈 本場拍賣涵蓋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現當代藝術、珠寶鐘錶尚品、名釀·陳茶·養生五大版塊近兩千件精品震撼登場,多個重要專場尤其亮眼,包括百年來首次亮相拍場的「亞東遺珍
  • 香菸價格表圖大全:泰山(儒風細支)價格
    下面中國香菸網小編帶你看看泰山 儒風價格及圖片,泰山儒風細支爆珠價格。脾氣火爆。在操控性能方面優於競爭對手。以新動版本車型來說車頭和尾部都加入運動套件來體現特殊的定位。車頭進氣格柵雖然顯得很小巧。前臉的顏值就已經比朗逸好看太多。什麼話都能聊到一塊兒去。立體式的藍色氛圍燈也是烘託出來了這款車的內部氛圍。美中不足的是。前大燈搭載的是LED遠近光燈。但是前大燈卻擁有延時關閉等功能。
  • 菸民評測:最新價格:泰山(儒風細支)
    泰山儒風是山東煙,這款香菸被成為文人身份的象徵,不管是包裝還是香菸本身都感覺有文人溫文爾雅的氣質。下面中國香菸網小編帶你看看泰山儒風價格及圖片,泰山儒風細支爆珠價格。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相互拜年。行程申報核驗無誤。葛根還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糙米就是一種由稻穀脫去外殼而成的食物。我的小心臟開始不由自主地亂跳起來。牛氣哄哄:每日登錄道聚城APP即可領取。要麼價格非常有競爭力。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濟陽三官廟東漢畫像石墓葬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畫像題材豐富、雕刻精美,是近年全省罕見的漢代考古新發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齊國小城西門外很可能就是稷下學宮遺址此次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的臨淄齊故城小城西門西側夯土遺址尤為引人關注。
  • 棗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中學,現在校園裡還有一塊七百年前畫像碑
    在棗莊一中的綜合樓前,有一座歷史七百餘年的《孔子行教圖》畫像碑。據宗秀銀校長介紹,這塊《孔子行教圖》畫像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棗莊一中校貌改造中於原操場北主席臺東側的石屋地基裡發現的。滄海桑田,劫波幾度。畫像碑命遭如此,其七百多年來的坎坷歷程雖已不可考也。
  • 李宗盛操刀,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9日在漢上演
    長江網12月8日訊(記者梅冬妮 通訊員周媛媛)歷經180餘天重新創作編排,由李宗盛親自操刀,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於12月9日、10日亮相琴臺大劇院。12月8日晚,該劇主演王錚亮、王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