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鴨,曾經中國洗衣機市場上叱吒風雲的王牌,也曾經是濟南的驕傲和名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小鴨洗衣機風光無限,名噪一時。「小鴨,小鴨,頂呱呱」的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家喻戶曉。
然而,從2000年以後,小鴨卻陷入低谷,經歷了股票的上市退市、重組失敗之後,小鴨,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近年來,人們驚喜地發現,那個曾令他們驕傲的小鴨,又回來了!而且,羽翼更加豐滿。小鴨集團的主營業務實現了年均50%以上的增長速度。
1984年3月19日與義大利聖吉奧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在危難之際接任小鴨集團董事長的周有志說:「大起大落,是小鴨成立38年發展的最突出特點。企業陷入低谷的時候,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種幫扶政策的支持下,全體幹部職工懷著對小鴨無比深厚的感情和責任感,拼死相救,使小鴨艱難地存活下來。如今的小鴨,經過產業調整、產品創新,已走在二次振興的快車道上。」
少帥周有志,臨危受命接小鴨
2002年10月23日,年僅38歲的周有志走馬上任小鴨集團董事長。外界看來,少帥周有志確實是臨危受命。因為此時的小鴨,早已風光不再,遍體鱗傷,急需拯救施治。尤其是小鴨在資本市場上的糟糕表現,使小鴨面臨的經營形勢雪上加霜,為小鴨的衰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上市企業是一家公司最優良的資產,就好比一家飯店的招牌菜。招牌菜出了問題,外界什麼猜測都會隨之而來。」周有志說,這把本來就經營困難的小鴨一下推向了深淵,銀行切斷了資金來源,經銷商不敢提前打款,供應商不敢供貨,「當時銀行一下從小鴨划走了5.6億流動資金,資金鍊徹底斷裂,集團幾乎全部處於停產狀態。」
周有志身上是背負著使命的,他要帶領小鴨走出虧損的困境。
小鴨集團董事長周有志
以洗衣機為主業的小鴨電器是一家國有股控股的上市公司,政府持股比例高達47%,再加上中信持股等其它國有股資產,小鴨電器的國有資產控股比例幾乎接近70%,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弊端暴露無遺。
周有志坦言,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從產權改革入手,難以讓小鴨擺脫困境,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很顯然,少帥周有志在危難之際接任小鴨集團董事長,首要工作就是完成小鴨電器的產權改革。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小鴨電器的產權改革之路充滿坎坷。先是賣殼給中國重汽,又從重汽回購洗衣機主業,再與南京的某民營企業重組成立了小鴨電器公司,但最終以失敗收場。
這是小鴨集團最艱難的時期,也是周有志最煎熬的時刻,不僅失去了洗衣機主業,融資渠道也被完全堵死。在小鴨最困難的時候接手小鴨,周有志本想憑著產權改革和重組,點燃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既可以讓小鴨集團減輕負擔,擺脫困境,重振小鴨雄風。他萬萬沒有想到,因為合作失敗,不僅使小鴨錯失了黃金髮展期,而且還給小鴨現有的產業發展造成巨大破壞。
在洗衣機產業重組期間,由於處理債務的需要,工業北路附近的廠區土地及滾筒洗衣機全部設備被進行了招標處置。這條生產線讓小鴨在全亞洲第一個生產出了滾筒洗衣機,如果這部分被拍賣,小鴨洗衣機的生產和經營業務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企業的復興便徹底失去希望。
「就算借錢也要保住小鴨!」這是當時職工們共同的心聲。儘管他們當時也不知道小鴨的命運到底會怎樣,但憑藉著對小鴨品牌的感情和忠誠,為了保住小鴨洗衣機這一品牌,職工們自發成立了職工自救委員會,希望能以職工的力量來拯救小鴨洗衣機。自救委員會最終發動職工集資200多萬元,從債權人手中買回了設備。
小鴨第三代滾筒洗衣機生產線
或許是上天的眷顧,更或是社會對小鴨品牌的認可,在保住生產設備之後,國家推行的「家電下鄉」政策成了小鴨洗衣機復興的契機。在職工自救委員會的努力和積極準備下,小鴨洗衣機中標國家第一批洗衣機家電下鄉產品,大量訂單讓小鴨洗衣機在懸崖邊上抓住了「救命稻草」。
洗衣機主業重組的5年,小鴨集團不僅沒有迎來當初重組方的承諾,反而是太多的失望和無奈。小鴨的職工做夢也沒有想到,與民營企業的重組不僅沒有給小鴨洗衣機帶來職工期望中的變化,反而給小鴨洗衣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破壞。洗衣機主業剛重組的時候,還有5億多元的銷售額,人、財、物、產、供、銷各種要素齊全。「那時候,小鴨還是一隻有一定活力的八爪魚。重組5年後,回來時只剩3個爪了,那5個爪沒了。」周有志有些無奈地調侃道。
周有志更多的是惋惜,「小鴨白白錯失了家電發展的黃金5年。」
2010年7月依法解除了小鴨洗衣機主業重組協議,收回小鴨洗衣機主業項目。在外飄蕩了5年的小鴨洗衣機,又重新回到小鴨集團的懷抱。這條回歸之路,充滿艱辛。「小鴨經歷那麼多的風雨和磨難,能夠重新站起來,源於這個企業的內涵。內涵就是一代代小鴨的管理者、廣大職工,對企業、對品牌、對這片熱土充滿感情,充滿責任,這是最根本的一條,也是小鴨能夠重新振興最重要的基礎。」儘管時隔多年,但周有志回憶起那段難忘的歲月,依然難掩激動。
重鑄小鴨架構,開啟二次創業
重組的失敗,使本應剝離的巨額債務仍壓在小鴨集團身上,導致集團資產被查封、甚至拍賣。兩次重組,小鴨依然面臨著重重困難和矛盾:流動資金嚴重匱乏,生產經營難以為繼;集團失去了發展方向,職工對企業未來喪失了信心;各種歷史問題集中爆發,企業面臨破產的危險。
面對嚴峻複雜的局面,以周有志為首的領導班子開始思索小鴨未來的發展方向。周有志說,在中國人甚至是濟南本地人心中,對小鴨的認識,主要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小鴨生產滾筒洗衣機的輝煌年代。說起小鴨,一定是指小鴨洗衣機,對小鴨的其他產業並不了解。其實,那時候的小鴨集團不僅包括和百姓息息相關的家電產業,還有在行業裡幹得風生水起、很有名氣的商用電器、汽車配套產業。在洗衣機產業回歸後,周有志會同集團領導班子,迅速確立了「以洗為主、機電兩翼、同根多元」的產業定位,並通過堅持不懈地「調結構、轉方式」,完成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形成了集家用電器、商用電器、汽車配套為一體產業發展格局。
小鴨集團的產業定位
今天,小鴨的三大產業均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就如同三駕馬車,帶著小鴨集團奔跑在二次振興的路上。而這個大好局面卻真的來之不易。周有志說:「在企業復興的道路上,困難很大也很多。但是,我們秉持著『遇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難,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幾乎是在一片廢墟上站起來的小鴨集團,雖然明晰了產業定位,但剛起步時,由於資金的短缺,嚴重製約了各產業的發展。往往是好不容易接到一個訂單,卻沒有錢購進原材料進行生產。為了籌措資金,周有志和他的班子成員,想盡一切辦法,除了把能變現的資產變現外,還帶頭把家裡的房子抵押出去,號召職工集資進行生產,用於訂單的完成。
小鴨零售設備公司是小鴨集團第一個置死地而後生的企業。當時,河南雙匯集團定購價值3000萬元的冷櫃,要求3個月交貨。時間緊,任務重,在當時的條件下,大家都認為小鴨零售設備公司根本無力組織生產,要完成這麼大的訂單,很不現實。有人甚至建議,小鴨只拿2000萬元的訂單就行,面對送上門來的生意,小鴨都不敢要,足以看出當時的困境。
此時,周有志卻很堅定:「訂單要一分不少地拿回來,生產也一定能完成。」最終,訂單被順利拿回,重擔落在了生產組織上。小鴨零售設備公司總經理殷德秋,急得半邊臉腫得老大,他上火啊!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大量的生產,還沒錢購進零部件,可怎麼辦啊!
周有志淡定的安慰殷德秋:「別著急,總會有辦法。」他先是發動整個集團的力量籌措資金,給大家講明利害,呼籲大家集資救急。然後,又分別派人跟上下遊的供應商和客戶溝通,說服河南雙匯集團交付預付款,說服原料、配件供貨商,爭取到兩個月甚至是三個月的帳期。最終,雙匯的大訂單高質量地完成,零售設備公司也從此徹底擺脫困境。「如果這個機會當時沒抓住,小鴨零售設備公司也許就沒有後來效益和信心的恢復和轉變了。」作為小鴨集團第一個翻身的企業,它的成功上岸為整個小鴨集團打了一劑強心針。
事後,周有志坦言,在當時的條件下敢於接下這麼大的訂單,除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更大的底氣是小鴨零售設備公司雄厚的技術實力儲備。早在十多年前,小鴨就與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保持密切的合作,通過與國外高端客戶的交流,通過與布裡斯託大學等國外高校的共同研究,小鴨領先國內同行十餘年學習並掌握了製冷方面先進的節能技術、環保技術,在技術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如碳氫冷媒的應用,其節能指標比現在歐盟的節能指標提高20%以上。正因如此,英國的瑪莎百貨、樂購等一些知名的企業,現在都在使用小鴨的冷櫃。
小鴨零售設備公司生產車間
「相對於國內市場,這些技術的儲備都是前瞻性的,是基於對國內行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所以,當機會來臨時,我們在技術上早就駕輕就熟了。河南雙匯項目的成功,檢驗了企業技術成色,又檢驗了企業生產組織能力,並驗證了小鴨已經具備了跟國際國內高端客戶合作的實力。」周有志自豪地說。
剛進入汽車裝備產業的小鴨精工機械公司,同樣靠著不懈的拼搏闖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據周有志介紹說,小鴨精工機械是原小鴨的模具公司。最初是為洗衣機產業配套,後轉為給汽車配套。
這幾乎是一個完全轉型而來的企業。沒有人才,沒有技術,也沒有資金,經營十分困難。「但以邢照斌為首的領導班子和廣大職工卻有一股不服輸、不怕苦的精神。這也是小鴨集團的核心精神。」周有志說。在得知力帆汽車在貴州畢節有一個卡車項目後,周有志立刻派邢照斌帶人趕往畢節,要求他務必拿下這個項目。前方邢照斌艱苦談判,後方周有志坐陣指揮,常常不到半天功夫,他兩塊手機電池都打沒了電。經過20多天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最終拿到了這個項目中1700萬元的模具訂單。1700萬,對於當時的小鴨精工機械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訂單拿下來後,周有志還是實行「群眾路線」,層層發動,湊錢湊物,並邀請汽車行業退休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訂單出色地完成,小鴨汽配產業也由此走出困境,逐步形成了規模。除了車輪模具,還為重汽、力帆等多家汽車企業供應對精度要求更高的汽車覆蓋件。
以洗衣機為主的家電產業,回歸小鴨集團後,重新被確立為集團的主業,並成立了山東小鴨集團家電有限公司,周有志的目標是讓小鴨洗衣機重新進入一線城市的一線市場。藉助國家「家電下鄉」政策,小鴨洗衣機穩住腳跟,迎來轉機,而2012年6月中旬,小鴨家電公司又抓住了國家啟動高效節能洗衣機推廣工作的良機,憑著品牌優勢和多年的技術積澱,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適合城鄉市場不同類型的15款節能洗衣機,並全部申報成功,成為國家首批29家獲得政府節能補貼的洗衣機生產企業,意味著小鴨洗衣機回歸到了國內同行業第一陣營。2013年起,小鴨洗衣機開始在濟南的三聯商社、國美、銀座家電等商超亮相。濟南以外的部分城市,小鴨洗衣機也進入到了蘇寧、國美等品牌的一類門店。
雙創新動能,小鴨走向復興的引擎
創新,是小鴨集團內化在血液裡的企業基因。小鴨38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創新的結果。
從創造小鴨品牌開始,到創造了亞洲第一臺滾筒洗衣機,再到後來的多元化,在商用電器、汽車裝備這個領域也創造出了一片天地。創新是賦予小鴨生命力的強大源泉,尤其在小鴨陷入低谷後,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正是依靠以周有志為首的領導班子全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通過實施集成創新實現整體解決方案營銷,才使小鴨重新煥發了活力,現在小鴨的主營業務收入實現了年均50%以上的增長速度。
周有志在小鴨集團提出了「小鴨雙創」的概念,他認為,集團三塊產業都面臨企業走出低谷,二次振興的問題,相當於又一次創業,要用創業的激情,重新再來;創新,則是手段和方法的問題。
周有志說:「家電行業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企業只有以變應變才能生存發展,只有依靠不斷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才能支撐起發展空間,只有堅持走專業化之路,並不斷創造技術領先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屹立於市場。」
在創新理念的驅動下,小鴨集團三大產業中,都不斷研發製造出多款行業領先、甚至是世界領先的產品,掌握了先進的專利技術、前沿技術。
小鴨多款洗衣機產品獲評國家4A+產品,在美國取得發明專利授權的冷凝、直排洗烘一體滾筒洗衣機更是憑藉全球首創成功進入北美市場。小鴨還掌握了家用普通洗衣機實現乾洗效果的技術等。
小鴨零售設備公司的產品在國內率先達到歐洲最先進、最嚴苛的EN441標準;他們率先在行業內應用R290新冷媒;他們與英國的合作,最早了解超市不同業態對冷櫃製冷性能不同的要求;目前,小鴨的工程技術人員還掌握了高緯度地區用自然風製冷的技術,並已經獲得專利授權。
汽車裝備領域,小鴨自主研發的輪輞輪輻的自動生產線,不但替代了進口生產線,而且還出口到斯裡蘭卡、巴基斯坦、俄羅斯等國家,並成功拓展了二汽、力帆、寶鋼車輪等一批國內頂尖用戶,昔日的小鴨已跨行業成為汽車「鋼鐵俠」。
小鴨全自動輪輞生產線
此外,周有志表示,在「網際網路+」的新態勢下,小鴨將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開發出更多高智能、高效能、高節能的電器和裝備,運用大數據,實現產業領域全覆蓋的「智能產品+智能製造+服務」模式,推動小鴨從產業鏈低端邁向價值鏈高端,同時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伴隨著技術、產品的創新,小鴨集團在營銷模式上也不斷進行創新。按照周有志的說法,就是「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營銷模式。所謂「海」,就是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實現更多產品的出口;所謂「陸」,就是傳統實體店的建設,注重產品體驗;所謂「空」,則是電子商務的開展。小鴨集團已經入駐京東商城、國美在線、蘇寧易購、天貓、淘寶等主流電子商務渠道及樂拍等電視銷售渠道,並且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
2015年,在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主辦的「萌芽與璀璨,光榮與夢想——2015中國家電30年高峰論壇暨金籌獎頒獎盛典」上,小鴨斬獲 「2015全國百城萬店推薦暢銷品牌」及「中國家電30年卓越品牌獎」兩項榮譽,董事長周有志獲得「中國家電30年功勳人物獎」。
後記
小鴨38年的發展歷程,周有志把它分成六個階段。創牌階段(1979—1984)、產品升級階段(1985—1990)、快速發展階段(1991—1996)、多元化階段(1997—2002)、產業調整階段(2003—2010)、二次振興階段(2011年至今)。按照這個劃分,小鴨目前正處在二次振興的階段。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小鴨在二次振興的路上,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按照周有志的規劃,未來一段時間內小鴨的產業布局將繼續堅持「以洗為主,機電兩翼,同心多元」的產業定位,集中精力,幹好最熟悉的行業。其中,汽車配套產業,再用5年時間,進軍轎車配套市場。車輪裝備做到世界最頂端水平,以輸出工具和裝備為主。超市冷櫃,以創新的技術使之更環保節能,展示櫃,與全球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樂購,沃爾沃斯等,實現更大的合作。
家電領域,以洗衣機為龍頭,整合冰箱,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等產品,重點推出整體解決方案。
「預計到『十三五』末,小鴨集團在產品產業上,突出智能產品+智能製造+服務的模式,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印跡清晰的企業,這也是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一個重要步驟。」周有志信心滿滿地說。
對於在行業中的地位,周有志也定出清晰的目標。「預計『十四五』中期,在行業領域中,小鴨能夠進入第一梯隊。」
回首自己這些年的經歷與堅守,周有志有句經典的話語:我要做國有企業的事業經理人,不做職業經理人。事業經理人的企業家精神是自強不息的精神、不計名利的精神、憧憬美好願景的精神。
採訪手記:
小鴨的事業經理人
一轉眼,周有志在小鴨集團董事長的職位上已經幹了15年。
38歲就擔任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董事長,他的才華和能力毋庸置疑。15年裡,他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讓陷入泥潭的小鴨逐步走上正軌。
他本可以活得更輕鬆,他也有很多機會,到更大的平臺施展他的才華,得到更豐厚的回報。然而,周有志說:「我不是社會上的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是講條件的,而小鴨培養了我這麼多年,在企業遇到困難時,我有責任和義務,發揮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發揮在群眾當中的威信,把企業的被動局面扭轉過來。如果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置小鴨的生死於不顧,去當逃兵,從良心上、道義上,我都覺得對不住這個企業。因此,對小鴨而言,我是一名事業經理人,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與這個企業榮辱與共,不離不棄。」
周有志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1987年大學畢業的周有志就進入小鴨工作,至今整整30年,歷任技術員、辦公室副主任、進出口公司經理、集團總經理,2002年10月,在小鴨陷入最低谷時接任小鴨集團董事長。
擔任董事長的15年裡,他為小鴨付出很多,也失去很多,高薪、權位的誘惑,更高更大的平臺,都從來不曾使他有過絲毫動搖。他,對這個企業愛得太深太深。
周有志深情地說:「小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我職業生涯的全部。小鴨興盛,我光榮;小鴨衰落,我必拼死相救。」
周有志的話,令聞者無不為之動容。(責任編輯:洪大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