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放的性文化
在中國,通常「性」不是一個可以拿來與人分享的話題。「性」是兩個人的事情,只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連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對這個話題也是諱莫如深、三緘其口。我有一個北京的好朋友告訴我,當她的媽媽得知她在香港交了一個男朋友,立刻臉色大變,一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樣子。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沉默工夫,她媽媽終於開口了。她清了清嗓子,對我的朋友說:「性這東西,可碰不得。」當我的朋友告訴我這一幕時,我們都快笑翻了天。
而在美國,要好的朋友,尤其是在女孩子之間,經常會彼此交流、分享性經驗或是談論自己男朋友、老公的床上功夫等等。而且這種談話絕不是蜻蜓點水,而是細緻深入。因此,有洋妞夜伴的各位男士請注意,你們的「那些事」可不再是兩個人的小秘密了哦!要做好心理準備啊!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文化的體現。英語中有關「性」的語彙極其豐富。有關男女性器官的各種說法也是無窮無盡。每一次跟美國朋友們一起聊天,我總會不停地追問:「你們剛才說到的那個xxx是什麼意思?」我每一次得到的答案也都大同小異,「xxx就是女人****的另外一種說法;xxx就是男人「小弟弟」的另外一種說法。」總之,說來說去,都是那麼幾個意思,可是害得我每次都要被動學上好幾個「不好」的單詞。
注意,美國人肆無忌憚地談「性」是分場合的。私下裡,三五知己相聚,「性」是毫不需要隱諱的話題,但是也請大家能夠做到察言觀色,因為美國人中也存在相當保守的人。在公開場合,或是與同事等不親密的人聊天的時候,「性」是一個有意需要迴避的話題。公開嚴肅的場合談論「性」,那是低級趣味。與同事等不親密的人拿「性」開玩笑搞不好就演變成了「******」,沒準還會惹官司上身。這種態度就是美國人經常提到的「professionalism (職業精神)」。工作和私生活是兩碼事,要絕對清清楚楚地分開。
中國對那些表裡不一的人有著「衣冠禽獸」,「披著羊皮的狼」等評價,美國也有這種人。我很長時間對於美國這個社會感到不解的是儘管人們普遍性觀念開放,但是他們卻不容許自己的政治領袖是一個和凡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慾或是某些「邪惡」想法的人。
柯林頓與萊溫斯基的例子只是其中之一。有時候我會問我的美國朋友:「婚外情並不是一個多麼罕見的現象,但是為什麼發生到總統身上,就會鬧到要彈劾他的程度呢?」很多美國人會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是總統啊,應該是這個國家的表率啊。」 我這才明白,原來美國人的「理想」與「現實」也是有差距的啊。美國人認為他們的領袖的生活方式應該是他們的「理想」或是一個「模範」以供國人效仿。前幾個月,美國某一州的議員自動辭職因為他公開了自己同性戀的身份。儘管美國大部分地方對同性戀的態度還是開明的,但是作為一個高層政府官員,他的非主流,另類生活就不能被公眾接受了。再舉一個例子。現在正在角逐美國2008年總統候選人的民主黨議員奧巴碼是個美男子,有著非常令女人心動的體型。前不久,他在海灘上裸露上身慢跑的照片被媒體登了出來。輿論對他的外形一致好評,普遍用「性感」來形容他的六塊腹肌。聽起來,這像是件好事,但是,奧巴瑪是聰明的。他明白他的公眾形象絕對不應是以「性感」為主導。他對照片的評論做了一些簡單的回應,然後採取一些辦法將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他的政策和人品上去了。
我再給大家講兩個有趣的美國性文化現象:
第一,雙重標準。在中國,有很多男孩子非常在乎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處女,而女孩子對男孩子的要求似乎就沒有那麼嚴格了。這種雙重標準其實在美國也存在,只不過是放寬了對女孩子貞潔的要求,而將重點放在了性伴侶數目上。
看過美國派的讀者可能記得影片中有這樣一段小插曲:劇中的一個男主角告訴他心儀的女孩子(也是與他有第一次性接觸的女孩子)在大學階段裡,他一共與三個女孩子睡過覺。但是事實是什麼呢?事實是他自從上了大學以後連女孩子的手都沒有牽過,因為他心心掛念的還是他的那個「初戀」。片中於是帶出了那個「乘三、除三」理論,即為對於男生而言,實際與他睡過覺的女孩子是他所宣稱數目的三分之一,而對於女孩子而言,實際數目是她所宣稱的三倍。這個「理論」自然有些言過其實。它被放在這個片子裡完全是為了搞笑,我們不必當真,但是我們卻可從中窺見一斑,領略美國不同性別對待「性」態度的細微差別。
在美國,似乎男人越是情場高手,那麼他反而越受女孩子歡迎。因為女孩子有強烈的徵服欲望,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別的女孩子也想要的。這與中文裡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至於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愛壞男人,當然不是。遺憾的是,很多女人都是在經歷了感情的創傷之後才醒悟到「新好男人」才是她們的歸宿。美國和中國在這一點上沒有區別。
說到女生,儘管在大部分情況下周圍的人會對你的私生活表示尊重,因為這畢竟是你自己的人生選擇。但是在美國人看來,擁有許多性伴侶,或是做個「easy girl (讓人輕易得手的女孩子)」雖不是什麼值得「唾棄「的事情,但也絕非是值得炫耀或是感到光榮的事情。和中國男孩子一樣,美國男孩子願意娶回家或是認真交往的女孩子也都是「好」女孩。正因如此,有過很多男朋友的美國女孩子才會將實際數目隱瞞,勉為其難的報上一個較小數字,暗暗期望別人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她。
英文中形容行為放蕩的女孩子的詞是「slut」,或是「whore (對『妓女』的一種蔑稱)」。大家請注意,千萬不要亂用這兩個詞,因為這是對女孩子極大的不尊敬。沒有哪個女孩子會願意被人稱作「slut」。但是我最近卻聽到我的一個美國帥哥朋友得意洋洋地自稱是「Man-whore」,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曾讓多少女人投懷送抱。看來雙重標準哪裡都有。
第二,給你出道我自己編的「腦筋急轉彎」的題。美國人在什麼時候最保守?
答案:在與歐洲人和南美洲人比較的時候。我沒有去過歐洲,所以下面所談的也就是將美國人對歐洲人的態度做個小結。在美國,電影有著嚴格的分級制度。這種分級主要針對性、暴力以及粗俗的語言。我看過一部關於美國電影分級的紀錄片,片中提到在「性」情節,「性」畫面的規範上,美國要比歐洲嚴格很多。而歐洲在對「暴力」的限制上比美國苛刻得多。
此外,還有一則有趣的小故事。我有一個正在讀書的美國朋友。她的室友,一個巴西女孩子對我說美國人太保守。我大吃一驚,忙問:「這,怎麼講?」她告訴我說她的室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在出門前經常為了要不要戴胸罩而思量來,思量去。她既想要扮性感又怕招致太多目光。「這要是在我們巴西,不用說戴胸罩了,我們根本就是真空上陣,內衣內褲全不穿,套上件長大衣就出家門。唉,美國人,太保守了!」 我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