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所以網絡上的分享成為了大家很平常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家有孩子的寶媽,不用說,基本上一翻朋友圈,都是關於自家孩子的照片或者是視頻。
李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因為剛剛生了個女兒,所以愛惜得不得了。正是因為這樣,更加的想要記錄下自家孩子的成長時光。
她的手機裡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幾乎沒有過其他的照片,全都是孩子,再加上平時李老師是個喜歡頻繁發朋友圈的人,有了孩子之後更加是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大家一打開李老師的朋友圈,真的都是她孩子的相片,無一例外的文案都是充滿對自己孩子的喜愛和誇獎。
但是不久後李老師發現,自己的朋友圈點讚變得越來越少了,有的時候,即使是沒曬娃,除了自家的丈夫點讚以外,其餘一個都沒有。甚至是自己的好友,都開始似乎沒有「光顧」過自己的朋友圈了。
正巧有天好友上門拜訪,於是李老師就說起了這件事,詢問自己是不是被屏蔽了。好友吐到:「親愛的,大家都知道你的孩子可愛,可是你天天發天天發,再可愛的娃也會看吐的好不?你能一直吃一道菜連續吃一個月嗎?不說別人屏蔽你,我都已經屏蔽你一周了。」
聽到這李老師才明白,原來自己儼然成為了一個令人「厭煩」的曬娃狂魔。
其實,每個家長曬娃都是想分享自家孩子的可愛,和分享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的喜悅,但是如果操作太過於頻繁的話,可能會讓一些不喜歡的人感覺到煩膩。
首先,分期分享。
自家孩子可愛就想讓全天下都知道,而且很多人覺得朋友圈是自己的,想發當然就要發啊。不過為了防止大家覺得太膩了而被屏蔽,家長可以選擇分時間段來分享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成長是瞬息萬變的,照片可以天天拍,但是沒必要天天都發。所以可以囤一段時間的孩子照片,然後以周月或者是周年的方式去分享孩子的成長故事。
這樣既顯得新奇,又不至於讓別人天天刷到看得都厭煩了。
其次,設置分組。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不想看,有人想看,有人覺得膩。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寶媽可以自行在發表的時候,設置一個可以觀看的範圍和人,這樣能夠準確的避開一些覺得厭煩的人。
一般想看到孩子照片的肯定就是更親近的身邊人,比如丈夫啊,或者是孩子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所以可以自動設置一個分組,這樣會解決到很多問題。也可以設置一個親戚間的交流群,家人們肯定包容性會更加的強些。
1:曬娃時不要發一些觸及孩子或者是家庭隱私的東西。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還不懂事,所以總喜歡,把孩子一些洗澡時私密部位沒打碼,或者是惡搞孩子的照片發出來當做是一種「搞怪」。
但是這樣的圖片對孩子來說,不僅僅長大之後有影響,還會可能讓別人引起不適。
同時曬娃也要注意安全。因為現在是資訊時代,只要是一點點蛛絲馬跡,不僅僅技術人員可以找到,犯罪分子也可以。現實生活中已經出現了很多起,從父母曬娃的照片尋出孩子相關信息,對此進行拐賣的事例,所以只要觸及到家庭隱私或者是孩子的隱私,能不發就不發,發出來的話要記得打碼。
2:設置陌生人分組。
因為工作或者是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家的朋友圈裡總會有這麼幾個「不認識」的人,平時曬娃的時候也要注意設置分組。
因為不了解這些人的秉性,而且盜圖又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萬一自己的孩子的照片被盜走,進行一些商業版權上的宣傳,那麼這就是一種個人肖像的侵權,而且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為了保證孩子的照片的安全性不被大量流出,一定要注意設置「陌生人不給看」。
3:不要事無巨細的分享關於娃的事情。
很多人恨不得把朋友圈當成日記發,但是這樣曬娃的話可對娃的安全不利哦。
父母因為對孩子的喜愛,所以頻繁曬娃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有個合適的度,不要讓曬娃成為一種別人的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