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又到了上墳的節日,很多地區在今天都有去上墳的習俗,像棒奔霸這兒,今天有開始堵車了,這會的統一目的地,就是鄉下的老家,很多農村的路口從早上開始就是車水馬龍的景象,很多地方在十月初一,都要去給自己的先祖上墳。
關於上墳壓紙有很多種的說法,根據地域不同講究和風俗習慣也自然不同,流傳最多的是劉邦傳下來的,據說劉邦得勢之後,回家祭拜去世的老娘,在戰亂頻發的古代,只看到亂墳叢生,劉邦根本看不出來哪一個是自己母親的墳墓,劉邦暗想自己乃天子之身,應該有天意註定之事,遂將紙錢拋向天空,心中暗念,依天子之令,紙錢就落到自己母親的墳上,也是奇怪,漫天飛舞的紙錢就有一張牢牢的貼在了一個墳頭之上。後來很多百姓也按照這個方式在墳頭上壓紙。
其實墳頭上壓紙,能夠證明逝者後繼有人,不論過路的還是本村的,看到紙錢就會知道這墳的後人已經前來祭拜,首選是上墳「孝」的體現,在過去也會被認為這是有後人的墳,則就不會按照無人認領的給予清除開墾種田。
地域不同,習俗也是不同,在我們這裡一般都是按照「父抱子」,或者「爺抱孫」的墳頭走向,只要是一個祖墳上的,在上墳之時,都會將紙錢壓到自家的長輩墳頭上,譬如自家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等,一個也不能落下,都要給予壓紙錢,等人家的直系親屬來到之後,在一起進行焚燒。也是作為晚輩的應該做的事情,這些都是各自地方的風俗習慣而已。
有的離家較遠的,或者有別的事情回不去的,也會有一些別的辦法進行燒紙,會選擇一個路口,使用柳樹枝畫個圓圈,圓圈裡面在畫個叉,就可以在圈圈裡面進行燒紙,作為遙寄的一種方式進行,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一般情況下大都還是要去墳前燒紙的,對於這樣的風俗習慣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說法,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