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上墳為什麼在墳上壓一張「紙」呢?

2020-12-18 棒奔霸

十月初一,又到了上墳的節日,很多地區在今天都有去上墳的習俗,像棒奔霸這兒,今天有開始堵車了,這會的統一目的地,就是鄉下的老家,很多農村的路口從早上開始就是車水馬龍的景象,很多地方在十月初一,都要去給自己的先祖上墳。

關於上墳壓紙有很多種的說法,根據地域不同講究和風俗習慣也自然不同,流傳最多的是劉邦傳下來的,據說劉邦得勢之後,回家祭拜去世的老娘,在戰亂頻發的古代,只看到亂墳叢生,劉邦根本看不出來哪一個是自己母親的墳墓,劉邦暗想自己乃天子之身,應該有天意註定之事,遂將紙錢拋向天空,心中暗念,依天子之令,紙錢就落到自己母親的墳上,也是奇怪,漫天飛舞的紙錢就有一張牢牢的貼在了一個墳頭之上。後來很多百姓也按照這個方式在墳頭上壓紙。

其實墳頭上壓紙,能夠證明逝者後繼有人,不論過路的還是本村的,看到紙錢就會知道這墳的後人已經前來祭拜,首選是上墳「孝」的體現,在過去也會被認為這是有後人的墳,則就不會按照無人認領的給予清除開墾種田。

地域不同,習俗也是不同,在我們這裡一般都是按照「父抱子」,或者「爺抱孫」的墳頭走向,只要是一個祖墳上的,在上墳之時,都會將紙錢壓到自家的長輩墳頭上,譬如自家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等,一個也不能落下,都要給予壓紙錢,等人家的直系親屬來到之後,在一起進行焚燒。也是作為晚輩的應該做的事情,這些都是各自地方的風俗習慣而已。

有的離家較遠的,或者有別的事情回不去的,也會有一些別的辦法進行燒紙,會選擇一個路口,使用柳樹枝畫個圓圈,圓圈裡面在畫個叉,就可以在圈圈裡面進行燒紙,作為遙寄的一種方式進行,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一般情況下大都還是要去墳前燒紙的,對於這樣的風俗習慣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說法,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農村上墳,在墳頭上壓張紙,這是啥講究?有道理嗎?
    在老家的農村,孝道文化盛行,孝道不僅僅表現在對活著的人的尊敬上,也表現在對於逝者的一種尊重,在我們那裡,一年之中有兩次是要專門用來祭奠先人的,第一次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祭奠先烈,這點基本上全國都盛行,第二次一般在一年的農曆歲末,即過年之前,專門抽出一天時間,去祭奠先烈,點香燒紙,緬懷祖先。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文/千尋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到了清明時節,很多農村人在去上墳前都會準備一些紙錢、祭品之類的東西,當然也會背上一些修墳的工具。
  • 結婚上喜墳有什麼講究 什麼時間去最好
    在很多地方有一個習俗,結婚都會拜祖先,也叫做上喜墳,結婚上喜墳寓意添丁進口,那結婚上墳有什麼講究以及注意事項?一、為什麼上喜墳結婚乃人生中的大喜事,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就是結婚時需要給家中去世的親人上墳。在某些地方在結婚前男方會帶新娘去上墳,意思是讓祖先提前認識一下新娘子。有些地方則是婚後男方帶著新娘去上墳。
  • 農村人上山給去世的親人掃墓,都要在墳頭上壓紙錢,這是為什麼?
    農村人或者是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每年會在特定的節日給已經去世的親人上墳,是幾千年來傳承的規矩。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有些習慣在城裡已經不適用了,除了一些農村老人會延續之外。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在「墳頭上壓紙」的故事吧!
  • 清明節上墳有哪些講究呢?是先修墳還是先燒紙?為何這樣做呢?
    人們會在這一天裡面去踏青祭祖,這個習俗已經傳承了上千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人們也會用這種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孝心。人們往往會通過掃墓祭祀來緬懷自己的祖先,這樣不僅能夠喚起家族的記憶,還有利於增強家族人與人之間的凝聚力。在這個莊重的節日裡,祭祖到底先修墳還是先燒紙呢?這其中又是為何?為什麼要這樣做?
  •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為什麼?你們也這樣講究嗎?
    導語: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為什麼?你們也這樣講究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一月不上兩次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皖北民俗上喜墳,供奉一桌菜餚果蔬,還有大小上墳之分
    在皖北地區有一種「上喜墳燒喜紙」的傳統,當村民家有喜事,比如結婚生子、老人小孩過生日的時候,都要準備一些供品到墳地裡祭拜自己的先人。家中有祖先牌位的,還要在家中擺上一桌酒菜,燒一些印有「冥國銀行」或「萬貫財寶」等字樣的紙錢。
  • 農村老話「懷裡屎,墳前紙」,是什麼意思?
    前兩天不是清明啊,我在上墳燒紙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大爺。「大爺,你也燒紙去了啊?」老大爺笑呵呵回道:「是啊,爹娘撫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墳前燒張紙略表孝心」。家裡添個兒子都是頂在腦瓜上」。大爺沉浸在回憶中。說實話,就是被這「小兔崽」子拉一脖子屎也高興,老話說的好「懷裡屎,墳上紙」。大爺打開了話匣子。聽了大爺的話,我有點懵圈,於是問「懷裡屎,墳上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有句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為什麼這麼說
    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是老人們的好孩子,但是老人們在對待孫子和外孫的事情上是一樣的嗎?農村的這句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其實就反應了外孫是比不上孫子的,尤其是在農村,老人們很疼愛自己的孫子和外孫,但在對待孫子和外孫上是很不同的,這其實反映了農村傳統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的遺留。孫子那是自家人,跟著自己的姓,老人們身故之後,需要孫子在過節過年的時候來墳前磕頭,而外孫那是外姓人,當老人們百年之後,外孫是很少來上墳的。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在農村十月初一這天是要回鄉祭祖的,也就是要回到農村的祖墳上寄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按照老人們的說法就是:天逐漸變涼了要給逝去的親人送一些衣服。這不,這幾天滿大街的又開始賣花圈等祭祀的物品了,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近幾年好像那些紙錢類的物品少了,很多地方都是擺放的花圈。
  • 清明節要到了,農村哪些只有閨女的,誰去掃墓呢
    清明小長假馬上就要來到了,清明節在我們這個小縣城也稱之為堵車節,在這一天,從早上開始農村的各條道路上都是車滿為患,哪些在市裡、外地的平時很難得回來的,在清明節這一天都會回來去上墳,尤其是農村的鄉村道路,由於很窄的原因,經常造成長時間的堵塞,有的乾脆把車扔到一邊,步行也要去上墳,清明節作為一個上墳祭祀的節日,哪怕是在忙事情再多,在這一天很多人還都要去給祖墳添土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到底: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在農村生活,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老話和俗語,直到現在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依然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所以吃虧在眼前。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包羅萬象,無所不至。
  • 農村有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農民為什麼執意要在墳前燒紙呢?
    在農村老人們留下了很多的俗語,可能這些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這都是過去農村老人們根據風俗習慣總結出來的,很多都是關於農村婚喪嫁娶的風俗的,農村有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在農村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是為了祭拜祖先,悼念祖先,而在農村清明節是人們比較重視看重的節日,在農村很少有人過聖誕節,而城市人比較重視聖誕節,所以說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節日。去上墳之前穿著打扮不能花哨,最為合適的顏色黑色白色,最為合適,最忌諱紅色。要是穿的花哨,會有人說是對祖先的大不敬,或者不孝子。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其中在民間清明節上墳的風俗也是源遠流長,幾乎也是在各地區都共有的一傳統風俗。正如俗語所言:「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不過在一些傳統風俗方面的講究卻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農村清明節上墳,有具體時間限制還是可以全天?
    那麼清明節上墳應該是上午還是全天都可以呢?我們來往下看。我們老家這裡是全天可以,但幾乎沒有人會在下午兩點以後上墳,太晚了好像良心上說不過去,有點漠視先人的感覺,而且清明上墳那天,男人和女人上墳時間也會略有不同。
  • 上墳時是不是燒的紙越多越好?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想一人想到心痛卻再也見不到了,生死是最無情的距離,是飛機,高鐵,30個小時站票也無法跨越的界限。一個人一旦遠去,不僅給生者留下一記痛徹心扉傷痕,還有就是無窮無際思念,肉身可以腐朽,思念卻如瘋長的野草,一枯一榮難以消除。
  • 清明節快到了,農村人上墳一般都準備些什麼祭祀用品?
    清明節快到了,農村人上墳一般都準備些什麼祭祀用品?還有一個星期就到了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到祖先的墳上去祭掃,以表達對先人的哀思。那麼,農村人上墳一般都會準備那些祭祀用品呢?
  • 風水師透露:「隔輩不上墳」是什麼意思?新墳第一年怎麼祭拜
    新墳第一年怎麼祭拜?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清明節前後是掃墓的高峰期,大家都會去墓地進行掃墓活動,從天氣上來看,晴天的上午是比較合適的,有太陽曬著,但是又不會很熱,上午很多人要賴床,出行的人也會少很多,是一個合適的掃墓時間。新墳第一年怎麼祭拜各地的風俗不一樣,按照當地的習俗進行祭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