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2020-12-18 鄉村小單

轉眼馬上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這是一個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的日子。此外,清明節也是一個與農業生產有重大意義的節日,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長河,清明節兼具許許多多自然與人文豐富內涵。其中在民間清明節上墳的風俗也是源遠流長,幾乎也是在各地區都共有的一傳統風俗。

正如俗語所言:「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不過在一些傳統風俗方面的講究卻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清明節流傳於家鄉農村地區的一些講究及農諺老話。看看與朋友們家鄉有相同的之處嗎?

在家鄉,通常外嫁女兒或外出做上門的女婿,清明節掃墓是不可回去祭拜親人,尤其偷偷去祭拜的人,往往受一些家族親人們的不歡迎,這一切都是老舊思想惹的禍,認為外嫁女兒女婿是別家人,而清明節祭司是祈求先人賜福,保佑的日子,如是女兒女婿去了,往往家族的親人們心中會生出一些意見。而關於清明節掃墓,有何講究呢,筆者大概總結了一些,有這麼三點。

一,添土,割草講究

在家鄉不少農村地方清明節都會去已故親人的墓前掃墓,只要是同一個家族的墓,都要去放上一柱清香,一束墳飄。而以此同時,對於臨近的一些外姓家族的墳墓,尤其是那些已經沒有了直系親屬的墳墓,大家也要去放上一柱清香,一束墳飄,這也是彰顯鄉親情誼。

每個家族的清明掃墓活動有所不同,有些家族是家族集體行動,有的家族是每隔幾年集體行動一次。在農村凡家族集體行動掃墓,通常都會對家族親人的墓進行,大規模的清掃,其中包括,祭司的供奉品,香火錢紙的規模。而無論是家族集體行動,還是家庭活動,給親人墓碑添土,割除墓旁的雜草都是必須的禮俗。

這其中就有兩個講究。一是往墳頭添新土,要在上墳的左邊或右邊挖土,千萬不能到正面或後面挖土。而且得捲曲起衣服來背土,不可有其他工具,每人只添土三下,添萬後不可馬上去拍打衣服上的土壤。二是割除墓旁的雜草,但不可去割墓上面的雜草,如果雜草實在太多,往往是由家族的最長輩的人去。

以上兩點是表示對先人的尊敬,如果你不去照做,往往會被家中的長輩責備,問及為何,農村一些年長的老人往往說,對先人的大不敬,先人是會怪罪的,就不會再保佑你了。

二、言行舉止的講究

清明節掃墓上墳的時候,言行舉止要注意,不能嬉笑吵鬧。農村老人們的說法是,吵鬧會驚擾到先人,嬉笑則是對先人的侮辱,都是會惹先人不高興的,言行舉止不得體,得罪先人,老人們的說法是,會招致運勢不順。

三、貢品的講究

清明節掃墓上墳的時候,不能少了貢品,擺貢品的時候要遵守先茶,後酒,不可用吃過的食物去做貢品。這一點,村裡的長輩則說,偷吃是對先人的不敬,惹先人給教訓。

大家知道,在農村一些年長的人們,對於天氣及氣候的變化掌握 ,有著獨特的預測手段,而清明節也是一個與農業生產有重大意義的節日,因此在農村至今也還流傳著許多的農諺老話,比如「清明墳頭颳起土,農夫一年白受苦」這樣的老話。這是通過颳風及塵土,來預測一年莊稼糧食作物的收成好壞的農諺老話。據村裡精通農諺老話的王大爺說,清明節這天下雨也是有說法的,從大爺口中得知這句「清明雨打墳頭錢,莊稼漢子愁種田」,啥意思呢?

清明雨打墳頭錢,莊稼漢子愁種田

意思是如果清明這天下雨,把墳頭上的壓墳錢或墳飄紙都打透了的話,那麼這一年的年景就不好,農民人家都會發愁該怎樣種地。

其實,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的一些講究,不能一概稱之為迷信,無論是添土,割草講究,還是言行舉止,貢品的講究,其中也包含了對逝者的一種尊重,也是孝道的一種延伸。當然對於外嫁女兒,或外出做上門的女婿不可回去祭拜掃墓這點,這完全是無稽之談,更是無理及不人性的一種講究,所幸的是,伴隨農村地區的不斷發展,如今農村人的思想早已今非昔比,很多事物也在不斷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族及家庭已早沒這樣的一些思想及觀念了。

至於關於農村的農諺老話是否還準不準?其實對於我們多數農民來說,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畢竟我們現在有了更為精準可靠氣象信息,農諺老話更多的意義也就是體會先輩農民的對生活的精神及智慧罷了。

關於清明節,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農諺老話及掃墓的禁忌,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清明掃墓,祭拜先人有講究,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傳統的節日,但是每個國家的節日各不相同。在我們國家,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有節日,但是有些節日,並不重要,有一些就非常的重要,且非常的有講究,就比如說我們國家的清明節!說到清明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且距離清明節已經沒有幾天了,大家也開始提前買好票準備回老家。不是因為清明節有多麼的「熱鬧」,只是清明節其實就是一個回鄉祭祖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為已經逝去的親人祭拜,去先祖的墳上除草添土,但是這個上墳的禮俗是非常有講究和禁忌的,且每個地區都不太一樣,雖然大同小異,但有些禁忌可不能犯!
  • 農村人都知道,清明上墳有三大「禁忌」不能犯,要記住了
    清明節對於農村而言,算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了,很多人過年沒時間回家的,清明三天假,也都會在這時候回家,掃墓的同時,也與家人團聚。當然,在農村上墳有不少講究,各地因習俗不一樣,略有差異,很多年輕人也許遠離家鄉,或者對於家鄉的一些禮俗不太留意,或者早已淡忘,但對於一些傳統習俗來講,我們還是需要知道的,甚至還是需要遵守的,一是表示對祖先的尊敬,二是表示對家族的尊重。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很多,但這四種禁忌老人說要注意最好不要觸犯
    再過幾天就到清明節了,說到清明節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回鄉祭祖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祭拜,去祖先的墳上添土,其實上墳的時候是有講究和禁忌的,而且每個地方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禁忌是普遍的,幾乎每個村子都要遵循。
  • 清明節快到了,祭拜先人有講究,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
    在清明當天,家家戶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上墳。其實上墳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否則就是對逝去親人的大不敬。接下來,老張就給各位農民朋友詳細的解說一下。一、穿衣禁忌祭拜逝者原本就是一件莊重、嚴肅的事情。
  • 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
  • 在農村,清明節上墳有哪些禁忌?農民不可不知!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是因為和寒食節相關聯;清明節也比較古老,起源於周朝,歷經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延續保留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清明節不同於其他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具有祭祀祖先這樣一個重要的意義在裡頭,所以,一定程度上,是非常講究
  • 在農村,清明上墳這三個禁忌你知道嗎?上墳的時候千萬要注意
    還有不到十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大家都會去上墳,這也是對逝去的人的一種思念與寄託,在農村,上墳也是有講究的,有些事上墳的時候也千萬要注意,這三件事在上墳的時候也是要特別的注意,不然會被人看做是對逝者的不敬。
  • 清明回農村老家上墳,這三點禁忌還是要知道,別讓人笑你沒素養
    中國人一直以來非常講究禮儀,尤其是在農村,一些老的傳統流傳至今,而清明節是祭奠親人的日子,本來莊重肅穆,但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清明小長假的推廣,這個特殊的節日成了很多人休閒放鬆的日子,有一些人也會回農村老家上墳,但因為不注意一些禁忌,讓本應莊重的上墳搞的像嬉戲一樣,不倫不類,所以在清明來臨之際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今天是4月1日了,離著清明節越來越近了。這不在農村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祖先的墳上去上墳添土了,有些年輕人不解,不是都是在清明節當日祭掃嘛,為何有一些人都提前去呢?
  • 清明 上墳的最佳時間是幾點?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 這都需要以你們當地的習俗來安排時間的。當然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
  • 在農村,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
    在我國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清明節兼具了許多不同地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雖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但在清明時節掃墓上墳祭奠先輩的風俗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不過對於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還是有著一些不曉得講究的。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長輩們會反覆地叮囑年輕人,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 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導語: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清明節上墳祭祖,是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經歷過。那麼,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講究呢?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下當地的規矩和講究:參加人清明節是三大「鬼」節之一。所謂「強旺者希克,為旺而有制主功名利祿;衰弱者忌克,為衰而受克主病災破敗」,因此,老人、幼兒、病人、孕婦等體質弱者不宜參加。
  • 農村清明節上墳,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馬上就要來臨了,清明節俗稱鬼節,是人們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因此國家還規定這個時間段給人們放假。在我的老家,上墳的時候一般都會上午去,下午去的人很少,因為上午是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到了下午,陽氣逐漸減弱,因此最好不要在陽氣弱的時間段去上墳,你們老家那邊有什麼要求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啥意思?
    而在農村,關於一些風俗節日類的俗語最為之多,這些俗語猶如一道傷疤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裡,以下這幾句關於節俗的老話不知道你聽過沒?一,臘月二十三,灶司要上天「灶司」在民間被稱為叫作灶王爺,也叫護宅天尊,而每到農曆二十三這個日子,這天也被稱為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
  • 清明節快到了,祭祖上墳都有哪些禁忌?不妨看一看!
    清明節【農曆三月初八即2017年4月4日】,是追思先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天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的放生共修,將放生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但是清明節祭祖上墳有哪些禁忌?各位不妨了解一下。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孕婦不去、小孩不去,為啥?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關注了解最新消息現在已經到四月了,離清明節也只有幾天了,清明假期也臨近了,清明節既是回家祭奠掃墓的嚴肅節日,也是大家踏青遊玩、親近自然的好日子,所以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已經做好了清明假期的打算,有人回家祭祀,有人外出遊玩
  •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時間:2020-04-03 06:54   來源:今日頭條 窮哥在重慶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兩不去」,孕婦不去,孩子不去?為啥
    而對於廣大的農民來講,農民並不在乎去哪旅遊,農民對清明的印象就是「祭拜祖先」,不管相隔多遠,總是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回到農村,在祖先的墳前燒幾張紙,放幾掛鞭炮,還要給祖先的墳頭攏一攏土。農村人清明祭祖的習慣是長久流傳下來的,而關於清明節祭祖的一些講究,更是像祭祖的習慣一樣源遠流長。
  • 農村老人常說:「早清明,晚十一」!到底有什麼說法?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墳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上墳掃墓的日子有很多,比如清明節、冬至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而上墳掃墓的講究也有很多,家鄉的老人就經常念叨「早清明,晚十一」。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說法吧。
  • 上墳有講究,不犯4大「禁忌」,祖先才能保佑家人平安富貴!
    墳墓可以紀念我們逝去的親人和朋友,可以禮敬我們的祖宗,所以清明掃墓不能少,但掃墓時,有一些忌諱和禁忌,我們一定要注意,如果由於你的疏忽,沒準會給你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墓葬講究,不犯4大「忌諱」,祖宗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