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

2020-12-23 今日新農人

清明節是一個與農業生產相關並具有重大意義的春祭節日。在我國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清明節兼具了許多不同地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雖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但在清明時節掃墓上墳祭奠先輩的風俗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

不過對於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還是有著一些不曉得講究的。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長輩們會反覆地叮囑年輕人,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祭品提前備好,不可食用

清明節在祭祀之前,要先準備供品,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提前備好。像我們老家會準備三牲,這裡頭大有講究,要新鮮的整隻雞、整條魚、一塊豬肉。另外還要準備三碗「淨飯」,三個酒杯,只要是祭品,一定要保證乾淨。上墳前,一定要確保祭品沒有食用,尤其是要注意好自家的孩子,稍不注意可能因為不懂事貪吃了。

二、切勿穿衣鮮豔、嬉戲打鬧

上墳祭祀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是代表對逝世的人的尊重和懷念。在上墳祭祀時,切勿穿顏色鮮豔的衣服,最忌紅色,一般以黑色或深色的服裝為好。整個祭祀過程中,為了表示對祖宗和先輩的敬意,全程最好保持安靜,更嚴禁嬉笑打鬧的場景出現。

三、培土、割草有講究

往墳頭添新土,要在上墳的左邊或右邊挖土,千萬不能到正面或後面挖土。而且得捲曲起衣服來背土,不可有其他工具,每人只添土三下,添完後不可馬上去拍打衣服上的土壤。割除墓旁的雜草時不可去割墓上面的雜草,如果雜草實在太多,往往是由家族的最長輩的人去。

四、燒紙畫圈要注意

擺上祭品,燃上香燭以後,在燒紙錢之前,要在地上畫一個圈,將紙品劃在圈內,留下一個口對著祖先的墳墓(也有的地方留口對著西南方向),方便先人進去取用,需要注意的是,在畫圈的時候,不要把人划進去。還要在圈外扔幾張散紙錢,給那些沒有後人的孤魂野鬼享用。

以上就是一些清明時上墳要注意的問題了。當然,不同的地區風俗習慣肯定是有差異的,但是都是表達了對於先人的尊重與思念,你還知道哪些上墳要注意的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文/小青牛)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清明上墳這三個禁忌你知道嗎?上墳的時候千萬要注意
    還有不到十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大家都會去上墳,這也是對逝去的人的一種思念與寄託,在農村,上墳也是有講究的,有些事上墳的時候也千萬要注意,這三件事在上墳的時候也是要特別的注意,不然會被人看做是對逝者的不敬。
  • 農村關於清明的習俗,這些忌諱要知道,農村長輩很在乎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裡是」山中桃谷「,每日分享三農趣事,了解更農村資訊。今天是清明,又到了上墳祭祀的節日,清明節是我國唯一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傳統節日,其歷史悠久,節俗迥異,在不同地域呈現出不一樣的清明習俗。農村關於清明的習俗,這些忌諱要知道,農村長輩很在乎!
  • 清明回農村老家上墳,這三點禁忌還是要知道,別讓人笑你沒素養
    中國人一直以來非常講究禮儀,尤其是在農村,一些老的傳統流傳至今,而清明節是祭奠親人的日子,本來莊重肅穆,但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清明小長假的推廣,這個特殊的節日成了很多人休閒放鬆的日子,有一些人也會回農村老家上墳,但因為不注意一些禁忌,讓本應莊重的上墳搞的像嬉戲一樣,不倫不類,所以在清明來臨之際
  • 清明節上墳祭祖,這些上墳的禁忌要知曉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清明將至,清明也是緬懷祖先要去上墳祭祀的節日,過完之後空空蕩蕩的農村,在清明節的到來之際,鄉村的道路又開始變得擁擠起來,甚至有一些過年都不回來的,反而會在清明回來祭祖,鄉鎮的交通要道和一些主要路口,早早的就開始了堵車,要想順利的早點回到農村的老家,在清明這一天可不能睡懶覺,要早起早出發,避開大隊人馬的高發期,也就避開了堵車,清明作為一個去掃墓祭祀的節日
  • 農村人都知道,清明上墳有三大「禁忌」不能犯,要記住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快到了,很多人都要回到鄉村,給祖先掃墓,寄託哀思的同時,也給家人祈福。清明節對於農村而言,算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了,很多人過年沒時間回家的,清明三天假,也都會在這時候回家,掃墓的同時,也與家人團聚。
  • 農村清明上墳為何要「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啥意思?你知道嗎?
    但是對於農村來說,由於墓葬分散在各地並沒有成片的公墓,所以相對來說要好一些。至少在我們當地農村,並沒有禁止農民上山掃墓,只是提醒不要進行大規模的家族式的祭掃,而是採取分散的零散的,以小家庭為單位的祭掃形式,或者採取其他網上祭掃。在農村清明節上墳的時候,有一種說法叫做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其中在民間清明節上墳的風俗也是源遠流長,幾乎也是在各地區都共有的一傳統風俗。正如俗語所言:「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不過在一些傳統風俗方面的講究卻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
  • 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導語: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清明節上墳祭祖,是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經歷過。那麼,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講究呢?貢品水果蔬菜、雞鴨魚肉,都可以做成貢品。但是,在當地,雞蛋是不能作為貢品的,不管是煮雞蛋、炒雞蛋,還是其他蛋製品,都是不能作為貢品的。在上墳還沒有完的時候,是不能吃貢品的,老人說,吃了會嘴腫。上墳拿的貢品,不管是潑灑祭奠先輩,還是人們食用,都得用完,是不能再拿回家的。
  • 農村清明節上墳的習俗,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我是農村么嬸。馬上就是清明節了,大家是不是都準備好了要為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了呢?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跟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所以說,在我們農村,清明是非常隆重的。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第四年就可以和舊墳一樣選擇清明後再祭祀都可以,會比較自由。但因為各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像湖南、河北、廣東、江西等地則有「新墳不過社」的習俗。就是說,去世前三年,包括第三年,掃墓祭祀時都要選在春社之前。還有的地方則是說,清明下面要開會,沒人祭祀的不能參加,參加的要舉著親人送的妻子入場,所以清明上墳時,都會用竹竿系上紙錢插在墳上,尤其是新墳。這也是為何普遍的認知裡覺得「新墳不過社」的原因!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今天是4月1日了,離著清明節越來越近了。這不在農村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祖先的墳上去上墳添土了,有些年輕人不解,不是都是在清明節當日祭掃嘛,為何有一些人都提前去呢?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是為了祭拜祖先,悼念祖先,而在農村清明節是人們比較重視看重的節日,在農村很少有人過聖誕節,而城市人比較重視聖誕節,所以說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節日。去上墳之前穿著打扮不能花哨,最為合適的顏色黑色白色,最為合適,最忌諱紅色。要是穿的花哨,會有人說是對祖先的大不敬,或者不孝子。
  • 清明節什麼時候上墳好 臨沂人上墳時要注意這一點
    清明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掃墓上墳,但是關於上墳的時間大家知道有什麼禁忌嗎?什麼時候上墳最好呢?   清明節什麼時候上墳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
  • 清明祭祖,農村風俗卻也有忌諱,有哪些?你聽說過嗎
    清明祭祖,農村風俗卻也有忌諱,有哪些?你聽說過嗎?清明時節,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注重家文化,出於對於祖先的緬懷以及孝道文化的延續,每年到這個時期,人們都會特別注重祖先的悼念。不過漸漸的這種情況少了,不過這一天說話也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小孩不懂事亂說話或者行為不舉的話,都是會遭到父母嚴格的訓導,不僅是兒童對於成人也是如此,大人一般也會自覺的嚴肅起來,收起往日形象。其二就是孕婦不能去上墳,這個是根據各地風俗而定,雖然有些老觀念,不過也有些合理。
  • 農村過年上墳有何習俗?為何現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放炮?你知道嗎
    所以,在我國農村裡面過大年的時候上墳祭祖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天高地遠,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祭祖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你們那邊在大年三十上墳有什麼樣的習俗呢?在我們老家皖西南地區,農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三十過大年。在小年和大年這兩個重要的節日,都要給祖宗上墳。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在農村十月初一這天是要回鄉祭祖的,也就是要回到農村的祖墳上寄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按照老人們的說法就是:天逐漸變涼了要給逝去的親人送一些衣服。這不,這幾天滿大街的又開始賣花圈等祭祀的物品了,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近幾年好像那些紙錢類的物品少了,很多地方都是擺放的花圈。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很多,但這四種禁忌老人說要注意最好不要觸犯
    要是有年輕人不知禁忌一不小心做錯了,是會被老人們罵慘的,農村老人說的這四種禁忌要注意最好不要觸犯,否則就是對逝去親人的大不敬。清明上墳講究,清明節去給祖先上墳祭掃,那就必須帶上祭品,這一點是不能缺少的環節。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兩不去」,孕婦不去,孩子不去?為啥
    而對於廣大的農民來講,農民並不在乎去哪旅遊,農民對清明的印象就是「祭拜祖先」,不管相隔多遠,總是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回到農村,在祖先的墳前燒幾張紙,放幾掛鞭炮,還要給祖先的墳頭攏一攏土。農村人清明祭祖的習慣是長久流傳下來的,而關於清明節祭祖的一些講究,更是像祭祖的習慣一樣源遠流長。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孕婦不去、小孩不去,為啥?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關注了解最新消息現在已經到四月了,離清明節也只有幾天了,清明假期也臨近了,清明節既是回家祭奠掃墓的嚴肅節日,也是大家踏青遊玩、親近自然的好日子,所以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已經做好了清明假期的打算,有人回家祭祀,有人外出遊玩
  • 清明祭祀,到底是上午上墳還是全天都行?看完就明白了
    大家有沒有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好像春節才過,明天又到清明節了,不知道大家計劃好清明假期了嗎?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通常在這一天會祭祀先祖,清明上墳的講究也很多,所以上墳到底是什麼時候比較合適呢?其實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不同,尤其是在重要的節假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