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2020-12-20 三農常識絮語

導語: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清明節上墳祭祖,是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經歷過。那麼,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講究呢?或許大多數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下當地的規矩和講究:

參加人

清明節是三大「鬼」節之一。所謂「強旺者希克,為旺而有制主功名利祿;衰弱者忌克,為衰而受克主病災破敗」,因此,老人、幼兒、病人、孕婦等體質弱者不宜參加。

衣著

衣服顏色以黑色、麻色、白色等素色為宜,切忌綠色、紅色紫色等色澤鮮豔的衣服;衣服款式也應該是得體大方,不能過於誇張個性,不然,會被認為有失體統、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貢品

水果蔬菜、雞鴨魚肉,都可以做成貢品。但是,在當地,雞蛋是不能作為貢品的,不管是煮雞蛋、炒雞蛋,還是其他蛋製品,都是不能作為貢品的。在上墳還沒有完的時候,是不能吃貢品的,老人說,吃了會嘴腫。上墳拿的貢品,不管是潑灑祭奠先輩,還是人們食用,都得用完,是不能再拿回家的。

很多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為去世的老人們添墳,但添墳這個事是件很嚴肅也很講究的事,不是隨便亂添,也不是誰都可以添,這裡面有說法。

上墳添土

一是祭拜。在墳墓的右後方(逝者頭部的右後方)點三根香,焚燒黃表紙,奠酒,磕頭。

二是觀察。觀察墳墓周圍是否有破損,是否有動物打的洞,是否有火燒、水淹的痕跡。

三是添土。不能從墳墓範圍內、其他墳墓處取土,也不宜在墳墓的西北方位取土,西北方象徵著天,也象徵著墓主人的祖先。土必須乾淨,不能含有雜質。添土的位置在墳頭的左邊或者右邊。

上墳

待添土完成後,在墳墓的前方(逝者腳的方向)擺放貢品,焚燒紙錢。將每樣貢品都取少許潑撒,寓意著給先輩們。而對於新墳,則還需要在墳後用土塊壓一根寬10釐米左右,長1米左右的白紙或長的紙錢。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往往屬大風天氣,而且柴草乾燥,在焚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範工作,避免引起火災。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想了解更多的三農知識,請關注小編,小編會每天不定時為大家推送,歡迎點讚轉發,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小編不斷進步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
    在我國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清明節兼具了許多不同地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雖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但在清明時節掃墓上墳祭奠先輩的風俗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不過對於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還是有著一些不曉得講究的。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長輩們會反覆地叮囑年輕人,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清明節流傳於家鄉農村地區的一些講究及農諺老話。看看與朋友們家鄉有相同的之處嗎?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今天是4月1日了,離著清明節越來越近了。這不在農村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祖先的墳上去上墳添土了,有些年輕人不解,不是都是在清明節當日祭掃嘛,為何有一些人都提前去呢?
  • 清明節快到了,上墳燒紙的三大講究,切不可觸犯!
    掃墓,俗稱上墳,清明上墳除了尊重風俗,更多的也是為了寄託對死者的哀悼之情,關於清明節,在農村有很多種說法,都是從很早以前就傳下來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清明上墳的三大講究,這三大講究,可千萬不能觸犯了!1.添土上墳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墳頭添新土,要在上墳的左邊或右邊挖土,千萬不能到正面或後面挖土。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孕婦不去、小孩不去,為啥?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關注了解最新消息現在已經到四月了,離清明節也只有幾天了,清明假期也臨近了,清明節既是回家祭奠掃墓的嚴肅節日,也是大家踏青遊玩、親近自然的好日子,所以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已經做好了清明假期的打算,有人回家祭祀,有人外出遊玩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兩不去」,孕婦不去,孩子不去?為啥
    而對於廣大的農民來講,農民並不在乎去哪旅遊,農民對清明的印象就是「祭拜祖先」,不管相隔多遠,總是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回到農村,在祖先的墳前燒幾張紙,放幾掛鞭炮,還要給祖先的墳頭攏一攏土。農村人清明祭祖的習慣是長久流傳下來的,而關於清明節祭祖的一些講究,更是像祭祖的習慣一樣源遠流長。
  • 在農村,上墳「添土」要注意這幾條禁忌!
    掃墓的季節即將來臨,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上墳時,不少人往往會在墳墓上增添一些新土,意思是為祖先修補房屋,以防墳頭土薄,影響祖業根基。那麼上墳培土時又有哪些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很多,但這四種禁忌老人說要注意最好不要觸犯
    再過幾天就到清明節了,說到清明節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回鄉祭祖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祭拜,去祖先的墳上添土,其實上墳的時候是有講究和禁忌的,而且每個地方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禁忌是普遍的,幾乎每個村子都要遵循。
  • 「一百五,去添土,大寒食,去上墳」!清明期間竟有這麼多習俗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大概只是籠統地知道,清明節是踏青的日子,是添土上墳的日子,是祭拜祖先的日子。然而聽村裡老人們的話語,就能感覺到並非如此。小編的家鄉有句俗語,「一百五,燕子來添土」。「一百五」這天燕子從南方歸來,開始銜泥修補原來的巢窩。而人們則要為祖先修補「房子」。「一百五」的早上,男人們帶著鐵鍁,到祖先的墳前添土。
  • 在農村清明掃墓,祭拜先人有講究,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傳統的節日,但是每個國家的節日各不相同。在我們國家,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有節日,但是有些節日,並不重要,有一些就非常的重要,且非常的有講究,就比如說我們國家的清明節!不是因為清明節有多麼的「熱鬧」,只是清明節其實就是一個回鄉祭祖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為已經逝去的親人祭拜,去先祖的墳上除草添土,但是這個上墳的禮俗是非常有講究和禁忌的,且每個地區都不太一樣,雖然大同小異,但有些禁忌可不能犯!尤其是對年輕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以前老一輩的清明節的很多習俗都不太清楚,所以很容易觸犯。所以要所加注意了!否則觸犯之後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 農村上墳為什麼講究「早清明,晚十月一」?老農給出了答案
    在我們這裡,每年有兩個上墳的月份。第一個月份是在農曆的二月份,也就是清明節的時候;第二個月份就是農曆的九月份,最遲的一天是農曆十月初一。在我們這裡,上墳所需要的「規矩」不是太多,但有一個「規矩」必須遵守,那就是「早清明,晚十月一」。
  • 農村清明節上墳,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在我的老家,上墳的時候一般都會上午去,下午去的人很少,因為上午是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到了下午,陽氣逐漸減弱,因此最好不要在陽氣弱的時間段去上墳,你們老家那邊有什麼要求嗎?網友1:我們這裡上墳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十一點到十二點左右,不吃午飯前。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因為這兩件事非常重視,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這裡面就有很多規矩和習俗。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老人剛去世,或者不滿三年的新墳,頭三年的清明是不能去上墳祭祀的。不僅如此,也不能立碑,具體是怎樣的規矩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吧!
  • 清明上墳有講究沒得?該上午去好,還是下午去好點呢?
    問:清明上墳該上午去,還是整天都可去?又不是大年初一拜年,所以整天都可以。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農村那些奇聞趣事。一、清明上墳時間不固定清明上墳不只是去墳頭燒點香蠟燒紙再磕個頭,一般還要除草、壘土、修葺,將墳墓修繕一番,因此比較耗費時間。與其他節日相對固定在某一天不同,清明上墳沒有固定的日子,並不是非得在清明節當天去,且清明節當天不一定就特別適宜祭祀,黃曆上很有可能提示忌祭祀、動土、修葺。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清明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上班族肯定會期盼著享受清明節的小長假。在清明節假期中,有些人會選擇去踏青郊遊,有些人則會選擇回到老家去掃墓祭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的一些「規矩」我們年輕人需要知曉。比如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裡面有何講究?
  • 農村清明節上墳的習俗,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我是農村么嬸。馬上就是清明節了,大家是不是都準備好了要為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了呢?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跟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所以說,在我們農村,清明是非常隆重的。
  • 清明節快到了,祭拜先人有講究,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
    在清明當天,家家戶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上墳。其實上墳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否則就是對逝去親人的大不敬。接下來,老張就給各位農民朋友詳細的解說一下。一、穿衣禁忌祭拜逝者原本就是一件莊重、嚴肅的事情。
  • 清明祭拜先人有講究,以下的四條禁忌,農村長者說不能觸犯
    這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無一例外在農村老家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規矩,就是要去祭拜已經去世的親人們。不過祭拜歸祭拜,若是你還沒有摸清農村的這些祭拜的時候所需要了解的東西的話,是會鬧出大笑話的。而這些都是農村的約定俗成的規定,要是因為你的「無知」而不小心觸犯了的話,會被認為是對去世的人的不尊敬的。根據在農村的老者們所說的,大概是有這樣的五條禁忌,是萬萬不能觸犯的。首先就是給逝者上貢的食物,是不能吃的,這個對於小孩子們來說,誘惑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祭拜之前給他們準備的貢品的話,是需要提前防止小孩子們偷吃的。
  • 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中,祭拜祖先,盡到孝道,逢年過節上墳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上香獻花,雖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是都會去做的事情。那麼,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又有何講究呢?
  •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時間:2020-04-0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有2500年的歷史,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10月1日的寒衣節並稱為三大 節日,而在我國的農村,清明節前後三日之內以祭祖掃     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