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墳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上墳掃墓的日子有很多,比如清明節、冬至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而上墳掃墓的講究也有很多,家鄉的老人就經常念叨「早清明,晚十一」。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說法吧。
早清明
清明節要提前上墳。當地老人的說法是:清明是一年農事的開端,農民開始幹農活。清明掃墓祭祖叫做關鬼門,農民都要忙著幹農活分身乏術,就提前祭拜把「鬼門」關了,同時也關住那些鬼魅了。當地都是清明前兩天早上去添土。清明前一天下午去上墳。
晚十一
寒衣節要過後上墳。當地老人的說法是,十月初一秋收已經忙完了,到了農閒的時候,農民要上墳燒紙、送寒衣、開鬼門,放它們去享燭拾錢、吃飯拿衣。
以上就是「早清明,晚十一」的具體說法。當然了各地區上墳掃墓的時間不同,具體的講究也不同。不過大家有時間的話,還是回老家上墳吧,有條件的話,還是按照老人們的說法做吧。這不能一概稱之為迷信,其實也屬於風俗文化的一種。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圖片僅供參考,與正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