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寶爸寶媽們都知道照顧孩子是一件極其累人的事兒,尤其哄睡,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哄兩個小時孩子能睡五分鐘就是很給面子了,而且新生兒還沒有固定的生物鐘,睡眠時間不固定,這就讓媽媽們感覺很累,生完孩子之後,媽媽們的身體也還沒有完全恢復,照顧寶寶的睡眠就需要全家人一起幫忙。
睡覺難不只是一個家庭遇到的問題,家長們為了哄孩子睡覺也是想盡了奇招,九零後的熙熙最近就非常為女兒的睡眠擔憂,雖然說沒有孩子之前12點睡也很正常,但有了孩子之後,晚上根本熬不到12點,偏偏這小祖宗還特別嗨,一直鬧著爸爸媽媽玩。最近他們小夫妻就偶然發現了一個哄睡奇招,就是自己裝睡,任由孩子搗亂,最後寶寶玩的無聊了就睡著了。
熙熙家這種方式也不失是一種很好的哄睡辦法,只要確認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就可以放任孩子們去玩,但是每個孩子對哄睡方式的反應都不一樣,別人覺得好用的方法自己用未必奏效,爸爸媽媽們要摸對孩子的秉性,看哪種方式比較好用。
01、哄睡的前提:環境、音樂和燈光。
想要讓寶寶容易入睡,必要的環境條件準備非常重要,首先就是被子的厚度,有些家長,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經常覺得孩子冷,就給他們蓋特別厚的棉被,這樣一是不利於寶寶口鼻呼吸,二是會降低寶寶的抵抗性。
其次,音樂也是一個睡前項目的好選擇。輕柔放鬆的音樂更容易讓寶寶入眠,每天睡前播放音樂也構成一種提示信號,形成習慣之後孩子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該睡覺了。
家長們可以選擇一些專為哄睡設計的小夜曲、或者輕音樂、古典樂等等,都可以讓孩子更加平靜、更好入睡。或者使用白噪音,也是不錯的方式。
最後,哄睡儘量把寶寶放在較暗的環境裡,或者選擇一款適合睡覺的小夜燈,背光的一側更適合寶寶快速入眠。
02、及時給予安慰:解決寶寶需求、抱睡、奶睡、安撫奶嘴。
當寶寶半夜起來的時候,可能是因為餓了、尿了,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快速辨別孩子們的需求,及時滿足他們,然後再鼓勵其繼續睡覺。
這個過程儘量安靜,然後也不要開燈,可以使用燈光柔和一些的小夜燈,保證安靜且快速的滿足他們的需求,否則就讓安慰變成刺激,寶寶更不好入睡。
同時,可以適當的使用抱睡、奶睡和安撫奶嘴幫助寶寶更好的入眠,然後在其睡著之後家長們就可以留著他們自己去睡。雖然這三種方式不能經常使用,但是適當用一用能夠讓家長們省很多心。因為寶寶們被抱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安全感,這樣睡眠狀態比較安穩。
奶睡的話多用於孩子半夜驚醒的情況,如果寶寶夜裡哭鬧不止,媽媽們不妨試著讓他們喝奶,可以幫助寶寶快速安靜,同時保障母親的睡眠。但是奶睡的壞處就是齲齒,所有各位寶爸寶媽們要把握好使用頻次。
最後安撫奶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滿足孩子吸吮的安全感,又能有效避免齲齒。但它同樣容易上癮,等寶寶入睡之後,家長們要記得及時拿下奶嘴,每次使用安撫奶嘴的時間也不宜太長。
03、哄睡的幾個誤區
任何安撫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家長們一定要多看分析方法多實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幾條。除了以上的哄睡絕招之外,新手爸媽也經常會在哄孩子的過程中進入一些誤區。
首先,襁褓不宜裹得太緊。
襁褓對寶寶來說就是溫柔的懷抱,給他安全感和舒適感,同時它也是模擬子宮環境的一個方式,對小月齡的寶寶來說,襁褓確實能夠讓寶寶更加平靜。但是處於習俗和環境等因素,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寶寶裹很緊的襁褓,這樣非常容易擠壓到孩子的四肢,不僅影響睡眠,還可能導致殘疾。
印第安人之所以容易髖關節發育不良,就是因為他們經常把嬰兒的腿捆的過緊。家長們可以選擇寬鬆版型的睡袋,響應科學裹襁褓的號召,以便於寶寶下肢自由活動。
其次,不提倡搖睡和俯睡。
對於新生兒來說,大腦非常脆弱,如果被使勁搖晃就很容易受傷,所以寶寶哭鬧兇的時候千萬不能持續搖晃,雖然有時候看著寶寶安靜了,其實是暈過去了,而且搖晃容易造成腦內的血管破掉,造成孩子腦震蕩。
關於睡姿的問題,專家建議我們仰睡,它是最安全的姿勢。根據美國的數據統計,推行仰睡之後,嬰兒猝死率從每年5000降到3000以下。
俯睡最危險了,因為小孩不會翻身,趴著睡很容易造成呼吸不暢,而且容易壓到消化系統,胃裡的東西反流進呼吸道就更容易造成窒息致死。所以俯睡是非常危險了,各位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仰著睡的習慣。
最後,陪睡也要避免。
儘量讓寶寶養成獨自入睡的習慣,大人和小孩一塊睡覺第一容易壓到孩子,根據美國的調查數據,嬰兒獨自睡覺之後能夠降低60%的突然死亡情況。
第二長時間的陪睡會令寶寶越來越依戀母親,甚至發展成"戀母"心理,父母們儘量把寶寶哄睡了就讓他們自己睡。
奶爸有話講:
睡眠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們一定要好好照顧他們的睡眠,記得避開誤區,遵循科學的哄睡方式。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好的成長,而且家長們一定要多多學習育兒知識,摸索出最適合自家孩子的一套育兒方法。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