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寶寶之後每次遇到同事朋友,第一句話總會問:「你家寶寶好不好帶啊?鬧不鬧啊?」,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我簡直不知道如何回答呀!什麼是鬧?什麼是不鬧?每個寶寶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吧,哭是寶寶唯一的表達方式,而辨別寶寶哭聲中的需求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能,沒有不好帶的寶寶,只有不會帶的寶媽啊!今天就來聊聊寶寶哭鬧元兇之一——脹氣!
脹氣的表現
很多寶媽初為人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脹氣,寶寶哭了第一反應就是餵奶,寶寶吃奶的時候老是拉扯乳頭,身子還老往上拱,餵個奶和打架一樣,吃了一下下就不吃了,過不了多久又開始「哼哼唧唧」,各種扭動不安,有時候打個屁憋得小臉通紅還雙腳亂蹬的痛苦樣子,抱著就睡落床就醒,醒了又開始鬧,怎麼哄也哄不好,於是又開始餵奶,這聽起來像個沒完沒了的重播片段,如果你家寶寶也有這樣的情況,那麼注意了,你家寶寶脹氣了!
脹氣的原因
a生理原因。脹氣其實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了,雖然寶寶確實很難受,但要放心的是這並不是一種疾病。每個寶寶都有脹氣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我家寶寶就是屬於脹氣嚴重的那一種,月子裡簡直就是惡魔在人間,一家人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了。因為新生兒腹壁的肌肉還沒有發育成熟,同時還要容納相對大的內臟器官,腹肌不夠壓迫腸子把氣體排出,所以新生兒的肚子看上去都是圓鼓鼓的,偶爾隔著手掌輕敲肚皮還能聽到「咚咚」的悶聲音。
b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寶媽如果吃了糖分過高的食物也會加重寶寶腸脹氣,如豆類、玉米、紅薯以及辛辣的食物。我們都知道前奶(每次吸奶的前幾口母乳)水分含量高,後奶脂肪含量高,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前奶富含乳糖,乳糖在腸道內過度發酵也會出現腸脹氣,所以餵奶的寶媽儘量一次餵一側乳房。
c奶粉餵養。買奶瓶的時候我們都會注重奶瓶子是否防脹氣,市面上大多奶瓶都是防脹氣的,但是為奶粉的過程中仍然會沒法避免有空氣吸進去,這裡需要注意兩點,第一,衝兌奶粉時,切勿用力搖晃奶瓶,這回讓奶瓶中產生大量氣泡,正確的做法是先放好水,加入奶粉後輕輕的放在雙手之前來回搓轉;第二,奶水充滿要奶嘴瓶,不要有斜面,特別是奶快吃完的時候注意不要吸進空氣。
如何緩解脹氣
a藉助外力。有脹氣寶寶的寶媽都有一種體會,寶寶哄睡好難,抱在手裡睡不醒,沾床就炸,了解寶寶的感受之後我們就不會抱怨了,蜷縮在大人懷裡寶寶腹部會有一個自然擠壓,一旦平躺的姿勢腸道裡的氣體又開始上下亂竄了,寶寶不知道如何才能舒服,所以即使在睡著的時候也會各種扭動,一天可以給寶寶做3次被動操,時間不宜過長,寶寶腸道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b避免過度餵養。新生兒寶寶往往分不清肚子痛還是餓,所以每次表現出要吃奶的樣子,而每次吃了幾口又不吃了,頻繁餵奶不止加重了腸胃的負擔,還會讓寶寶吸進更多的空氣,結果脹氣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了。這種情況可以藉助安撫奶嘴,千萬不要用乳頭安撫寶寶,抱起來哄哄,放點白噪音(類似水聲,模仿子宮血流聲音)或者輕音樂。
c母乳渡給寶寶。像我家寶寶屬於脹氣很嚴重的那種,即使每天做被動操能排出一連串的屁,但到了晚上肚子還是會變得硬硬的,月子裡幾乎每晚都吵得睡不好。問了很多醫生和月嫂,像這種情況可以給寶寶吃點漢森四磨湯或者金桔子泡水,一次吃3毫升,但是我個人認為從母乳裡過渡給寶寶的方式是最安全的,雖然沒有直接餵的效果好,就這樣我一直堅持喝金桔水和四磨湯,寶寶的脹氣明顯得到了緩解,前兩個月是寶寶腸脹氣最嚴重的時期,往後隨著寶寶腸道發育脹氣也會自然好轉一些。
所有方法都試了為什麼寶寶還是脹氣?
是的,即使所有措施都做了,該注意的也避免的,寶寶的腸脹氣還是不能根治,因為這並不是疾病,寶寶的腸道幾乎是很難有休息的時間,寶寶隔兩個小時就要吃奶一次,餓了馬上就要吃,所以會不停的產生氣體,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緩解寶寶的腸脹氣,脹氣嚴重的寶寶會讓寶媽壓力很大,感覺無論做什麼寶寶都很難受,放寬心吧,正常的新生兒平均一天會哭3小時,當腸脹氣比較嚴重的時候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能停止寶寶的痛苦,就當做一種磨練吧。
溫馨小貼士:夏天到了,餵奶的寶媽要少吃西瓜和冰淇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