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2 年吞併 20 家三甲:「全球最大醫學院」的野心和實力相符嗎?

2021-02-07 丁香園

本文作者:Tsunami

在 2018 中國醫院創新發展峰會上,王辰院士直言不諱:「身邊的人都在說全球最大醫學院招生三萬的新聞,如果醫學院校大規模地擴大招生人數,教學質量就會下降。」


但一年後,王辰院士口中的「全球最大醫學院」還是在山東泰安如期揭牌成立,從原泰山醫學院改名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據學校官網上顯示,在校學生已達 2.4 萬,離三萬之巨也已為期不遠。上海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院士擔任首任校長。


從「不知名」的醫學院一路晉級變為坐擁 5 位院士,附屬  20 家三甲醫院的龐然大物,泰山醫學院僅用了短短三年時間。


堪稱近年來醫學界的「天命之子」。



並不出名的齊魯小宗


泰山醫學院,校如其名,坐落在東嶽泰山腳下。


在國內諸多醫學院校中泰醫其實並不出名,根據「中國教育在線」數據顯示,近年來該校在全國多個省份招生都是第二批錄取,換言之,是一所二本醫科院校。


2017 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中國大學臨床醫學學科排名裡,山東地區除穩坐第一第二的山大、青大外,泰山醫學院的排名也尚在濰坊醫學院之後。


雖然看上去不顯山不露水,這所安坐於岱宗旁的醫學院其實大有來頭。


1970 年,在「面向農村、面向工礦、面向工農」「實行開門辦學」原則指導下,由原齊魯大學醫學院組建而成的山東醫學院搬遷至泰安進行辦學。四年後,山東醫學院把主要力量撤回濟南時,抽出約三分之一的教職工留在當地,籌建了山東醫學院泰安分院。


1981 年經國務院批准,山東醫學院泰安分院更名為泰山醫學院。而回到了濟南的大部隊則升格為山東醫科大學,在世紀初的那場合併大潮中與山東大學聯姻,成為現在的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


依照幾千年前在這片孔孟之鄉誦讀的《禮記》說法:「嫡長子一係為大宗,其餘子孫為小宗。」


由山東醫科大學分出的一部分而成立的泰山醫學院是名副其實的「齊魯小宗」。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大 IP 出身的泰醫自然不甘心安於現狀。在開闢了 3000 畝新校區後,泰醫於 2011 年制定的「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在「十三五」末升格為醫科大學。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單靠自身建設去滿足教育部對高校更名的要求,其難度堪比鯉魚躍龍門。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一股從濟南吹來的風,直接把「龍門」送到了泰醫的面前。



風起濟南:兩個不如意的醫學婚姻


2017 年,一名出身齊魯的山東省政協委員提交了一份提案,驚動全省。


他提議「將齊魯醫學院從山東大學中獨立出去,重新恢復山東醫科大學」


按照他的說法,近二十年來齊魯醫學院在綜合性大學裡的發展情況與醫科大學時期相比,教學、臨床、科研等各個方面都不如人意,成果乏善可陳。


圖源:人民政協網截圖


儘管這項提案迅速石沉大海,沒了聲息。但多多少少說明了「齊魯大宗」和山東大學的這段婚姻,也許和當時一同嫁人的姐妹們(華西、湘雅、協和等)一樣,並不算甜蜜。


任何政治上的聲音都不可能是無的放矢。在這項齊魯獨立提案橫空出世的前一年,山東省醫學界就已經變得風雲詭譎。


2016 年,山東省宣布將在濟南打造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發展千億級別的醫療產業。與此同時,該省一項高校改革意見中提到,「十三五」期間,會重點扶持 6 所左右的省屬高校和 20 個優勢學科,而醫學學科將成為此次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究竟有多重?科研水平極強、坐擁兩位院士的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和臨床水平極強的省立醫院都將參與資源整合。


兩枚重磅炸彈霎時間激起了山東醫療界的驚濤駭浪。人們紛紛猜測這顆「十全大補丸」會被哪所院校吞入腹中。


首先被排除的是濟南大學。儘管多年來,濟南大學一直都與山東醫學科學院聯合辦學,培養碩士博士。


但令人惋惜的是,這一樁婚姻也不甚甜蜜,甚至可以堪稱失敗:在2014 年的學科評估中,濟南大學的臨床醫學碩士學位被教育部「拉黑」,失去招生資格。


圖源:教育部文件截圖


而為什麼不強強聯合,選擇「老大哥」齊魯醫學院?時任泰山醫學院副院長王鵬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山大本身是部屬院校,行政管理和資源整合上會有一些機制問題,而我們是省屬院校,在資源調配上,省裡有自主選擇權。」


既然省城裡沒有合適的,離濟南很近的齊魯小宗自然進入高層視野。就這樣,一股從濟南醞釀的風吹到了泰山山下。


一邊有意大刀闊斧,一邊有心化蛟為龍。雙方一拍即合,2017 年 3 月 2 日,官方發布《山東省教育廳 2017 年工作要點》中明確寫著:做好泰山醫學院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的整合工作。


合併來的如此順理成章。



改名風波:齊魯嫡庶之爭


按照一般規律講,醫學院升格為大學,大多不會改變原名。而山東省教育廳、醫科院、省立醫院和泰山醫學院各方代表曾開會商討,如果改為泰山醫科大學,校名所體現的地域性會給人「這所高校仍在泰安」的印象,不符合合併初衷。


新學校自然要有新氣象。能夠覆蓋更大的區域,這也是新名字的野望。


經過反覆醞釀,2017 年 6 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擬定了一個極其響亮的名字——


齊魯醫科大學。


能在官方背書下繼承齊魯的牌子,對這所新學校來說意義非凡。省裡公告剛發出來,泰山醫學院就已經把「齊魯醫科大學(籌)153 年發展歷程」的宣傳海報掛在牆上。


圖源:官網截圖


這一舉動,直接激怒了原齊魯大學醫學院和山東大學醫學院的校友們。


這些最低年齡也有 80 多歲的老校友你一言、我一語,最後召集了 27 名原齊魯大學校友籤名表態,實名反對這所新組建的醫科大學更名為「齊魯醫科大學」。


籤名單上的血液病專家張茂宏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齊魯醫科』或者說『齊魯醫學』的品牌應當屬於齊魯大學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前身。」


籤字表(圖源:wikipedia)


老校友們群情激憤,而繼承了齊魯嫡系的山東大學對此番「齊魯之爭」卻態度曖昧:


一方面,當所有人都以為山大會如當年川大反對瀘醫改名故事,直接向教育部發函表明立場。但山大並沒有進行相關動作,還出了一封嚴正聲明,表示學校從未發出相關反對請示。


圖源:山東大學微博截圖


另一方面,他們隨即展開了強化「齊魯醫學」品牌的雷霆行動。


2017 年 9 月 19 日,山東大學慶祝齊魯醫學 100 周年時公開宣布,山東大學醫學部改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第二醫院;山東大學口腔醫院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口腔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生殖醫院。


最後,這場改名風波以教育部的發文告終。2018 年教育部公示的擬批准高校名單裡,原來申報的齊魯醫科大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名字「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但不管名字叫什麼,這都意味著,一艘嶄新的醫學航母即將正式起航。



山東第一醫科,能否真的第一?


2019 年,傾盡全省之力打造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橫空出世,宛如神功大成的絕世高手破關而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財政撥款上,山一醫與前身泰醫相比堪稱爆炸式增長。據泰山醫學院 2018 年財務決算,其財政撥款收入約 6 億。但 2019 年山東第一大學財務決算中顯示,其獲得的財政撥款高達約 13.2 億,和前一年相比翻了足足一倍。比同年青島大學的撥款還高出近 3 億多。


圖源:2019 年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部門決算


一所好的醫科大學,必然不能缺少好的附屬醫院。在這一方面,財大氣粗的山一醫也踏上了開掛之路。短短不到一年,就擁有直屬附屬醫院 13 家,非隸屬附屬醫院 23 家,其中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12 家、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8 家。其擴張速度堪比跑馬圈地。


甚至新晉大學普遍面臨缺少博士點的短板,也被輕鬆的補上:


今年 4 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屬於濟南大學的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中西醫結合等 2 級學科碩士授予權悉數轉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圖源:新華網截圖


諸多猛藥下肚,這所名為「第一」的醫學新貴,真的能在山東省位居第一嘛?


至少從目前看這似乎很難定論。


儘管兩年來其招生位次已今非昔比,但要滿足 3 萬人的招生規模,怎麼保證教學質量?怎麼培育學科?對一所新學校來說都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在山東省內,池塘裡突然溜進一條肥碩的鯰魚,醫學院校在資源上的爭奪也才剛剛開始。


以山大為例,在資源整合中,山東大學附屬千佛山醫院就被劃給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做第一附屬,濟南當地的幾所教學醫院也變成了友校的附屬醫院。


那段時間裡,齊魯醫學院院長在兩天之內,於青島和濟南兩地接連出席了六家附屬醫院的揭牌儀式。到了今年一月,山東大學也與濟南正式籤約,決定合力打造濟南國際醫學中心。


曾經和泰醫同等水平的幾所醫學院校,也開始加快升格醫科大學的步伐。


就在幾天前,有新聞稱濰坊醫學院獲當地政府投資 2 個億,為改名大學做全力衝刺。濱州醫學院也在煙臺市政府的支持下申請升格,而他們申請的名字則是山東第二醫科大學


圖源:政府網站截圖


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來說,想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或許還有很多路要走。


但不可否認的是,泰山醫學院在短短三年之內完成了堪稱「開掛」般的脫胎換骨,在整個醫學界,不說後無來者,起碼也算的上前無古人了。(監製:gyouza)


題圖來源:Wikipedia

後臺回復「投稿」即可查看投稿規則


或點擊菜單欄「投稿」查看投稿規則




相關焦點

  • 「配角」張一鳴、巨頭「賣菜」夢碎和「盲潮」瑪特|極客一周
    在「吸金」方面,《原神》更是令人吃驚,遊戲在 9 月 28 日上架後,全球收入首月就達到了 2.45 億美元。10 月,《原神》在全球收入超過騰訊的《王者榮耀》。過去兩個月,拜《原神》所賜,遊戲製作公司米哈遊移動端日均收入超過 600 萬美元,一天的營收就超過了絕大部分 A 股上市公司。
  • 印度暴露擴張野心!揚言吞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俄:忘了核武器?
    但一直都以強國自居的印度怎麼甘心被一國「束縛手腳」呢,其擴張野心仍然非常明顯,妄圖一統整個南亞地區,成為真正的一大強國。印度政客揚言:吞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據報導,印度一名官員曾呼籲,要吞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然後組成一個「完整的次大陸國家」。
  • 我國最有野心的醫科大學,剛成立時遭到反對,如今提出向協和看齊
    說起醫科大學還是很受考生報考歡迎的,有一些在高校合併中被合併的醫科大學其實實力也非常強,比如合併到四川大學的華西醫科大學,現在的醫學院中我們都知道北京協和醫學院是非常強的,還有就是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這些獨立院校。
  • 來自媽媽的提問: 「家有一女,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想就職德勤,有前途嗎?」
    畢業之後,想去德勤上班,這個工作有前途嗎?」對於很多學諮詢或會計的大學生來說,或多或少都對德勤這家公司有所了解。四大,成為他們對其最為常見的稱呼。但我相信,很多父母是了解不多,甚至是完全沒聽過的。不然,也不會有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提問。今天,就這位媽媽的問題,想從幾個方面講講「德勤」。
  • 住院醫師年薪 20 萬起丨本周精選 5 家醫院
    老牌公立三甲,「登峰計劃」單位深圳市人民醫院始建於 1946 年,是一所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開放床位 2,500 張,2017 年出院人數達 10.1 萬人次,門診總量 325 萬人次。另有規劃床位 1,200 張的內科大樓即將啟用。
  • 全國竟然有兩所同濟醫學院,學科實力有差距,報考需謹慎!
    ,在全國境內正宗的協和醫院只有三家,分別是北京協和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福州協和醫院,而正宗的同濟醫院僅有武漢同濟醫院一家,但是由於上海同濟大學與武漢同濟醫院之間的歷史淵源,以及長達近十年的品牌官司,「同濟」之爭並被載入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中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50件典型案例」,似乎目前上海同濟醫院也已經受到認可和肯定,這也讓目前國內存在兩所同濟醫學院,在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上海同濟大學的同濟醫學院
  • 荊楚理工學院醫學院 2020 屆「美維班」開班,與美維口腔醫療攜手...
    2020 年 12 月 23 日上午,上海美維口腔醫療集團與荊楚理工學院校企合作第二屆「美維班」開班儀式在醫學院 C3 教學研討室隆重舉行。
  • 「新鮮出爐」2020年世界最受推崇的50大葡萄酒品牌
    為今年的評選,他們集結了來自全球 48 個國家的葡萄酒專業人士,包括酒商、葡萄酒大師、記者和葡萄酒教育者等,聯合葡萄酒研究機構「酒智」(Wine Intelligence)的市場調研專家,最終從全世界各個產區的 10 萬多家酒莊中選出50個世界最受歡迎的葡萄酒品牌,其中不僅囊括了價格昂貴的高端品牌,也有眾多大眾型品牌。
  • 各國工業自動化實力幾何?全球Top20PLC製造商,日本佔半壁江山
    日本企業上榜數量最多,共有9家,幾乎佔了榜單的半壁江山,都是大型企業,既包括三菱電機、歐姆龍、日立工業設備系統等專門從事工業自動化公司,也包括松下、東芝等電器和半導體領域的巨頭。足可見日本的工業實力。數量第二的是德國企業,共5家,除著名的工程公司西門子外,還有一些小型的創業公司。
  • 成立23年的比亞迪組織架構大重組,它將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現在這家成立 23 年的公司又要進行一次大變革。在比亞迪 23 周年慶典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將在內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組織結構改革。根據王傳福的規劃,比亞迪將按照業務劃分,打造「事業群+事業部」的組織架構,以發揮各團隊專業優勢。王傳福認為這有利於「找到新的贏利點,培育新的增長點」,並提升「比亞迪的組織運作效率和市場反應效率。」
  • 印度最大的零售連鎖店「Reliance Retail」獲 10.2 億美元融資...
    「Reliance Retail」官網 據外媒報導,近日,印度最大的零售連鎖店「Reliance Retail」獲得了 10.2 億美元融資。對「Reliance Retail」的投資,將使 Silver Lake 擁有了其 1.75% 的股權。此外,「Reliance Retail」的母公司 Reliance Industries 在一份聲明中表明,這筆交易使該公司的估值達到了 570 億美元。 2006 年,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的「Reliance Retail」,由 Mukesh Ambani 成立。
  • 饒毅鼓勵協和做中國第二的醫學院,那排名第一的是哪家?
    文中提到「我們從現在到 2049 年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醫科大學的過程中,鼓勵王辰校友和繼任者再接再厲,在同一時期不斷努力建成中國第二的醫學院」。「雙一流」建設學科自從「985」、「211」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開始成為各個高校的工作重點。
  • 華西老校長呼籲和川大分家:為什麼醫學院們總想獨立?
    在討論這個「破鏡」的故事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段聯姻的往昔。華西醫學在 110 年的歷史中主要經歷 4 個時期:華西協合大學、華西大學、四川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後,四川大學的科研總經費在短短 10 年內狂漲 7 倍,從 1.7 億元暴增到 12.1 億元,院士從 4 人增加到 13 人,國家重點學科從 6個 增加到 46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從 2 個增加到 10 個。華西醫學也完成一系列突破性發展。
  • nokelock首推「1+2」戰略 引領智能鎖進入商用新時代
    砍柴網訊5 月 15 日,全球領先的物聯鎖企業 nokelock 成立以來的首次產品發布會,在北京金隅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辦。在發布會當天,nokelock 提出了首個「1+2」戰略,即一款自研核心晶片 n1,兩款革命性新品——nokelock X1 自發電鎖和 nokelock X2 無源鎖。
  • 中國最好的20所醫學院,分為4個檔次,考上前兩檔輕鬆進三甲醫院!
    今天,胡侃教育就來帶大家看一下中國最好的20所醫學院,它們可分為4個檔次,考上前兩檔前途無量,只要在學校表現優異,可輕鬆進入三甲醫院! 如果說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仍不能代表各大醫學院全部實力的話,錄取分數線絕對是最公正的參照指標之一。以最近的2019年高考為例,北大醫學院、上交醫學院、復旦醫學院以671分的理科投檔線並列全國「高校」第5,僅次於清華大學及它們的本校,將南京大學、中國科大等「C9高校」甩在身後。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從全球範圍來看,2010-2017年,消費級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逐年擴張,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2.79%。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仍繼續保持增長,保守估計市場規模在117億美元左右。預計2019年消費者規模達到350萬以上,2022年消費者規模超過5500萬,即全部的核心潛在消費者和約90%的中圈潛在消費者將轉化為實際消費者。圖片來源:楊洋拍攝成立於2015年的「23魔方」雖然到今天也就不過短短4年時間,但絕對算的上是國內消費級基因測序領域的一名老兵。
  • 創投日報|「SmartX」完成2億元B+輪和C輪融資,「博邁醫療」獲數...
    36氪獲悉,中國超融合廠商「SmartX」已相繼完成B+輪和C輪融資,兩輪融資規模達到2億元人民幣,其中B+輪融資由祥峰投資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加碼;C輪融資由天創資本和華業天成資本領投,老股東方廣資本繼續增投,並由義柏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 上海時代天使牽出牙齒隱形正畸「暗鏈」
    在北京擁有近 20 家店的北京維爾口腔醫院、13 家店的拜博口腔、街邊口腔診所,甚至是公立三甲醫院用的牙齒隱形矯正材料均為上海時代天使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時代天使」)提供。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上海時代天使在北京正畸市場的覆蓋率超過了 90%。在近乎被壟斷的市場中,口腔醫院給正畸患者的費用五花八門。經過多方調查了解,民營口腔醫院擁有自由的定價空間。
  • 中國最好的20所醫學院,分為4個檔次,考上前兩檔輕鬆進三甲醫院
    今天,胡侃教育就來帶大家看一下中國最好的20所醫學院,它們可分為4個檔次,考上前兩檔前途無量,只要在學校表現優異,可輕鬆進入三甲醫院!如果說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仍不能代表各大醫學院全部實力的話,錄取分數線絕對是最公正的參照指標之一。以最近的2019年高考為例,北大醫學院、上交醫學院、復旦醫學院以671分的理科投檔線並列全國「高校」第5,僅次於清華大學及它們的本校,將南京大學、中國科大等「C9高校」甩在身後。
  • 渾水摸「YY」、「俠盜」蘋果和辛巴的「麥乳精」|極客一周
    同時,在硬體之外,和 Epic 公司打了兩個月嘴架之後,蘋果公司在本周宣布計劃將於 2021 年把 App Store 的佣金從每年 30% 降至 15%,不過僅限於年度 100 萬美元佣金以下的中小型開發者和企業。作為全球最賺錢的生態系統,蘋果「宇宙」有超過 2800 萬開發者在其中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