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乘帶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功登上月球,在晚上10點,尼爾·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荒蕪月球的地表。從此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腳印,但是他們都是穿著重量保護級的航天服進入月球,如果有人挑戰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會怎樣?網友:不要命了!
太空在人類還沒有開始探索的時候就是充滿危險的遙遠之地,但是當人類不斷攻克艱難險阻進入太空之後,才發現人們嚮往的太空有無盡的黑暗,也有刺眼的光芒,但是更多的是害怕,因為太空中存在太多的危險,不管是引力、磁場、飛行的各種物質、高溫還是零氧氣等等都是對人類存在威脅,甚至是致命的威脅!
太空人進入太空除了需要乘坐火箭之外,還需要穿航天服。航天服是用來保障太空人生命活動安全以及工作能力的密閉裝備,可以用來防護太空中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以及微流星等環境對人體的威脅。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並使用航天服的國家當然是美國,他是一位冒險家——威利.波斯特。近代航天服是在1961年於美國問世,5月便在美國水星計劃亞軌道試飛行成功。當時所穿的航天服是由高性能戰鬥機飛行員穿的MK-4型壓力服所改造而成,但是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當內壓提高時,航天員活動身體是難上加難。
60年代中期,第二代航天服問世,為了更好地解決內壓升高時,難以活動這一問題,研究人員便在壓力囊外蒙上一層用特氟綸混紡材料織成的網,即便是航天服整體十分膨脹也不妨礙活動。當阿波羅計劃率先實施的時候,研究人員為了更加安全地保護太空人,便研究出了第三代航天服。考慮到在月球表面行走並且還要彎腰撿拾各種標本,以及防止太陽輻射的危害,還有避免被天外飛石「小隕石」砸傷,便在關節周圍打造出容易伸縮自如的褶皺,運動性能大大增加。除此之外還要穿上特質的「內衣」,然後的航天服有絕熱層、壓力層、限制層好幾重的層疊,最外面便是最終的保護層,外加強化樹脂製作成的盔帽。但這並不代表航天服就此止步,隨後還有第四代以及新一代的太空衣問世,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作業」。
航天服是去到外太空的重中之重,那如果站在月球表面上不穿航天服會怎樣?其實可想而知:受傷會很嚴重!估計重者會導致死亡。因為人體血液內含有氮氣,在真空環境中會變成氣體,從而導致人體十分膨脹,如果不穿戴帶有壓氣密的航天服,最終會因為體內外的壓差相差懸殊而引發致命危險;因為通過月球表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有眾多的隕石坑,這也就說明月球經常被隕石所撞擊,而在不穿航天服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被突然襲來的小隕石所砸傷;並且太空中太陽輻射十分強大,沒有航天服的保護就是身體完全暴露給太陽,這種輻射並不是小小身體可以承受住的;太空是沒有氧氣的,所以脫離了航天服也就失去了供氧,在真空的環境中存活不了多久。
所以網友的觀點很正確,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的話基本上就和死亡拉近了距離,不過現如今科技發展十分迅速,而且馬斯克預計在2050年在火星建成火星殖民城市,相信在未來的世界中人們可以不穿航天服在太空中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