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公布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足協再次上榜!(附電子版)

2021-02-15 中學生讀寫

12月25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這是語文界每年一度的盛事。一直以來,《咬文嚼字》編輯部遵循典型性、新聞性、廣泛性這三個標準進行年度評選,以這種方式,吸引社會對母語的廣泛關注,激發人們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喚醒人們對母語的敬畏意識。

今年的十大差錯,排榜首的,是足協……


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


足協不夠「差強人意

2019年11月,中國男足在世界盃預選賽中負於敘利亞隊。賽後,中國足協通過微博為中國男足的糟糕表現向球迷致歉:「中國男足表現差強人意,令廣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國足協對此深表歉意!」

這句話中,足協誤將「差強人意」當作「讓人不滿意」用了。差(chā)是「略微、基本上」的意思,「差強人意」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足協卻把「差強人意」當成「讓人不滿意」的意思。

「差強人意」曾被評為最容易誤解意思的成語之一,弄錯的原因主要是對「差」這個字理解不準確。類似因為對一個字不理解造成錯誤的成語還有:

不刊之論  不足為訓  久假不歸

不孚眾望  不負眾望  罪不容誅

細大不捐  不忍卒讀  文不加點

不贊一詞  危言危行  屬試不爽

不以為然  不以為意  首當其衝

 

明星微博中的知識差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誤作孔子所說


幹支紀年中的用字錯誤

「己亥」誤為「已亥」


科技新聞中的詞形錯誤

「挖牆腳」誤為「挖牆角」

 

影視新聞中的用字錯誤

今年有幾部「主旋律」影片,但在報導中被誤為「主弦律」。

2019年國慶期間,《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等大片上映,這都是主旋律影片。在新聞報導中,「主旋律」卻被誤作「主弦律」。

 

經貿新聞中的不規範用字

「鯰魚」誤為「鯰魚」。

2019年11月,美國確認中國鯰魚監管體系與美國等效,中方表示歡迎。相關報導多將「鯰魚」誤為「鯰魚」。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鯰」為規範字,「鯰」未收入表中。「鯰魚」寫成「鯰魚」,就是不規範的寫法。

 

司法新聞中的詞語誤用

「不以為意」誤為「不以為然」。

2019年10月,大連一名10歲女孩慘遭殺害,兇手蔡某因不滿14周歲,依法不追究刑責。有媒體報導:蔡某行為素有不端,其父母雖有察覺卻「不以為然」,未加嚴管,最終導致惡性事件。

這句話中,「不以為然」改為「不以為意」。「不以為意」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以為然」指不認為他人是正確的,表示不同意。父母不重視孩子的不良行為,應用「不以為意」。

我們在前邊的「差強人意」中已經說了,出現這樣錯誤的原因是對「然」這個字的意思不理解。

 

環保新聞中的用字錯誤

「禁漁」誤為「禁魚」。

在新聞報導中,部分媒體把「禁止捕魚」說成「禁魚」,混淆了「魚」和「漁」的區別。「魚」是名詞,即魚類;「漁」是動詞,即捕魚。「禁漁」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在一定時期或一定水域內禁止捕撈,不能寫成「禁魚」。

另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中恰好能說明「魚」與「漁」的區別。「授人以魚」只能滿足一時之需,吃完了這條魚,就再沒有東西了。而「授人以漁」是教人一門技術,這是人謀生的本錢。這就是「魚」和「漁」的區別。 


波音墜機事件中的用語錯誤

「令人堪憂」語義重複

2019年3月,衣索比亞一架波音737-8飛機發生墜機空難,舉世震驚。不少媒體報導:波音飛機的安全性「令人堪憂」。「令人堪憂」是病態結構。「堪」指值得;「堪憂」指值得擔憂,意即令人擔憂。因此,可以說「波音飛機的安全性堪憂」,也可以說「波音飛機的安全性令人擔憂」。但是,將「堪憂」與「令人擔憂」雜糅成「令人堪憂」,是錯誤的。

其實,這在高考和中考中,叫做成份贅餘,是常見的考點。容易發生贅餘的詞語並不是很多,我們曾經用一個故事包含了大多數贅餘詞語,讀讀下面這個故事,你就不會在這個考點上出錯了:

不久前,一些不法商人製造不合格的偽劣產品,價格與正規產品懸殊極大;另有一批特別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或紋身,或持刀,非法酒駕還與人互相廝打,把人打得渾身遍體鱗傷,人為地蓄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際間關係緊張,令人堪憂,甚至使百姓生靈塗炭,普通的芸芸眾生好像如芒在背。這些違法行為,都是近年來十分罕見的,隨著他們的惡行被見諸於報端,公安幹警開始全力偵破,有關領導也三令五申地強調及時破案,維護治安。上月,公安局的便衣偵查員與犯罪嫌疑人不期而遇地邂逅,經過搏鬥,將犯罪分子捉拿歸案。有大約10名左右的犯罪分子當場嚇尿,讓人貽笑大方。人民警察在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破案,可以堪稱是一場大勝仗,真是值得可歌可泣。社會治安迅速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少曾經受害的百姓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淚。這次快速破案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警察們的努力,同時,也和來自於人民群眾的支持分不開。這其中有甘甜,也有難言之隱的苦衷,這些都只有警察自己清楚。任務完美收官,戰士們凱旋歸來,記者們紛紛採訪。有位警官在採訪中表示:「勝利的捷報傳來,我們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夙願,沒有白白虛度時光,心裡由衷地感到高興,獨自孑然一身時,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來。作為一名警察,就要防止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確保治安一天天日臻完善。當然,我們既不能對自己妄自菲薄,也不能驕傲,聽信那些過分的溢美之詞。群眾的關懷後面,是無聲的潛臺詞,期待我們作出更多成績。祖國建設正方興未艾,穩定的社會環境更加彌足珍貴。」眾多的莘莘學子,是不是光顧看故事忘了記憶了?請再把故事讀一遍吧。

外交新聞中的詞語誤用

「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

對於美國無端挑釁的「霸凌主義」行為,我外交部發言人曾用「令人不齒」一詞予以抨擊。相關報導常將「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齒」本指牙齒,引申指並列;「不齒」指不與同列,表示鄙視。「不恥」指不以為有失體面,如「不恥下問」。對美國的挑釁行為表示鄙視,應用「令人不齒」。「令人不恥」是根本說不通的。

本文來自中國新聞網、咬文嚼字公眾號,侵刪。

【相關連結】

後臺另附有《咬文嚼字》公布的2015—2018四年的「十大語文差錯」word版,領取方式如下:

相關焦點

  • 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足協致歉聲明中誤用成語上榜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2月25日報導:剛剛,《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重大新聞、熱點事件報導中出現的差錯,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成為關注的焦點。足協致歉聲明、李小璐深夜髮長文回應等都有詞語或知識錯誤使用。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成孔子的話,「己亥」誤為「已亥」,「挖牆腳」誤為「挖牆角」,「主旋律」誤為「主弦律」,「鯰魚」誤為「鯰魚」,「不以為意」誤為「不以為然」等均上榜。  自2006年開始,《咬文嚼字》每年評選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2019年,已連續評選了14次。評選一直遵循典型性、新聞性、廣泛性三大標準。
  • 《咬文嚼字》公布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
    人民網上海12月25日電 (記者 曹玲娟)語言文字規範類刊物《咬文嚼字》雜誌社今天在滬發布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近幾十年來,語文差錯呈泛濫之勢。
  • 《咬文嚼字》公布2019年10大語文差錯
    12月25日,經過公開徵集、專家評選、媒體投票等程序,《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出了「2019十大語文差錯」,以下為具體內容:  三、幹支紀年中的用字錯誤:「己亥」誤為「已亥」  2019年是農曆己亥年,「己亥」在使用中常被誤為「已亥」。幹支是天幹和地支的合稱。天幹中有「己」沒有「已」,幹支紀年中只有「己亥」年而沒有「已亥」年。還有將「2019年己亥年」誤為「2019年乙亥年」的。幹支紀年中確實有「乙亥」年,但2019年不是。
  •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7/10) 2011年6月,中國礦業大學發生學生「鉈中毒」事件,某些電視主持人在播報有關新聞時,把「鉈中毒」讀成了「tuó中毒」。語言專家指出,「鉈」是一個冷僻字,也是多音字。讀tuó時,同秤砣的「砣」;讀tā時,則表示一種元素名稱。
  • 《咬文嚼字》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咬文嚼字》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時間:2018/12/27 8:50:4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張熠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
  • 《咬文嚼字》十大語文差錯發布,「差強人意」到底滿意不滿意?
    昨天,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發布,語文錯誤從明星微博到最新的足協聲明,以及新聞用詞,令人尷尬不已。《咬文嚼字》編輯部認為,讓人尷尬並不是評選的目的,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以這種方式,吸引社會的廣泛關注,最大程度地激發人們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喚醒人們對母語的敬畏意識。一、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以「差強人意」表示讓人不滿意。2019年11月,中國男足在世界盃預選賽中負於敘利亞隊。
  • 信陽人 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這些錯你犯過嗎?
    近日 《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記者發現 其中包括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
  • 咬文嚼字:2013年十大語文差錯
    上海《咬文嚼字》編輯部近日公布2013年十大語文差錯,指出胡蜂「蟄人」應為「蜇人」。  在浙江溫嶺醫生被患者持刀捅傷事件中,有報導標題為《溫嶺弒醫案,醫患調解機制為何「失靈」》,這裡的「弒」為誤用。「弒」是古語詞,指臣子殺死君主或子女殺死父母,醫生與患者之間不存在這種關係,不能用「弒」字。
  • 《咬文嚼字》發布2015年十大語文差錯
    原標題:《咬文嚼字》發布十大語文差錯   「罄竹難書」還是「磬竹難書」?「嚴懲不貸」還是「嚴懲不怠」?《咬文嚼字》編輯部昨天發布2015年十大語文差錯。   這十大語文差錯分別為「生理學或醫學獎」誤為「生理學和醫學獎」、「抗戰勝利紀念日」誤為「日本投降日」、「罄竹難書」誤為「磬竹難書」、「亞太經合組織成員」誤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嚴懲不貸」誤為「嚴懲不怠」、「勠力同心」誤為「戮力同心」、「身價」與「身家」混淆、「發角球」誤為「罰角球」、「症候群」誤為「綜合症」,以及電影《失孤》片名的錯誤表達。
  • 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包括司法新聞中的詞語誤用
    12月25日下午,《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其中包括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以及明星微博出現的知識差錯,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成孔子的話等。具體有以下十大差錯。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以「差強人意」表示讓人不滿意。
  • 咬文嚼字 2014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單獨二胎"上榜
    《咬文嚼字》雜誌社每年年底都要例行「咬」一下——發布十大語文差錯,今年評出的十大語文差錯8個來自於媒體報導。
  • 《咬文嚼字》:2009年「發病率」高的十大語文差錯
    《咬文嚼字》:2009年「發病率」高的十大語文差錯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2月25日16:06   《咬文嚼字》雜誌社昨天公布了2009年度「發病率」最高的十大語文差錯。
  •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語文差錯:怎麼那麼多「領銜主演」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語文差錯:怎麼那麼多「領銜主演」 《咬文嚼字》編輯部 2017-12-19 15:57
  • 2019十大語文差錯公布!足協「差強人意」力壓李小璐微博位列第一
    近日,《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出了「2019十大語文差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19年的語文生活中有哪些典型差錯,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用錯。
  • 公布語文差錯,規範文字表達助力文化傳承
    《咬文嚼字》編輯部日前公布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戴口罩」誤為「帶口罩」,「共渡難關」誤為「共度難關」,「杏林」誤為「杏壇」,「宵禁」誤為「霄禁」,「擠兌」誤為「擠對」,「副作用」誤為「負作用」,誤用「嘆為觀止」形容疫情失控,「科創板」誤為「科創版」,「螺螄粉」誤為「螺絲粉」等差錯「榜」
  • 《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語文差錯
    新華社上海12月21日電(記者 孫麗萍)著名語文期刊《咬文嚼字》21日揭曉2016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載(zǎi)人飛行」「一攬子貨幣」等入選。這一年國際國內風雲激蕩,不少語文差錯源自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大事。這十大語文差錯分別是:一、航天新聞報導中的讀音錯誤:「載人飛行」的「載」誤讀為zǎi。
  •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差錯 幾億人念錯甄嬛讀音
    自2006年以來,《咬文嚼字》編輯部都會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糾正國人在當年常犯的「語文差錯」,也從一個角度回顧當年的熱點事件。昨天,《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包含了常讀錯的字「酵」,也有媒體常會搞混的「酒駕」和「醉駕」,還有明星們經常犯的錯,比如大S誤用的「賤內」等。被幾億國人念錯的「甄嬛」的「嬛」字(應讀xuān),因其日常實用性不高最終躲過了「十大」榜單,《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鑑開玩笑說,「人家還要拍第二季,就不潑冷水了。」
  • 《咬文嚼字》公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詞:凡爾賽文學上榜
    《咬文嚼字》公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詞:凡爾賽文學上榜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4日 消息:繼前不久百度沸點2020年度流行語出爐之後
  • 《咬文嚼字》發布十大語文差錯 「新冠」怎麼讀
    」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5日對外發布了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其中多個差錯都與疫情相關。其中包括「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戴口罩」誤為「帶口罩」、「共渡難關」誤為「共度難關」、 「副作用」誤為「負作用」等差錯紛紛上榜。 「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新冠」幾乎每天都在各類媒體中出現,常有人將「冠」誤讀成guàn。「冠」是個多音字:讀guān,名詞,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東西;讀guàn,動詞,指戴帽子。
  •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語文差錯:「敬請期待」說法不對
    12月19日,《咬文嚼字》雜誌社公布了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這十大差錯都跟本年度各類文化、時政事件和日常生活有關,有一些是冷知識,比如老舍的舍到底念第幾聲,有一些是日常生活經常會誤用的詞,比如「敬請期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