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這是語文界每年一度的盛事。一直以來,《咬文嚼字》編輯部遵循典型性、新聞性、廣泛性這三個標準進行年度評選,以這種方式,吸引社會對母語的廣泛關注,激發人們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喚醒人們對母語的敬畏意識。
今年的十大差錯,排榜首的,是足協……
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
足協不夠「差強人意」
2019年11月,中國男足在世界盃預選賽中負於敘利亞隊。賽後,中國足協通過微博為中國男足的糟糕表現向球迷致歉:「中國男足表現差強人意,令廣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國足協對此深表歉意!」
這句話中,足協誤將「差強人意」當作「讓人不滿意」用了。差(chā)是「略微、基本上」的意思,「差強人意」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足協卻把「差強人意」當成「讓人不滿意」的意思。
「差強人意」曾被評為最容易誤解意思的成語之一,弄錯的原因主要是對「差」這個字理解不準確。類似因為對一個字不理解造成錯誤的成語還有:
不刊之論 不足為訓 久假不歸
不孚眾望 不負眾望 罪不容誅
細大不捐 不忍卒讀 文不加點
不贊一詞 危言危行 屬試不爽
不以為然 不以為意 首當其衝
明星微博中的知識差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誤作孔子所說
幹支紀年中的用字錯誤
「己亥」誤為「已亥」
科技新聞中的詞形錯誤
「挖牆腳」誤為「挖牆角」
影視新聞中的用字錯誤
今年有幾部「主旋律」影片,但在報導中被誤為「主弦律」。
2019年國慶期間,《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等大片上映,這都是主旋律影片。在新聞報導中,「主旋律」卻被誤作「主弦律」。
經貿新聞中的不規範用字
「鯰魚」誤為「鯰魚」。
2019年11月,美國確認中國鯰魚監管體系與美國等效,中方表示歡迎。相關報導多將「鯰魚」誤為「鯰魚」。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鯰」為規範字,「鯰」未收入表中。「鯰魚」寫成「鯰魚」,就是不規範的寫法。
司法新聞中的詞語誤用
「不以為意」誤為「不以為然」。
2019年10月,大連一名10歲女孩慘遭殺害,兇手蔡某因不滿14周歲,依法不追究刑責。有媒體報導:蔡某行為素有不端,其父母雖有察覺卻「不以為然」,未加嚴管,最終導致惡性事件。
這句話中,「不以為然」改為「不以為意」。「不以為意」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以為然」指不認為他人是正確的,表示不同意。父母不重視孩子的不良行為,應用「不以為意」。
我們在前邊的「差強人意」中已經說了,出現這樣錯誤的原因是對「然」這個字的意思不理解。
環保新聞中的用字錯誤
「禁漁」誤為「禁魚」。
在新聞報導中,部分媒體把「禁止捕魚」說成「禁魚」,混淆了「魚」和「漁」的區別。「魚」是名詞,即魚類;「漁」是動詞,即捕魚。「禁漁」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在一定時期或一定水域內禁止捕撈,不能寫成「禁魚」。
另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中恰好能說明「魚」與「漁」的區別。「授人以魚」只能滿足一時之需,吃完了這條魚,就再沒有東西了。而「授人以漁」是教人一門技術,這是人謀生的本錢。這就是「魚」和「漁」的區別。
波音墜機事件中的用語錯誤
「令人堪憂」語義重複
2019年3月,衣索比亞一架波音737-8飛機發生墜機空難,舉世震驚。不少媒體報導:波音飛機的安全性「令人堪憂」。「令人堪憂」是病態結構。「堪」指值得;「堪憂」指值得擔憂,意即令人擔憂。因此,可以說「波音飛機的安全性堪憂」,也可以說「波音飛機的安全性令人擔憂」。但是,將「堪憂」與「令人擔憂」雜糅成「令人堪憂」,是錯誤的。
其實,這在高考和中考中,叫做成份贅餘,是常見的考點。容易發生贅餘的詞語並不是很多,我們曾經用一個故事包含了大多數贅餘詞語,讀讀下面這個故事,你就不會在這個考點上出錯了:
不久前,一些不法商人製造不合格的偽劣產品,價格與正規產品懸殊極大;另有一批特別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或紋身,或持刀,非法酒駕還與人互相廝打,把人打得渾身遍體鱗傷,人為地蓄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際間關係緊張,令人堪憂,甚至使百姓生靈塗炭,普通的芸芸眾生好像如芒在背。這些違法行為,都是近年來十分罕見的,隨著他們的惡行被見諸於報端,公安幹警開始全力偵破,有關領導也三令五申地強調及時破案,維護治安。上月,公安局的便衣偵查員與犯罪嫌疑人不期而遇地邂逅,經過搏鬥,將犯罪分子捉拿歸案。有大約10名左右的犯罪分子當場嚇尿,讓人貽笑大方。人民警察在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破案,可以堪稱是一場大勝仗,真是值得可歌可泣。社會治安迅速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少曾經受害的百姓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淚。這次快速破案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警察們的努力,同時,也和來自於人民群眾的支持分不開。這其中有甘甜,也有難言之隱的苦衷,這些都只有警察自己清楚。任務完美收官,戰士們凱旋歸來,記者們紛紛採訪。有位警官在採訪中表示:「勝利的捷報傳來,我們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夙願,沒有白白虛度時光,心裡由衷地感到高興,獨自孑然一身時,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來。作為一名警察,就要防止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確保治安一天天日臻完善。當然,我們既不能對自己妄自菲薄,也不能驕傲,聽信那些過分的溢美之詞。群眾的關懷後面,是無聲的潛臺詞,期待我們作出更多成績。祖國建設正方興未艾,穩定的社會環境更加彌足珍貴。」眾多的莘莘學子,是不是光顧看故事忘了記憶了?請再把故事讀一遍吧。外交新聞中的詞語誤用
「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
對於美國無端挑釁的「霸凌主義」行為,我外交部發言人曾用「令人不齒」一詞予以抨擊。相關報導常將「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齒」本指牙齒,引申指並列;「不齒」指不與同列,表示鄙視。「不恥」指不以為有失體面,如「不恥下問」。對美國的挑釁行為表示鄙視,應用「令人不齒」。「令人不恥」是根本說不通的。
本文來自中國新聞網、咬文嚼字公眾號,侵刪。
【相關連結】
後臺另附有《咬文嚼字》公布的2015—2018四年的「十大語文差錯」word版,領取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