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那些對孩子足夠嚴格的老師,是對孩子負責任的好老師

2020-12-13 老邱細品

孩子在學校,遇到的不總是鮮花和掌聲,有時會暴露一些功課上的問題,有時會被同學的關係問題牽扯精力,有時也會因為觸犯學校的規範問題,受到老師的特別關照和十分嚴苛的對待。

家長一面希望孩子在學校可以順利一些,希望老師對孩子多加照顧,一面希望老師可以對孩子嚴厲起來,但家長也會心疼孩子,家長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

專家認為,那些始終與老師立場一致的家長,能跟老師一起擔負起教導責任的家長,是真正對孩子負責的好家長。

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老師,要感謝

不論孩子是在學業、人際關係還是生活習慣上出現了困難,如果老師不及時管教,或者家長對孩子過於放縱的話,那將來,孩子就會面臨沒人能管,沒人敢管的情況,一不小心孩子就會鑄成大錯。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上小學四年級的豆豆,成績一直保持得不錯,作業也完成得很及時認真,但最近的時間,豆豆總在交作業前的半小時,抄同學的作業搞突擊。老師發現後很失望,就嚴格地批評了豆豆,罰豆豆抄寫作業,直到豆豆可以約束自己的行為為止。有了老師的嚴格要求,豆豆保持住了好的成績,功課也沒落下。豆豆的父母,了解了老師為孩子付出的這些後,很是感激,覺得孩子的壞習慣能得到及時糾正,是孩子的福氣。

家長能考慮老師的立場,不偏袒孩子,不寵溺孩子,不縱容孩子的惡習,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任的行為。

家長打破了老師的權威感,孩子輟學回家

老師有著天然的威信感,而這種權威感是由老師的學生來樹立的。如果老師,有一定的威嚴,又對學生十分關愛,學生就會自願被老師帶領。有這樣一件事,是說學生小茉出現了逃課的行為,但面對老師的教導,小茉並不聽從,無奈之下,老師多次罰孩子的站,希望小茉可以長記性。父母心疼孩子,到學校找老師,不惜對老師大打出手。因為小茉家長的行為,就再沒有老師敢糾正小茉的錯誤了,最後,小茉初中沒有讀完,就輟學回家了。在這個故事裡 ,小茉出現了逃課這種嚴重違反校規的行為,如果不加以嚴格管控的話,學生完成學業,都成了大問題。如果當初,家長不去打破老師的師威,能讓小茉聽老師的話,改正自己錯誤的話,孩子很可能會走上正道。

老師帶領一整個班的學生,把他們凝聚在一起,因此老師有自帶的天然的威信感。家長反駁老師的教育方式,對抗良好的教育觀念,受不良影響最大的就是孩子。

正確看待老師的懲罰,做孩子和老師的和事佬

有了規範約束,人就不會犯錯,有了管教,人就可以讓人走上正路。在下面的這個事情中,學生珠珠因為違反了上課紀律,多次發出怪聲,影響到了其他同學聽課,最後,珠珠被心急的老師罰了站。珠珠的情況並沒有好轉,為了維護課堂秩序,老師一氣之下,扭了珠珠的耳朵。老師知道這件事後,既心疼孩子,又覺得孩子的行為實在不妥,就立馬跟學校和老師做了溝通,為孩子的行為向學校以及老師道歉。老師也認為是自己當時是太衝動了,才做出了扭孩子耳朵的行為。由於老師和家長,都是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來做這件事的,事情最後得以順利解決,孩子也知道錯了。

老師有獎有罰,是對孩子的重視,懲罰,代表孩子還有藥可救,說明老師還願意在孩子身上再試一下,讓孩子的行為合乎學校的規範。但珠珠老師的懲罰方式,是不可取的,違反了教師的職業道德,也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是學生和老師溝通的橋梁,對善待學生,又願意教導學生的老師,家長心懷感恩之情。正是老師的高度責任感,讓孩子的人生走上了正軌。

相關焦點

  • 新學期致家長:請善待每位對孩子嚴格的老師
    這就相當於如果老師放任孩子調皮搗蛋,不管不教,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難想像。 戴在老師身上的鐐銬,終究會鎖住孩子的前程。 所以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格的老師。老師越嚴格,為孩子著想的心就越真誠。
  • 對孩子負責任的家長,從不任性「甩鍋」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不負責任的父母出現在社會新聞上。他們不負責任的表現多種多樣,為推卸責任而「甩鍋」的對象也很多——大體分為以下三類:老師們經常能聽到的話就是:「老師,這孩子不聽我的,你對他嚴格一點。」
  • 父母溺愛孩子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不負責任的「愛」。所謂「慣子如殺子」,想要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性、健全的人格,是不能溺愛孩子的,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千萬不要成為孩子的第一任「奴才」。三字經講:苟不教,性乃遷,就是在講這個道理,我們應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而不是任由孩子「野性生長」。父母溺愛孩子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會使孩子能力低下,喪失自信,真愛孩子才是負責任的愛。
  • 教齡越長、資歷越深的老師,對孩子越嚴格|一生E本
    「老師對孩子太嚴格,會不會讓孩子不喜歡學習啊?」……孩子們,可能你們暫時不能接受老師的嚴厲,但多年以後,一定會感激那些年嚴格要求你的老師。走到一個孩子旁邊,他桌上空空,卻從書包裡抽出張家長寫的便條交給老師:老師,孩子的作業確實弄丟了,請不要責怪他。作業弄丟了,學習耽誤了,孩子心安理得享受父母的保護,還不讓責罰,這是什麼道理?家長不滿老師的嚴格,甚至認為老師不應該懲罰孩子。
  • 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麼跟老師溝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1 管好自家孩子,不給老師添麻煩 跟老師溝通的第一個層面:把自己的孩子管好,不給老師添麻煩。這也是跟老師溝通的最基本要求。
  • 把所有的鍋都甩給老師,這樣的家長最不負責任
    把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給老師,是家長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老師再好再負責任,他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家長們認為,今天的生活條件好了,用不著孩子參與家庭生活,他們只要學習好,不惹麻煩就足夠了,於是給孩子創造優良的學習生活條件,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願望,以期孩子能夠專心學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在家長的過分保護下長大的孩子,缺乏責任感、冷漠,在學習上表現為被動與厭倦。
  • 你遇到過哪些負責任的好老師?
    遇到一位好老師,對一個人的人生的影響實在太重要了,老師不僅是教學生學習,更是教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敏感的事看透不說透,也會給家長們作為參考,不指責孩子,真正的引導她獨立自強,培養自信心。說說你遇到過哪些負責任的好老師?
  • 劉璇:對孩子要求的嚴格,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
    媽媽對孩子有一些要求,說明媽媽對孩子足夠用心如果媽媽沒有做到對孩子負責,她很難做到對孩子足夠用心。所以很多時候,媽媽對孩子要求嚴格一些,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特別是孩子現在還小,自我意識能力還不夠強,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所以孩子有時很難在學習上有很強的意志力。如果父母對孩子要求不夠嚴格,孩子哭著不願意寫作業,父母就心軟不讓孩子再寫下去。
  • 如果父母不負責任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會對孩子今後造成什麼影響?
    父母對孩子不負責任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首先,孩子對整個世界觀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認識,若父母不負責任,孩子只能摸索的認識。其次,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孩子迷茫的時候,要幫助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父母不盡到責任,孩子就像大海中的小船,隨處飄蕩。我們做父母的既然給了他生命,請對他認真負責一些吧!畢竟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
  • 老師一天發三遍照片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表現,家長別再為難老師了
    這件事不小心讓院長知道了,他趕忙過來跟小麗說,你這可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萬一你正拍照片的時候孩子出現意外怎麼辦。一邊是院長的指責,一邊是家長的要求,小麗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其實小麗發照片的事情也能理解,畢竟孩子們都是第一次離開家,家長不放心也是正常的。但是發照片次數太頻繁對學生反而沒有什麼好處。
  • 父母對孩子要求的比較嚴格,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
    媽媽對孩子有一些要求,說明媽媽對孩子足夠用心如果媽媽沒有做到對孩子負責,她很難做到對孩子足夠用心。所以很多時候,媽媽對孩子要求嚴格一些,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特別是孩子現在還小,自我意識能力還不夠強,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所以孩子有時很難在學習上有很強的意志力。如果父母對孩子要求不夠嚴格,孩子哭著不願意寫作業,父母就心軟不讓孩子再寫下去。
  • 離婚對孩子的傷害,足夠你後悔一輩子
    導讀:離婚對孩子的傷害,足夠你後悔一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離婚對孩子的傷害,足夠你後悔一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離婚後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們。
  • 老師最喜歡的3種家長,你上榜了嗎?協同教育對孩子更好!
    ,打心底喜歡的一定是知情達理的家長,比如兩個孩子鬧矛盾了,老師做出了決斷,孩子卻認為老師偏袒讀書好的學生,而明事理的家長會在了解真正的情況,並且知曉是自家孩子犯錯時,反而會開解孩子:「兒子,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老師不會因為他讀書好就幫他,人品不好的孩子老師也是不喜歡的,所以,只要你知錯就改,老師也會發現你的好的!
  • 學生砸手機老師被停課.讓這個負責任的老師重回講臺吧!
    輿情壓力下,一名負責任的老師落到如此地步,令人心酸不已。曾經看過一個有關手機的小視頻,感慨良多。家長:玩手機影響學習。孩子:你讀書時有手機嗎?家長:沒有。孩子:那你考上清華北大了嗎?家長:沒有。孩子:那學習好不好和手機有關係嗎?
  • 這位老師的做法欠妥當,但他是負責任的老師
    對於老師以上行為,許多人紛紛力挺學生,認為老師掌摑學生,摔碎手機根本不是負責任的表現,而是在發洩情緒。我今天卻想支持老師,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師,我用教師的同理心反覆考量那位高中教師的做法,得出的結論是:他的做法欠妥當,但肯定不是在發洩情緒!相信每所學校制度裡都有這麼一條:嚴禁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 負責任的老師,都不佛系
    在我做了20多年的老師後,還是對初中教了我三年的英語老師耿耿於懷,路上碰面,我總是儘量避開或裝作目不斜視一副沒看到的樣子,從不主動給她打招呼。英語老師姓李,是當時我們學校校長的外甥女,我們是她教的第一屆學生。
  • 家長不該對老師說這5句話,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家長必讀)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錢志亮工作室( ID:qzlgzs)有一位初中老師曾對我說:「我最反感的就是家長對我說這句話,因為這樣的話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教育就變成了老師和學校的事情,甚至覺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旦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就認為是老師沒有教好,不負責。
  • 多和幼兒園老師說這2句話,老師照顧孩子更上心,對孩子有好處
    家長可以多和幼兒園老師說這2句話,老師照顧孩子更上心,對孩子有好處。第一句話:老師,我家孩子有哪裡做得不對,請您多費心指正,我也會全力配合人都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孩子更不例外,經常會做錯事情。那麼家長多和老師說這句話,可以讓老師覺得家長很虛心,那麼就會留下好印象。
  • 不負責任的爸爸,會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很難變優秀
    但是有一些父母在這方面做得並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孩子的爸爸,每天需要忙著賺錢養家,所以就忽略了自己對孩子的重要性,導致孩子感受不到父愛,甚至會通過一些話語對孩子造成了傷害。不負責任的爸爸,會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
  • 班主任檢查背誦詩詞的作業太嚴格被家長舉報,老師辭職,孰是孰非
    其實在小徐老師看來,這類家長無非是追求一種自己看起來滿意的教育方式,表面上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不受到傷害,實則長久來看卻逼得老師對這類家庭的孩子「敬而遠之」,形成一種家長所希望看到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教育局面,但是這種教育局面是以老師放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為代價的,實際上是一場虛偽的相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