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獎金!南大學霸,浙江大學29歲女博導入選阿里青橙獎

2020-09-12 TOP大學來了




學霸成就&學術經歷


學術成就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


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最年輕的入選者之一。她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


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包括NaturePhotonics,NatureElectronics, AdvancedMaterials等領域頂級期刊。作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總計發表論文7篇。


學術經歷:


· 2010-2014 南京大學 物理學院理學學士


· 2014-2018 英國劍橋大學 卡文迪許實驗室物理學博士

導師為卡文迪許物理學講席教授 Richard Friend 院士


· 2018-2019 英國劍橋大學 卡文迪許實驗室 博士後、副研究員


· 2019-今 浙江大學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9月9日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


從小沒上過培訓班,讀書從沒有苦惱過


喜歡畫畫、理工科成績特別好,體育也特別好。從小沒有上過補習班的趙保丹,一直是學霸,讀書從來沒有苦惱過。


小學時就是班裡的機靈鬼,數學特別好,做題特別快。到了初中,理工科是她的強項,男生們都鞭長莫及。

和身邊大部分同學靠題海戰術提高成績不同的是,趙保丹總結了一套自己非常高效的學習方法:把平時的錯題整理在一本錯題本裡,總結錯題原因,再對所有錯題做二次整理


「比如同一個原因錯的,歸為一類。有三種解法的題,這個解法有哪一些題,也重新整理。」趙保丹說,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她的解題思路變得非常清晰。


除了超級學霸,趙保丹的體育成績也一直很好,經常代表班裡參加學校裡的運動會。記得小學的時候,因為踢毽子特別厲害,幾乎沒有同學願意和她一起踢,經常下課時一個人踢完10分鐘……


大學畢業的時候,趙保丹獲得國內保研資格,幾乎所有大學都可以向她敞開大門。本來沒有出國打算的趙保丹這時候卻放棄了保研資格,「因為覺得不夠有挑戰性」。


「一開始並沒有想出國讀博,但很短的時間內做了這個決定。」


趙保丹說,很多人用褪一層皮來形容讀博生涯的艱辛,不過對她來說,最辛苦的是放棄國內保研資格、背水一戰準備去英國讀博的那幾個月,讀博反而是美好和開心的一件事。「那半年真的特別努力,幾乎頭髮沒有長長過。」


回顧自己的求學經歷,趙保丹認為自己天賦的成份。「最開始成績好的話,就會有信心,有了信心才會有有興趣,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在拿到青橙獎的100萬獎勵之後,錢會怎麼花?

青橙獎的獎金減輕了趙保丹在經濟上的負擔。「青橙獎對獎金的使用沒有任何限定,可以用於科研項目,也可以用於個人生活。對於我來說,這筆獎金讓我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不為了增加收入去做我不喜歡的研究。
科研路上,願你們無問西東
和趙保丹一樣,入選今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的青年科學家總共有10位。

根據今天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趙保丹、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青橙獎的評選不唯資歷、不唯履歷、不唯論文、不唯門第,每年都會吸引眾多頂尖青年學者的申報。2020年青橙獎共收到317份有效申報,並陸續有23位院士、2位圖靈獎得主、29位IEEE/ACM Fellow通過撰寫推薦信,向達摩院舉薦他們心目中的人選。


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比如,北大助理教授楊詩武,曾因獲得國際奧數金牌而有「數學天才」之稱,現在已經成為一名真正的數學家,部分解決了「帶電粒子漸近衰減」這一古老猜想;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梁文華的研究橫跨醫學、大數據兩大學科,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鍾南山團隊科研攻關,建立了新冠重症預測模型。


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我們很驕傲地看到,這些青年學者真正代表了時代的『硬核要求』,他們堅定的科學信念、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和顯著的科研成就都是青橙獎鼓勵的。」達摩院支持青年科學人才不求回報,「你們的成長與進步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只有更多青年投入基礎科研,才能提升社會的原始創新能力。

審核、編輯: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自「紫牛新聞、都市快報」,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入選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 南航「85後」教授拿下百萬獎金
    2019-09-26 11:22圖文來源:揚子晚報9月25日,杭州雲棲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達摩院揭曉了第二屆青橙獎獲獎名單。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的劉哲教授入選。「達摩院青橙獎」於2018年由阿里巴巴設立,評選面向信息技術、晶片、智能科技等基礎研究領域,每年遴選出10名青年科學家,每人授予1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將得到達摩院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持。青橙獎的一大特點是只頒給「青年人」。
  • 已有29位青年科學家摘得「青橙獎」!哪所高校最多?
    本屆,有10位勇攀科學高峰的青年科學家摘得獎項,共獲得達摩院1000萬元獎金。2020年有哪些新晉的「青橙」?本年度新晉的「青橙」分別是來自清華大學的姜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鄧嶽、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梁文華、山東大學的聶禮強、上海交通大學的冷靜文、北京大學的楊詩武、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杜子東、浙江大學的趙保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何向南和清華大學的黃高。
  • 這句話被網友狂贊...鍾南山團隊醫生獲百萬獎金,還有90後女博導、清華學霸上了熱搜!
    ,29歲浙大女博導趙保丹成為獎項獲得者中唯一的女生,她不僅收穫了100萬獎金,還將得到阿里全方位科研資源支持。趙保丹先後獲得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理學學士,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物理學博士、博士後、副研究員,從2019年至今擔任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發表SCI論文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領域頂級期刊。
  • 100萬人民幣獎金!黃岡中學畢業生楊詩武榮獲達摩院青橙獎
    9月9日,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第三屆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共10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黃岡中學畢業生楊詩武名列其中。每人除100萬人民幣獎金外,還將獲得阿里全方位的科研資源支持。楊詩武於2001年進入黃岡中學理科實驗班,曾獲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一等獎,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一等獎,入選45屆 IMO 國家代表隊,並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保送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
  • 阿里青橙獎名單公布,23位院士、2位圖靈獎得主推薦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徐州的學霸小姐姐榮獲青橙獎!29歲已是浙大博導
    喜歡胡歌也喜歡仙劍1,喜歡粉色系的少女服飾,還是方向感不強的小迷糊,如果走在馬路上,你絕對想不到,年僅29歲的趙保丹已經是浙江大學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一路開啟學霸模式走來的趙保丹,就是家長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也是這次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獲獎的10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還是江蘇徐州走出去的學霸博導。
  • 徐州的學霸小姐姐榮獲青橙獎!29歲已是浙大博導
    喜歡胡歌也喜歡仙劍1,喜歡粉色系的少女服飾,還是方向感不強的小迷糊,如果走在馬路上,你絕對想不到,年僅29歲的趙保丹已經是浙江大學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一路開啟學霸模式走來的趙保丹,就是家長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也是這次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獲獎的10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還是江蘇徐州走出去的學霸博導。
  • 平均年齡不足32歲!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硬核10人」出爐
    掌上青島/青網訊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他27歲已是中科大正教授,28歲再獲百萬青橙獎
    近日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青橙獎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何向南教授正是科大青年一代優秀師資的代表。青橙獎頒發三年以來,除了何向南,中科大劉淇和張蘭也分別在2019年「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實現社會信息資源的普惠」和2018年通過「大數據、數據隱私保護、數據共享交易」摘得青橙獎,值得一提的是張蘭還是阿里青橙獎首位女獲獎者。
  • 這10位青年科學家捧回阿里達摩院青橙獎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達摩院給出的數據顯示,2020年青橙獎共收到317份有效申報,並陸續有23位院士、2位圖靈獎得主、29位IEEE/ACM Fellow通過撰寫推薦信,向達摩院舉薦他們心目中的人選。
  • 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名單公布:來自多個學科領域,最年輕僅28歲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  今年的10位青橙獎獲得者分別為:姜宇(清華大學)、鄧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梁文華(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聶禮強(山東大學)、冷靜文(上海交通大學)、楊詩武(北京大學)、杜子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趙保丹(浙江大學)、何向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黃高(清華大學)。
  • 青橙獎出爐,鍾南山點讚科研後浪「35歲前我還在做鍋爐工,你們要...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些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硬核10人」出爐,鍾南山寄語青年科學家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上福布斯榜,拿青橙獎,28歲的「小鮮肉」,已是頂尖名校的教授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獎金,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2歲,年齡最小的何向南,只有28歲。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阿里巴巴獎勵10位青年科研學者每位100萬 最小28歲
    9月25日消息,在今天的杭州雲棲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達摩院揭曉了第二屆青橙獎獲獎名單。10位青年科研學者經過層層篩選獲得了這一獎項,每人將獲得達摩院提供的100萬元人民幣獎金和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持。相比起很多科學獎項都是對已取得科技成果的獎勵,而青橙獎進入的是一個「無人區」,只獎勵3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在同等條件下,青橙獎會優先考慮尚未獲得過科學獎項的青年獎項。此次獲獎者最年輕的只有28歲,其中包括兩位女性科學家。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獎:望做好學生的導師而非老闆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 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
  • 信息安全的護航者 南航「85後」教授獲達摩院青橙獎
    9月25日,杭州雲棲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達摩院揭曉了第二屆青橙獎獲獎名單。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的劉哲教授入選。   「達摩院青橙獎」於2018年由阿里巴巴設立,評選面向信息技術、晶片、智能科技等基礎研究領域,每年遴選出10名青年科學家,每人授予1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將得到達摩院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持。除了巨額獎金外,青橙獎的一大特點是只頒給「青年人」。
  • 90後中科大教授摘下「青橙獎」被譽為麻辣教師,從不「點到」
    9月9日,記者獲悉,經歷層層選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向南榮獲「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三屆青橙獎」。這一獎項將為青年科研學者提供100萬元人民幣獎金和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持。據了解,全國每年僅有十位青年科研學者獲此殊榮,而何向南是今年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希望做好學生的導師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希望做好學生的導師而不是老闆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