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學霸小姐姐榮獲青橙獎!29歲已是浙大博導

2020-09-10 江蘇警方

喜歡胡歌也喜歡仙劍1,喜歡粉色系的少女服飾,還是方向感不強的小迷糊,如果走在馬路上,你絕對想不到,年僅29歲的趙保丹已經是浙江大學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一路開啟學霸模式走來的趙保丹,就是家長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也是這次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獲獎的10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還是江蘇徐州走出去的學霸博導。



希望像皮卡丘一樣發光發電能量滿滿


趙保丹介紹說,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鈣鈦礦光電器件。2019年她正式加入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研究工作主要涉及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太陽能電池,以及與上述課題有關的器件物理和光物理。這些研究的目標之一是為鈣鈦礦光電器件的未來技術應用奠定基礎。


自2014年進入這一領域以來,趙保丹獲得了幾項研究成果,包括實現了高效錫鉛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了一系列可調控新型鈣鈦礦光電器件電荷傳輸材料,利用鈣鈦礦和聚合物的異質結構突破了鈣鈦礦LED的效率紀錄,成為獨立研究員並在浙江大學繼續研究高效鈣鈦礦光電器件中的界面調控、穩定性等重要問題。


近三年她一共發表SCI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領域頂級期刊。作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總計發表論文7篇。


趙保丹研究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很專業,她開玩笑說,當大家在玩手機的時候,她是在「玩手機屏」。滷化物鈣鈦礦是一種新型半導體材料,光電性能優異,材料容易獲得,製備所需能耗低,有很高的發光純度和螢光效率,以及連續可調的發光波長。我們知道LED技術已經形成了價值千億美元的產業,在顯示領域,鈣鈦礦LED有望成為有機LED (OLED)的下一代技術,或者對OLED技術提供一種補充。但鈣鈦礦LED還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和挑戰。


關於未來,趙保丹希望自己可以建設世界一流的光電子科學實驗室,堅持原創研究,做出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工作。接過青橙獎盃,她開心地表示,希望光電科學家能像皮卡丘一樣,發光發電,能量滿滿。


從小就是理科學霸,讀書從沒有苦惱過


趙保丹從小就是妥妥的小學霸,理工科尤其是數學一直都非常好,比較喜歡鑽研問題,大學選擇了南京大學物理專業。在別人看來很難很枯燥的物理,在趙保丹學起來卻覺得很輕鬆:她打比方說,拿古詩來說,你背一首、兩首,它還有很多。但是物理,你學得越多,最後它反而變得越少,最終統一成很少的幾個公式,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


生活中的趙保丹活潑愛笑,一看就是個樂天派女孩。很多人覺得讀博困難,但她從來沒有為此苦惱過,甚至覺得讀博期間很開心,學到了很多東西。「就算遇到了困難,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樂觀一點,總會過去。」趙保丹在劍橋讀博士的時候經常要做測試,預約某些設備通常要等一兩個月,趙保丹說自己可能運氣比較好,一般一兩周就能用到設備。當然做原創性的工作很困難,過程中要反覆經歷失敗,直到最終解決問題的那一刻才是成功的。但趙保丹並沒有為此感到壓力,在她心目中,做科學本身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趙保丹說自己的實驗室氛圍也是很輕鬆的,跟學生之間的關係也像朋友一樣,就是要在這種輕鬆的環境裡才會有更大的創造力。


科學需要靈感,女生第六感也是優勢


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趙保丹說自己體會到了很多樂趣,科研工作和藝術創作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需要一些靈感,也需要傾注心血去反覆打磨,才可以獲得完美的作品。「我們的研究,是從最開始的簡單設想,到逐步豐富細節,然後直到最終呈現出完整作品。」


趙保丹很「得意」地說,女生的第六感可能是自己做科研的優勢之一。做科研就是創新,有時需要突發奇想,探索一些別人沒有想到的方向。「我在進行探索型實驗時的判斷往往就比較準,經常可以找到比較關鍵的地方。讓我說為什麼,我說不出來,這不知道是不是第六感。我之前研究鈣鈦礦與聚合物的組合,發現一種使鈣鈦礦發光性能大幅提升的聚合物,就是通過這種『第六感』」。


趙保丹認為女生還有一個優勢是比較認真仔細,會更多地發現一些細節,對有些細節的關注可能改變我們的研究方向。女性的劣勢主要是體力上的,趙保丹有時候需要工作到很晚,甚至通宵。她覺得很多男生每星期有兩三個晚上通宵都沒有問題,但自己還是要睡美容覺的。


喜歡女生「第六感」的趙保丹,並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科學家的高冷風,她在生活中也是個粉色系少女,穿的用的都是很少女的粉色、藍色,「但因為是導師,也不能太過少女心,要莊重點。」趙保丹說自己也喜歡追劇,喜歡胡歌喜歡玩仙劍1,她的方向感不太好,甚至分不清東南西北,只知道前後左右。



剛回國沒有支付寶被司機笑「土」


趙保丹剛剛回國的時候,手機沒有安裝支付寶,打車想付現金,結果被計程車司機嘲笑,「問我是不是從非洲回來的」。現在,趙保丹每天都會玩支付寶公益遊戲螞蟻森林,餵養螞蟻莊園裡的小雞。


趙保丹覺得,青橙獎的獲獎人可能和大家想像中的科學家不一樣。第一要有活力,像青橙一樣;第二,要有純粹的科研精神,研究成果在未來也能找到產業化應用;第三,要有樂觀開朗的形象,能打破大眾對於科學家群體的刻板印象。


至於青橙獎的獎金,趙保丹說可以有很多用途,比如買買買、旅行。最重要的是,沒有了經濟上的擔憂,讓自己可以去做更多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不為了增加收入去做不喜歡的研究。


個人基礎信息:

年齡:1991年,29歲

職業:浙江大學

教職:研究員,博導,在帶學生

興趣愛好:羽毛球、桌球、旅遊

研究方向: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光電中的應用


學術成就:


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單最年輕的入選者之一。她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


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單最年輕的入選者之一。她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


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包括NaturePhotonics,NatureElectronics, AdvancedMaterials等領域頂級期刊。作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總計發表論文7篇。


學術經歷:

· 2010-2014 南京大學 物理學院理學學士

· 2014-2018 英國劍橋大學 卡文迪許實驗室物理學博士

導師為卡文迪許物理學講席教授 Richard Friend 院士

· 2018-2019 英國劍橋大學 卡文迪許實驗室 博士後、副研究員

· 2019-今 浙江大學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徐州的學霸小姐姐榮獲青橙獎!29歲已是浙大博導
    喜歡胡歌也喜歡仙劍1,喜歡粉色系的少女服飾,還是方向感不強的小迷糊,如果走在馬路上,你絕對想不到,年僅29歲的趙保丹已經是浙江大學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一路開啟學霸模式走來的趙保丹,就是家長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也是這次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獲獎的10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還是江蘇徐州走出去的學霸博導。
  • 她29歲,已是浙大博導,還拿了百萬大獎
    歡迎關注公眾號「考研考博早知道」獲取更多考研考博最新資訊 喜歡胡歌也喜歡仙劍1,喜歡粉色系的少女服飾,還是方向感不強的小迷糊,如果走在馬路上,你絕對想不到,年僅29歲的趙保丹已經是浙江大學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一路開啟學霸模式走來的趙保丹,就是家長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也是這次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獲獎的10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獎:望做好學生的導師而非老闆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 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希望做好學生的導師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浙大29歲博導獲百萬大獎:希望做好學生的導師而不是「老闆」
    來源:學術志整理自都市快報、梨視頻等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希望做好學生的導師而不是老闆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希望做好學生的導師而不是「老闆」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在近日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
  • 南大學霸,浙江大學29歲女博導入選阿里青橙獎
    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最年輕的入選者之一。」在拿到青橙獎的100萬獎勵之後,錢會怎麼花?青橙獎的獎金減輕了趙保丹在經濟上的負擔。「青橙獎對獎金的使用沒有任何限定,可以用於科研項目,也可以用於個人生活。對於我來說,這筆獎金讓我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不為了增加收入去做我不喜歡的研究。
  • 他27歲已是中科大正教授,28歲再獲百萬青橙獎
    在中國常春藤聯盟C9高校中,中科大在編教師規模最小,相比巨無霸浙大的3562名在編師資規模,中科大僅有1329位教師,僅為浙大的三分之一。近日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青橙獎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何向南教授正是科大青年一代優秀師資的代表。
  • 90後中科大教授摘下「青橙獎」被譽為麻辣教師,從不「點到」
    9月9日,記者獲悉,經歷層層選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向南榮獲「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三屆青橙獎」。這一獎項將為青年科研學者提供100萬元人民幣獎金和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持。據了解,全國每年僅有十位青年科研學者獲此殊榮,而何向南是今年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已有29位青年科學家摘得「青橙獎」!哪所高校最多?
    2020年有哪些新晉的「青橙」?這波「後浪」最大的35歲,最小的僅有28歲,他們的科研領域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鼓勵他們說:「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 上福布斯榜,拿青橙獎,28歲的「小鮮肉」,已是頂尖名校的教授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本次青橙獎面向信息技術、半導體材料與器件與智能製造領域的優秀青年。雖然青橙獎評選不唯資歷、不唯履歷、不唯論文、不唯門第,但從2020年的獲獎人員來看,10位獲獎者分別來自清華
  • 這10位青年科學家捧回阿里達摩院青橙獎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達摩院給出的數據顯示,2020年青橙獎共收到317份有效申報,並陸續有23位院士、2位圖靈獎得主、29位IEEE/ACM Fellow通過撰寫推薦信,向達摩院舉薦他們心目中的人選。
  • 27歲女生成浙大博導,網友:顏值、學歷雙高!
    近日,一條微博引人注目,#27歲女生成浙大博導#:高考那年遭遇汶川大地震,立志學醫。這條微博熱搜來自很多網友的靈魂拷問:什麼?27歲當上博導了?我怕是在地球上湊數的吧?都是辛苦付出換來的,不要僅用天賦來定義學歷這麼高,還有這麼多頭髮,我酸了……和她相比,我就是女媧捏人時被甩掉的邊角料又是一條不能給父母看到的新聞,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這麼優秀……一句話總結下來,是真的羨慕又佩服這個女學霸
  • 32歲已是清華博導 寧鄉小夥獲百萬獎金
    此外,他還曾獲2016年全國百篇重大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SuperAILeader(SAIL)先鋒獎、2019年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等多項榮譽。鍾南山寄語獲獎者把握機遇9日晚揭曉的10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僅28歲,獲獎者平均年齡也只有32歲。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頒獎嘉賓是鍾南山院士。
  • 浙大迎首位90後美女博導 更多90後人才湧現
    16歲考入復旦,27歲成浙大博導這位年輕的楊教授出生於1990年6月5日,20歲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學專業,24歲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據公開報導,楊樹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
  • 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男朋友」很特別
    來源:浙江之聲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
  • 黃岡中學畢業生楊詩武榮獲達摩院青橙獎
    在為青橙獎頒獎的前一天,84 歲的鐘南山院士剛剛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的傑出貢獻被授予「共和國勳章」。青橙獎設立於 2018 年,是阿里達摩院舉辦的一項公益性的青年人才評選活動,每年選拔 10 名中國籍的青年科學家(35 歲及以下),旨在發掘和支持從事人工智慧、晶片、智能製造等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領域的優秀青年工作者。
  • 小白世紀首席科學家黃高博士榮獲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
    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  青橙獎設立於 2018 年,是阿里達摩院舉辦的一項公益性的青年人才評選活動,每年選拔 10 名中國籍的青年科學家(35 歲及以下),旨在發掘和支持從事人工智慧  據統計,本屆青橙獎總共收到了 317 人的有效申報材料,陸續有 23 位院士、兩名圖靈獎得主、29 位 IEEE 和 ACM Fellow 通過撰寫推薦信向達摩院推薦人選。經過初審、覆審以及終審答辯三輪評審流程,最終評選產生 10 位獲獎人,獲獎的比例僅為 3.15%。
  • 華東交大29歲教授胡劍稱不是學霸只是勤奮一點
    繼28歲女博士李琳獲聘任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導一事引起關注後,今年29歲的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胡劍日前也進入公眾視野,他是該校首位「90後」教授。據悉,胡劍2018年28歲時已成為省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