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迎首位90後美女博導 更多90後人才湧現

2020-12-15 騰訊大浙網

近日,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浙江大學90後美女教授楊樹的傳奇故事刷屏了。在學術界,越來越多的90後開始走到前沿。

16歲考入復旦,27歲成浙大博導

這位年輕的楊教授出生於1990年6月5日,20歲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學專業,24歲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

據公開報導,楊樹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她的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工業界雜誌如《Compound Semiconductor》、《Semiconductor Today》等廣泛引用。

憑藉這些耀眼的成績,她入選了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被聘為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年輕化趨勢更為明顯,相比於去年年初公布的第十一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這次不但「85後」的比例明顯增多,而且「90後」也首次出現。

對於「90後」入選有多難,我們來看看這批入選者的年齡區間統計數據。

從統計的結果看,1975-1979年齡段的有125人,1980-1984年齡段的有375人,1985-1990 年齡段的有 63 人,1990年出生的有2人,從年齡分布來看,1980-1984年齡段成為青年千人計劃的絕對主力軍,佔據了66.37%的比例,而「85後」的佔比僅為11.15%,而兩位「90後」在其中只是佔到了0.35%的比例。

也是27歲,兩年前陸盈盈進入浙大教師隊伍

2015年2月11日,千人計劃網公示了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經過三層篩選,最終有667人通過了評審。在這批引進的「海歸」青年才俊中,共有41名「85後」,而其中最年輕的陸盈盈則更是出生於1988年11月30日,堪稱「學霸」小鮮肉。隨後,陸盈盈的簡歷從浙大校友圈瘋傳至圈外:

生於1988年11月30日;

2010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

2014年6月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在康奈爾大學和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從事能源材料領域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5年入選「青年千人計劃」;

2015年8月將回浙江大學工作。

代表性論文主要發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材料化學》(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國外材料化學領域知名專業期刊上。

萌妹子神簡歷,校友網友紛紛膜拜。而就在各路媒體報導了陸盈盈將回浙大任博導的消息後,浙大卻悄悄修改名稱,不是教授、博導,而是「特聘研究員」,並聲明「」之前的網頁內容有誤,致歉」。

不過,陸盈盈依然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學霸。新華社記者曾在2015年電子郵件採訪了陸盈盈博士學位的指導老師、美國康奈爾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教授Lynden A.Archer,請他談談對這位中國「85後」學術水平的評價。

Lynden A.Archer教授介紹說,陸盈盈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問題是能源儲存領域的一大挑戰,「是一個持續了四十年的學術難題」。

「剛開始時,我擔心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博士生來說有點太大了。探索已經進行了30年的時間。世界上許多知名學者曾經試圖解決該難題,但都未成功。但事實表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她的博士論文非常精彩!她的論文在廣度與深度上都比一般的博士論文出眾。基於她在研究領域的貢獻,2014年12月,陸盈盈被授予WC Hooey研究獎,這是康奈爾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授予研究生的最高榮譽。」

90後牛津女博士後回國當教授,學生嘆其太漂亮

第十二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最終公示名單中,除了楊樹,還有另一位90後成員,她就是出生於1990年5月的電子科技大學美女教授劉明偵。她的簡歷同樣令人嘆服:

18歲進入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學習

21歲以全系第一名畢業

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

23歲Nature發表論文,

24歲拿下牛津博士,

25歲入選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被聘為教授,

26歲入選第十二批「青千」,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助推電子科技大學化學學科成功進入ESI前1%。

讀博期間,她所在的團隊主攻以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為核心的太陽電池器件。她在《自然》正刊上發表的這篇文章,完全摒棄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結構,利用真空氣相沉積的方法製備了高效的平面異質結結構的鈣鈦礦太陽電池,為該電池的科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認識。

僅三年時間,Google 學術目前引用量已超過2700次,成為鈣鈦礦太陽電池領域內他引次數最高的三篇論文之一。

23歲的劉明偵博士也成為在Nature上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最年輕的中國女學者。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為了搶時間,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實驗,鑽在實驗室裡十幾個小時。」劉明偵說,「到2013年4月底終於實驗成功了。」從研究材料到發表論文,劉明偵僅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搶在了本領域的最前端獲得研究成果。

2015年10月10日,劉明偵正式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與該校籤訂協議到微固學院工作。劉明偵說,作為重慶人,一直有濃厚的川渝家鄉情結,她願意放棄在英國的職位回到中國,來到電子科技大學,下定決心要為學校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儘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90後美女學神被聘為浙大博導,電子科大也有90後美女教授
    近日,浙江大學美女教授楊樹的圖片刷屏。是的,90後博導來啦!在學術界,90後們也開始走到前臺…  浙大首位90後美女博導:號稱學神  近日,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浙江大學90後美女教授楊樹的傳奇故事刷屏了。
  • 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男朋友」很特別
    來源:浙江之聲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
  • 90後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一起去看看吧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
  • 又見90後美女博導!她是浙大最年輕PI,因汶川地震和媽媽學醫
    90後博導又多了一位!還是位「明明可以靠顏值卻非要靠才華」的美女。 據《錢江晚報》報導,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有位27歲的90後畢業生劉琬璐,出國深造後又回到浙大任教,繼而成為該校博導。 劉琬璐被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稱為「傳奇」。她5歲上學,16歲高考,因汶川大地震而決定學醫,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獨立研究員。據稱本並不想當老師的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 她叫劉明偵:90後美女博導院長,改變了中國太陽能落後局面!
    她叫劉明偵,90後美女博士,2018年初,被晉升為電子科技大學副院長。一夜間,她成為無數年輕人心中的勵志偶像!其燦爛人生堪稱「一路開掛」:在布裡斯託大學讀本科、劍橋讀碩士、牛津讀博士。(二)很多人覺得,一個90後小姑娘能幹嘛!我們來看一下她的履歷,讓大都數國人都汗顏!2018年,最後一批90後已經全部成年。很多人痛心疾首地說:「90後垮掉的一代」。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
  • 90後美女博導:劉明偵25歲,楊樹26歲,她28歲卻最受推崇
    90後一代,最大年齡的今年也才29歲,不到而立之年,卻有人已經走上了職業生涯的「巔峰」。 近日,在高校圈,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新聘任的一位名叫李琳的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刷屏了,原因非常簡單:她年方28,是一位不折不扣的90後。
  • 28歲「90後」美女成211大學博導,50萬年薪招聘助手,導師太重要
    博士生導師,簡稱「博導」,在學術界這座金字塔中,簡直就是最頂尖的存在,普通人即使奮鬥一輩子也只能摸到前面「博士生」三個字。因而,在人們印象中,「博導」必須都是一些老態龍鍾、雪鬢霜鬟的老者。但是,隨著國力的增強、科技的快速發展,「博導」開始越來越多的「戴」在年輕人的頭上。
  • 「90後」「準90後」走向學術前臺,長江特聘教授:好現象
    陸盈盈從兩年前引發輿論熱議的學霸博導陸盈盈,到最近被媒體關注的鄧忠奇、宮勇吉、楊樹、劉明偵。越來越多的「90後」和「準90後」開始躍上學術舞臺。教授、博導、研究員,雖然他們的身份各有不同,但相比較同齡人,這些中國學術界的新生力量無疑已經快人一步。
  • 又見90後教授!華東交大29歲教授胡劍稱不是學霸只是勤奮一點
    繼28歲女博士李琳獲聘任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導一事引起關注後,今年29歲的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胡劍日前也進入公眾視野,他是該校首位「90後」教授。據悉,胡劍2018年28歲時已成為省聘教授。
  • 華東交大首位90後教授胡劍亮相該校首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胡劍博士發言 黃曉鶴 圖近日,28歲女博士李琳獲聘任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導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江西一高校也有類似案例,這位「90後」青年學者不僅獲聘任教授、碩導,還被推薦申報「長江學者」。
  • 她是浙大首位「90後」博導,16歲上復旦,曾被稱為「女學神」!
    很多人,不管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輩,似乎都對90後這個群體有些誤解。對於90後人們最想表述的是不求上進,但實際上90後一代的光芒並不比其他年代的人差多少。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個人,就是90後,優秀、美麗、聰穎都是她的代名詞,「學霸」「女學神」都成了老一套的形容,她就是集美麗與智慧於一身的浙大博士生導師,楊樹。楊樹,1990年6月5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生性聰穎的她自小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家長心裡的好孩子,乖巧而可愛,不光學習優秀,為人也特別懂禮貌。
  • 90後美女多次入國展,未來書法界,是80、90後的天下?
    90後美女多次入國展,擅長小楷,生動活潑又古意盎然,未來書法界,是80、90後的天下?最近不二齋和朋友聊天,感慨頗多,縱觀中國書法家協會近些年來的展覽和比賽,發現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入展、獲獎,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青年才俊,一些80後書法家還形成了自己穩定的書法風格,屢屢在全國書法大展上獲獎,甚至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很多人眼裡還是小孩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開始悄然綻放,逐漸成為當今書法界的主力軍。
  • 90後美女博士任大學特聘教授
    近日,湖南中南大學90後特聘教授劉惠穎引發關注。
  • 「27歲研究員,28歲教授」:「90後」們正走向中國學術舞臺的中心
    不僅如此,她的教學水平也頗受認可,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 第一批90後都成了博導,是什麼讓他們成為學術大牛?
    另一方面,最近一兩年自己朋友圈裡常被第一批「90後」當教授、博導的新聞頻繁刷屏。   馮建東,1992年出生,浙大化學系2009級本科生,2016年取得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目前為浙江大學的「百人計劃」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 「90後」歸國人才簡略圖譜
    ◎本刊記者 王海珍  2017年12月4日上午,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專項辦公室發布公告,對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擬入選人員名單進行公示。  所公布的630名單中,以「80後」為主,值得注意的是,有三位「90後」入選,他們分別是殷翔,任職上海交通大學;馮建東任職浙江大學;陳陽康任職浙江大學。  據了解,該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共申報3556人,經形式審查、通信和面試評審,630人通過終審,擬予引進。三位「90後」入選,再次說明,「90後」已經逐步步入舞臺中央。
  • 28歲女博士獲聘大學教授博導 了不起的90後女孩李琳年紀輕輕已有所...
    28歲女博士獲聘大學教授博導 了不起的90後女孩李琳年紀輕輕已有所成就時間:2019-09-23 10:06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8歲女博士獲聘大學教授博導 了不起的90後女孩李琳年紀輕輕已有所成就 近年來,一批90後青年學者不斷走向學術前臺,同時他們也受到外界輿論高度關注
  • 你不讀書,憑什麼給你想要的生活,看這幾位90後美女有顏值有能力
    可是這幾位90後美女,明明可以靠顏值,卻靠才能吃飯,顛覆了人們對90後的認知偏差,人們常說:「90後好吃懶做,難管理」。可是這幾位美女科學家讓那些說這些話的人,重重打臉,無地自容。這幾位美女一畢業就意味著高薪,很「任性」,因為人家有才。
  • 90後「知心姐姐」劉婉璐:27歲成浙江大學博導、研究員,立志學醫
    劉婉璐,1992年出生的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90後」,年僅二十七歲的她,現在在浙江大學就職,卻已經是博導、獨立研究員,曾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實驗室,並且是比自己小三歲的博士生們的導師,號稱浙江大學最年輕的PI,可以說「才女」是對她最合適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