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愈叫臺商回流5缺問題愈嚴重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全臺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從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到今年疫情爆發,蔡英文當局一直高喊臺商回流,選前還說臺商有7千億(新臺幣,下同)、8千億回流,其實都是「講講而已」,因為資金都是直接在臺灣投資;而且臺商從大陸撤離的情形也不多,因為已經做好全球布局,而且民進黨當局5缺問題未解,叫愈多的臺商回流,5缺問題愈嚴重。

  蔡練生,72歲,逢甲國貿系畢業,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曾任「經濟部」國貿局主秘、投資審議委員會執秘、智慧財產局局長,曾擔任貿易談判代重要成員,現為兩岸企業家峰會副秘書長、全臺工業總會秘書長。

  蔡練生表示,蔡英文當局在選前說臺商有7千億、8千億回流,都是「講講而已」,用選舉口號振奮人心,臺經濟部門次長在立法機構答覆時是0,因為資金都不是從大陸回來,而是直接在臺灣投資。例如鴻海到南科投資設廠,算不算回流?如果把這些加進來,當然金額龐大,但真正從大陸回來的不多,所以這些說法的關鍵在於如何定義臺商?

  他向中評社分析,另一個觀察指標,如果真有那麼多臺商回流,但5缺問題未解(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為何都沒人跳出來說沒有地?因為地都是現成的,本來就有了,只是工廠增加兩條生產線。

  蔡練生說,臺灣就這麼大、資源就是只有這樣,能發電的能力也就只有這麼多,要怎麼變出來?民進黨當局怎麼可能解決?所以不能天天叫臺商回來,因為回來愈多,5缺問題更嚴重。

  他指出,疫情舒緩後,行政當局要振興經濟,下半年服務業有在回升,所以應先考慮製造業,要持續紓困維持廠商的「那口氣」;其次要提高臺商的競爭力,可從AI、數位轉型加速,讓臺灣變成創新研發中心,靠腦力賺錢,非勞力賺錢;而且這些都是整體產業結構要處理,不需要太多的水電。

  他表示,從去年到現在,臺灣整個工商業都受到蠻多挑戰,一開始是中美貿易摩擦。大陸是臺灣最重要的製造基地與貿易夥伴,不管是臺商從臺灣進口東西到大陸加工,或是在大陸投資生產商品,最終都以出口到美國的市場為主,其次是歐洲,整個生產供應鏈就是臺灣接單、大陸生產、銷到美國,所以當中美這兩隻大象在打架時,臺灣就是很大的受害者。

  他說,中美貿易摩擦一開始擔心會不會造成「斷鏈」的現象,因為臺商在外從事生產製造很重要的關鍵是必須依賴群聚,如果貿易摩擦導致一些臺商企業遷離大陸,這就會把原有的供應鏈給打散了;不過事後來看,這個衝擊沒有想像中的大,因為臺商已經做好全球布局,也就是臺商透過轉單方式分散出口,這樣基本上就可以迴避掉中美貿易摩擦的衝擊。

  蔡練生向中評社分析,關稅通常是進口商在負擔,但還得看到底是買方市場或賣方市場。美國進口商當然可以為了降低高關稅成本,轉向其他地區採購,但問題於大陸是製造基地,美國進口商不一定能找到替代品,所以一旦非要向臺商購買產品時,關稅就會由美國進口商負責;如果不是,臺商就得分擔一些關稅,而關稅最後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所以中美貿易摩擦沒有想像中的嚴重,大陸的臺商也因為這樣,撤離大陸的情形並沒有想像中的普遍。

  蔡練生表示,部分臺商撤離大陸,一方面是大陸的投資環境在改變,各項成本不斷增加,例如「五險二金」(五險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二金為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等。另方面,大陸某些沿海地方也是缺工,工人、白領的人事成本有時還比臺灣高。

       他指出,臺商撤離大陸後,一是回臺灣,但臺灣有「5缺」問題。二是轉往東南亞各國,但東南亞基礎建設都更落後、不完備,都是「淺碟式經濟」,市場不大、土地不大、人口也不多,包括印度在內,行政效率低,對企業服務熱忱都不如大陸積極;三是大陸企業、日韓等外商也搶著去東南亞,一下子就把當地的土地炒高起來,所以真正遷離大陸的臺商不多。

       他說,今年初爆發疫情且還在持續中,各地方陸續管制人流、物流,從封城擴大到鎖境,一下子把整個地球都凍結起來了,影響貿易往來與消費;臺灣剛開始很多在大陸生產的零配件出不來,造成很多任務廠處在「停工待料」的階段;過去工廠有很多庫存,現在為求資金流通、減少成本風險,已經變成「0庫存」經營。

       蔡練生表示,到了下半年,大陸疫情穩定,各地陸續復工,但臺商主要市場在歐美,美國現在疫情正好很嚴重,消費力下降,訂單都沒有了,所以臺灣的製造業上半年是缺料,下半年是普遍缺訂單。

       蔡練生指出,臺行政機構近期推出「紓困3.0」2100億元,事實上其中1千多億已經用掉了,就是前一階段紓困時蔡當局加碼釋出,所以實際上剩下約800多億,蔡當局紓困方向,該思考如何幫助製造業維持下去。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五缺"無解怎回流 臺商批蔡英文"畫大餅說大話"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針對蔡英文日前談及,上任以來扭轉國民黨有關政策,才讓臺灣經濟迎來「投資大爆發」的時刻。對此,大陸臺商則直言,蔡英文的說法是「倒果為因」。首先,臺商布局全球市場很早就開始做,非民進黨當局功勞;而臺商回臺所面臨的「五缺」問題解決了嗎?
  • 蔡英文喊話臺商回流投資!在大陸的臺商會聽她的召喚嗎?
    不過,國際上卻並不看好投資臺灣,臺行政機構前負責人張善政表示,臺灣投資環境顯著惡化, 這會面臨缺土地、缺水、缺電、缺人力、缺人才的「五缺」問題,「五缺」中的土地還好解決,後續還有其他四缺的問題,特別是水電能源的問題。
  • 臺商回流 臺學者曝蔡英文得面對4大挑戰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指出,今年1到8月臺商回臺金額已經達到5400多億(新臺幣),今年上看8000億元,是史上最大宗臺商回流。她強調,若前幾年沒有打好基礎,無法在短時間內吸納這麼多臺商回流。對此,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認為,臺商回流之後,緊接的問題才是蔡英文必須面對的挑戰,包括水、電、土地、資金短缺,蔡英文有什麼妙招?
  • 蔡英文借中美貿易戰鼓吹臺商回流 臺專家:沒電很要命
    「臺當局說要讓臺商回流,可這不是喊喊口號就能解決的事情。島內仍有『五缺』問題待解,企業轉移生產線也要考慮時間、金錢成本,況且並不是每一家企業都有能力轉移!」針對臺商返臺投資的話題,臺灣三三會理事長許勝雄不無憂慮地表示。
  • 蔡英文美化臺商回流數字 難掩低迷真相
    蔡英文當局3周前就在宣傳臺商回流要7000億(新臺幣,下同),在昨天投資臺灣事務所通過2案後終於達標,想必蔡當局選前必然繼續大賣此政績。但從解散公司創10年新高、出口連12黑,在漂亮數字背後,存在嚴重數字灌水問題。
  • 蔡英文炒作的臺商回流資金到底是怎麼回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高調宣稱,臺商的回流金額已經逼近7000億元新臺幣。可是,臺灣當局經濟部門副主管林全能18日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接受質詢時坦言,目前從海外匯到臺灣的資金是零,一分錢沒有。
  • 能源困局阻臺商回流腳步 蔡英文摧毀臺灣經濟
    中國臺灣網10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資深媒體人黃創夏直言,在蔡英文領導下,臺灣能源電力已成無解難題,即便國際情勢讓臺商有最好機會回流,但只能面對最差勁的未來能源困局,「蔡英文摧毀了臺灣經濟」。
  • 國民黨批蔡英文「臺商回流投資7000億」:假回流,真騙票
    對,這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算術。她日前多次公開聲稱臺商回流投資高達7000億元(新臺幣,下同),但臺「經濟部」官員在被質詢時卻坦承目前境外匯回的資金為零。島內藍綠陣營為此展開激烈攻防,蔡英文更是罕見地「一日三澄清」,稱臺商確實在島內有投資。不過,臺灣《聯合報》稱,蔡英文的謊言關鍵在這些資金是否屬於「回流」,7000億元投資計劃中沒一毛錢從海外回臺灣是「鐵一般的事實」。
  • 蔡英文喊話臺商:回流投資
    並邀請所有臺商,利用經濟復甦機會,加大對臺灣投資。臺媒認為,蔡英文此舉是為迎合美國貿易戰策略,但臺商並不買帳。蔡英文說,從所有指標來看,臺灣經濟都在「向上走」(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同日,「副總統」陳建仁出席大陸臺商中秋聯誼會時,也對臺商說,臺灣經濟正走向發展道路上,臺商應該把握契機回臺灣投資建設,臺灣當局正在解決資金匯回、申報納稅等問題。臺當局作出如此發言的背後,無疑有美國幹涉的影子。
  • 臺商資金回流掛零? 蔡英文改口審核逾7000億
    針對臺商資金回流數字作假疑雲,韓痛批民進黨當局只會用欺騙手段來治理國家。(範揚光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蔡英文指臺商回流投資今年可望達7000億元(新臺幣,下同),遭質疑「騙很大」,蔡英文昨天出席美國商會會員大會,改口臺商回臺投資,「臺當局已審核逾7000億的投資應用」。不過她也強調,臺商回流,投資大爆發,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膨風,也沒有灌水」。
  • 臺商會回流7000億嗎?洪秀柱4字成語懟得好
    由於綠營蔡英文擁有執政資源,島內幾乎90%媒體都把矛頭對準韓國瑜,韓國瑜的負面新聞被無限放大,從監督韓國瑜幾十年前購房記錄,到剛畢業租房的經歷全部拿出來。當然綠營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不敢大意,因為島內南部最大城市高雄就是被韓國瑜攻破的。最近蔡英文也不斷渲染她的政績,一會兒表示經濟已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一會兒又是外出的臺商把投資目標又放在島內,而且臺商回流資金高達7000億新臺幣。
  • 蔡英文說今年臺商回臺投資能有5千億元
    民進黨當局將臺商回臺投資視為重要政績,大肆宣傳。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更設下指標,設定今年臺商回臺投資5千億元(新臺幣,下同),「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表示有機會上看6千億元。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看起來將為臺灣帶來龐大的投資與就業機會,經濟前景可期。
  • 臺灣八成民眾看衰經濟 教育程度愈高者愈不信任蔡英文
    對蔡英文執政整體表現27.2%滿意、60.2%不滿意。據中評社報導,民調顯示,對蔡英文信任度與執政滿意度評價,34.6%民眾信任蔡英文、49.5%不信任。信任度高於不信任比率有小學以下教育程度、或泛綠民眾,中立民眾有25.1%信任、50.2%不信任,大致上教育程度愈高者愈表示不信任。
  • 蔡英文自己不「拼經濟」,憑什麼讓臺商回臺投資?
    蔡英文自己不「拼經濟」,憑什麼讓臺商回臺投資?香港《大公報》23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明知道不承認「九二共識」就無法改善兩岸關係,但在臺商春節聯誼餐會上依然賣力「演出」,大打「溫情牌」,不過是想吸引臺商回臺投資。但人們只見蔡當局上臺後「拼政治」,追討國民黨黨產,大搞「轉型正義」,經濟政績卻是乏善可陳。蔡當局自己都沒在「拼經濟」,卻叫臺商「拼經濟」,是把臺商當傻子嗎?
  • 姜滄源:兩岸若愈走愈遠 不是福氣
    姜滄源說,美、日外交出於各自的國家利益,蔡英文勿讓意識型態超越臺灣的利益。  他表示,蔡當局上臺以來9個月,兩岸關係大倒退,想想兩岸交流以來,臺灣對大陸貿易熱絡,大陸迄今仍是臺灣出口第一大市場、臺灣長期對大陸順差,但蔡當局卻要拒中國大陸於千裡之外。
  • 蔡英文「趁機」喊大陸臺商回遷,但……
    不少人坦言,島內的勞動力與「五缺」問題(缺地、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仍是顧慮重點,也需要評估島內是否足以支撐大陸產能轉移;另一方面,大陸惠臺政策逐步推進,便利臺商生活,預計今年會有更多措施,尤其是新興產業發展機遇更好。
  • 皮膚幹癢脫皮,為何愈保溼卻愈嚴重?
    皮膚幹癢脫皮,為何愈保溼卻愈嚴重?   每到冬天,小芳的臉頰必定發紅、幹癢、脫屑,一直以來都以為是氣候乾冷惹禍,因此小芳總是特別加強保溼,勤擦精華液、敷面膜,然而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倒愈來愈嚴重。
  • 蔡英文聲稱臺商資金回流7000億?國臺辦:相信臺商臺企自有判斷會...
    【環球網報導】11月27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稱,蔡英文近日大力宣揚她任內的經濟成績,不僅宣稱臺商資金回流7000億,還說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亞洲四小龍」之首,請問發言人對此作何評價?
  • 看蔡英文如何「點亮」臺灣,拉虎皮扯大旗
    不,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眼裡,這條算數題是正確的,甚至連「7000億=0」這樣毫無邏輯的數學等式,在蔡英文看來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日前,蔡英文多次公開聲稱臺商回流投資高達7000億元(新臺幣,下同),但臺「經濟部」官員在被質詢時卻坦承目前境外匯回的資金為零。「7000億=0」造成的轟動可想而知,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 臺商回流數額惹議 韓陣營喊話蔡英文「坦白」
    臺商回臺數額這幾天引發藍綠熱烈討論,蔡英文20日下午在新北市受訪時表示,數據是透過審查程序,臺當局的講法其實是很嚴謹,請國民黨真的不要唱衰臺灣。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競選總部副執行長孫大千酸蔡英文打算騙到什麼,沒有資金匯回臺灣,坦白承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