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據臺灣《工商時報》26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5日出席「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4屆年會」開幕典禮時稱,未來臺當局將施行稅租優惠,把臺灣打造成「亞洲新創資本匯聚中心」。並邀請所有臺商,利用經濟復甦機會,加大對臺灣投資。臺媒認為,蔡英文此舉是為迎合美國貿易戰策略,但臺商並不買帳。
蔡英文說,從所有指標來看,臺灣經濟都在「向上走」(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同日,「副總統」陳建仁出席大陸臺商中秋聯誼會時,也對臺商說,臺灣經濟正走向發展道路上,臺商應該把握契機回臺灣投資建設,臺灣當局正在解決資金匯回、申報納稅等問題。
臺當局作出如此發言的背後,無疑有美國幹涉的影子。
據臺灣媒體《風傳媒》25日報導,美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也出席年會活動,他表示,美國希望印太地區經濟保持「自由與開放」,「自由是指經濟免於對外壓迫」,「開放是指遵循市場規則」,同時他指責中國大陸「竊取」智慧財產權,企圖「把持」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損害臺灣和美國經濟。
最後他稱,臺灣是美國「印太戰略」一環,美國將與臺灣打造更緊密關係。
酈英傑稱「臺美關係有史以來空前美好」(圖片來源:世臺會)
分析認為,民進黨當局如此喊話讓臺商回流,實在迎合美國貿易戰策略。臺媒《中時電子報》25日稱,因中美貿易戰,臺商可能選擇將產能投資轉移回臺灣,「臺經院」景氣預測主任孫明德稱,臺灣很可能迎來幾十年未見的投資潮,臺當局要為此做好準備。
不過國際上並不看好投資臺灣,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臺灣投資環境顯著惡化,五缺(缺水、電、工、地、人才),六失(政府失能、社會失序、「立法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臺灣失去目標)。
《環球時報》援引首鋼創業公社港澳臺總經理鄭博宇發言稱,兩岸沒錢服貿協議,臺灣所謂「新南向政策」配套又跟不上,來大陸創業的年輕人更不會動搖,「在臺灣沒什麼發展機會,他們走出來怎麼可能回去?」 鄭博宇是首批申請大陸居住證的創業臺商。
他還說,對於中美貿易戰,臺商必然受影響,但回臺灣就是「夾心餅乾」,所以一定要選擇對的地方,不能被美國利用。「綜合考慮,最好選擇還是在大陸」,他認為川普政府現在無事生非,大部分國家都對此不滿,只有蔡英文當局願意被人當槍使,讓人十分失望。「她考慮的不是臺商利益,而是給她撐腰的利益。」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發布《201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稱,臺灣排名17,是2009年來最差成績,而且再次被大陸(排名13s)超越。當時臺灣媒體評論,「兩岸關係好壞,早已成為影響外商是否來臺投資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