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醫科大學63個科研項目獲瀘州市社科聯202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資助
西南醫科大學 本站編輯 曾艾琳 2020-07-26 大 中 小
日前,瀘州市2020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結果公布,西南醫科大學2020年共有63項科研項目獲得市社科聯立項,立項率在瀘州市各申報單位中排名第一。
本項課題申報工作於2月20日啟動,截止3月31日全市共收到申報課題424項。經市社科界專家學者評審,市社科聯審定,共有205項課題獲準瀘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2020年度市級課題立項。
西南醫科大學2020年度瀘州市社科聯市級課題立項目錄
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工作單位 |
1 | 瀘州市建立醫療保障應急管理體系研究 | 王敏 | 西南醫科大學 |
2 | 瀘州市「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的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 | 王瓊 | 西南醫科大學 |
3 | 中醫師承教育模式培養效果的實證研究 | 葉飛龍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4 | 瀘州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調查研究 | 顏永容 | 西南醫科大學 |
5 | 瀘州市地方稅種減稅降費政策實施面臨的矛盾與破解之策 | 劉浩 | 西南醫科大學 |
6 | 醫養康養相結合養老服務體系研究 | 王亮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7 | 瀘州市中醫藥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研究 | 楊思進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8 | 公立醫院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管理優化策略研究 | 馮瀟 | 西南醫科大學 |
9 | 「一帶一路」戰略下瀘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跨文化交流傳播研究 | 肖莉 | 西南醫科大學 |
10 | 醫聯體建設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醫聯體為例 | 馬豔萍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11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醫療機構應急人力資源管理對策研究 | 胡曉霞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12 | 健康中國視域下瀘州市體育場館的應急功能研究——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例 | 左彬 | 西南醫科大學 |
13 | 智慧社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體系構建與研究 | 陳巧玉 | 西南醫科大學 |
14 | 瀘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例 | 葉玉霞 | 西南醫科大學 |
15 | 黨內政治文化對基層青年幹部職業心態影響研究 | 陳劉傑 | 西南醫科大學 |
16 | COVID-19疫情下瀘州新聞宣傳踐行習總書記「四力」策略研究 | 王凡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17 | 瀘州市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 夏代蓮 | 西南醫科大學 |
18 |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輿情引導和網絡信息治理研究 | 吳江 | 西南醫科大學 |
19 |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裁判文書實證研究 | 唐義紅 | 西南醫科大學 |
20 | 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瀘州市縣域政府治理體系構建研究 | 梅達成 | 西南醫科大學 |
21 | 創新政企校三螺旋聯動合作機制以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基於川南醫學研究轉化院的實證研究 | 楊瀟 彭煦 | 西南醫科大學 |
22 | 瀘州市公民法治信仰現狀與培育機制研究 | 陳士勇 | 西南醫科大學 |
23 | 瀘州市社會組織應對公共危機協同治理機制研究 | 萬美君 | 西南醫科大學 |
24 | 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共享機制研究——以西南醫科大附院消毒供應中心為例 | 李遠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25 | 從靜態到動態:川劇瀘州河非遺傳承的三體融合人才培養模型 | 劉顯紅 包靖 | 西南醫科大學 |
26 | 瀘州市院內中藥製劑發展策略研究 | 劉露露 | 西南醫科大學 |
27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對我市農村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供需結構研究 | 楊雪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28 |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政府推動農村義務教育振興的策略研究——以瀘縣為例 | 陳穎 | 西南醫科大學 |
29 | 建立健全我市社區健康服務體系的研究 | 黃顯官 | 西南醫科大學 |
30 | 瀘州市大學生宗教觀認知現狀調查研究 | 李靜 | 西南醫科大學 |
31 |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的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 文曉麗 | 西南醫科大學 |
32 | 瀘州市公立醫院應對DRGs付費形勢的疾病分類人員儲備及素質調查研究 | 何思長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33 | 瀘州市納溪區城鄉義務教育融合路徑研究 | 唐敏 | 西南醫科大學 |
34 |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瀘州地區的疫病情況研究 | 洪懿 | 西南醫科大學 |
35 | 融媒體視閾下瀘州紅色文化的傳播影響力提升研究 | 楊娜 | 西南醫科大學 |
36 | 四川省「123456」戰略部署下瀘州市體育賽事的應對措施研究 | 任冬梅 | 西南醫科大學 |
37 | 瀘州市醫養相結合養老服務機構運行模式的調查研究及效果分析 | 黃陳翼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38 | 瀘州市基層衛生人才流失的對策研究 | 王人可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39 | 大數據背景下瀘州市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 潘莉萍 | 西南醫科大學 |
40 | 瀘州市稅收營商環境現狀調查研究 | 何茵 | 西南醫科大學 |
41 | 瀘州市古藺縣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現狀及對策研究 | 彭敏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42 | 疫情防控期間醫務人員權利保障研究 | 向志意 | 西南醫科大學 |
43 | 健康中國視域下瀘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口腔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研究 | 伍開蓮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44 | 重大疫情應對中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研究——以瀘州市為例 | 柏珂 | 西南醫科大學 |
45 | 高校思政課與地方實踐資源對接機制研究——以瀘州市為例 | 王虹 | 西南醫科大學 |
46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瀘州市志願者服務能力提升研究 | 金鑫 | 西南醫科大學 |
47 | 瀘州市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健康素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 徐微微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48 | 突發公共疫情微信輿情危機防控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 羊海燕 | 西南醫科大學 |
49 | 網絡圈群視域下的輿情疏導機制研究 | 周君才 | 西南醫科大學 |
50 | 突發重大公共事件下自媒體話語對公眾情緒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 蔣慶勝 | 西南醫科大學 |
51 | 農村空巢老人精神養老問題研究——以瀘州市為例 | 嚴光菊 | 西南醫科大學 |
52 | 瀘州地域文化融入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 | 於相風 | 西南醫科大學 |
53 | 成渝雙城經濟圈下瀘州市中醫藥文化軟實力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 何林 | 西南醫科大學 |
54 | 新時期黨員自我身份意識淡化的危機及對策研究 | 張富兵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55 | 精準治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療機構與政府的協同 | 李浩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56 | 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 唐開秀 | 西南醫科大學 |
57 | 瀘州市留學生「文化休克」現象及其跨文化適應性策略研究 | 鄧敏 | 西南醫科大學 |
58 | 中醫醫院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的建設與管理探索 | 楊文信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59 | 新媒體時代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傳播載體實踐研究 | 汪建英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
60 | 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下的瀘州留學生教育基地建設研究——基於教育經濟學視角 | 婁坤 | 西南醫科大學 |
61 | 重點疫區返瀘大學生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及影響因素研究——以西南醫科大學為例 | 李星 | 西南醫科大學 |
62 | 共生理論視角下瀘州市高校校際合作路徑研究 | 李金海 | 西南醫科大學 |
63 | 瀘州市兒童口腔健康教育研究 | 舒丹 |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