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教師在優課聯盟平臺授課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3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高校紛紛延期開學。為保證各高校教學秩序正常運行,減少疫情對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由深圳大學倡導發起的全國地方高校UOOC(優課)聯盟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服務全國高校與學習者。截至3月20日,平臺共開課1537門,在線教師總人數31108人,註冊學生人數49.7萬,選課總人次34.92萬,選修聯盟課程的高校479所,累計選課高校517所。
準備充分為各高校開展在線教學保駕護航
記者了解到,優課聯盟是首個全國地方高校優質MOOC課程資源共享平臺。面對疫情,聯盟積極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各高校開展在線教學保駕護航。
疫情初期,優課聯盟制定「地方高校優課聯盟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時期教學平臺服務的方案」,並於1月28日上報至教育部。同時,平臺向成員高校發布服務通知,號召各高校及課程團隊教師做好疫情期間的教學服務,並通過微信公眾號搜集各高校的教學服務需求,積極配合提供服務。
隨後,優課聯盟組織開展多次直播培訓詳細講解如何利用優課聯盟課程平臺開展線上教學以及優課聯盟所支持的主要教學模式。2月17日,優課聯盟線上課程全線開放,面向全國免費提供471門課程。
多種探索教師可選擇三種不同線上教學模式
為滿足不同教師教學需求,優課聯盟提供純MOOC教學、開源共享SPOC教學、自建SPOC教學三種線上教學模式,教師們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充分推動「MOOC+SPOC+翻轉課堂」「在線開放課程+直播見面課」等多種教學模式的應用。
開源共享型SPOC是疫情期間優課聯盟推出的一種實用、便捷的方式,主要為沒有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的老師提供現有的優質課程資源。各高校教師在優課聯盟平臺上查找到可用課程後,可獲得整門課程的副本,經本地化重構應用於本校教學。用課教師添加的教學資源也可被源課程教師和其他用課教師所採納,形成共建共享的在線課程建設模式。
此外,優課聯盟以《模擬電子技術》MOOC為試點,從2017年開始逐步完善平臺功能,形成簡單高效的運行模式。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共開設了672門此類課程,參與教師1886人次。
深圳大學1685名教師參與線上教學課程3554門次
作為優課聯盟的發起單位,疫情期間,深圳大學在優課聯盟的積極配合下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工作。2月10日,深圳大學發布在線教學實施方案,3月2日開始線上試課,3月9日開始線上正式上課,期間共註冊教師數2689人、註冊學生數39502人,8000多人次參與9場校級、213場院級線上教學培訓,開課門次964,實行線上教學的課程3554門次,開出率為89%,參與教師1685人,上課學生16.9萬人次。全校公共基礎課100%開展線上教學。
為保證在線教學質量實質等效,深圳大學線上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由校級和院級聯合開展,質量保障重心下移,實行剛性與彈性並重的線上教學質量保障。學校要求各學院(部)「疫期防控期教學工作小組」對本單位的線上教學進行全覆蓋的檢查和指導,以「每日一報」的形式及時向學校反饋檢查指導情況和相關問題,校級及時處理問題,確保線上教學有序開展。
在線教學效果理想聯盟穩定運行獲好評
疫情期間,優課聯盟通過整合資源更好地為全國高校提供教學支持服務,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直播培訓4場,參與教師3000餘人;組建多類型的答疑群,組織平臺技術、聯盟教務和教育技術專業學生志願者等,利用多渠道的線上服務滿足不同教師的教學需求;開展疫情期間聯盟在線教學優秀案例徵文活動,讓各位教師互鑑共享;開展疫情期間聯盟學生和教師問卷調查,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加強聯盟公眾號運營,開展教師訪談、優秀案例報導、聯盟培訓、聯盟動態等推文宣傳。
作為主要的高校聯盟,疫情期間,優課聯盟積極向教育部高教司匯報各類數據及工作開展情況;配合聯盟聯席會的各項工作,探索與其他聯盟的合作;與粵港澳大灣區聯盟聯合開展2期11講《高校在線教學案例分享》公益課;與金融教育聯盟聯合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視頻公開課24講。
此外,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孫忠梅參與教育部高教司安排「教育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承擔的緊急課題《「停課不停學」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推進教育改革的理論與政策研究》,匯總聯盟和深圳大學及聯盟成員高校優秀案例材料等。
目前,平臺運行穩定,為各大高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學體驗,獲得參與高校和教師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