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袁麗群 劉世泉/文 林丹/圖
海都訊 昨日,大量市民趁著周末,帶著家人前往海交會觀展,海峽會展中心也迎來了人流高峰期。現場摩肩接踵,小吃區僅一個品類的香腸,一天就能賣出3000根。
廢料做衣料、能防水的「水」……琳琅滿目的商品,炫酷奇特的科技產品,更是讓市民驚嘆不已。
一種香腸 一天賣出3000根
周六,展館小吃區人氣「爆表」,各個小吃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龍。
臺南,是臺灣南部的一處「美食據點」,那裡有許多聞名遐邇的風味小吃,包括臺南豆花、蚵仔煎、蝨目魚粥等。今年海交會,集中亮相的7家臺南知名小吃品牌分別是:黑橋、椿友、大水缸、國哲、正鑫、美味王、漁童子。
黑橋香腸,是臺灣南部目前最知名的香腸之一,已有30多年的歷史。「周末人氣旺,早上開館後,就沒閒下來。」展位老闆陳星告訴記者,截至當天下午5點,一天時間,就賣出了近3000根黑橋香腸。
礦泉水瓶 加工成做衣材料
4號臺灣館,有一棵奇怪的「樹」,上面懸掛著好多礦泉水瓶子,下面則是各式漂亮的衣服。礦泉水瓶和衣服有什麼關係麼?
「這些衣服就是塑料瓶子製成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的工藝是將舊瓶子去瓶環、瓶蓋,減少原料雜質後,再進行分色,這樣得出更加純淨的原料,最終壓縮成瓶磚。而瓶磚經過了十多道分解、浮除、清洗等精細的工序後,被切割成了一片片的瓶片。
該工作人員介紹,瓶片再被製成再生塑膠聚酯粒,進入機器,經過加溫、熔融、混合等步驟,最終冷卻、定型、切斷、篩選。每顆晶瑩剔透的再生聚酯顆粒,再通過更精細的加溫與熔融,織出長纖維大紗線,比起短纖維,不但不易起球,強度也更高。
防水的「水」讓晶片不怕水
在9號展館,一參展商在館內做了個小水池,並將接入電源的晶片放入水中,原本「怕水」的晶片此時卻正常工作,晶片上的燈一直亮著。「我們研發出了一種可以防水的『水』,用這種『水』浸泡過的產品,就不怕掉入水中,甚至可以在水中作業。」金榕廣電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公司主要生產戶外燈具,目前市場上的水下燈具主要採取封閉防水,這種防水方法,燈具一旦損壞,更換和維修都很困難。
「為此,我們研發了專門的防水材料。」該工作人員說,這種材料外形跟水極其相似,但同樣倒在沙子上,這些「水」卻不會滲透下去,且還會保持著水滴狀在沙子表面,「塗過這種材料的手機,都可以放在水中」。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該技術結合其公司研發的長距離低電壓照明系統,可以實現在公園等進行安全照明。「現在很多電燈都需要220V或110V的電壓才能亮,這種電壓對於市民來說不安全。」他說,長距離低電壓照明系統12V的電壓就能讓燈亮起,且傳輸距離達到300米,可以覆蓋的範圍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