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益大情懷,揚州安平社區辦好民生實事構建和諧社區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29日揚州訊 辦好民生實事是構建和諧社區的第一要務。近年來,揚州竹西街道安平社區黨委堅持「以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居民自治為基礎,以優化服務為抓手,以構建和諧為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社區先後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國文明單位」「國家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和「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目前,安平社區共劃分7個網格,為徹底掃除服務「最後一公裡」的障礙,黨委構建了「1+N」網格服務團隊。在揚州率先推出全科社工培養計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18名工作人員基本上都能做到對居民各類事務「全方位服務、全天候值守、全流程跟蹤、全能量發揮」。其中7名網格員在入戶調查的基礎上,為144位對象精準辦理了2020年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而居民直接坐在家中拿補貼,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群眾身邊事,少不了群眾難解題。安平社區為公平公正、合理合規解決老百姓的難題,成立「春濤法律服務中心」,其中包括「中國好人」、「江蘇省第二屆十大法治人物」何春濤為主的6名社區法治志願者和10名專家律師。多年來,該中心在實踐中探索出「三多三少」矛盾調解工作法,將普法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合於矛盾調解過程之中,讓全體居民深切感悟到法治惠民的目標和行動。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中心共受理各類訴訟案件及矛盾糾紛800多件,維權金額達千萬元,特別是協助揚州市委政法委妥善處理了21起屬於「老大難」的涉法涉訴信訪案件。

面對全體居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元化和專業化的服務需求,安平社區黨委通過「創益中心」陣地,對各社會組織推行「六聯」的做法,即黨組織聯建、陣地資源聯用、公益項目聯孵、志願服務聯動、活動品牌聯創、管理考核聯評,讓每支隊伍都賦予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內涵,同時促進社區有效形成「人人有責、人人擔責、人人盡責」的格局。其中四葉草志願者服務隊,參與居民約1200多人,他們守護環境、解困幫扶、敬老愛幼、倡導文明等。在疫情防控戰役中,許多人堅持在卡口第一線,為社區創造「零感染」作出了貢獻。王佳佳 曹蕙

相關焦點

  • 把社區食堂這件民生實事辦好
    來源:人民日報梳理發現,價格實惠、用餐便利、對外開放、兼具社區社交功能等種種特徵,不僅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舌尖上的美食」,還讓許多「老社區」重新煥發了活力,撐起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其中建設社區食堂成為很多小區改造清單中的「必選項」。雖說「民以食為天」,但餐飲的學問卻不少。
  • 揚州安平社區:「1234」工作法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
    中國江蘇網12月22日揚州訊 在揚州市邗江區竹西街道安平社區,共有少數民族群眾56人,包括回族50人、維族2人、蒙古族2人和壯族2人。近年來,安平社區圍繞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探索了「1234」民族工作法,2020年,又積極創建民族工作「紅石榴家園」,營造了社區各族群眾共謀科學發展、共創和諧局面的生動氛圍。
  • 撫順東華園社區黨組織立足陣地建設 辦好民生實事
    這些變化實實在在地提升了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東華園社區實地了解採煤沉陷區避險搬遷安置情況,並對民生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年多來,東華園社區黨總支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立足陣地建設,辦好民生實事,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地評線】渤海潮評論:把社區食堂這件民生實事辦好
    來源:人民日報梳理發現,價格實惠、用餐便利、對外開放、兼具社區社交功能等種種特徵,不僅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舌尖上的美食」,還讓許多「老社區」重新煥發了活力,撐起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其中建設社區食堂成為很多小區改造清單中的「必選項」。
  • 黃石港區今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今年該區將從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全力辦好民生領域十件實事。十件實事分別為:新建花湖小學,改擴建中山小學二期、武黃路小學二期、楠竹林小學,新建1所、改擴建1所公辦幼兒園,新增4所普惠制幼兒園;新建勝陽港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大碼頭社區、天橋社區醫養中心;升級改造11個標準化農貿市場,建成10家社區分布式肉菜店;新建青山湖社區、天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通7條「斷頭路」,改造7個老舊小區和20條背街小巷;建設3座人行天橋、6個社區公園;建設黃石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 泰興市濟川街道祥泰社區:抓好民生工程 辦好惠民實事
    (記者 胡新芳)「改造之前,這片是一片荒地,改造好有停車場,解決了我們居民的停車問題,那邊還有一個小遊樂園,讓小孩老人都有健身的地方,還有一片綠地讓人看著很舒服,現在的環境造福了老百姓。」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祥泰社區居民張愉男都會來到三泰新村南側遊園內散步健身,他告訴記者,遊園建得很好,健身設施也很多,這成為他們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三泰新村南側遊園項目為社區遊園,內含健身、樂園、休閒等功能為一體,投入120萬元、佔地4000平米。項目完成後,不僅滿足了周邊居民的文娛需求,同時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 揚州安平社區: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一個也不落下」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揚州訊 「對最需要的人,做最需要的事,讓有限的資源取得最大的效果。」揚州竹西街道安平社區在服務群眾過程中,突出「精準服務」,聚焦「老、小、困」,確保社區居民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路上「一個也不落下」。
  • 南灣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道道「誘人」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 通訊員 江仕平今年來,龍崗區南灣街道把積極推進社區民生大盆菜工作為己任,補齊民生短板,著力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問題。今年,該街道完成了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民生福祉不斷改善。今年以來,南灣街道充分發揚實幹精神,大力地推進民生幸福建設,點菜問需於民,「配餐」精心製作,突出居民迫切需求的「小、急、難」項目,全面開展社區民生大盆菜建設,包括綠化提升、翻新修繕路面、建設休閒活動場所、安裝照明設施及服務類項目等,著重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設施,著力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問題。
  • 社區微治理 民生大文章
    上海市楊浦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明 依「十三五」期間,上海市楊浦區在社區治理方面積極探索,在引導居民參與家門口的微小公共事務治理方面成效最為明顯,以微治理譜寫出服務民生的大文章。居民參與共破「老舊小」難題2017年起,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楊浦區推進社區事務微治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與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以「空間微改造」為例。
  • 以「社區民生大盆菜」為抓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龍崗區發展到今天,相當於一個4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基層社會矛盾凸顯,基層管理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凝聚大家的力量,把這個城市管理好、經營好,龍崗區探索通過「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把老百姓組織起來,幹點自己想幹的事情、自己關心的事情,讓老百姓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關心的事情中去,減少基層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公明西田社區民生微實事不走過場
    日前,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西田社區民生微實事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西田社區邀請了多個表演團隊成員,為社區居民獻上歌舞、獨唱、組合唱、劍術表演等10個節目表演。活動結束後,社區書記與社區居民群眾一同上臺,在民生微實事項目籤名牆上籤上各自的名字,寄予新一年民生微實事項目的成功開展以美好希望。 據介紹,去年公明西田社區共申報民生微實事項目13個,其中服務類項目9個,項目輻射社區各個群體。
  • 揚州安平社區:舊樓裝電梯告別「上上下下」的煩惱
    中國江蘇網12月22日揚州訊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舊小區居民上下樓不便的問題日益凸顯,家住揚州安平社區竹西花苑的老年居民都深受「爬樓難」困擾,舊樓加裝電梯成為迫切需要。但是,不同樓層住戶意見不統一,賠償費用談不攏等問題成為了加裝電梯的「攔路虎」。
  •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目前已有一些成功案例表明,通過專業化市場化的運營,社區食堂能夠實現「微利可持續」,形成自我「造血」機制。  社區小食堂,承載民生大文章,未來發展潛力很大。專家認為,今後既需要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也需要社區食堂堅持市場化方式更高效地運營,科學穩妥地把這件民生實事辦好。  「只需10元,就有一葷一素。」  「60歲以上老年人吃飯可以打八折。」
  • 社區「民生大盆菜」今年繼續「烹」起來
    民生大盆菜,居民吃得高興,今年繼續推出。日前,記者了解到,今年龍崗將再次拿出3 .18億元用於「社區民生大盆菜」,平均每個社區約為260萬元。    「南都街坊口碑榜」十大金獎    毫無疑問,「社區民生大盆菜」是2015年龍崗區的熱詞之一,它是該區民生實事辦理、基層治理創新的一張名片。
  • 深度觀察:社區小食堂,承載民生大文章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核心閱讀  價格實惠、用餐便利的社區食堂既能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也能減輕上班族的家務負擔,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  與社會化餐飲相比,社區食堂公益屬性較強。要實現價廉物美,在成長初期往往難以做到盈虧平衡,需要政府部門、社區和社會力量的多方支持。
  • 東莞石排啟動「民生大莞家」項目,39項「民生微實事」暖人心
    「鄰裡匯」服務項目是石排太和社區「民生微實事」項目之一。太和社區圍繞「黨建進小區、服務進小區、文化進小區、教育進小區、健康進小區」五進小區服務理念,以黨建為引領,搭建「鄰裡匯」的服務平臺,以「匯聚鄰裡,匯集和諧」為願景在鎮內樓盤設服務中心,前期選定凱旋灣花園(一期)樓盤和時代東珺花園樓盤為試點。
  • 石排「民生大莞家」來啦,39項「民生微實事」暖人心
    啟動儀式在石排鎮時代東珺花園樓盤小區「鄰裡匯」服務中心舉行,現場啟動石排「民生大莞家」項目。搭建「鄰裡匯」服務平臺「鄰裡匯」服務項目是石排太和社區「民生微實事」項目之一。太和社區圍繞「黨建進小區、服務進小區、文化進小區、教育進小區、健康進小區」五進小區服務理念,以黨建為引領,搭建「鄰裡匯」的服務平臺,以「匯聚鄰裡,匯集和諧」為願景在鎮內樓盤設服務中心,前期選定凱旋灣花園(一期)樓盤和鎮時代東珺花園樓盤為試點。
  • 晉江將設置安海鎮安平社區
    會議研究並原則同意了設置安平社區有關事宜。據了解,新設置的安平社區所轄範圍東至安海灣(緊鄰安東社區),西至安平五裡橋水閘(與南安市交界),北至鴻江西路(緊鄰鴻塔社區),南至安海灣(海面與東石鎮交界),總規劃面積約2322.7畝,常住人口約7000人,流動人口約2萬人,入駐企業約142家,商鋪約800多家,人口集聚,商業繁榮。
  • 抓好黨建引領 辦好民生實事 共享宜樂家園
    南龍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潘書鋒(前)檢查「三小」場所安全經營情況。 南灣街道南龍社區是位於街道東南部的一個純城市社區,由4個商住小區及1個工業區組成。該社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構建服務型社區為目標,圍繞「黨建引領、創新治理、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推進社區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
  • 2020年城陽惜福鎮街道努力辦好民生實事 為幸福生活添新彩
    舉辦「舞動時尚街拍 共享陽光生活」惜福鎮街道廣場舞大賽、城陽區「歡樂大舞臺」惜福鎮專場演出、福鎮街道福苑社區青年歌手大賽等活動,開展「陽光生活 多彩惜福」惠民演出活動,為社區配送綜藝、戲曲等各類演出31場。配合區文旅局「陽光城陽 多彩文化」配送綜藝、話劇、舞臺、樂隊等演出32場,配合區文旅局在社區放送公益電影31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