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年考研,是十分難熬的,問題多出於壓力所導致的內心憂慮,而學習的問題反倒因為習慣,不覺得有什麼苦可言了。
過完年,我在家住了幾個月,壓力一直環繞左右,直到有一次,差點使我崩潰。還好,我走了過來,這也改變了我整個的複習軌跡,還讓我收穫了一個非常好的思維法寶——如何解決憂慮問題。
學習之餘,我會陪媽媽逛逛街,以顯得自己也不是那麼的「沒用」。有一次,碰上了她的一個朋友。
那位朋友很面「善」,很典型的大媽。他「和藹」的看著已經24歲的我,問東問西。其實我知道,她問的目的是為了找個機會談談自己的孩子。
在說了一些「考研沒用」、「找個穩定工作多好」之類的話後,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自己那出息無比的大兒子。
「哎呀,我這兒子,現在還行吧,這不我給花了二十萬找人,在XX國企找了份工作,活少不累,一個月穩妥的三千多,年節的還往回拿肘子、手紙啥的。哎,我也操心到頭啦」。
她嘟囔個沒完,我後來已經不聞其聲,只聞其口臭了。嘴不好意思說,心裡不斷的罵著「你懂個P」。
回家路上,找個藉口和媽媽分開了。
家附近有個小學,我從側門進去,就坐在雙杆旁邊的花壇那,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我考研礙著誰了?為什麼我選了一條這麼難的路,卻好像做了多麼缺德的事似的?」
「你TM二十萬找個工作,就算一個月回來三千、不吃不喝還要七年回本,有什麼好吹的?」
「但我自己呢?連一個月三千都沒有,七年後我又幹啥呢啊?就算考上了,畢業就有人家過得好了?」
「我什麼時候能考上啊?今年能考上麼?考不上怎麼面對老媽?怎麼回應這些虛偽的關心啊?」
「是我選錯了?可我TM哪錯了啊?」
我就在那反覆的、不停的琢磨這些問題,沒有答案,心頭如壓千斤石般,喘不過氣。
有個想玩滑梯的小孩子從我身邊經過,不斷看我,孩子的媽媽小聲說了句「不要盯著人家看」,可能以為我是失戀了,擔心隨時發飆。
小孩子很快就不再看我,注意力完全轉移到滑梯、鞦韆上了。他專注的爬每階樓梯,笑哈哈的滑下來,拍拍褲子再來一遍。
我都記不得上次是什麼時候真心笑過了。每天,我都覺得是一種仇恨在支撐著我,好像全世界都欠我一樣,被憂慮情緒籠罩,不見天日。我開始思考,是不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我甩甩腦袋,停止腦子裡不斷湧現出來的抱怨和不甘,試著用理性來審視我的憂慮。
開始,我明確了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考不上」,再進一步,如果我今年真又沒考上,對的,我第三年還是沒考上,我的結果最壞是什麼?
會跳樓不?我媽會與我斷絕母子關係不?那些討厭的大媽會堵家門口說我不?我家會因為我考不上而揭不開鍋、過不下去不?
不會。
我會選擇再戰一年;會找一份還可以的工作邊工作邊複習;會有些不好意思見朋友,儘管他們都是關心我的;會在更加孤獨和辛苦的環境中走一年。
只為了我的這個夢想。
這些,我願意承受麼?
我願意。
得到這個答案後,我就坦然了,原來這些最壞的結果,我是可以應付的,那有什麼好怕的?
再退一步,這些最壞的打算還沒發生呢,距離考試還有九個月,我難倒不能靠一些措施去避免這些壞結果發生麼?
積極複習、遠離負能量、有效管理時間,踏實前行,怎麼就一定會那麼慘呢?
想到這裡,我的世界突然明亮了 。
第二天,我和我媽商量,自己到瀋陽租了個小屋子,開始了九個月的獨立複習,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考進了吉林大學法學院。
這次經歷,我最大的收穫是得到了一個好用的法寶,用來解決「憂慮問題」。它包括三步:
第一,直面問題,理性思考問題帶來的最壞結果是什麼;
第二,坦然接受,思考承擔這樣最壞結果需要做什麼,以及維繫良性運轉的可能性;
第三,尋求措施,在最壞結果出現前積極實踐,儘量避免。
這是特別好用的思維自救方法,避免我們在自己設定的、還未知的思維怪圈裡止步不前,要記住,憂慮是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良性改變的。
從那以後,我很多次面臨困難,都採取了這樣的思維方式,非常好用。
去年十月份,我選擇辭職前的思考,就是對此方法的典型應用。
我有顧忌麼?當然有,怕沒有學生再願意跟我學;怕沒有渠道讓學生看不到我;怕賺不來錢養不起家等等。
第一步,我思考最壞結果是什麼?
一分錢不賺,沒有學生,我也沒有工作。
第二步,我能承擔不?
一年內沒問題,存款節約些花夠維持;我詢問過老婆,她也願意跟我一起承擔,說「大不了還過一天18元的生活」(這個故事未來講);如果沒有學生來找我上課,我還能找到工作麼?當然可以,我有六年的教學經驗,很高的考試成績,帶過上萬的學生,能講千人講座。
那我還怕啥?
第三步,如何避免負面問題出現?
我認真的給去年最後的一批微信學生講課,一直到考試前一天,為來年奠定口碑基礎;年初開闢這個公眾號,也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和靠譜的朋友合作,彼此幫助,一同開疆擴土。總歸不至於太差吧?
決定了,辭職!
從二月末招生開始到今天,全程班的同學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招生數量。最壞的結果並沒有出現,我還在計劃著五月出的出行,鬥志滿滿的準備帶今年的同學大幹一場。
最後我再嘮叨一句,遇到困難,不要局限在情緒的怪圈裡,先在思維上突圍出來,方能在行動上堅決執行,結果嘛,順其自然!
但你若是不努力,有什麼資格責怪生活呢?
加油,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