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有很多時候的一些小習慣,其實這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往往反映了他們的心理狀況是否健康,例如孩子咬指甲,磨嘴皮。如果你發現孩子經常有咬指甲,磨嘴皮,那可能就反應了孩子的內心有點焦慮,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我記得我初升高那一會兒,就有一陣壓力,特別大,每當我非常焦慮的時候,就喜歡啃指甲蓋,大概是過了兩周之後,我回家媽媽發現我的指甲都被我咬的禿禿的,而且一點都不像剪的樣子。
本身媽媽也是學心理學的,媽媽就推測我是不是有點壓力太大焦慮了?當然,這些都是後來我才知道的。然後第二天媽媽就帶我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說我已經屬於中度焦慮,啃指甲蓋其實就是焦慮的表現,如果不及時緩解的話,可能會有大問題。
然後在心理醫生和媽媽的一步一步引導之下,我的焦慮得到了緩解,也就沒有啃指甲的習慣了。
其實很多孩子在焦慮的時候都會有一樣類似的行為,啃指甲甚至是撕嘴皮。只要父母留心觀察,都會能看懂。當時我之所以會變得焦慮,其實是跟我的成績上不去有關係,而自己又不會學著調節情緒。
但大多數時候孩子如果出現這兩種行為其實都跟父母有關,就是父母給孩子的心理壓力太大了,很慶幸當時我被發現的很早,沒有由焦慮轉變為焦慮症。所以如果孩子有類似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行。
當然,這也並不一定代表所有。有的孩子愛咬指甲其實和焦慮沒多大關係,這就要家長們仔細觀察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孩子咬指甲的頻率和場合,有的孩子也可能是身體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所造成的。
咬指甲千萬不要認為這就是一個小毛病,很多的大問題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啃指甲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是讓病菌從口入,誰也不能保證孩子啃的指甲一定是乾淨,沒有細菌的。
因此孩子總是啃指甲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誘發腸胃疾病。口腔發育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愛撕嘴皮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牙齒參差不齊,牙齒長不齊耽誤的可就是顏值。不管從生理還是心理來看,孩子啃指甲撕嘴皮都是非常不好的。
但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些不好的行為呢?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壓力過大導致的焦慮,他們希望通過啃指甲或者是撕嘴皮,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到疼痛,讓自己清醒一點,想要自己緩解一種緊張的情緒。
1、注意別給孩子太多壓力
適當的壓力可以使孩子進步,但如果給孩子太多的壓力,那只會導致孩子變得焦慮,更沒有辦法使孩子進步。平時多關心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除此之外,也要定時的檢查孩子的衛生情況,輕易不要讓孩子有咬指甲的行為出現。
2、及早發現,及時給孩子疏導情緒
如果真的發現孩子有咬指甲,這樣的行為出現的話。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責罵孩子,而是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變得不那麼焦慮,慢慢的心理平穩下來。
當然這一點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的,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用更科學的方法讓孩子得到緩解。
3、豐富孩子的個人生活
孩子的生活不應該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學習固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如果孩子的生活只有學習,難免會太單調了。而且生活中只有學習,他們慢慢會感到煩躁,鬱悶,從而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
因此多豐富孩子的個人生活,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參加一些學校裡面的社團,當孩子感到煩悶焦慮的時候,他有辦法可以去排解,自然就不會變得更焦慮,也不會有咬指甲撕嘴皮的行為。
結語:
孩子為什麼會啃指甲?因為他們感覺到了焦慮。他們為什麼會變得焦慮?因為他們承受的壓力太大。為什麼他們承受的壓力太大?因為父母對他們要求太高,所以孩子啃指甲變得焦慮,父母也是有一定責任的。
我們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所以家長們切記不要對他們束縛太多,要讓他們感受到自由。這樣孩子才能健康聰明快樂的長大。
你家孩子愛咬指甲嗎?你能感受出孩子的焦慮嗎?歡迎來一起評論分享交流。
我是小萱媽媽育兒經,5歲男寶和3歲女寶的二胎媽媽,生活中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都可以跟我一起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