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6月22日訊(記者簡俊暉 通訊員張敏 李正東)今後,華中地區腫瘤患者使用重離子射線治療,可使用成本較低的國產設備,獲得跟進口設備一樣的治療效果。
近日,武漢開發區宣布,總投資24億元,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由該區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科院三方共建的重離子治癌系統(武漢大學重離子醫學中心),將於今年9月在位於該區的漢南醫院開建,預計三年後投入使用。這是全國第四、華中唯一的使用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疾病的醫院,將為腫瘤患者解除病痛之苦。
精準獵殺癌細胞還能阻止復發
武漢重離子醫學中心項目負責人之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漢南醫院院長胡欽勇介紹,傳統的放射治療腫瘤疾病中,使用X射線、光子射線,它們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會連帶殺死正常細胞。
而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疾病,通過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可把肉眼無法看見的碳離子以每秒21萬公裡的速度,像「穿甲彈」一樣打入病人體內,這射線專瞄著癌細胞打,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很少。
除了精準外,重離子技術還讓腫瘤病人最擔心的「復發」問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這是因為相比傳統放療,重離子束造成DNA的雙鏈斷裂,讓癌細胞自行修復困難。由此,重離子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但也最昂貴的放療技術。
胡欽勇說:「重離子是當前最理想的放療射線,誰擁有了它,誰就可能站在了腫瘤放療的制高點。」
不過,這套系統並非針對所有腫瘤,目前主要是用於肝癌、腦瘤等類型的實體腫瘤。
減少治療成本但不降低療效
設在漢南醫院的武漢大學重離子醫學中心,將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與進口產品相比,由於製造和維護費用相對更低,總體治療成本也將比採用進口設備低。
胡欽勇介紹,採取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疾病,一個患者按腫瘤位置和大小不同,可能接受8-35次治療。按照國際粒子治療的慣例,不管做幾次,都是單一療程。一般患者是一個療程,放療費用27.8萬元。加上住院費、檢查費、護理費等,按照我國首家重離子醫院上海重離子醫院近2000例的統計,當前平均費用在31萬元左右。而且,該項費用今後還有可能隨著設備的維護更新,以及其它因素影響而增加。
不過,由於上海使用的是進口設備,而武漢大學重離子醫學中心使用國產設備,治療成本相對上海醫院的同期水平將會低一些。至於療效,胡欽勇認為國產設備不比進口的差。他介紹,國內早在1995年就設立了「重離子治癌技術的研究」課題,並於2015年研發成功,成為繼美國、日本、德國後,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重離子治癌技術的國家。而且,國產設備已實際應用於甘肅蘭州和武威的重離子醫院,從現有情況看,療效並不落後。
「引進國外設備,最大的短板是核心技術不在自己手上,很難完成升級。」胡欽勇說,如果設備不能隨著發展而優化升級,則難以持續滿足社會需求。因此,他認為武漢大學重離子醫學中心選擇國產設備的意義,不僅在於降低患者治療成本,更有利於今後的技術升級,掌握技術主動權。
解除患者病痛同時擔當研發
上海擁有我國首家重離子醫院,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籌備,到2015年正式營業,花了20年。
截至目前,甘肅省蘭州市、武威市的重離子醫院也投入應用,武漢重離子醫學中心將是全國第四家,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使用這一裝備的醫療機構。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在與武漢開發區對接相關工作時介紹,該院2016年就計劃籌建武漢大學重離子醫學中心。由於技術標準較高,建設中要把直徑21米的加速器安裝在大樓地下,再建起厚3.7米的屏蔽牆防止輻射,工程量非常大。一些原計劃介入的社會資本望而止步,而一直有意引進該項目的武漢開發區,連續多年把支持重離子醫院建設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並在政策等方面給予實際支持。最終,該項目落戶漢南醫院。「建設目標為立足於服務武漢,面向湖北,走向世界。」該負責人說。
而武漢開發區負責人則認為,利用漢南人民醫院改擴建的機遇,同步建設武漢大學重離子醫學中心,將有助於補齊武漢的醫療短板,提升武漢醫療服務水平。他希望該項目不僅要成為高水平的區域性綜合醫療服務中心,還要成為世界一流的腫瘤醫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