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臨摹鍾繇小楷名作《薦季直表》?

2020-12-22 漢府古文化

作者:楊耀揚

鍾繇的名字在《辭海》列有條目,但今人已無緣一睹其真跡尊容了。但後人摹託的鐘繇小楷刻帖《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等,其藝術成就同樣地震古爍今,歷代俱有佳評。書法史上,鍾繇被稱作是楷書創始的鼻祖。其對楷書的形成(或謂建立楷書規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鍾繇撰書的《薦季直表》,落款「黃初二年」,即是魏文帝曹丕即位、建年號「黃初」的第二年,公元221年。鍾繇歿於230年,他寫《薦季直表》已是70歲高齡了。在耄耋之年完成奠定他歷史地位的楷書代表作品,無論從年齡、書寫點畫的隨心所欲,還是一件作品贏得的地位,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蹟。《薦季直表》傳有兩刻。

一刻13行;一刻19行,清乾隆年間所刻《三希堂法帖》將其列入第一部中。關於《薦季直表》是否出於鍾繇之手,明清兩季曾紛爭不斷。明袁泰認為此作系唐人臨本,清孫承澤疑此作是元人偽作;清代「鑑定古碑刻最精者」的王澍,以唐宋時未曾聽聞《薦季直表》,而將此作視為疑案。事實上,《薦季直表》宋時已刻入《博古堂帖》和《淳熙秘閣帖》。

《薦季直表》在歷代都被奉為圭臬、列為神品,其中尤以元代曾收藏該帖的陸行直評語可謂最為貼切,陸行直云:「繇《薦季直表》高古純樸,超妙入神,無晉唐插花美女之態。」梁武帝形容鍾繇書「雲鵠遊天,群鴻戲海」。張懷瓘《書斷》評鍾繇書「點畫之間,多有異趣」。「異趣」即是隨心所欲、隨機應變的點畫形式和結字方法,和唐楷的「備盡法則」是一個分水嶺。

鍾繇腕下這種「異趣」的點畫和構字,除了他的「天骨」以外,其形成的原因前人也有精闢的答案:「元常《薦季直表》,楷法去古未遠,純是隸體。」道出了鍾繇書法遠古深奧的根源。同時,也證實了藝術風格,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標誌,時代所透露的氣息、特徵不是人為意志可以轉移的(從這一點可以武斷地作出結論,今人要達到古人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可能的)。

臨寫要求:

1、因《薦季直表》「楷法全是隸法」,所以帖中一些隸意很濃的「蠶頭雁尾」,尤其表現在橫筆、捺筆「雁尾」上的收尾,不做圓、且換鋒向上斜提的用筆要觀察細微,把筆勢做足、做全。

2、因《薦季直表》「去古未遠」,正是漢末曹魏時期,其時崇尚古樸的扁形結字,要抓住此種典型特徵。

3、因《薦季直表》線條沉穩厚重,藏鋒多,露鋒少;逆勢多,順鋒少。用筆中「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的訣竅,在臨寫中要特別講究,要重點嘗試「逆入」取勢的筆法。

相關焦點

  • 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發現
    一,千古絕響 舉世無雙傳世的中國書法墨跡,多至不可勝數,其中有一件,光輝奪目,極為人注意,這就是鍾繇的《薦季直表》。《薦季直表》宋拓本張先生是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的專家,著作甚豐,其《中華書法史》一書,是博大精深的論著,但該書所附鍾繇《薦季直表》, 用的是刻本,猜想博識如張先生者,亦無緣見《薦季直表》一面。其實,抱此恨者何止張先生一人!
  • 鍾繇的小楷,來歷竟如此神秘
    話說在宋末元初,幾件傳說是曹魏鍾繇的法書墨跡相繼出現,在當時文人中間掀起不小的波瀾。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薦季直表》。        這件事來得很蹊蹺。因為這件作品以前沒人見過,也沒人聽說過,它就那麼突然出現了。而且那內容,寫得有鼻子有眼;那字跡,寫得很鍾繇。
  • 鍾繇這篇小楷,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話說在宋末元初,幾件傳說是曹魏鍾繇的法書墨跡相繼出現,在當時文人中間掀起不小的波瀾。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薦季直表》。        這件事來得很蹊蹺。因為這件作品以前沒人見過,也沒人聽說過,它就那麼突然出現了。而且那內容,寫得有鼻子有眼;那字跡,寫得很鍾繇。
  • 鍾繇大膽革新,使楷書筆法臻於完善,為楷書開闢了一條寬廣的道路
    《宣示表》傳為三國鍾繇書,為鍾繇諸帖之冠,與《薦季直表》同寫於黃初二年,原跡流傳至晉王導家,西晉末年永嘉亂起,王導將鍾繇墨跡藏於袖中從江北避亂至江南,贈予王羲之。王羲之作為祖傳家寶,認真臨習把玩,傳至王修。王修死後,其母將《宣示表》作為兒子心愛之物置於棺中陪葬,從此真跡絕於人間。
  • 鍾繇:用筆者天也
    鍾繇是誰?簡單的說,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書法方面的最大貢獻就是變隸法為楷書,開創了高古自然的楷書風貌,被後世譽為「正書之祖」。雖然沒有真跡傳世,但是後人臨摹的《宣示表》、《賀捷表》、以及《薦季直表》等小楷經典至今仍是備受推崇。今天,我們不過多談論鍾繇的書法造詣,喜歡的朋友可以搜集相關的詳細資料進行了解。
  • 楷書鼻祖鍾繇,因知關羽被殺所書《賀捷表》,怎會成為楷書範本
    《薦季直表》局部02銘石之書就是指用於碑版書寫的的書體,做為官方文字的隸書絕對是鍾繇用功至深的一個字體。可惜的是至今我們沒能見到明確是鍾繇的隸書傳世作品。章程書是公文往來所用的,相比銘石之書而言,後人就有眼福了。如《薦季直表》便被奉為楷書的範本。
  • 書法人物 鍾繇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 從鍾繇、二王的楷書作品中看楷書的成熟
    鍾繇的書法,據說在曹魏之後非常流行,在東晉時期,一些書法家已經把鍾繇的墨跡當作稀世之寶了。現在流傳下來的鐘繇書跡,都是刻本,墨跡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現,傳世著名的作品有《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都是小楷。
  • 那些精美絕倫的小楷 驚豔了歲月——小楷的發展史與怎麼寫好小楷
    後世根據魏晉時期小楷發展所表現出的特點,將其分成以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為代表的文人小楷和以當時書藝精湛但出於民間的無名之士之手的民間小楷這兩大體系。鍾繇、二王等人在小楷的發展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對小楷藝術進行了創造革新,極大地促進了小楷藝術的發展。
  • 古代最美的小楷,僅存700餘字,如今藏於美國,普通人很難見到!
    小楷書法是衡量一個書法家基本素養的重要因素,若是一個成名的書法家的小楷功底不過關,則有愧於書法家這一稱號。我們縱觀歷代的書法名家,沒有一個人的小楷是差勁的,從魏晉的「書中四賢」再到唐初的「初唐三大家」,再到後來的「宋四家」、「明四家」、「清四家」,無一不是小楷能手。
  • 妍美平和、醇厚渾深——鍾繇小楷風格舉隅
    唐太宗如是云: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風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且據《清河書畫舫》記載,清閟閣中珍藏的書法名帖有很多,如:鍾繇的《薦季直表》、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陶隱居《畫版帖》、智永《月儀帖》、褚遂良《楷書千字文》、鍾紹京《遁甲神經》、張旭《秋深帖》、米芾《寶章待訪錄》、薛紹彭四帖、趙孟《小楷過秦論》等。由此可見他的學書條件和氛圍是很好的。
  • 鍾繇、王羲之書法有何不同?一個淳樸厚重,一個輕纖明豔
    當今裘錫圭也認為 《墓田丙舍帖》能夠體現鍾繇行書,理由大致有:就內容的體裁論,《墓田丙舍帖》屬於書啟一類「相聞」的文字,循例當以行書書之;而且其總的書法風格也與那些「早期行書」比較一致: 可見傳本或有臨摹失真之處,但基本還是可以反映出鍾繇行書的大體面目的。
  • 善逸文化丨我的父親與他的小楷
    經過無數的嘗試,父親發現自己對小楷情有獨鍾。能讓他的內心平靜,也符合他那種與世無爭的性格。這是父親二十多年前的小楷入門作品,取法鍾繇。       他一直研究如何在小楷中讓帖學與碑學互相碰撞,可以看到李璧墓誌,李謀墓誌,姚伯多造像,汝南王修治古塔銘,龍門二十品等經典碑帖的影子。讓我們看到了在小小的戰場上各家迸發出的能量,筆法結構組合巧妙,把飄逸靈動與古拙大氣完美融合,精彩至極。
  • 【書法學習】小楷的知識全在這裡,看完還會說不會寫小楷嗎?
    鍾繇《薦季直表》  總之,小楷的氣勢主要由筆勢和體勢所構成,勢也是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效果,以上分析的方法只不過是以形求勢的剖解之法,初學者雖能從理論上明白了勢的含義,但用之於實踐,未必能得勢,因其中還涉及到功力的精深和法度的圓熟問題
  • 淺談:正書之祖鍾繇書法藝術價值
    若與人居,畫地廣數步,臥畫被穿過表,如廁終日忘歸,每見萬類,皆畫象之。雖說此傳言未必屬實,但可見鍾繇對「用筆"的重視,也反映出魏晉這個大時代背景下書家對講筆法視為第一要務。在釋適之《金壺記》載:繇同胡昭學書十六年未嘗窺戶,繇與子會論8:吾精思學書三十年,若與人居,畫地廣數步,臥畫被穿過表。每見萬類皆畫象之。
  • 硬筆書法鋼筆臨摹小楷字帖推薦
    學習硬筆書法少不了要臨摹字帖,而臨摹字帖就是一種模仿。如果恥於模仿,恥於臨摹,就無法學到他人的好經驗好方法,當然難以不斷提高和進步。(一)摹帖初學硬筆書法,不妨先從摹帖入手。除了臨摹以外,讀帖也是學習的好方法。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將古今流傳的所有字帖一一加以臨摹。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能臨摹極少數的字帖,極大多數的字帖無法臨摹,只好瀏覽、閱讀。讀帖如同遊歷名山大川,將自然界之瑰麗景象羅列於胸中,等到寫字的時候,筆下自然奇奇怪怪,千姿百態,呈於眼前。無論毛筆字帖、鋼筆字帖,都可「讀」。
  • 明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文徵明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魏晉是楷書的初創期,代表人物有鍾繇、王羲之;唐代是楷書發展的成熟、鼎盛期,代表人物有褚遂良、歐陽詢元代是楷書的復興期,代表人物是趙子昂,他們以各自不同或嚴謹或灑脫,或圓活或險峻,或雄健或秀媚的書法風格,代表了各個時代小楷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
  • 鍾繇,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寫楷書的人,字體別具一格!
    鍾繇像一、《宣示表》基本信息《宣示表》乃三國書法家鍾繇的小楷名作,全文18行299字;《宣示表》是鍾繇寫給魏帝的書表鍾繇小楷《宣示表》二、《宣示表》書法技法分析1)章法。鍾繇小楷雖是從隸書中來,但章法與隸書完全不一樣:隸書為凸顯字體的扁平,字與字左右間距小,上下間距大;鍾繇小楷字與字左右間隔大,而上下間隔小,《宣示表》就是這樣。
  • 實戰:如何通過《靈飛經》學習鍾繇筆法?
    鍾繇被稱之為楷書鼻祖,他直接影響了二王家族及後世的書法。鍾繇代表作有《宣示表》《賀捷表》等,先不論其真偽,這些刻本(二手或更多加工)其實很難準確表達作者的真實情感、個人書寫習慣(筆法、結字)及藝術風格。我們從小就受歐、顏等結字的影響,難免在臨習鍾、王時照刻本一點一畫地描寫,稍不注意,就會給我們的臨習帶來一定的誤區。
  • ...字帖」的八零後夏雲的小楷,你還好意思說中書協會員不會寫楷書嗎
    三年的中師學習,夏雲於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倪寬贊》《陰符經》用功至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臨摹的褚字作品惟妙惟肖。後來,他調整了學書方向,堅定地直追魏晉,把目標鎖定在二王和其他魏晉名家小楷,從鍾繇、王羲之得起靜穆、寬博、古樸,從王獻之得起清勁、挺拔、秀逸。同時,在小楷中融入部分行草書用筆和結字,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小楷風貌,在全國書壇佔有了一席之地。被媒體提名為「當代楷書十大青年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