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颱風「鸚鵡」6月14日登陸廣東,雖然沒有正面襲擊深圳,卻也帶來了一陣狂風暴雨,就在這陣狂風中,周先生女兒小佳佳的手指竟被家中的大門給夾斷了。
風吹陽臺大門
女童手指被夾斷
正值周末,戶外狂風大作,周先生一家選擇宅家看電影。眼看著天氣轉好,孩子們便要求到陽臺上玩會。可還沒過一分鐘,周先生就聽到陽臺門「砰」的一聲,緊接著就是4歲女兒佳佳的哭聲。
孩子媽媽趕緊前去查看情況
接著周先生就聽到她的叫喊——
「手指頭斷了!」
原來,剛才一陣大風吹來,陽臺門「砰」的一聲關上,女兒佳佳的小拇指被門框夾住了。
周先生翻出急救包,用紗布給佳佳包紮了傷口就馬上開車帶著女兒直奔醫院。
初次手術後靜脈無法接上
父母全城求助
小佳佳被立即送進了手術室,五六個小時過去了,手術終於結束,但醫生告知周先生,手術結果「並不理想」。
據周先生介紹,佳佳小拇指的動脈、靜脈、神經都撕裂了,手術只幫她接上了動脈和神經,至於血管靜脈,因為擠得太嚴重,實在找不到了,沒法接上。也就是說,孩子的手指保不保得住,只能全靠組織再生,能生出來靜脈血管,那就能保住。
面對這樣的結果,周先生一家人束手無策,只能再等等。
然而,到了第二天,佳佳的小拇指還是血流不止,紗布要一直換,指尖也開始變黑。
受傷超過36小時
佳佳手指可能面臨截肢
周先生多方諮詢,又帶著佳佳趕到了深圳市人民醫院。這時候,佳佳已經受傷36小時,早已過了斷指再植的黃金時間,如果不再一次進行手術的話,恐怕她的手指就保不住了。
但幸運的是,經過一番搜索後,醫生「火眼金睛」地將孩子的靜脈血管揪了出來。
▲醫生全神貫注進行手術
莊永青
深圳市人民醫院手顯微外科主任
它只有0.5毫米的直徑,血管壁也非常薄,應該說是比我們一張紙還要薄,所以一般來說只有一次機會。你這個針穿刺過去以後不可能再退出來,再縫第二針,它整個就撕裂了。
一個通宵手術下來,手指保住了
目前術後一周
佳佳的康復良好,指尖也恢復了紅潤。
門吸可在開門時固定
避免夾傷幼童
經過這起事件,周先生夫婦吸取到了深刻的教訓:「我們把家裡的門把手都要換一下,做那種吸式的。照顧孩子方面,需要方方面面考慮周全,我們確實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兒童居家安全,尤其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夾手的角落,比如摺疊椅、門框、窗戶等。
颱風季是手外傷的高發期
手指夾傷要做到這3點
01
受傷後要科學包紮。
自己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儘量乾淨的棉布在出血部分加壓包紮,然後到醫院規範處理。
02
手指斷了,按「三原則」保存好。
保存斷指有三原則:乾燥、隔離、低溫。先用紗布包裹,再用塑膠袋密封,最後放入盛有冰塊的容器內。
03
選技術過硬的醫院。
手部的血管極其精細,手外科手術需要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就像是「微雕」,只有接受過長時間專業訓練的骨科醫生才能勝任。
來源:深廣電第一現場
責任編輯:張琳(E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