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曝光母嬰培訓市場問題一堆 湖南市場調查:旺盛需求背後魚龍混雜
湖南月嫂缺口3萬,培訓存三大亂象
月嫂市場緊俏,但行業監管不能缺位。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將迎來一波生育高潮,給相關產業帶來機會。
數據顯示,2016年湖南孕產婦達90萬,月嫂需求達到5萬人以上,但是,目前市場從業人員僅2萬人,缺口巨大,旺盛的需求下催生出母嬰市場亂象。
在今年的3·15晚會上,月嫂、育嬰師培訓亂象被曝光,不用培訓就能辦理上崗證、山寨發證機構等。湖南市場如何呢?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在記者調查中發現,長沙月嫂、育嬰師培訓超過300家,但是擁有培訓資質的不到10%,各個培訓機構發證無統一。
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引來眾多關注,湖南已有人大代表連續提出議案,加強母嬰培訓市場的監管,推動改革。今年2月,長沙市出臺全國家庭服務業第一個團體標,對包括月嫂、育嬰師等在內的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進行規範。
■記者 肖祖華
現狀
母嬰培訓機構超500家,90%不具資質
3月16日,記者通過百度搜索湖南月嫂培訓,出現上千條搜索結果。
湖南省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楊飛告訴記者,目前全省擁有的母嬰家政服務培訓資質的機構不到50家,長沙真正在人社局審批、具備母嬰培訓資質並且實實在在開展母嬰培訓的只有不到10家,民營機構如湖南省金領瑋業職業培訓學校、湖南湘軍職業培訓學校,官辦機構如湖南女子大學、湖南恩慶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長沙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湖南省婦幼馨月母嬰服務培訓中心。
而因為母嬰服務的火爆,母嬰服務人員一方面收入非常高,同時還是一個嚴重供不應求的需方市場,導致很多沒有培訓資質沒有專業師資的小公司甚至個體戶也在做母嬰培訓,這個數量估計全省已經超過500家,就長沙都有差不多100家。
在我國,職業培訓的審批比較嚴格,必須取得教育部門或人社部門的批准。需要憑藉多年的從業經驗、良好的客戶口碑、具有規模的辦學面積、實操場地、教具、班型、雙師型培訓老師等多重考量合格才有可能進入此培訓辦學資格的申請範圍,並且,需要嚴格的年審流程。
問題
標準不一,接受正規培訓的不足20%
除了培訓資質的缺失,培訓標準不統一也是問題之一。
籠統的母嬰培訓包括育嬰師、月嫂、育兒嫂、母嬰保健師、催乳師、小兒推拿保健師、產後康復師等培訓。目前只有育嬰師納入了國家的職業大典,有相關的職業標準和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培訓。
楊飛表示,在實際操作中,各個企業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培訓。在記者採訪中,各個母嬰服務培訓機構的培訓體系差別很大。從培訓課程到培訓教材再到師資力量都有明顯的區別。
湖南省人大代表梁石安在提交2016年省兩會的提案中提到,「十二五」期間我省母嬰服務行業崗前培訓人員約14萬人,其中5.6萬人為企業自主培訓。整個行業持證上崗率不足20%,另外80%基本是憑經驗或自學而上崗的。
楊飛告訴記者,目前,我省也正在推進標準化的項目,譬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在開展中醫藥母嬰健康服務人員暨中醫藥適宜技術職業化培訓工作,培訓考核合格者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頒發中醫藥適宜技術職業化培訓證書。這個培訓是目前由國家主管部門開展的一項非常規範的培訓,這個培訓的主導單位就是: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6年首屆家庭服務業職業培訓示範基地——湖南省金領瑋業職業培訓學校,效果非常好,每年培訓量達到4000人以上,學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有湘雅醫院的醫學博士在金領瑋業參加培訓,畢業的學員現在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高薪就業。
市場
月嫂需求達5萬
正規軍不到2萬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湖南孕產婦數量為90萬。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母嬰家庭保健分會會長、湖南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副會長、湖南金領瑋業集團董事長梁雲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90萬的孕產婦中間,有40%左右的家庭有母嬰服務的需求,也就是36萬的需求量,每個月嫂一年平均服務客戶數為8個左右,那麼整個市場的需求就達到5萬人左右。
楊飛表示,市場需求已經達到了5萬人,但是,全省月嫂的從業人數僅2萬人左右。目前全省月嫂服務暫時還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更多的是公司根據自己的企業標準來制訂收費標準,而更多的小微機構因為利益至上的原因,存在一些低質高價的情況。
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人才空缺,讓某些不良商家有機可乘。楊飛表示,目前母嬰培訓市場存在三大問題待解決。培訓需求旺盛而培訓標準化缺失的矛盾;大量的不具備培訓資質的機構開展培訓,無法把控培訓質量;在培訓質量方面,因為嚴重供不應求的原因,來不及培訓或者培訓時間不足就輸送到家庭的情況屢見不鮮,另外一方面出現不培訓買賣證書的情況。
楊飛表示,目前,湖南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正與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溝通進行家庭服務業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開展家庭服務業技能人才專項能力培訓,培訓合格者擬由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頒發《湖南省家庭服務業技能人才專項能力培訓證書》。
關注
人大代表提案,加大母嬰服務市場改革
母嬰服務市場的迅速增長和相關配套工作跟不上的情況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廣泛關注。近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在省兩會和全國兩會上提議案,要求加大母嬰服務市場改革。
2016年,省人大代表梁石安在省兩會提交了《關於加強職業培訓緩解母嬰健康服務供給兩側矛盾與就業壓力的建議》,他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母嬰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力度。梁石安表示,隨著兩孩政策的全面實施,月嫂、育嬰師等細分的職業技能人員將會面臨供給嚴重不足,現實中客戶很難找到滿意和放心的服務,母嬰健康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亟需培訓與規範管理。
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吉首大學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張蘋英院長表示,中醫與母嬰服務相結合將是未來的方向,母嬰保健師、小兒推拿師、催乳師等中醫藥適宜技術作為中醫藥健康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母嬰保健中的重要作用與地位,為打造健康母嬰、健康家庭、健康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她建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力度,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培育新的服務領域,促進母嬰健康服務行業良性高速發展。
張蘋英表示,應該扶植有實力有特色的專業母嬰健康服務培訓機構發展,譬如,湖南金領瑋業集團是專門從事母嬰健康服務的培訓機構,在全國各地有近400家培訓分校,還進入了國際市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建有培訓基地,有可能成為「母嬰健康服務技術培訓第一股」。但目前我國這樣的龍頭培訓機構還太少。
2015年,湖南省發改委、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省級服務業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母嬰保健一站式服務門店標準化試點單位,湖南女子學院、湖南恩慶就業指導中心、金領瑋業職業培訓學校成為湖南省首批家庭服務職業培訓省級示範基地。
行規
省市兩級出臺相關行業標準進行引導
近日,國家標準委、民政部、商務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部門就加強家政服務標準化工作發布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人民團體、企業各司其職的標準化管理機制;基本建成基礎管理以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為主,服務項目以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為主的標準體系;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管水平顯著提升;規範、便利、誠信的家政服務市場環境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品牌企業,家政服務就業大幅度增加。
長沙市作為財政部、商務部首批頒布的家政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在全國家庭服務行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和地位。
今年2月,長沙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團體標準發布,針對月嫂、育嬰師、保姆、家庭保潔、駐場保潔五個工種,發布了包含《家政服務收費指導價格標準》、《家政服務服務標準》、《家政服務員集體協商工資標準》、《家政服務員評級標準》、《家政服務格式合同標準》、《家政服務客戶標準》六項標準。
2016年12月,《湖南省地方標準〈家政服務 住家式服務規範〉》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發布,對住家家政服務的定義、基本要求、住家服務流程、服務內容及服務保障體系作了明確界定,適用於湖南省範圍內從事住家服務的家政服務組織和住家服務人員。
來源:紅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