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劉國娟再捐愛心棉被

2020-12-24 瀟湘晨報

「看到您身體健康,我很開心。」10月12日上午,2014年「中國好人」劉國娟帶著滿滿一車愛心棉被來到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為那裡的老人們送去溫暖。

家住後戴村的戴奶奶今年已是百歲高齡,她接過劉國娟帶來的被子,笑得合不攏嘴。劉國娟坐下和老人拉了一會兒家常,叮囑老人一定要注意保暖,照顧好身體。在塘路沿西房的鄭大爺家裡,劉國娟特意送上兩條棉被。多年前,鄭大爺生病花掉家裡不少積蓄,老兩口如今年齡越來越大,子女收入也不高,鄭大爺夫妻倆生活比較困難。

「這次就是給一些困難、高齡老人送了108條被子,這是我的一點點心意。」劉國娟說,每年送「愛心棉被」已經成為慣例,「今天看到很多高齡老人,我也很開心。」據悉,劉國娟將在重陽節前捐贈1000餘條愛心棉被給鎮海區內年事較高、生活困難的老人。

劉國娟有一個大家庭,膝下有6個女兒,但有4個是她領養的孤兒。這份跨越血緣的愛,感動了全國各地的網友。她不僅是一名「愛心媽媽」,還熱心公益,樂善好施、扶危濟困,幾十年如一日奉獻自己的愛心。記者何峰 通訊員汪皛 戴旭光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寧波這位「中國好人」再捐愛心棉被
    10月12日上午,「中國好人」劉國娟帶著滿滿一車愛心棉被來到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為那裡的老人們送去溫暖。劉國娟分發捐贈的被子。「這次就是給一些困難、高齡老人送了108條被子,這是我的一點點心意。」劉國娟說,每年送「愛心棉被」已經成為慣例,「今天看到很多高齡老人,我也很開心。」
  • 「中國好人」獻愛心 捐贈了100條棉被給寧波江北受災群眾
    2017-11-28 07: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米蘭 沈草麗 記者 段瓊蕾「終於聯繫上了,我從11月26日下午就開始聯繫寧波市江北區莊橋街道,希望能為受災群眾獻上自己的愛心。」11月27日,2014年中國好人獲得者、寧波依木家紡負責人劉國娟激動地告訴記者。
  • 再續「半條棉被」的情誼 廣東律所捐1250件棉被給汝城瑤族中學
    再續「半條棉被」的情誼 廣東律所捐1250件棉被給汝城瑤族中學金羊網  作者:薛江華  2019-02-26  金羊網記者 薛江華湖南郴州汝城縣文明鄉是一個瑤族鄉,
  • 好人有好報,愛心再延續
    好人有好報,愛心再延續——關於對魏福臣老師愛心捐款的後續2021年1月16日,「雲上原陽」公眾平臺發出題為《捐!讓這位老師的生命得以延續》的報導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原陽好教師魏福臣可貴的生命牽動著全社會的心。病魔無情,人間有大愛,社會愛心人士紛紛解囊,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郴州桂陽「暖冬行動」:為貧困學子捐贈1100床愛心棉被
    「暖冬行動」愛心棉被捐贈啟動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桂陽分站通訊員 李卓林 許文)「感謝叔叔阿姨的關心,感謝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是一群被溫暖包裹的孩子。」12月13日,桂陽縣第一中學籃球館內人潮攢動,歡聲、笑語不斷,「情系貧困學子 愛在千年古郡」2018年桂陽縣「暖冬行動」愛心棉被捐贈啟動儀式在此舉行。當天,1100床棉被被發放到山區貧困學子手中,為孩子們送去冬日的溫暖。此次活動由桂陽縣教育局、團縣委、縣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
  • 中國好人盤錦杜麗梅又-次帶領麗梅愛心團隊進行愛心捐贈
    2020年2月24日下午1:00點,中國好人盤錦杜麗梅又-次帶領麗梅愛心團隊常務副團長魯盤生、常務副團長嶽大為、副團長劉歡墨、法律總顧問於春豔、物資部部長張妍、志願者文靜以及身兼多職的志願者民革雙臺子一支部主委、區老科協副會長、區人大代表、衛健局的張影同志到社區、醫院、交警等單位慰問。
  •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開展「不忘初心·奉獻愛心」 棉衣棉被捐贈主題...
    根據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通知要求,11月5日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機關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奉獻愛心」棉衣棉被捐贈主題黨日活動。局班子成員帶頭捐出乾淨整潔的棉衣、棉被,全體幹部職工積極響應,把家中閒置的棉衣、棉被拿出來踴躍捐贈,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 紅十字會送棉被遭質疑:紅會捐的棉被一床多少錢
    在中國紅十字會官網,《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針對瓊粵桂「威馬遜」颱風災情啟動救災應急響應》一文中提到,「截至19日,總會已向海南省紅十字會調撥家庭包2500個、夾克衫5000件,向廣東省紅十字會調撥家庭包1500個、棉被3500床,向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調撥家庭包1000個、單帳篷100頂,用於支持3省(自治區)紅十字會開展救災工作。」
  • 退休教師自費回收學生舊棉被 洗乾淨捐孤兒
    連日來,在華中科大水果攤附近的「跳蚤市場」上,經常可以看見一位頂著烈日、拎著麻袋的退休教師,四處詢問畢業生是否願意回收棉被。  這位老人名叫袁淑芬老師,是華中科技大學一名退休教師。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袁老師知道了來自藏區的8位孤兒的故事,也結識了中國地質大學和武漢大學一些一直幫助這些孤兒的老師。
  • 昌黎縣開展「獻愛心,捐衣物...
    昌黎縣開展「獻愛心,捐衣物」主題網絡公益活動 2020-11-12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休女教師自費回收學生舊棉被 洗曬乾淨捐孤兒
    退休女教師自費回收學生舊棉被 洗曬乾淨捐孤兒 連日來,在華中科大水果攤附近的「跳蚤市場」上,經常可以看見一位頂著烈日、拎著麻袋的退休教師,四處詢問畢業生是否願意回收棉被。  這位老人名叫袁淑芬老師,是華中科技大學一名退休教師。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袁老師知道了來自藏區的8位孤兒的故事,也結識了中國地質大學和武漢大學一些一直幫助這些孤兒的老師。
  • 中國好人張景蘭21年助學績溪
    愛心無止境,助學見真情。
  • 東莞路社區開展向貧困地區愛心捐衣活動
    據了解,為幫助貧困地區居民度過寒冬,近日,東莞路社區聯合笑姐志願者公益發展中心開展了「情暖冬日·暖冬行動」愛心捐衣活動,號召居民們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自活動開展以來,居民反響強烈,積極參與,紛紛獻出愛心,把精心準備、清洗乾淨的衣物捐獻出來。短短幾天,就收到各類衣物200餘件,裝滿了12個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包裹。東莞路社區也為貧困群眾準備了棉大衣、棉被等過冬物品。
  • 「大愛如皋」好人再增90人
    6月1日下午,如皋市第十二屆愛心團隊愛心大使、5月如皋好人發布暨「第五屆如城最美」好人宣講啟動儀式在如皋工業園區安定廣場舉行,20名如城「最美抗疫衛士」、10名如城「最美樓組長」、10名「最美志願者」、10戶「最美家庭」、10名「最美如城人」、10名「5月如皋好人」以及8支如皋市第二屆愛心團隊代表、12名愛心大使走上紅毯,接受禮遇。
  • 泉州「中國好人」連續兩年福建省第一 共57人登榜
    記者日前從泉州市委文明辦獲悉,2014年和2015年,我市入選「中國好人榜」總數連續兩次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泉州地區的「中國好人」達57人,「福建好人」也有82人,全省排名位列前茅,湧現出了不少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的好人,給廣大群眾樹立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道德標杆,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學習、爭當好人的熱潮。
  • 捐1元能幹什麼?在這裡,「小」愛心匯成「大」暖流
    2008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百勝中國發起「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簡稱「捐一元」)項目,號召全社會一人捐贈一份愛心,每滿3元可以為貧困地區孩子提供一份「牛奶+雞蛋」的營養加餐,每累積捐贈5-6萬元,可為一所鄉村學校提供現代化的「愛心廚房」設備。
  • 你捐的衣服哪裡去了?質量好的賣去非洲 勿利用好人的善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街小巷上、各物業小區,如雨後的春筍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愛心舊衣服收集箱。很多人想這樣既方便了居民處理廢舊衣物,讓資源循環再利用,同時也是給有需要的人群獻出一份愛心,可謂一舉多得。所以大多數人都會將換季時整理出的舊衣服,清洗打包後放入舊衣服回收箱,也算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 「中國好人」李東亮:愛讓生命之路延長
    多年來,李東亮先後發起成立了4個公益組織,吸納2萬多名志願者,在感恩中奉獻和傳遞愛心,延伸了生命道路的寬度,創造了公益人生的輝煌,也收穫了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諸多榮譽。有人問:「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愛。」李東亮的回答簡短而有力。「愛,讓我獲得新生」李東亮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個農民家庭,8歲時,父親病故。
  • 博興縣商務局組織捐贈棉衣棉被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李樹翔 記者 孫菲 李夢竹為幫助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11月6日,博興縣商務局組織開展「不忘初心·奉獻愛心」棉衣棉被捐贈主題黨日活動。愛心捐贈,溫暖民心。本次捐贈活動按照自願、無償的原則,以募集禦寒外套和棉被為主。博興縣商務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捐出乾淨整潔的棉衣、棉被,全體黨員幹部也積極響應,把家中閒置的棉衣、棉被拿出來踴躍捐贈,現場共計捐贈棉衣、棉被等過冬衣物25件。活動結束後,黨員幹部們悉心分類打包,並送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些衣物將通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儘快送到困難群眾的手中。
  • 連續3年情系唐山娃 新疆「愛心廚師」再捐5000元善款
    連續3年情系唐山娃新疆「愛心廚師」再捐5000元善款圖①:阿不都外力與福利院的孩子們通過視頻見面。記者 魏偉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魏偉)「愛心是不分民族不分地區的。」這是新疆「愛心廚師」阿不都外力·吾布力常說的一句話。兒童節前夕,本報記者趙亮再次受阿不都外力的委託,將5000元善款送到了唐山市綜合(兒童)福利院。這已是阿不都外力連續第三年委託記者捐贈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