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500強企業陽光控股投資創辦的陽光學院,積極探索專業團隊全權治校的民辦高校治理模式,把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通過管理制度創新來確保內涵發展和質量立校。近年來,學院辦學聲譽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得到社會和廣大家長的高度認可。
堅持「充分授權、專業治理」的管理理念
陽光學院自2001年創辦以來,落實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聘請有經驗的優秀管理團隊全權負責學院治理。學校黨委委員會、校務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都確立了相應的運行職責,形成了層次清晰、管理規範、科學有效的治理機制。
2018年1月,陽光控股從湖南大學引進70後博導、金融與統計學院常務副院長喬海曙教授擔任校長。兩年多來,由他帶領的管理團隊,除每年參加兩次董事會召開的預算決算會、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會外,學校內部運行的所有事務全部授權學校自主管理。
校黨委書記陳少平教授對陽光控股「簡單透明、結果導向、合作共贏」的治理文化非常認可。作為學校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陳少平在把握學校辦學方向、引導和監督依法依規辦學等方面真正做到了「有職有權」,而且在學校人事工作、幹部任免、財務預算、職稱評聘等方面也有充分的話語權。
公益辦校、人才強校
陽光學院舉辦方陽光控股始終堅持公益辦學,不求回報。自2001年創辦以來,董事會都沒從學校拿走一分錢。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騰蛟以陳嘉庚為榜樣,把興辦陽光學院作為回饋社會的重要平臺。2018年,陽光控股提出「把陽光學院辦成受尊敬的百年名校」。為提升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陽光控股為學院投入1億元實施「百名博士引進計劃」,短短兩年就從海內外名校引進博士80餘名,專任教師隊伍的博士佔比超過20%,高層次人才數量居福建民辦高校首位。
人才強校工程使學院教學科研成果爆發式增長。2019年該校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居全國民辦大學第2位,福建省高校第8位。其中,應用經濟學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居全國高校第19位,與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並列。
此外,為改善師生教學生活條件,舉辦方近兩年投入5億元建設校區第五期、第六期工程,投入2000萬元興建各類專業實驗室,新建的學生宿舍及教室都配備空調、電梯等。
藉助產業優勢,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陽光學院的舉辦方具有多元化的產業優勢。為加強旗下各板塊與學校之間的相互合作,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陽光控股專門成立產教聯動協調部,探索構建「產教發展共同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舉辦專業、共培應用型師資、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共同促進就業創業,從機制上保障學校辦學與其各產業板塊的互通互融。
目前,學校緊緊圍繞「應用型、地方性」的辦學定位,在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精心構築培養體系。該校已與陽光城、星網銳捷、陽光物產、陽光幼教合作共建課程體系與實踐平臺、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申報新專業,將行業標準、職業標準融入課堂教學內容。
與陽光城聯合開設「土木工程實驗班」和「財務管理實驗班」,通過「三年在學校、一年在企業」的「3+1」培養模式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應用能力。與星網銳捷合作設立下一代網絡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分室,共同開展科研合作與人才培養。聘請陽光城、星網銳捷高管、博士及技術骨幹納入「雙師雙能型」隊伍,來校承擔實質性的課程教學任務。連續三年,學校與各產業板塊共同實施「陽光直通車」項目,每年有近100名畢業生直接陽光控股集團及旗下各產業板塊就業。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