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最基礎的認知都沒有,還談什麼格局

2020-12-24 獵頭老王

八天的假期,今天是假期第三天,也是中秋節,老王祝願所有的朋友中秋節快樂!

過去的兩天假期,老王只能用一個「堵」字來形容,連續兩個夜晚都不得不「趴」在高速路上,一點一點挪!遇到服務區只好停車睡覺、聊天,刷朋友圈,看看還有誰和老王一樣的經歷,哈哈。

說來也巧,被「堵」的期間裡,竟然會碰到多年不見的朋友李某,當然,朋友圈功不可沒。大家曬圖時發現地點顯示同一區域,很意外也很驚喜——堵車也能上演偶遇。

閒聊期間說道開車喝酒的事情。朋友說,就在假期第一天,和他的幾個朋友一起聚會吃飯,喝了一點酒。到聚會結束後,他的一位酒友要求李某開車送他回去。

李某說,酒後不能開車,叫計程車吧!

李某的這位酒友非常不好高興的說,現在是假期,沒有交警查車……

李某很生氣的說,開車不是為了躲避交警,而是為自己和他人生命負責。像你這樣酒後駕車是拿別人生命開玩笑。

李某的這位酒友一聽相當不高興,轉頭叫了一輛計程車回家了。

當老王聽完李某的述說,老王就多嘴了一句話,這種拿別人生命不當回事的人,少交往。否則,最後受傷的一定是你!

為什麼這麼說呢?老王認為:

一個不愛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人,就是缺少對生命的珍惜,對別人生命的敬畏,這種人,還是遠離為好!

這種最基本的認知都沒有,更不會有太大的格局,和這樣的人為友,永遠都是酒友,不會有真正的友誼!

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典型的「道德婊」,遇到這種「道德婊」的人,請遠離!

你可能會說老王對事情說的有點嚴重,真實情況不會有這麼嚴重。錯了,老王認為,看事情需要學會窺一般而知全貌,有時候僅是我們不想承認自己的無知、自己交友不慎亦或自己也就這麼一幫酒友而已!

其實,老王認為,酒友不可怕,可怕的是酒友的無知、及無知造成的傷害!這樣就慘了!

寫到這裡,老王想起一個故事!

某公司一位員工A利用公司平臺為自己謀福利,被其他員工B發現。A就去找B喝酒被B拒絕了。為此A很生氣的說,公司又不是B家的,跟B毛的關係都沒有,何必要不近人情苦苦相逼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事就過去了。

像A這樣的人,明知道自己出現了問題,還理直氣壯地裝可憐,痛訴別人在逼他,卻沒有想到自己違法在前,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

這就是缺少最基本的認知,還在用自己歪曲的「道德標準」要求別人。和這種缺少認知的人做朋友,拉低自己的智商,還連帶被他人視為「同類」,被貼上各種標籤。

認知決定視野,視野決定胸懷,胸懷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事業的大小!

如果一個人連認知都沒有,還談珍愛生命、視野格局,那就太扯淡!

如果你遇到這種缺少對社會的認知、對事物規律的認知,還是在抱怨社會和他人的人,請遠離!一定離得遠遠的!防止被「同化」!

還有一個真實的職場故事。

某採購吃回扣高達10萬以上,被公司審計部門發現後,在討論如何處理這位吃回扣員工時,一些所謂的公司領導卻說,吃回扣的員工年紀太輕,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把別人的前程給毀了,放他一馬算了!

當老王聽說這個事情後,感覺特別搞笑。如果公司還有這樣「好心」的高管,那邊,這家公司距離死亡已經不遠了!這些高管「確定」不是為了自己留有餘地?多樹幾個先列,好叫後來者參考借鑑。

如果這家公司的CEO是老王的話,老王會解聘有這種「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高管,堅決抵制這種思想的蔓延,也從根源終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針對這個故事,老王在一次討論會上還專門作為案例提出討論,其中很多人表示願意讓公司吃點虧,也會放棄追究吃回扣員工的刑事責任!

得到這樣的答案,還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老王很意外!仔細思考過後,老王認為這些所謂的高管們缺少認知——缺少對事物嚴重影響地認知,那就很容易忽略的公司的利益。

別忘記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你發現了員工的不法行為,沒有加以懲罰,你以為這位員工就一定對你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簡直異想天開!相反,這位員工為了證明自己沒錯、自己的無辜,一味的在公司外部伸冤訴苦,遇人就痛訴自己為公司辛苦奔波累成狗,卻被公司開除,痛罵公司以及公司高管!當然,現實也確實如此發生了。這些高管面對傳言哭笑不得,當初的「放手」換來的卻是百口莫辯!

你以為你的寬恕是仁慈,其實是在縱容別人犯罪,縱容別人犯罪和自己犯罪又有什麼區別呢?

老王認為,不能因為一時的惻隱之心失去理智,進而失去最基本的判斷、簡單的認知,那樣和無知沒什麼區別!你的惻隱之心應該用在對家人的保護、失學兒童的捐助、殘障人士孤寡老人的關愛上,你大可不必幫助健康的成年人隱瞞錯誤、逃脫責任!你的時間同樣也可以花在自己愛好上、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為了拉幫結派籠絡人心!

對於無知之人,還能做高管,只能說明公司真的沒有人才了!

認知影響結果!缺少認知,就是缺少對事物正確判斷!如果你連最基本的認知都沒有,那麼,你也不會有太大的視野和格局,也不會有所期待的成就!

老王建議,對於我們社會人來說,不管在職場還是在家庭關係處理方面,都要學會應有的認知,便於我們對事情或事物的正確判斷!

相關焦點

  • 你連想都不敢想,還談什麼成功?
    比如某個考試,比如某樁買賣,當我們連做夢都在想這件事的時候,這件事真的就會成為現實。當然,「吸引力」法則看起來有些唯心主義,但這絕對不是迷信。當我們做夢都在想它的時候,說明我們幾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榨乾自己所有的智慧和體力,來全力以赴幹這件事。而通常情況下,對於很多看起來遙不可及的目標,當投入百倍精力之後,或許就會豁然開朗,夢想是想。
  • 格局?一個人的格局可以決定什麼?
    這就是有意思了,一個人的精力能夠被生活的瑣屑消耗殆盡,就這樣窮極一生,這是很正常的,就是有那麼多人忙忙碌碌一生而無所得,到最後也沒有發現自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人生終結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枉此一生。格局可以分開解讀,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合起來稱之為格局。
  • 沒有格局的領導,不必談領導力
    彭蕾說,自己沒有離開,是因為看到了馬雲身上不只是有弱點,他還具有別人身上少有的格局觀和悟性,是這些魅力讓自己發自內心地欣賞馬雲,願意和他一起工作下去。有格局的領導者,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甚至賦能人才。多年從事人才管理、領導力測評的希典諮詢董事總經理梁開廣,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他認為,領導者要靠格局不斷擴張人才團隊。
  • 真正提升認知格局的書籍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血肉,已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這段話被很多人經常拿來說明:人生並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算數。
  • 如果格局決定人生,那麼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格局?
    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範圍內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格局這麼重要,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格局?這是最基本的學習的方法,是擴大一個人的認知範圍的不二法門。有條件的,要儘可能的多去不同的地方,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領略不同的文化習俗。行走,旅遊,它的意義不僅是放鬆身心,更是在不斷的擴大你的眼界。
  • 紫微鬥數格局的認知
    ,格局是不是沒有用,其實很多時候你在網絡上看到什麼君臣慶會,或者三奇嘉會,看起來十分高大上,然實際上現實生活中普普通通,這就導致很多同學甚至連格局學都不學,認為沒什麼用,今天我們簡單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講有時候很好的運程,很牛叉的人,你一眼就看出他有不錯的格局,有的時候看起來很不錯的格局,卻實際上很一般,並不矛盾,因為這兩者含義不同,這裡面講的意思就是,有所成就,其實往往格局必不可少,而所謂之格局,其實並非像你想像得或者從網絡上簡單學了一個什麼武貪同行,水出澄萼等之類,有了這些就一定功成名就什麼的,這裡面一是因為你看到的大多數就只是一些主星的星曜組合格局,其實還有小星星星曜組合格局
  • 你的認知,決定你的格局
    莊子說過:一個有智慧的人,能看透自己的認知界限。一個只有一天生命的蟲子,它不可能認知到一個月的時間是多久,因為在它的思維感知裡,它想像不到這個層面,也達不到那天。 所以當你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的時候,這一些事情是多麼可笑。
  • 認知決定一個人的財富與格局,如何提升認知,記住這四個實用方法
    認知是我們思維的格局,也是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我們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是提升自己的認知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格局,我們才能擁抱一個更好的未來。 當你在問你是誰,你的使命與目標是什麼,你的人生終極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是要回歸到哲學方面來。 一個人對哲學越了解,越不容易迷茫。哲學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若沒有哲學強大的基礎,我們走著走著就會迷失自我。
  • 格局決定結局,人生沒有返回鍵,你的決定步步是關鍵
    而格局小的人眼中只有自己,眼中只有利益、眼中只有藉口;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那什麼才能稱為大格局呢?3、擁有更多的知識、見識、膽識,那才是談大格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何職場中快速獲取大格局?1、站得高,看得遠;多和領導交流,你的思維認知才會更寬,眼光才會更遠。記得有一次,和領導一起外出。
  • 認知是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差別
    《認知突圍》今天給大家分享作者總結的55個關鍵知識點,希望大家看到這些的知識點需要反覆推敲,從精煉的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句。印刻在你的腦海中。時刻糾正自己以往的誤區。3、我們對自己的評價總是構建在他人反饋的基礎之上,所以我們不是不會客觀地評價自己,而是不想客觀地評價自己。4、懶惰、放縱、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帶來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動力。廣義上來講,認知是一種智慧。
  • 如果連生活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多陪伴孩子?
    無數的育兒專家、育兒教育視頻裡都強調著,參與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要多多陪伴孩子。陪伴的重要性,哪位家長會不明白呢?但是,如果連生活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多陪孩子呢?就像那句說出無數在外打拼的家長心裡話的句子。「我雙手搬磚就無法抱著你,抱著你就無法搬磚掙錢養活你。」多陪陪孩子,就成為了對家長最奢侈的要求。
  • 你都沒有認真努力過,還談什麼成功
    在長大之後,見過很多成功的人,才發現事實的真相:如果你沒有認真的努力過,那些失敗並不會成為你成功的基礎,只是一段又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而已,談笑間就消散在風中。話說國王為了考驗自己的小王子,就對小王子說:「如果你能自己賺一個金幣,就告訴你一個大秘密。」小王子平常錦衣玉食,一個金幣對於他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所以他很愉快的就答應了。小王子找到他的母親,要了好幾塊金幣,他拿到國王面前,國王看都沒看,就直接丟到熔爐裡面去了,並告訴小王子,「這些金幣不是你自己賺來的,所以你並沒有通過考驗。」
  • 怎麼理解認知和格局?
    關於認知: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當你年輕時,以為什麼都有答案;可是當你老了的時候,卻發現什麼都沒有答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年輕時候所受到的不完整教育、淺顯的人生經歷以及接收到的有限信息,讓你自以為對這個世界有所把握。
  • 你連「知識焦慮」都沒有,還談什麼人生?
    打開電視,看到一部外國電影,突然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好,於是決定報名參加一個英語培訓;看看知乎,哇,這麼多大神的精彩回答,好多都非常專業而且適用,於是決定要好好學學;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推薦的五星好書,決定馬上去買,打開購書網,又發現新上架了;很多大咖們推薦的書,都很想讀,於是一口氣買了好幾本回來堆在自己的房間裡;和朋友聊天,他們聊的話題中有一些概念居然自己不知道
  • 有些工廠2.0都沒有做好,談什麼工業4.0?
    "有些工廠甚至連工業2.0都沒有做好,談什麼工業4.0?""產業政策給各種各樣的項目創造了條件,官商勾結,騙取國家補貼。"「名詞不前衛,不足以顯示水平,就不足以高深。我們看到的產業規劃全都是高大上的,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製造,工業4.0...。」「如果我們那些關鍵的零部件不能夠解決,中國的製造是上不去的。」
  • 何為見識與格局,提高見識和格局的內涵是什麼
    見識與格局這種東西,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學習的。必然的閱歷才會有見識,經歷之後的反思和提高才會有格局。見識是什麼?大學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通過高等教育獲得的知識,再配合實踐,那麼這種見識認知和一般人的見識就不是一個格局。同樣的見識,卻會是不同的格局。當然,不是所有有學歷的人都有見識和很好的格局。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政治家,軍事家,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的見識和格局是飽經滄桑、千錘百鍊出來的。可以這麼說,沒有閱歷,就沒有格局。
  • 馬雲:格局決定成就,但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嗎?
    那麼「格局」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格」和「局」這兩個字的意思都有邊界、範圍、框架的意思。 因此,格局本質上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認知和關注範圍的邊界。格局大的人看到的事物範圍大,格局小的人看到的邊界小。
  • 失敗你都沒經歷過,還談什麼育兒?
    ,談什麼育兒?有的時候,你真得「信專家」。專家告訴你,遇到溝通障礙,拿起筆、寫個便條,比用嘴巴好得多;你就是不用,有什麼辦法?很多家長,第一次這麼做很不適應,不敢嘗試;憋了十天半月,終於要放大招,冒險一試,結果被孩子迎頭痛擊,立馬歇菜、再不嘗試了。不嘗試就不嘗試吧,還說專家的方法不行、看書沒用。
  • 《格局》一書中改變了我對事態的認知
    ——吳軍《格局》看完一書,你對常態和非常態要有一個認知。人的成就,不在於開始了多少件事,而在於完美地結束了多少事。 ——吳軍《格局》讀評:告誡創業者定好自己的生態位置,不要朝令夕改。——吳軍《格局》在成長的道路上,做事方面。提高做事的影響力和成功率,會帶來成就的量級之差。任何人,只要能認清自己的位置、找準方向(看待事物透過現象,讀懂事態的本質),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提高進步的速度,同時把握好節奏,幾年後,格局就會比現在的很多。
  • 95%的人都不知道:比起學習更多技能,你最該提升的是認知能力
    媽媽拿過女兒的畫,瞪眼一看,頓時懵了,女兒的畫上,沒有車水馬龍,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誘人的包包。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女兒畫的是什麼?媽媽端詳半晌,才突然醒過神來,女兒畫的,是一條條人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