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河區人民法院發布強制執行公告,要求運營紅專廠的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美組公司),向廣州鷹金錢企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鷹金錢公司)騰空,交還紅專廠所在地塊及地上建築物,截止日期為6月21日。
這是自鷹金錢罐頭廠改造成紅專廠以來,紅專廠拆遷疑雲紛紛擾擾近十年,真正落下實錘的時候。6月28日,記者在現場看到,紅專廠B區已基本拆除完畢,不僅如此,紅專廠西側的澳聯玻璃廠也同時開拆,為國際金融城規劃儲備用地。
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盧舒曼
進展:紅專廠開拆,同時拆除玻璃廠
6月28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鉤機正在紅專廠B區轟轟隆隆地作業,碩大的「拆」字描畫在牆上。從高樓看去,B區內已成一片廢墟。
殘存的廠房門牆前張貼著一份由員村街道辦出具的《關於拆除員村臨江大道紅專廠內B區地塊違法建設的公告》。公告指出,員村臨江大道紅專廠內B區地塊的搭建在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施工建設,依法予以拆除。要求相關單位/個人於2019年6月21日前完成相關地塊的撤場清理工作,包括清退無關人員、清走車輛、經營物品、雜物和垃圾,拆除地塊內違章建築等附著物(如建構築物、板房等)。落款是6月13日。
旁邊一位施工方負責人告訴記者,本來還貼著一張法院強制執行公告,但被人撕掉了,「他們怕影響租金。」這位負責人表示,拆除工程是2008年籤約的,拖了已10年,這次是6月22日從B區開始清拆,預計未來全部都要拆。
記者在中國判決文書網上獲悉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廣州鷹金錢企業集團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判決集美組公司向鷹金錢公司交還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員村四橫路128號員村廠區西南邊原方大公司廠房面積為5349平方米的場地及地上建築物。
同時,紅專廠西側的澳聯玻璃廠建築物也於6月26日開拆。據清拆工作人員透露,玻璃廠、紅專廠B區地塊均由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負責收儲,通過土地管養後再進行規劃用途,未來將是金融城的發展用地。
現場:「南方798」輝煌大不如前
紅專廠曾是鷹金錢公司的廠區。2008年,按照廣州市「退二進三」的規劃要求,鷹金錢從員村搬至從化,集美組公司捕捉到商機,將此片廢棄廠房改造成紅專廠藝術生活創意基地,成為廣州一張藝術名片,曾有「北有798,南有紅專廠」一說。
紅專廠6個當代藝術館裡,有1個正在裝修,其餘5個正在展出。6月22日,藝術家李邦耀個展「尋常」開幕。六號館影像展也在長期展出,收費10元,似乎並沒有受到正在進行的拆遷影響。但細看之下,以往熙熙攘攘的紅專廠,已變得門可羅雀。不少用作教育、展覽的場館已經大門緊閉,位於B區的榕意餐廳已經拆除,蟻工坊等餐廳仍在營業,但食客寥寥。
不少遊客只是來拍照打卡。今年剛高考完結束的鄺小姐聽說紅專廠要拆,一大早從荔灣區過來拍照留念,「我很多年前來過這裡,那時還有一些跳蚤市場,現在顯得安靜多了。」
但部分店主對拆遷仍然不知情。一位經營手工作坊的店主不了解拆遷的事,從去年開始經營。「拆就搬咯,但應該沒那麼快。」他說,附近有一家店剛剛才裝修過,如果要拆不會裝修吧。
紅專廠前世今生
據紅專廠官方網站介紹,紅專廠前身為廣州鷹金錢食品廠(廣東罐頭廠)。早在1893年,現代罐頭技術傳入南粵,世界上第一罐「豆豉鯪魚」在國內最早的罐頭食品廠廣州廣茂香罐頭廠誕生。至此,便有「百年鷹金錢,始創豆豉鯪魚」之佳話。廣東罐頭廠是前蘇聯與中國經濟合作的165個重點項目之一,由輕工業部於1956年籌建,1958年投產的大型罐頭食品加工企業,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罐頭廠。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生產後,廠區內原有的蘇式建築以及結構已經漸漸不能滿足大型現代化機械生產的需要,加上「退二進三」政策,廠方決定搬遷廠房。
2009年,集美組公司不願意罐頭廠成為房地產用地,就決定將這片園區改造成藝術創意區,得以將園區的歷史老建築保存下來。實際上,早在2004年,政府早已將紅專廠地塊收為儲備用地,只是由鷹金錢公司代管。集美組公司與鷹金錢公司籤下合約,使用時間為10年,即2009年至2019年,如今大限已至。
為了回收地塊,鷹金錢公司與集美組公司多次對簿公堂。而集美組公司多次上訴,被外界認為是拖時間。
目前,在金融城的規劃中,紅專廠的未來規劃仍未明確,有傳聞稱將全部清拆,也有的說將保留其中的特色建築。
為何叫「紅專廠」
首先一方面是精神層面,廣東罐頭廠始建於1956年,當時是一個又紅又專的年代,紅專廠創始人懷念當時精神奮發、意志激昂的歲月;另外一方面是物質層面的意義,廠區內很多紅色磚材的建築,取用了「磚」字的諧音,用了紅專廠這樣一個特別的名字。英文「Redtory」是自創單詞,來源是紅色「red」和工廠「factory」的結合。
專家看法
廣州市社科院廣州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廣州文化上市公司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明充認為,紅專廠好多年前已經列入市政府金融城規劃中,對於拆遷並不意外,紅專廠也為廣州文化產業做出了貢獻,目前已完成比較好的歷史使命。
當然,紅專廠也不能完全代表廣州文化產業。近5年來,廣州文化產業增加值按照每年20%左右增長,2017年1160多億,預測18年1250億左右,遠遠高於GDP增長速度。
文化產業園區是其中一個很大亮點,很多園區走入標準化,達到成熟的商業模式。據統計,2017年廣州文化產業園區有220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接近300個。大部分規模比紅專廠大很多,效益也比紅專廠好很多。例如羊城創意產業園,一年產值超過150億;YY直播所在產業園,光是YY一個企業產值就是150億;TIT創意園,微信就在裡面。廣州文化產業園建設勢頭很好,目前已有16家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或示範園區稱號,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已達到了33個,所以能替代紅專廠的地方有很多。
除了紅專廠之外 這些都可以打卡
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或示範園區
1 廣州國家廣告產業園區
2 廣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區
3 廣州輕紡交易園
4 紅棉國際時裝城
5 廣州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
6 廣州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
7 廣東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天河軟體園)
8 廣東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廣州南方廣播影視傳媒園區、飛晟園區)
9 廣州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10 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
11 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12 羊城創意產業園
13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 廣州漫友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5 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廣州市浩洋電子有限公司
市級園區
1 永慶坊
2 眾創五號空間文化產業園
3 柯木朗藝術園
4 廣州市圖書批發市場
5 草芳圍「動漫FUN圍」動漫文化科技創意園
6 唯品同創匯
7 紫泥堂藝術小鎮
8 沙灣珠寶產業園
9 海印友利創意園
10 天安T+SPACE
11 廣州學山文化創意谷
12 廣州1978電影小鎮
13 廣州大灣區數字娛樂產業園
14 廣東文投創工場
15 印象黃埔文化創意園
16 勵弘文創旗艦園
17 盛達電子信息創新園
18 萬鵬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
19 大阪倉1904創意園
20 廣州古玩城
21 羊城創意產業園
22 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
23 廣東音像城
24 廣州信義會館
25 廣州高新區黃花崗科技園
26 廣州T.I.T紡織服裝創意園
27 廣州從化動漫產業園區(廣東動漫城)
28 廣州華創動漫產業園
29 廣佛數字產業園
30 廣州巨大設計創意產業園
31 廣州高新區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集聚區)
32 北京路文化核心區(集聚區)
33 花都珠寶小鎮(集聚區)
藝術類產業園區
小洲村、金年華珠寶文化創意產業園、大興文創園、繡品文化創意園、唯品同創匯(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基地)、紫泥堂藝術小鎮、樹德文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