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0日電(蒲波) 春節將至,濃鬱的「年味兒」散布在緊張的春晚彩排裡,熱鬧的廟會中,在「鞭春牛」的喜慶中,在惹火服裝道具租賃市場的單位年會中。韓國舞曲「Nobody」成為全國眾多青年男女的「年會節目選擇」,投入的表演舞出熱情,營造出新年味兒。
-「年味兒」淡了?傳統遭遇怎樣的挫折?
何為「年味兒」?舒乙日前撰文「找回那些丟失的年味兒」。他對廟會有著深刻的記憶:「過去的廟會,特別是過年時,準會有各種『趕會』的團體前來參加。他們有一身的本事,一身的特藝,一身的技巧,專門表演給大家看,舞獅的,耍中幡的,摔跤的,耍五虎棍的,踩高蹺的,抖空竹的,『名堂』很多」 。
如果從「廟會」來看「年味兒」的濃淡,不管是頗受爭議的圓明園皇家廟會,還是不少人心中的過年福地「地壇廟會」,還是河洛文化廟會或者濟南大明湖畔廟會,都散發出濃濃的、甜甜的「年味兒」。這個由古代宗廟社郊制度演化而來的「廟會」依然活躍於中國的廣大地區,被認為是「活著的民俗」,甚至被不少民俗學者看作「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
「廟會」熱鬧非凡,民俗專家不斷建言獻策,還是有人感覺近些年年味兒越來越淡了,過年好像光剩下一個「吃」,缺少「文化內涵」。究其原因,《中國青年報》有評論認為,這並不是因為中國的民間文化在枯竭,也不是因為「一臺春晚綁架了多少中國人的多少個除夕」,既不是缺心情,也不是缺錢,更不是因為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衝擊,而是缺時間,更缺乏「心安即是家」的體制機制。
為此,有人嘆惜,卻也有人認為「年味淡去」 倒是時代進步的必然。對於傳統意義上的「年」——農耕文明一年一度的盛大祈福儀式,《揚子晚報》有評論說,別說在城市裡,就是在很多農村裡,那些農業社會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元素都在漸漸少下去,「年味」作為一個精神層面的東西,失去了物質基礎,自然會式微。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巍說:「傳統春節的所有習俗都離不開祭祀、祈福和休整這三點。在今天,祭祀、祈福的內容被淡化了,人們更多強調休整,這就取消了傳統春節的精神內涵,只剩下了休閒娛樂的內容。但問題是,休閒帶來的只是刺激,而非真正的快感。所以時間一長,大家自然就會覺得過春節『沒勁』。這種『沒勁』感,靠傳統民俗形式的復歸是解決不了的。」
-韓國「Nobody」舞:新元素營造「新年味兒」
「Nobody」是什麼?韓國超人氣美女團體Wonder Girls的代表歌曲。該曲在全球範圍都引起了一股狂熱的風潮,還得到美國音樂網站評選的「年度最佳MV」。
韓國舞蹈「Nobody」在2008年熱遍網絡,2009年末成為很多年會的「必選節目」。不只是身材姣好的女白領在年會跳「Nobody」秀嫵媚,男同事伴隨「Nobody」音樂扭腰、甩臀更讓女同事們笑得花枝亂顫。有媒體報導,某高校男學生幫助幾家單位的年會節目排練「Nobody」。憑著這個「教練」工作,他一月輕鬆進帳上萬元。
如果在網上搜索「Nobody」的視頻,就會發現除了原版的視頻,還有單位年會版本和各種搞笑版本,不計其數。記者從一位賣家那裡了解到,只要是類似款式的、bling bling的小禮服,都可以和「Nobody」搭上邊,而買家一般都是5件起買,一看就是做團隊表演的。
香港《紫荊》雜誌曾刊文《「韓流」緣何悄然退熱?》說,大約以2008年秋開始的一場金融風暴為分界,「韓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臺悄然退熱,成為昨日黃花。韓國的一曲 「Nobody」以及Wonder Girls的曼妙舞姿卻好似涓涓細流滲入中國的「年味兒」中。
山東大學民俗學教授張士閃說,年味的產生與個人的體驗和創造有關,需要自己來動手動腦子變花樣。今天,每個人都是春節的主人,相信那些熱愛生活的人們,在繼承、享受傳統春節文化的同時,還會找尋到一些新的元素,共同營造出濃鬱的當代年味。
「Nobody」舞的群舞特徵與「年」的古老內涵竟也有巧合之處。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巍說,甲骨文中的「年」字是 「禾」和 「手」組成的,「年」代表人們捧著農作物跳舞。有的年俗根本不可能恢復,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失去了基礎。傳承民俗,重要的是傳承它的精神內涵,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
雖然全國追捧「Nobody」舞不是一種新民俗,但是排練場上、舞臺上那份熱情卻有如民俗帶來的氛圍——久違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