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留守兒童的父母很無奈,老闆的做法暖心了

2020-12-25 可馨育兒

相信我們在自己還很小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人說有媽媽的小孩就像是家裡的寶貝一樣,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有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必須面對現實問題,在這個看似美好和諧的社會上,很多小孩是缺少父母的關愛的,有的父母雖然和孩子一起生活,但是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每天也和孩子說不上幾句話。

有的父母因為生活條件原因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一年也見不了孩子幾次面,於是我們把這些見不到父母獨自留在家中的孩子,統稱為留守兒童。

在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留守兒童的問題很常見。就比如我們要討論到這個事例:一個留守在家的小女孩對著家中的攝像頭喊爸爸,希望爸爸可以回家看看自己,表達著自己對爸爸的思念。這件事情傳到網上後被家具廠的老闆看到了,老闆非常的動容,於是就給自己的員工放了假,讓這個爸爸回家陪陪孩這個孩子。

這個小女孩就是留守兒童,在一個本該由父母陪伴的年紀,獨自承受著分離的痛苦。我們都知道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多麼的孤獨,分離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著很大的傷害,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孩子在家。

每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們都會為這些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感到心痛。但是我們也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個社會現象並不是個例。你要說這個小女孩的父母不疼愛她嗎?也不是,她的父母真是為了讓她有更好的生活,所以才外出打工,忍受這種骨肉分離的痛。

留守兒童的家庭一般都不富裕,父母為了更方便地打工掙錢,也不會把孩子帶在身邊,一般這種家庭的父母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不會有高薪的工作,他們一般在工廠裡做工人或者是在勞動工地做農民工,都是一些體力活或者是別的比較勞累的工作,把孩子帶在身邊也不方便,也沒有時間和心思去關心孩子。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是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但是人們的經濟水平卻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跟得上。

所以為了跟得上社會的發展,為了給孩子買得起衣服,吃得起飯,這些父母必須用自己的雙手來工作,去撐起這個家。所以我們並不能說這個小女孩的父母不愛她,相反,她的父母非常的愛她,只是迫於現實的壓力而不得不分離。

在這個社會上財富分布是不均衡的,所以有的家庭經濟實力很強,有的家庭經濟基礎則非常的薄弱,所以貧窮的家庭往往會出現老人和小孩在家,父母卻不在家這樣的情況,但是這個社會還是充滿溫情的,就像這個事例中,服裝廠的老闆知道小女孩兒非常的想念爸爸之後,就給自己的員工放了幾天假,讓小女孩的爸爸回家和小女孩兒相聚。

社會上也有很多其他愛心人士,在得知很多的留守家庭缺少物資的時候,他們會自發的捐獻一些衣服,玩具,還有孩子上學的學習用品等等,去幫助這些貧困的家庭

所以我們還是要對這個社會充滿希望的,即使社會上有很多我們不可改變的事情,比如他會造成這些骨肉分離的現象,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儘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這些家庭,去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他們感受到更多人的溫暖。

說到底還是因為貧困才會造成孩子獨自在家的情況,但是貧困是一個大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並且也有相關政策在大力度的解決這種問題,我們可以從新聞數據上看到,經濟水平在不斷提升,需要幫助的人每年都在逐漸地減少。

所以說,並沒有任何家庭被放棄,雖然貧富差距不可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我想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也是非常無奈的,作為父母,誰不想陪伴孩子呢?誰不想看著孩子成長呢?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每天都開心快樂?但是如果自己陪在孩子的身邊,就沒有辦法去外邊掙錢,沒有收入,那用什麼養活孩子呢?都是為了生活,父母也知道如果自己現在不去努力的掙錢,那麼孩子更沒有機會去學習,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沒有機會走出這貧困的環境。

正是因為父母他們自己沒有機會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沒有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他們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更加的想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去讓孩子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父母選擇分離。

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所以這些留守兒童內心是缺少愛的,更沒有安全感。

所以當父母有機會回家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而且要對他們表達自己的愛意,說明自己外出了原因,減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讓他們明白父母的苦衷。

解決好了孩子的心理問題,安撫好他們的情緒,那他們可能會更明白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做,從而他們的心裡不會對父母再有抱怨,會更加理解父母,心裡也會充滿家庭的溫暖,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好。如果孩子拒絕與父母溝通,父母也不主動溝通的話,孩子心裡一定有矛盾,那這樣的孩子別彆扭扭地長大,心理怎麼可能會健康呢?

對於這樣的家庭來說,家庭教育顯得更加困難,但是也更為重要。正是因為陪伴的時間非常少,溝通的機會也非常的少,父母才要抓住每一次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身體力行地教導他們。如果父母再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孩子是很難有機會出人頭地的。

越是艱苦越要充滿希望,家庭貧困不可怕,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一樣會把日子過好,每一個家庭都不要放棄,經歷過黑夜之後一定會看見新的光明。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安慶留守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後續來了……
    「爸爸、爸爸......」近日,安徽安慶,一段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讓不少網友表示心酸。昨天冬至,女童的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與女兒團聚。留守女童把攝像頭當父母呼喚爸爸回家江蘇無錫打工的常先生在查看老家攝像頭錄製的視頻時,發現自己的女兒對著攝像頭喊爸爸。視頻中,女兒靠牆仰著頭,不斷地對著屋簷下的攝像頭,一聲聲呼喚「爸爸」。聽著女兒稚嫩的聲音,常先生和妻子很無奈,心裡不是滋味。
  • 安慶留守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後續來了……
    安慶留守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後續來了…… 2020-12-22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一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打工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
    安徽一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打工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 2020-12-21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歲半留守女童把監控當父母,對著喊爸媽
    1歲半留守女童把監控當父母,對著喊爸媽 12月17日,安徽安慶。
  • 女兒攝像頭底下喊爸爸 視頻一度火爆卻遭誤解
    視頻火爆網絡卻遭誤解「爸爸、爸爸……回來……」2020年12月17日,望江一段一歲半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經孩子的父親常汝彬於2020年12月19日在抖音號「攝像頭底下的小女孩」發出後,讓全國億萬網友淚目。
  • 安徽安慶一歲半女童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原因讓人淚崩
    近日,一則一歲半女童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原因卻讓人感到心情沉重,女童的爸爸媽媽都外出務工,把小女孩丟給了農村家裡的奶奶照看。平時爸爸經常用監控喊女兒交流,所以天真的女孩以為爸爸媽媽都住在監控裡。
  • 1歲半留守兒童對著監控喊爸爸,父親:長期在外打工,很無奈
    12月17日,安徽安慶一段小女孩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孩子的父親稱,自己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今年一歲半,平時在老家由奶奶看守,和父母只能通過監控交流。 常先生表示,女兒經常以為父母在監控裡,看了非常無奈,今年會早點回家陪女兒。
  • 「爸爸、爸爸...」回來了!
    近日,安徽安慶一段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讓不少網友表示心酸昨天冬至女童的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與女兒團聚留守女童把攝像頭當父母呼喚爸爸回家江蘇無錫打工的常先生在查看老家攝像頭錄製的視頻時發現自己的女兒對著攝像頭喊爸爸
  • 一歲女童每天對著監控喊:爸爸!6000萬留守兒童他們真的快樂嗎?
    6000萬的留守兒童的童年真的快樂嗎?小時候我很渴望自己不被父母管束,哪怕成績再差,自己再如何調皮搗蛋,都希望父母不要在我身邊嘮叨,但隨著自己年齡越來越大,才發現有父母陪著的童年是真香。當我看到一個一歲留守兒童對著監控喊爸爸的時候,我承認我一個大男人眼淚快出來了。一段在網上走紅的視頻,記錄了一位安徽安慶一歲的小女孩她正對著監控器喊著:爸爸。而孩子爸爸常先生提到由於自己常年在無錫打工,孩子今年一歲半了,一直也都是讓奶奶帶著,無奈之舉只能通過監控器溝通,常先生看著也很心酸想著過年早點回家去陪陪自己女兒。
  • 留守女童把攝像頭當父母,對鏡頭大喊:爸回家,網友:喊得心好痛
    文/格格鬥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父母不想陪在孩子身邊。可有的時候,生活就是這樣無奈:放下工作就養不起你,抱起磚頭就抱不了你。12月17號,安徽安慶一個留守小女孩,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讓人心痛。
  • 留守女童對監控喊爸爸媽媽,請給留守兒童多一份愛
    安徽安慶的一位留守女孩對攝像頭呼喚爸爸的視頻在網絡引起熱議,爸爸看到視頻後立刻和媽媽一起連夜驅車9小時回家。爸爸說,女兒一開始見到時有點陌生,但馬上就把珍藏幾個月的零食分享給自己。對於留守兒童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見到爸爸媽媽吧?
  • 留守女孩對攝像頭喊爸爸媽媽想你們了,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
    【留守女孩對家裡的攝像頭喊爸爸媽媽想你了,打工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安徽安慶,小女孩對著家裡的攝像頭喊爸爸媽媽回家的視頻火了。據了解,小女孩今年兩歲多,爸媽在外地打工,由爺爺奶奶在老家看護。有一天,女孩當著家裡的攝像頭的大呼:爸爸媽媽,我想你了,後來這段視頻在網上火了。
  • 安徽留守女孩對著攝像機喊爸爸回家,打工父母開著車9個小時回家
    安徽留守女孩對著攝像機喊爸爸回家,打工父母開著車9個小時回家你回來了,爸爸!「這是給你吃的,爸爸!」在安徽安慶,一個一歲半的小姑娘一遍又一遍地大叫。但她父親卻不理睬她。小姑娘靠在牆角一直抬頭看著,開始不停地喊「媽媽!」媽媽也沒有回答。那小孩繼續大聲叫著,聲音響遍了小院,卻無人理睬。孩子的爸爸常先生是安徽長慶人,常年在無錫打工。奶奶看著這個1歲半的孩子留在家裡。由於常先生與父母會通過監視溝通,一歲多的女兒便以為父母在監視。
  • 留守女童對著監控叫爸爸,如何關愛是個問題
    前天,安慶一個一歲女孩子對著監控叫爸爸的視頻引起大家共鳴,讓人看了心中既無奈又心酸。 孩子的父親常先生在無錫打工,孩子平常都是奶奶帶,屬於留守兒童。
  • 一歲半留守兒童對著攝像頭喊爸媽,年底了該回家了!
    但外出的農村父母越多,也就出現了較多留守兒童,這一弊端基本無法避免。近日有段視頻在網上大火,一名留守兒童把攝像頭當成了爸爸媽媽,她呆呆地望著攝像頭,嘴裡不斷念叨著"爸爸回來媽媽回來",網友們看到這一幕,紛紛表示太讓人心酸!
  • 對監控喊爸爸的留守女孩冬至團聚,看了讓人落淚
    ,昨天,「對著鏡頭喊爸爸」小女孩的父親常先生,被老闆放了假,帶著媳婦驅車九個小時趕回了家中,和女兒團聚。我看了視頻,眼角一熱,差點流下了眼淚。看到女兒對自己有少許生澀,常先生也是感嘆萬千,短暫的相聚後,終究還是要分開,留守兒童怎麼辦,是擺在廣大打工者面前的現實問題。能不能不讓孩子和父母分開?
  • 農村留守兒童報告:重男輕女導致女童成"隱形人"
    她呼籲,今天在重視留守兒童生存發展困境的時候,要特別重視留守女童這個龐大群體,不僅是從現存社會問題的視角,還要從「未來中國發展」的視角。  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強勁經濟成長,以及這種模式下舉世罕見的人口流動。這種模式的副產品,就包括那些因父母在外謀生、無法舉家遷徙而缺乏監護的留守兒童。根據2016年最新摸底排查,全國有902萬名得不到雙親監護的留守兒童,其中36萬名無人監護。
  • 1歲留守女孩,對攝像頭喊爸媽回家: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一個攝像頭,除了能記錄犯罪現場,還能記錄什麼呢?在電視劇《迷霧追蹤》中,一個5歲的男童被綁架了。5歲的楊陽和往常一樣去找表哥袁曉東玩耍,而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僅僅只是隔了幾條街,孩子怎麼就會失蹤呢?
  • 「爸爸、爸爸……」回來了!
    「爸爸、爸爸……」近日,安徽安慶一段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讓不少網友表示心酸昨天(12月21日)是冬至這位女童的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與女兒團聚留守女童把攝像頭當父母呼喚爸爸回家常先生在江蘇無錫打工當他查看老家攝像頭錄製的視頻時發現自己的女兒對著攝像頭喊爸爸
  • 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回來?
    留守兒童,相信我們並不陌生。父母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孩子卻留在老家農村,有的與爺爺奶奶在一起,有的與外公外婆住,還有的託付給親戚,也有的寄宿在老師家,正是這樣,他們有了一個讓人心酸的名字:留守兒童。他們與父母各守一方,只能期盼過年時父母回來看他們一眼,陪伴他們過個團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