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一個攝像頭,除了能記錄犯罪現場,還能記錄什麼呢?
在電視劇《迷霧追蹤》中,一個5歲的男童被綁架了。
5歲的楊陽和往常一樣去找表哥袁曉東玩耍,而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僅僅只是隔了幾條街,孩子怎麼就會失蹤呢?
這讓在家等待孩子回家的老人很是擔心,而一通電話卻差點摧毀了整個家庭。
在電話裡,一個自稱綁架楊陽的綁匪要求用30萬來換孩子平安回家。
當孩子的母親得知消息後,從外地趕回來準備拿著贖金救孩子。
警察讓楊陽的母親描述孩子的外貌特徵,她卻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因為,楊陽的母親太久沒有見過孩子,以至於都記不起孩子的長相。
作為一個母親怎麼會記不清孩子的長相?
其實,楊陽是一個留守兒童。
陪伴在他身邊的只有爺爺奶奶和陪他玩耍的表哥袁曉東。
楊陽的父親因為犯罪坐牢,母親又常年在外地工作不回家。
所以,當警察問起孩子的長相時,楊陽的母親腦子的印象只有一片空白。
隨著案情的發展,綁架楊陽的一名綁匪死了,而根據刑警的調查才發現:
綁架這名男童的綁匪,是他的表哥袁曉東的朋友。
袁曉東發現自己朋友,綁架表弟準備賣掉時。
為了救出楊陽竟然錯手殺了朋友,而這起案子從綁架案變成了命案。
又因袁曉東的女朋友錯誤的引導,袁曉東將一段視頻發給了家人。
所有人都以為楊陽被綁架撕票,被燒成了灰連屍首都沒有。
正當一家人沉浸在悲傷中,警察通過追查袁曉東發現楊陽還活著。
為什麼袁曉東要先救下表弟楊陽,又要設計楊陽假死呢?
這一切,都跟留守家庭有關係。
袁曉東,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沒有怎麼管過他。
又因年少時的種種遭遇,和表弟楊陽從小經歷相類似。
所以,袁曉東萌生了拯救楊陽的想法。
袁曉東把表弟楊陽送給長期無法生育的夫婦,兩夫婦對楊陽的好遠超原生家庭。
可是警察一心想著把孩子找回來,但只有袁曉東知曉楊陽在哪。
面對警察的逼問,走投無路的袁曉東。
最終還是選擇保守秘密,把槍頭對向了自己。
原以為袁曉東的死能換來表弟楊陽,在新的環境下能夠幸福一生。
但警察還是找到了楊陽,當時他正和新爸媽在遊樂園玩耍,臉上洋溢著幸福。
由於楊陽是被「綁」到這個新家庭,又並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所以,楊陽還是被警察給帶回了家中。
在最後一集裡,領隊去楊陽家看望楊陽。
但家中只有楊陽和爺爺,所以警察不經就問他:
媽媽呢?
楊陽的母親還是去深圳上班了,楊陽還是跟老樣子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
與在遊樂園裡,楊陽快樂時光下的笑容形成了對比。
但楊陽突然轉過身子問了一句:
「你知道我表哥搬去哪兒了嗎?」
雖然是電視劇,但留守兒童一直在現實世界中最長期的存在。
2020年的12月17日,再過幾天就是冬至了。
冬至如大年,對於孩子而言就是又成長了一歲。
但,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又是快與父母相聚團圓的日子不遠了。
長期在外打工的常先生,迫於生活將孩子留在老家安徽安慶。
即使平時工作再忙,稍微有空閒的時間就會隔著監控和女兒喊話。
久而久之,女孩就把攝像頭當作是她的爸爸媽媽。
在攝像頭裡,女孩不斷喊著:
爸爸回家,媽媽你回來!
聲音雖然稚嫩,但聽著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常先生看著攝像頭裡的女兒,說著稚嫩的話有些聽不懂。
但對於一個父親來說,他明白這是孩子期盼他們能夠回家。
常先生的老闆看到視頻後,給常先生放了幾天假期。
他們夫妻二人也是連夜開車9個小時,在冬至的時候趕回到家中和女兒相聚。
有很多網友看到這個視頻後也想起了在家留守的孩子。
在中國,留守兒童在農村現象是越來越普遍。
父母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選擇了背井離鄉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而這些留守兒童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即便能與孩子一同生活的家庭,又是否認真的陪伴過自己的孩子?
在綜藝《少年說》裡,初二女生徐雅雯,即便與媽媽一同生活。
但徐雅雯的母親工作忙碌,在家陪孩子也是數不清的電話要接。
這讓徐雅雯覺得和媽媽開始變得有些陌生: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說:
「很多父母總是終日奔忙,從來無暇顧及孩子。當他們終於有一天想要好好關心孩子的時候,發現竟然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徐雅雯的媽媽聽到她的心聲後,解釋了忙碌的工作的原因。
認識錯誤後徐雅雯的媽媽認真的道歉,並保證每周用兩天的時間陪伴她。
但我們都知道父母忙碌工作是為了家庭,為了孩子。
但往往這樣,更容易疏忽對孩子的陪伴。
有時低質量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到更加失望。
認認真真的高質量陪伴孩子,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禮物。
萊讀教育(孩子專屬的教育管家):
為您提供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全方位指導您培育優秀孩子,營造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