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留守女孩,對攝像頭喊爸媽回家: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2021-01-09 萊讀教育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一個攝像頭,除了能記錄犯罪現場,還能記錄什麼呢?

在電視劇《迷霧追蹤》中,一個5歲的男童被綁架了。

5歲的楊陽和往常一樣去找表哥袁曉東玩耍,而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僅僅只是隔了幾條街,孩子怎麼就會失蹤呢?

這讓在家等待孩子回家的老人很是擔心,而一通電話卻差點摧毀了整個家庭。

在電話裡,一個自稱綁架楊陽的綁匪要求用30萬來換孩子平安回家。

當孩子的母親得知消息後,從外地趕回來準備拿著贖金救孩子。

警察讓楊陽的母親描述孩子的外貌特徵,她卻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因為,楊陽的母親太久沒有見過孩子,以至於都記不起孩子的長相。

作為一個母親怎麼會記不清孩子的長相?

其實,楊陽是一個留守兒童。

陪伴在他身邊的只有爺爺奶奶和陪他玩耍的表哥袁曉東。

楊陽的父親因為犯罪坐牢,母親又常年在外地工作不回家。

所以,當警察問起孩子的長相時,楊陽的母親腦子的印象只有一片空白。

隨著案情的發展,綁架楊陽的一名綁匪死了,而根據刑警的調查才發現:

綁架這名男童的綁匪,是他的表哥袁曉東的朋友。

袁曉東發現自己朋友,綁架表弟準備賣掉時。

為了救出楊陽竟然錯手殺了朋友,而這起案子從綁架案變成了命案。

又因袁曉東的女朋友錯誤的引導,袁曉東將一段視頻發給了家人。

所有人都以為楊陽被綁架撕票,被燒成了灰連屍首都沒有。

正當一家人沉浸在悲傷中,警察通過追查袁曉東發現楊陽還活著。

為什麼袁曉東要先救下表弟楊陽,又要設計楊陽假死呢?

這一切,都跟留守家庭有關係。

袁曉東,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沒有怎麼管過他。

又因年少時的種種遭遇,和表弟楊陽從小經歷相類似。

所以,袁曉東萌生了拯救楊陽的想法。

袁曉東把表弟楊陽送給長期無法生育的夫婦,兩夫婦對楊陽的好遠超原生家庭。

可是警察一心想著把孩子找回來,但只有袁曉東知曉楊陽在哪。

面對警察的逼問,走投無路的袁曉東。

最終還是選擇保守秘密,把槍頭對向了自己。

原以為袁曉東的死能換來表弟楊陽,在新的環境下能夠幸福一生。

但警察還是找到了楊陽,當時他正和新爸媽在遊樂園玩耍,臉上洋溢著幸福。

由於楊陽是被「綁」到這個新家庭,又並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所以,楊陽還是被警察給帶回了家中。

在最後一集裡,領隊去楊陽家看望楊陽。

但家中只有楊陽和爺爺,所以警察不經就問他:

媽媽呢?

楊陽的母親還是去深圳上班了,楊陽還是跟老樣子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

與在遊樂園裡,楊陽快樂時光下的笑容形成了對比。

但楊陽突然轉過身子問了一句:

「你知道我表哥搬去哪兒了嗎?」

雖然是電視劇,但留守兒童一直在現實世界中最長期的存在。

2020年的12月17日,再過幾天就是冬至了。

冬至如大年,對於孩子而言就是又成長了一歲。

但,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又是快與父母相聚團圓的日子不遠了。

長期在外打工的常先生,迫於生活將孩子留在老家安徽安慶。

即使平時工作再忙,稍微有空閒的時間就會隔著監控和女兒喊話。

久而久之,女孩就把攝像頭當作是她的爸爸媽媽。

在攝像頭裡,女孩不斷喊著:

爸爸回家,媽媽你回來!

聲音雖然稚嫩,但聽著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常先生看著攝像頭裡的女兒,說著稚嫩的話有些聽不懂。

但對於一個父親來說,他明白這是孩子期盼他們能夠回家。

常先生的老闆看到視頻後,給常先生放了幾天假期。

他們夫妻二人也是連夜開車9個小時,在冬至的時候趕回到家中和女兒相聚。

有很多網友看到這個視頻後也想起了在家留守的孩子。

在中國,留守兒童在農村現象是越來越普遍。

父母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選擇了背井離鄉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而這些留守兒童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即便能與孩子一同生活的家庭,又是否認真的陪伴過自己的孩子?

在綜藝《少年說》裡,初二女生徐雅雯,即便與媽媽一同生活。

但徐雅雯的母親工作忙碌,在家陪孩子也是數不清的電話要接。

這讓徐雅雯覺得和媽媽開始變得有些陌生: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說:

「很多父母總是終日奔忙,從來無暇顧及孩子。當他們終於有一天想要好好關心孩子的時候,發現竟然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徐雅雯的媽媽聽到她的心聲後,解釋了忙碌的工作的原因。

認識錯誤後徐雅雯的媽媽認真的道歉,並保證每周用兩天的時間陪伴她。

但我們都知道父母忙碌工作是為了家庭,為了孩子。

但往往這樣,更容易疏忽對孩子的陪伴。

有時低質量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到更加失望。

認認真真的高質量陪伴孩子,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禮物。

萊讀教育(孩子專屬的教育管家):

為您提供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全方位指導您培育優秀孩子,營造幸福家庭。

相關焦點

  • 留守女孩對攝像頭喊爸爸媽媽想你們了,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
    【留守女孩對家裡的攝像頭喊爸爸媽媽想你了,打工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安徽安慶,小女孩對著家裡的攝像頭喊爸爸媽媽回家的視頻火了。據了解,小女孩今年兩歲多,爸媽在外地打工,由爺爺奶奶在老家看護。有一天,女孩當著家裡的攝像頭的大呼:爸爸媽媽,我想你了,後來這段視頻在網上火了。
  • 安慶留守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後續來了……
    安慶留守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後續來了…… 2020-12-22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守女童把攝像頭當父母,對鏡頭大喊:爸回家,網友:喊得心好痛
    文/格格鬥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父母不想陪在孩子身邊。可有的時候,生活就是這樣無奈:放下工作就養不起你,抱起磚頭就抱不了你。12月17號,安徽安慶一個留守小女孩,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讓人心痛。
  • 1歲半留守女童把監控當父母,對著喊爸媽
    1歲半留守女童把監控當父母,對著喊爸媽 12月17日,安徽安慶。
  • 安慶留守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後續來了……
    「爸爸、爸爸......」近日,安徽安慶,一段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讓不少網友表示心酸。昨天冬至,女童的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家與女兒團聚。留守女童把攝像頭當父母呼喚爸爸回家江蘇無錫打工的常先生在查看老家攝像頭錄製的視頻時,發現自己的女兒對著攝像頭喊爸爸。視頻中,女兒靠牆仰著頭,不斷地對著屋簷下的攝像頭,一聲聲呼喚「爸爸」。聽著女兒稚嫩的聲音,常先生和妻子很無奈,心裡不是滋味。
  • 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留守兒童的父母很無奈,老闆的做法暖心了
    相信我們在自己還很小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人說有媽媽的小孩就像是家裡的寶貝一樣,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有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就比如我們要討論到這個事例:一個留守在家的小女孩對著家中的攝像頭喊爸爸,希望爸爸可以回家看看自己,表達著自己對爸爸的思念。這件事情傳到網上後被家具廠的老闆看到了,老闆非常的動容,於是就給自己的員工放了假,讓這個爸爸回家陪陪孩這個孩子。
  • 一歲半留守兒童對著攝像頭喊爸媽,年底了該回家了!
    現如今,年輕人都不願意屈居在農村,倒不是因為他們不熱愛故土,而是因為在家務農實在不是一條出路,年輕人外出打工已經變成了常態,畢竟大城市有發展,最起碼工資要比農村多一些。但外出的農村父母越多,也就出現了較多留守兒童,這一弊端基本無法避免。
  • 安徽安慶一歲半女童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原因讓人淚崩
    近日,一則一歲半女童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原因卻讓人感到心情沉重,女童的爸爸媽媽都外出務工,把小女孩丟給了農村家裡的奶奶照看。平時爸爸經常用監控喊女兒交流,所以天真的女孩以為爸爸媽媽都住在監控裡。
  • 安徽留守女孩對著攝像機喊爸爸回家,打工父母開著車9個小時回家
    安徽留守女孩對著攝像機喊爸爸回家,打工父母開著車9個小時回家你回來了,爸爸!「這是給你吃的,爸爸!」在安徽安慶,一個一歲半的小姑娘一遍又一遍地大叫。但她父親卻不理睬她。小姑娘靠在牆角一直抬頭看著,開始不停地喊「媽媽!」媽媽也沒有回答。那小孩繼續大聲叫著,聲音響遍了小院,卻無人理睬。孩子的爸爸常先生是安徽長慶人,常年在無錫打工。奶奶看著這個1歲半的孩子留在家裡。由於常先生與父母會通過監視溝通,一歲多的女兒便以為父母在監視。
  • 留守女童對監控喊爸爸媽媽,請給留守兒童多一份愛
    安徽安慶的一位留守女孩對攝像頭呼喚爸爸的視頻在網絡引起熱議,爸爸看到視頻後立刻和媽媽一起連夜驅車9小時回家。爸爸說,女兒一開始見到時有點陌生,但馬上就把珍藏幾個月的零食分享給自己。對於留守兒童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見到爸爸媽媽吧?
  • 女兒攝像頭底下喊爸爸 視頻一度火爆卻遭誤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個一歲半的小女孩摔倒了,對著攝像頭喊爸爸扶她起來,但她的爸爸此時卻遠在江蘇無錫打工。這個視頻曾讓全國億萬網友心酸目。但1月7日,視頻中被女兒呼喚的爸爸常汝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視頻火爆後遭誤解,感到很難受。
  • 1歲半留守兒童對著監控喊爸爸,父親:長期在外打工,很無奈
    12月17日,安徽安慶一段小女孩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孩子的父親稱,自己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今年一歲半,平時在老家由奶奶看守,和父母只能通過監控交流。 常先生表示,女兒經常以為父母在監控裡,看了非常無奈,今年會早點回家陪女兒。
  • 安徽一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打工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
    安徽一留守女童對著攝像頭喊爸爸,打工父母連夜開車9小時趕回 2020-12-21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歲女童每天對著監控喊:爸爸!6000萬留守兒童他們真的快樂嗎?
    6000萬的留守兒童的童年真的快樂嗎?小時候我很渴望自己不被父母管束,哪怕成績再差,自己再如何調皮搗蛋,都希望父母不要在我身邊嘮叨,但隨著自己年齡越來越大,才發現有父母陪著的童年是真香。當我看到一個一歲留守兒童對著監控喊爸爸的時候,我承認我一個大男人眼淚快出來了。一段在網上走紅的視頻,記錄了一位安徽安慶一歲的小女孩她正對著監控器喊著:爸爸。而孩子爸爸常先生提到由於自己常年在無錫打工,孩子今年一歲半了,一直也都是讓奶奶帶著,無奈之舉只能通過監控器溝通,常先生看著也很心酸想著過年早點回家去陪陪自己女兒。
  • 2歲女孩衝監控喊了一句話,網友瞬間淚目:有孩子的父母都懂
    前幾天,一個小女孩對著攝像頭喊爸爸媽媽的視頻1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一兩年才能回去一次。可再懂事,她也還是個孩子啊,她也想要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想要他們長久的陪伴啊!為人父母,誰不想在孩子哭的時候,能夠抱抱他;誰不想用陪伴驅散孩子內心的陰霾?
  • 年輕爸媽沒玩夠把孩子推給父母 造就新留守兒童
    記者在臺東和李村街頭隨機採訪了30名年齡在24歲到34歲的80後爸爸媽媽,其中正在帶著孩子逛街的只有6人,其餘受訪者的孩子都被留在了家裡。30名受訪的80後父母中,有16人表示有將孩子長期寄養的情況。其中6人將孩子送到外地由老家的父母照看,有7人將孩子送到父母家裡照看,另外3人的孩子是被家裡的育嬰師照看。
  • 城市也有「留守兒童」?都怪父母的無效陪伴,比農村留守更可憐
    說到留守兒童,一般人都會想到農村裡的孩子,因為父母到外地打工,只能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成長。但是,現在的城市裡也出現了很多隱形式留守兒童,這些孩子雖然一直跟父母待在一起,但是卻跟留守兒童沒什麼兩樣。而他們之所以變成「隱形留守兒童」,其實都是因為父母的無效陪伴造成的,一般表現為以下這幾點,家長們快看看有沒有自己。陪伴只重時長不重質量很多家長認為,只要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就是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但是現在多少家長是坐在孩子旁邊,但卻一直低著頭刷手機。這種陪伴只重視時間不重視質量,孩子無法跟父母建立情感上的聯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杭州9歲女孩章子欣事件」背後,6000多萬留守兒童在哭泣!
    9歲的小子欣真的「再也回不來了」。連續幾天的搜救工作告終,象山松蘭山景區海域,發現失蹤女孩遺體,章子欣確認遇難。這個原本最喜歡大海的女孩,孤零零地在海水裡漂了將近7天。小子欣三歲時父母分居,因為所謂的經濟拮据,母親整整四年沒有看過她一面,父親常年在外工作,回家的次數寥寥可數。
  • 8歲孩子從小在大姨家長大,回到家喊不出爸媽,這樣的孩子太可憐
    孩子1歲半以前,千萬不能讓其他人撫養,否則,孩子將對爸爸媽媽缺乏情感依戀。」8歲回到家後,她成了這個家的陌生人小時候家裡孩子多,小雪被媽媽送到大姨家。大姨沒有女兒,對她疼愛有加,零食總是緊著她吃,每到換季,總會給她買不少的新衣服。兩個哥哥也處處讓著她,像個小跟班似的跟在她身後,任憑她指揮。
  • 考97分一回家就報喜,無人回應男孩失落沉默,單親媽媽自責到哭泣
    也有網友細心地發現,在餐桌背後的牆上還貼滿了一張張獎狀,看得出孩子平時也很優秀。男孩媽媽說,在孩子1歲的時候自己就和孩子的爸爸離婚了,孩子知道媽媽工作忙,平時很懂事,學習也不讓人操心。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參與,但現實往往會給人製造困難,讓看似簡單的陪伴也變得不那麼容易。也是在前不久,一個小女孩對著攝像鏡頭喊"爸爸回來"的短視頻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