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國文物報社、北京博物館學會主辦的「探索多種模式運營博物館案例交流會」在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文展中心(廣福觀)召開,全國各地各運營模式博物館代表齊聚於此,共同研討博物館持續健康發展、探索不同層次尤其是中小博物館代管託管等多種運營模式的經驗與建議。北京博物館學會秘書長祁慶國、《中國文物報》主編崔波分別主持上下半場會議。
會議伊始,建川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實訓基地、深圳金石藝術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郭守敬紀念館、什剎海文展中心、北京市思科社會組織能力建設促進中心的代表介紹了本館在社會化運營方面的具體實踐,案例詳實豐富,與會代表就此展開了討論。
首都博物館原黨總支書記、常務副館長崔學諳,首都博物館原館長韓永,北京大學教授宋向光,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範軍,西城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帆等專家出席會議並對上述博物館的社會化運營案例做精彩點評,認為案例分享使參會者開闊眼界與思路,面對「社區博物館」、社會力量運營博物館等中國博物館發展新高潮當中的新事物,當前應展開調研,總結歸納其特徵。如何盤活博物館事業公共投入,國有博物館在其中如何發揮作用,政府效益評價體系對博物館事業發展產生了何種影響等議題值得深入思考。
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劉超英做總結髮言,提出本次交流會提供了眾多行業急需的新經驗,並對社會化運營模式的可能性展開了充分探討。未來希望能夠尋找到博物館公益目標和企業長遠發展之間的平衡點,並在專業化運行管理和各項運營標準出臺等方面儘快著手開展工作。
各館代表、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處室工作人員、什剎海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等參加會議並開展熱烈交流。
[ 編 輯 ]
崔 凱
你 好 我 是 北 京 文 博
破 殼 於 北 京 市 文 物 局
我 正 在 招 募 心 靈 玩 伴
告 訴 我 那 會 是 你 嗎
文 博 圈 的 資 訊 小 喇 叭
滴 滴 答 滴 答
宣 宣 小 朋 友
和 宣 宣 一 起 說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