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舉辦博物館文創培訓 聚焦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2020-12-18 青瞳視角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本次培訓會以優秀博物館文創開發運營經驗分享為基礎,結合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新機遇及新挑戰,共議、共創、共享文博文創新思路。

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開闢文創產業發展新路徑

會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介紹了全市文化產業情況。他號召大家自覺肩負起守護歷史文化遺產、加強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的歷史責任,把握好後疫情時期的發展機遇。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產業促進處處長馬力,現場為大家分享了《文化產業的新機遇》。他表示,疫情期間,以線上內容為核心的數字文化產業,體現出巨大的活力和潛力,為探索產業優化升級提供了新方向與新機遇。

北京博睿中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偉則分享了2020年北京博物館通票情況。受疫情影響,文博機構常態業務無法照常開展,可以另闢蹊徑,採取「導師走出去,網絡直播引導觀眾」的方式,幫助博友追展。這種形式重新架構起人民群眾和文博機構之間的橋梁,達成了「博友不出門,觀展依舊成」的顯著效果。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委會主任委員韓永從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基礎概念入手,與大家分享了題為《博物館與創意產業》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做好文博文創,各個博物館應夯實基礎服務,通過形成智慧財產權,推動與上下遊的合作開發,從而面向消費者,面向市場。

後疫情時代 探索博物館文創運作新模式

博物館作為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文創產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開發將面臨新機遇與新挑戰。

在沙龍環節中,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百年老電話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古陶文明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正陽門管理處、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觀復博物館等文博單位暢談了疫情期間,博物館文創的開發運作模式、市場轉化機制與傳播渠道的新路徑。

經過案例分享、專題探討與專家解讀,針對文博文創產業的長效良性循環運營提出了具有建設性、實踐性的關鍵意見——通過大力挖掘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動文博創意產品研發,打造更多高品質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以達成在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完善孵化中心平臺功能 助力文博文創發展

據了解,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既作為服務於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也是匯聚了全市優質文博文創版權資源的授權管理平臺。現場,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平臺負責人吳玥介紹了2020年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平臺運營與管理情況,讓大家充分了解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平臺工作進展,2020北京文創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的具體工作部署,平臺支撐的博物館文創開發,IP梳理的流程與市場轉化舉措。

最後,北京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哈駿對2020年北京市文創工作進行了總結性匯報。他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博文創產業工作人員應認真落實目標任務,積極穩妥推進文物及博物館文創工作。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將進一步落實中央及北京市有關文化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完善文博文創相關政策,迭代孵化平臺服務功能,積極推進落地,力爭再次提升文博文創品質,做好文創大賽文博賽區的賽事組織工作,為各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做好支撐服務。

本次培訓會的舉辦為進一步推動文博機構文創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指導相關人員充分理解並駕馭各種有利條件,進而開拓文博文創新思路,探索博物館文創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聚焦文化產業謀發展 探討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2020北京...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地區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提升文創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文博文創產業綜合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博文創開發環境,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
  • 北京文博丨聚焦文化產業謀發展 探討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地區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提升文創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文博文創產業綜合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博文創開發環境,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
  • 濰坊博物館推出「板橋送福」文創糕點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
  • 博物館的文創自動售賣——以北京汽車博物館為例
    目前大多數博物館更著力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而忽視了人們選購文創產品時的體驗。讓觀眾在博物館觀展後,能看到更好的文化展示窗口,甚至在消費環節也能更輕鬆方便,文創自動售賣機應運而生。  近年來,很多博物館中都出現了銷售特色文創產品的自動售賣機。自動售賣機擁有佔地面積小、移動方便、節省人工成本等優勢,可以讓遊客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自主購買文創產品,並通過後臺大數據進行精準的運營管理。
  • 文創|文創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如修建博物館藝術館滿足對歷史、藝術等有需求的人、提供文化街區供興趣愛好相同的人進行文創活動、修建演藝中心供人們舉辦音樂節等演藝活動。隨著大數據、物聯網、3D列印、AR/VR、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應用在文化產業中,賦予了博物館、藝術館、文化街區等新的活力,博物館、藝術館等的功能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的範疇,變得更加社會化、多樣化、數位化。
  • 文創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二是集聚式突破發展隨著文創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文化需求也開始呈現個性化特徵,從而催生出滿足特定愛好者的文創活動集中區。如修建博物館藝術館滿足對歷史、藝術等有需求的人、提供文化街區供興趣愛好相同的人進行文創活動、修建演藝中心供人們舉辦音樂節等演藝活動。
  • 新時代中國博物館的十大特色
    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偉大的變革— 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大型主題展覽」,展覽形式多樣,新技術應用空前廣泛,呈現形式多元,反映出強烈的時代精神,累計接待觀眾超過 460 萬人次,創造了博物館主題展覽參觀人數的新高度,被媒體譽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展覽文化」。
  • 北京交通大學大學生機械博物館文創亮相2020服貿會
    9月4-9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會議開幕發表視頻講話。  北京交通大學大學生機械博物館作為中國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應邀拿出12款學生文創產品參加2020年服貿會線上展覽,其中2款學生文創產品同時參加線下展覽。
  • 這些博物館文創美食了解一下
    日前,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推出的一款棒棒糖火了,通過加入科技元素,人們按步驟操作,在吃糖的同時還可以聽到語音講解文物知識。這也並不是國博首次推出美食文創,之前還曾有過四羊方尊巧克力、如意糕、怡紅群芳唐菓子等等。記者梳理發現,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都曾推出美食文創產品,「舌尖上的博物館」越來越流行。
  • 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用創意點亮生活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於9月4日—9月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服貿會開幕在即,9月3日,記者來到國家會議中心及周邊室外場館探營。在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琳琅滿目的文創展品吸引著探營記者們的目光,紛紛駐足拍照記錄。
  • 北京汽車博物館榮獲「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評選...
    近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志願者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第十一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推介頒獎儀式在安徽博物院隆重舉辦。來自全國超過100個博物館單位、近200位博物館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志願者等參加了本次推介活動。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文化產業同仁,往往集中關注博物館文創問題,但文創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展覽火起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關注度,配合展覽的主題化、系列化文創,才受到熱烈歡迎。展覽結束後,主題文創也一直熱銷,具備了長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
  • 博物館文創發展趨勢淺見
    當下,博物館對觀眾來說不單單是一個參觀、學習的場所機構,更是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生活品質的藝術殿堂。博物館已從學習層面過渡到了生活消費層面,而博物館文創的市場認可度也已經成為考量一個館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之一。面對當下的機遇與挑戰,博物館文創該如何發展也成為博物館從業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
  • 天橋印象博物館春節亮相 主打「民俗博物館+文創空間」
    人民網北京2月11日電 (實習生 董兆瑞) 今年春節期間,作為天橋演藝區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天橋印象博物館將亮相。據了解,天橋印象博物館以「彰顯與傳承天橋地域優秀文化」為核心,主打「民俗博物館+文創空間」,春節期間將作為廠甸廟會天橋地區分會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遊客見面。
  • 文創知天下第31期|全國多家博物館再次暫停開放
    ●面對近期中國國內不斷出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為堅決遏制疫情反彈、擴散,近日有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紀念館發布公告,再次暫停開放。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公告。圖片來源於中國新聞網●4月18日國際古蹟遺址日,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以「共同守護,共享未來」為主題,在頤和園舉辦了面向公眾的「共享遺產」線上直播活動。本次活動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通過網絡形式進行文化遺產價值傳播的一次有益嘗試。
  • 舟山博物館文創產品參展「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
    12月1日,「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隆重開幕,此展由浙江省博物館牽頭的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攜手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聯合舉辦。舟山博物館選送的文創產品「龍茗·陶瓷馬克杯」「溢香·檀木薰香器」「清音·墨竹傘」等參展。
  • 砥礪九年 臻至一流——北京汽車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7年成為博物館、科技館行業首家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範單位,填補了博物館行業服務標準的空白,開展標準化精品展示、宣傳培訓、實踐驗證、創新研究四個基地建設,推動行業和區域標準化發展。
  •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浙江省博物館舉辦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舉辦。活動由浙江省博物館主辦,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十多家單位支持,展出文創產品共計五百餘件,涵蓋了生活家居、文房用品、服裝飾品、數碼3c、工藝陶瓷類、絲織刺繡類、飲品類等,種類豐富,設計新穎巧妙,堪稱是一場江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語境下的展示盛宴。
  • 國際矚目的文創新舞臺,各式的文創活動與小店值得細心品味
    2010年正式轉型定名為「松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展現了臺灣特有的文化創意,現在已是國際矚目的文創新舞臺。松山文創園區內提供「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四大創意策略,園區內常舉辦影視拍攝、記者會、長短期展覽活動、頒獎典禮、研討會、講座和服裝發表會等活動,一到假日就吸引了許多年輕朋友前來參觀。
  • 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